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煎煮法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需要足够的燃料。

    海水取之不竭,且易得。然而要得到足够的燃料就需要壮丁去砍伐足够的薪柴。

    海盐县几乎所有的居民都以煮盐为生,因为煮盐需要灶台,所以每一户又被称作灶户。

    灶户家中若是男壮丁多,则家中的日子往往好过一些,因为能够砍伐到足够的薪柴,所以每日煮出的盐也要比别人家多些。

    至于那些家中壮丁少,甚至没有壮丁的,日子便过的极难。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孙策便看见了不少的浓烟,还有在浓烟下走来走去的人们。

    孙策走到近处,便听到不少灶户向崔朋行礼,口中直称:“崔县长又来了!”

    显然,崔朋这县长做的还是比较称职的。

    孙策仔细观察了一下灶台。

    灶台为方形,宽约1。5米、高约0。3米,以砖砌泥糊而成。

    灶台上安放一口方形铁质平底盐锅,边长1米有余,锅沿高约0。1米。灶台旁堆满了木柴,和几个已经制好的盐包。

    盐包放在一个大木筐中,孙策打开盐包,不禁皱了皱眉头,这种暗黄色充满了杂质的东西也能叫盐?

    没有人前来阻挡孙策,是个人都能看明白,孙策显然比崔朋官大,不然崔大人能向他行礼?而且还是这么年轻的大官,不少人都在心中暗自揣测着。

    “这就是煮好的盐?”孙策指着盐包中的东西,向身旁的崔朋问道。

    崔朋点点头,答道:“平常百姓吃的便是这种盐,不过主公府中的盐应该是益州来的井盐!”

    孙策思索了片刻,问道:“煮盐每日产量几何?”

    崔朋不假思索的答道:“若薪柴足够,每日每锅可出盐十斤。”

    孙策皱了皱眉,决定将晒盐法教给灶户,如此便能扩大产盐量。产盐量越大,也就意味着盐税越多。

    回到海盐县城后,孙策便与崔朋,恒阶,鲁肃,顾雍四人商议晒盐法。

    四人听后皆是称奇。

    第二日,海滩边就出现了大量的盐田,这便是孙策带领诸人正在试验。

    盐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蒸发池,一部分是结晶池。

    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果不其然,才过了三天,盐田里就晒出了一片片白花花的粗盐。

    看到这一幕,整个海滩上,所有的灶户都沸腾了。

    他们再也不用辛辛苦苦的每日起早贪黑去砍柴了,再也不用费尽千辛万苦,却只能得到极少的盐。

    所有的灶户都记住了这个人,这个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孙策。

    (二更,求收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18、渔盐之利 二() 
孙策原本打算也将食盐的提纯法交给灶户,不过仔细思考后还是放弃了。

    物以稀为贵,如果保持目前的生产水平,提纯后的精盐将会带来极大的利益。但是提纯法如果得到普及,精盐的价值就会降低,那孙策得到的利益就会减少,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至于大幅度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抱歉,孙策自认为不是上帝,他目前的任务是定鼎江东,然后争霸天下。

    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那是统一之后的事。

    在孙策看来,只有自己才能力挽狂澜,挽救汉人百年后的那场灾难。

    无论是谁,他们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而只有自己才能够看到汉人的危机!

    回到县城,孙策任命海盐县令崔朋兼任司盐长史,主管盐政事宜。这让崔朋欣喜若狂,这么多年,他总算等到了欣赏他的主公。

    随后,孙策又在崔朋面前试验了一遍将粗盐提纯为精盐的方法。

    方法其实很简单,不外乎是过滤和蒸馏两个步骤。

    孙策首先将粗盐倒进一罐清水中,直到清水再也无法溶解粗盐,即盐水达到饱和程度。

    然后,孙策将罐口包上白色粗麻布,将罐中的盐水倒入另一个铁锅中,然后解开白色的粗麻布,只见上面满是被过滤下来的各种颜色的杂质。

    最后,孙策将铁锅中过滤后的盐水进行蒸馏,就像煮盐一样,最后铁锅中留下的便是颜色较白的精盐。

    孙策满意的点了点头,再看看旁边的崔朋、恒阶、鲁肃和顾雍,他们都已经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孙策轻咳一声,四人才反应过来,他们看着孙策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是深深的惊叹和佩服。

