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的心中依然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他们的哥哥。
或许,自己本就是这个世界的人吧!
孙策在心中暗暗想到。
“仲谋,这些天功课可曾落下?”孙策开口问道。
“回禀大兄,权已经通读五经!”孙权恭敬的答道。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孙策看着孙权恭敬的点头,心里隐隐有些放心,便随口问道:“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读过了嘛?”
孙权一愣,开口答道:“还没有读过!”
孙策想了想,说道:“《春秋》过于简略,三传一定要多读,我打算过两年便让你出仕,你不要让为兄失望!”
孙权闻言一喜,急忙说道:“大兄教诲,权记住了!”
孙策看孙权如此喜色,原本隐隐放下的担心,又跑了出来,心中多了一丝阴霾。
不过孙策早已经不是像当年那样初出茅庐般青涩,前世的经验和居高位的威势,早已经让孙策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
孙策依旧面带笑容的提点了一句,说道:“看书之时,武艺也不要落下,我孙氏乃兵家之后,武艺不可不勤!”
孙权立马点头称诺,心中却并没有当一回事。
“叔弼,最近武艺练得如何?”孙策看了看孙翊笑着问道。对于孙翊,这个最像自己的弟弟,孙策十分喜爱。至于他喜武不喜文,孙策也是有些无可奈何!
“回禀大兄,翊每日勤练武艺,不曾有一天停歇!”孙翊高兴的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武艺虽是立身之本,但还是要多看看书,尤其是祖传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一定要熟读,有不懂之处可以直接来问我!”
想了想,孙策又补充道:“与仲谋一样,《春秋》三传一定要多读,以史为鉴方为智者!”
孙翊听了也是连连称诺。
“季佐,华佗先生给你看过之后,感觉身体可有好转?”孙策看着瘦弱的孙匡,怜爱的问道。
“回禀大兄,华佗先生看过之后,匡身体已经大有起色!”孙匡毕恭毕敬的说着。
孙策点了点头,带着喜色说道:“有起色就好,季佐可以随你三兄适当练武,平日读书也不必太过用功,多看看《诗经》和《春秋》三传即可!”
孙匡自然也是连连称诺。
“早安这段时间怎么样?”孙策看着年幼的庶弟孙朗问道。
“回禀大兄,朗已经开始习武,母亲说等明年8岁时开始读书!”孙朗毕恭毕敬的说道。
“好好习武,武艺是你们的立身之本,若是遇到问题,可以向你三兄请教!”孙策笑着说道。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0、秣陵书院()
问完了四个弟弟,孙尚香也在孙策身边奶声奶气的说道:“大兄,大兄,还有我!”
孙策宠溺的摸了摸幼妹的脑袋,笑着说道:“那尚香最近都学了些什么?”
孙尚香献宝似的从腰间拿出一把木剑说道:“大兄大兄,我在和五兄一起习武!”
“尚香真乖,等到你武艺有成,大兄就送你一把锋利的宝剑!”孙策笑着夸奖道,又是惹得孙尚香大喜。
又闲聊了一阵,孙策命弟妹们退下,开始处理公务。
首先是调任长水县长兼司渔长史顾雍为吴县县令,随后任命长史张昭之子张承接替为长水县长兼司渔长史。
其次,正式任命盐丁军司马朱恒为靖海校尉,补充兵员至2000,开始剿灭江东沿海的海贼。
签发了两道命令之后,孙策命人将侍卫司军司马吕岱召来。
没过多久,正在吴县城楼上执勤的吕岱就被带到了将军府中。
坐在正堂上首的孙策,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个中年人。
吕岱已经不年轻了,如今已经34岁,在整个江东利益集团整体年纪较轻的情况下,吕岱要比绝大多数人年纪大。
孙策知道,历史上的吕岱便是一个大器晚成之人,曾经平定交州,并担任过大司马,一直活到了96岁才去世。
吕岱投奔孙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攻打刘繇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大功勋。
吕岱也在思考,年轻的主公召自己来所谓何事?
“定公,你是广陵郡海陵县人吧!”孙策想了想,开口说道。
吕岱一愣,顿时明白了主公的打算,看来主公是打算对广陵郡用兵了。
“回禀主公,属下正是广陵郡海陵县人!”吕岱沉稳的答道。
孙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昔日在广陵为郡吏,可曾有熟识之人?”
吕岱想了想说道:“属下有一友人名为陈矫,字季弼,为广陵郡东阳县人,颇有贤名!”
孙策想了想,他记得陈矫历史上是为曹操效力的。
“我若欲下广陵郡,定公以为当如何攻之?”孙策开口问道。
吕岱想了想,说道:“回禀主公,前些日子陶谦病亡,刘备继任徐州牧,如今广陵太守为陈登陈元龙。陈元龙多智,有将才。属下听闻主公与袁术交好,何不与袁术联络攻取徐州南部?袁术取下邳,主公取广陵。”
孙策沉默了一下,有些无奈,袁术屯兵淮南,确实是自己绕不开的一个人。
如今袁术占据着庐江和九江两郡,同时还占有部分汝南,势力颇大,其麾下士卒近十万,良将过百,谋臣数十,即使曹操对袁术也不敢小觑。
而吕布也在前不久与曹操的兖州争夺战中大败,投奔刘备,屯于小沛。
“定公所言大善,我会派人与左将军联络。”孙策缓缓说道。
沉默了片刻,孙策又问道:“定公可愿率本部前往江北都督府兼任参军?”
吕岱闻言大喜,说道:“此乃属下所愿!”