    孙策还需要考虑入会稽进攻王朗之事,自然不可能在海盐县多作停留。

    离开海盐县之前的夜晚,孙策又对崔朋面授机宜,提了几点要求。

    首先,灶户生产的粗盐除自己留下食用外,全部卖给司盐长史府,也就是由官府收购全部生产的食盐。

    其次,精盐的产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保证生产的精盐能够得到最大的利润。

    第三,官府将食盐卖给商人,由商人发卖,但是交易必须用粮食进行。

    第四,司盐长史府在讨逆将军所有辖地内设立盐署卖盐,将盐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对于孙策的四点要求,崔朋自然连连称是。

    离开海盐县之后,孙策并没有直接返回吴县。

    吴县位于海盐县的西北方向,而孙策此时前进的方向是东北。

    那里是松江的入海口,后世华夏第一大都市,上海的松江区就在这里。

    吴王阖闾曾经在此设立长水县,而此时,孙策正带着诸人,距长水县故地不远了。

    滚滚的江水滔滔不绝的流入海中,孙策骑在马上,迎着海风,随风而动的红色大氅极为鲜艳。

    孙策又想起了自己的前生,曾经待在上海的一些日子。

    沉默了许久,孙策晒然一笑。

    既来之,则安之,这才是他应该具有的生活态度。

    孙策缓缓跳下马来,走在海滩上,指着大海,对身后的恒阶四人说道:“你们看,这大海里拥有无尽的财富!”

    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大海,碧蓝的天空。清澈的海面上,没有丝毫的污染,不远处还有一两艘渔船,只不过漂浮在近海上,不敢深入更远。

    如此的一幅美景,蔚蓝的海,碧蓝的天,清澈的水,干净的沙滩,和煦的阳光。这样的地方,如果在后世必然是度假胜地。

    这片海滩上绵延数十里,很多地方都有起伏不平的石头,在大海的冲刷下,这些石头千奇百怪,看起来极美。有的像妖魔鬼怪,有的像飞鸟走兽。

    海边的一些大石头已经被海水冲刷的中空,巨大的浪头冲来,发出轰鸣声,不断泛起白色的沫子。

    孙策手中拿着九曲霸王枪在海边上走来走去。恒阶和鲁肃等人有些无奈,却也不得不跟着。

    孙策其实是在找鱼。

    作为曾经的王牌特工,孙策自然经受过荒岛求生的特种训练。一个人扔到荒岛上,连把匕首也没有,三个月,能活下来就算过关。活不下去,自然有直升机或者快艇来接你,不过考核自然是零分。

    孙策当然通过了考核,他知道大海就是无尽的宝藏。淡水可以挖坑过滤。食物在大海中更是无穷无尽。

    “就是这里!”孙策一脚踹开一块石头。

    那石头“咕咚”一声掉进水坑里,原本清澈的海水变得浑浊起来。

    浪花还在拍打着海岸,海浪不断的涌动着,蛙鸣般的声音有些沉闷。

    突然,一些小气泡缓缓出现,似乎有东西要钻出来似的,水中果然藏着鱼群。

    就在这时,孙策手中的九曲霸王枪已经连连刺下,一刺,一提,一甩,动作连贯而流畅,不断的有鱼被扔上海滩。

    而此时,恒阶等人总算明白了孙策为何让众人准备了许多鱼篓。

    孙策扎上来的鱼都是黄鱼。

    黄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乃是后世华夏三大海产鱼中的两种。此时五月份,正是大小黄鱼洄游近岸产卵,索饵的季节。

    恒阶等人看着不断被孙策扔上来的大小黄鱼,每条鱼上都有一个枪尖大小的血洞。四人看了,不仅啧啧称奇。

    凌统才刚刚十五岁,正是对一切都好奇的年纪。

    孙策笑着对凌统说道:“公绩,你带大家都试试,今晚我们就吃这些鱼了!”