待吕岱走后,孙策又派人召来典学从事张允。
没过多久,典学从事张允便来到了将军府正堂。
孙策之所以召张允前来,有着很深的考虑,他需要示好于吴郡四姓,而张允作为吴郡张氏的家主,孙策自然得有所表示。
孙策看着张允,轻轻颔首,顿了一下,开口说道:“子诺,我欲在秣陵附近建一书院,为秣陵书院,你可以愿意兼任这书院的山长?”
张允一听,微微一愣,他已经预料到了孙策可能会有所表示,却没有想到,会让自己去当书院的山长。至于孙策的用意,他暂时还看不透。
张允想了想,开口说道:“不知这秣陵书院有何用意,请主公示下!”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我已经据有江东广大的地盘,人口颇丰,却苦于人才不足,读书人太少,郡县地方缺少守令佐丞,因此书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选拔人才!”
“不知主公对进入书院学习的学生有何要求?”张允想了想问道。
“要进行入学考试,达到一定水准方能入书院读书!”孙策说道。
张允点了点头,问道:“主公以为几年结业可好?”
“以四年为期,结业同样举行考试!”停顿了一下,孙策继续说道:“结业考试由你我再加上长史、功曹一同举行,通过者可授官,通过者分为三等,一等可为县令,二等可为县长,三等可为县中丞尉。”
张允闻之一愣,他已经明白了孙策的用意。
如果通过书院的结业考试就能授官,恐怕整个江东都会沸腾,甚至会吸引江北以及荆州的士子前来。
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或者是出身不好的读书人,对他们的吸引力还要更甚。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影响到一些世家豪族的利益,当然对吴郡四姓这类与孙策关系良好的世家并无影响。
不过,张允也能够理解孙策的无奈。
虽然从表面上来说,孙策占据了大半个江东,官民无不敬服,但是安氏与曹操的勾结刺杀就能很说明问题。有一部分江东豪族对于孙策并不是很服气,面服心不服,而且时常有些掣肘孙策的小动作。
这些让孙策十分恼火,却又不能一股脑全部杀了!
而建立书院考试制度,则是釜底抽薪之计,既然你们不愿意出仕与我,那我就只好另起炉灶,自己培养了。
同时,孙策也是在给这些豪门士族一个机会。
毕竟,在这个时代,穷人是看不起书的。
能够看的起书,并且还能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的人,即使不是出身于官宦世家,家中也一定是颇有资财。
“子诺可有异议?”孙策开口问道。
张允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主公可是要在江东废除察举制?”
孙策摇了摇头,说道:“当然不会废除,只不过是再多一条入仕的道路罢了,否则那么多空缺的官吏,我到哪里去找?”
“主公此举大善!”张允开口赞道,他确实认为这个方法不错。
秣陵书院不但能够解决官吏的问题,同时还能拉拢士族之心,是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孙策点了点头,他知道张允一定会答应的。
这个简化版的科举制虽然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都是为了拉拢士族,但是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九品中正制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断的侵蚀整个王朝和世家的根基。
然而科举制度,不但是一种相对更加公平的制度,同时也是对世家豪族的激励,更是能够不断为王朝输送新鲜血液。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科举制都要比九品中正制强太多。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1、三司衙门()
“子诺放心,建立秣陵书院所需钱粮,皆从幕府仓曹所出,我会和诸葛子瑜打个招呼,凡是子诺调取钱粮,一切皆准!”孙策笑着对张允说道。
张允笑着拱手说道:“属下多谢主公!”
建立秣陵书院这一步棋,即时对吴郡张氏的一个示好,也是向那些还未完全臣服与自己的江东士族抛出橄榄枝。
通过书院的结业考试,便可入仕,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想必那些世家豪族是无法拒绝这个诱惑的。
孙策的目的,就是将孙氏宗亲,江东士族,以及武将集团牢牢的绑在一起,形成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这个利益集团一定要具有扩张性!
这个利益集团必须效忠于孙策。
一旦这个利益集团完全形成,那么孙策将会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通过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让以自己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尝到甜头,得到好处。
不断尝到甜头,不断得到好处,将会刺激利益集团支持孙策的统一大业。
孙策之所以要将孙氏宗亲,江东士族,和武将集团三股势力捏合在一起,就是为了避免像历史上一样,东吴内部争斗不断,大量的资源浪费在了内耗上。
孙策有信心将这三股势力糅合。
与江东士族联姻,使武将集团效忠,再加上亦步亦趋的孙氏宗亲,这样的一个利益集团,所爆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
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孙氏宗亲之中。
孙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孙权和孙静的长子孙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人对于孙策来说都是不稳定因素。
《吴书》曰: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会稽闻之,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因令人告谕暠。
《会稽典录》载,虞翻说孙暠曰:“讨逆明府,不竟天年。今摄事统众,宜在孝廉,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孝廉除害,惟执事图之。”于是暠退。
所以说孙暠极有野心,而且孙暠的后代也对东吴统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如孙暠之子,孙绰、孙恭及其孙孙峻、孙綝都是东吴权臣。
至于孙权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孙策死后的第一受益人就是孙权,而曹操则是第二受益人。
根据谁受益谁所为的理论来推断,孙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孙权为了成为江东的统治者,而曹操为了避免在官渡之战中腹背受敌,两人阴谋联合,刺杀孙策。
历史的真相早已经掩藏在了尘埃之中,孙策希望能够透过重重的迷雾,寻找历史的真相,同时也为了能够让自己真正坐稳江东之主。
既然曹操能够派出郭嘉来江东暗算自己,那么再派一人前来也说不准。
孙策摇了摇头,不再去绞尽脑汁去想那些事。
过了一会儿,孙策处理完公务,出了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