    说罢,孙策便从石头上跳了下来。

    “怎么样?你们有何感想?”孙策看着三人笑眯眯的问道。

    恒阶笑着答道:“主公所言不虚,大海果然有无尽财富,想必昔年管仲的渔盐之利也就是如此了!”

    孙策点了点头,问道:“伯诸,我欲在此重建长水县,你看如何?”

    恒阶沉吟了一下说道:“主公所言大善,只是其中恐怕有不少困难!”

    孙策点了点头,看向顾雍问道:“我知道这有不少困难,所以,元叹,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做这个长水县长?”

    顾雍一愣,点头说道:“必不负主公所托!”

    孙策点了点头,对顾雍说道:“元叹放心,所需一切钱粮,可从子敬处支取。”说罢又看向鲁肃说道:“子敬,凡元叹支取钱粮,不必问我,一切照准!”

    鲁肃与顾雍皆点头称是。

    随即,孙策便任命顾雍为长水县长,兼幕府司渔长史。

    (三更,求收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19、战会稽 一() 
在长水县故地盘桓了一日后,孙策便离开了这里,返回吴县。

    会稽之战就要开始了,孙策需要回去早做准备,而顾雍也开始了重建长水县的工作。

    在孙策的计划中,渔盐之利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事实上打的就是后勤。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够让士兵发挥出百分百的战斗力。

    因而,孙策十分重视后勤保证工作。

    而后勤事宜也往往交给自己信任的张昭和鲁肃去做。

    孙策想要把海盐县和长水县打造成自己的海产品产业基地。

    食盐和海鱼相结合,自然就是腌鱼了。腌鱼易保存,味道较好,营养也较为丰富。

    在这个年代,为了保障士卒的体力,自然不可能像后世军队一样营养均衡,膳食搭配。所以吃饱很重要,至于营养什么的先抛一边,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当别的军队只能吃米饭或饼的时候,孙策的军队有肉吃,那么士兵的体力自然要强一些。

    因而,孙策将重建长水县之事交给了自己未来的大舅哥顾雍去做。

    简单来说,长水县之事关系着孙策军队未来的战斗力问题。

    说起未来的大舅哥这事,孙策也是早已有所耳闻,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密碟司在江东一代的情报能力还是很可观的。

    嗯,等会稽之战结束后,得找个机会去见见顾雍的那个妹妹顾滢。

    孙策可不想等到大喜之日才知道妻子的长相。

    五月二十日,孙策终于回到了吴县。

    孙策的家人也在几日之前到达了吴县,孙策于是在太守府举行了家宴。

    当天晚上,孙策与陈冰小别胜新婚,自然是要酣畅淋漓的大战一场。

    五月二十一日,陆昭传信回吴县,王朗与严白虎沆瀣一气,殊为不恭。

    孙策看了陆昭的传信,嗤笑一声,这王朗果然与历史中一模一样。孙策可不会认为王朗是大汉朝的忠臣,要知道王朗在历史上可是站队高手。

    王朗战败后,誓死不从孙策,后为曹操征辟,助曹操夺权。曹丕即位后,王朗升任御史大夫。献帝禅让后,更是升为三公。可就是这个曹魏三公,却将孙女王元姬嫁给了司马昭,成为了司马炎和司马攸兄弟的生母。

    这样一个人,如果说他有什么忠诚的话,也只是忠诚于自己的家族罢了。

    《世说新语》还有一篇关于王朗的故事: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来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还好船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了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抛弃了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并且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以此来看,华歆显然要比王朗的人品好。

    所以,孙策的打算是仍和真是的历史中一样。

    既然你王朗不愿从我,那就放归中原好了。不过中原混战不休,能不能活着见到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