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恪不置可否,他是考着八股文和策起家的,这新朝廷居然在玩儿新的考试内容,虽然有些心有戚戚,但是到底考什么,也是学术上的事情,反正这八股文不过是有明一朝才有,恩科玩新花样,也不是不可以,等自己打入了新朝内部,自然可以教给那群不学无术的秀才们,什么才是饱学之士。

    用脑子一想,也可以知道,李闯军队里面主事的,牛金星和李岩都是标准的举人,举人虽然面对老百姓,还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但是在一位进士看来,就相当于整整差距了两级啊,结果被这两个投靠乱贼的举人小人造反成功,进了帝都,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生命中最失败的地方,科举上面开始修改,这真是……

    这在21世纪的后世,就相当于,大学生考公务员不成功,于是想办法走其他的路线,当选七大长老,然后就去修改公务员法,修改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让自己也可以考上,算是出了这口闷气。

    这很有仇报仇。

    李恪反正就是这么理解的,但是他觉得愤慨的是,为什么帝都还是不来拉拢他呢?

    而且,很奇怪的是,为什么送来他的知府衙门,而不是远处的山东巡抚衙门呢,难道这是帝都在挑拨离间?还是把拉拢安抚的工作做到巡抚那边去了。

    对于这种一辈子把精神都用在勾心斗角,在玩儿内斗的官僚们来说,任何一点差异和怪异,都会被视作是极大的问题,他完全想象不到的是,这确实是个误会。

    长老会内部,还是个非常不成熟,以工程师和做事儿的人为主的一个群体,他们当然有着极大的热情去进行着征服世界的伟业,但是作为科班教育下的一群人,走的肯定是修内功,打根基的动作,所以绝大部分的精神,都用在了工业建设上面,哪怕运作政治的人来说,管理好现有地盘里的战俘或者流民,已经极大的超越了他们的能力,起码是现在的能力,在把帝都内的投降官僚进行梳理之前,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个心思去“沟通”任何的体制外官僚。

    但是在李恪看来,恩科的事情是小事,但越过自己的上司,巡抚大人,来给自己下命令,好吧,也不是什么命令,但也不是小事啊,恩科等同于科举,向来是读书人之中的大事,可是为什么他们居然使用这么一些叛逆世俗的题目来出题呢,毫无孔孟之言,果然是两个举人出的东西,但是帝都之中那些大学士,内阁首辅,六部元老都在干什么啊。

    李恪放下两本书,说道:“好吧,两位且在驿馆稍歇,这些许事务自然不劳烦二位了。”

    钱嘉乐还想说什么,那哥哥立刻很是恭敬的说道:“劳烦大人了。”

    李恪叫来自己的管家,让他带着钱家兄弟去驿馆歇息,思索了一会,说道:“来人,请方师爷。”

    方师爷是李恪的钱粮师爷,也算是多年心腹,此时正在核算端午节的时候府内的花销,这端午也是个很重要的节庆,为了安定民心,李恪还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当然了,自然也有一些有眼力劲的富商们赶紧出钱,在这个乱世里,富人有自知之明,自己往往会成为比穷人要危险的多的被攻击目标。

    (本章完)

第119章 大人物小人物() 
方师爷是个绍兴人,也就是传说中的绍兴师爷了,当然了,这也是从明朝中叶开始,由于南方的科举考试竞争压力太大,就有一些绍兴人开始去进入衙门书吏的行业,形成了一个绍兴胥吏帮,然后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况下,传帮带,一点点把这师爷的工作拿下,当然了,即使是最繁荣的时刻,绍兴师爷也不过是占据这个职业过半的体量而已,这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他进了门,似乎早已从传话的家丁耳中知道了什么,于是答道:“老爷,是帝都的来人吗。”

    “是啊,”李恪拧着眉,将那两本例题册递给他,说道:“这新朝新气象,可是被一些谄媚小人给弄坏了,虽然没有黄巢入长安时候的有辱斯文,但是从帝都传来的消息,也是光怪陆离,不成体统,什么天上星宿下凡,我就知道,这白莲教和闻香教是少不得要闹一闹了。”

    历史上,山东由于人口稠密,社会矛盾巨大,交通四通八达,经常容易因为一点火星子就引起一次巨大的****,山东大汉是惹不起滴,所谓天下未乱,山东先反,山东人的彪悍是一处,这个地理位置也是一处,这也是山东官员心知肚明,而也稍微收敛一些贪腐的原因。

    方师爷赶忙翻看起这两册例题,里面没多少八股文或者微言大义的东西,写策的里面倒也中规中矩,实际上就是一般的科举策论内容,而那常识例题选集,所选的书籍更是五花八门,方师爷就在其中发现了不少关于史记,盐铁论之类的“杂书”里的说法,他自己忽然心中一阵心跳,这些内容,那些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生们未必考的中,他们都是只读四书五经的,但对于从幕多年的他来说,几乎就是十拿九稳了,但他也是几十岁的人了,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自己在知府衙门做得风生水起,靠着老乡的关系,儿孙也是前程似锦的,说起来,是该去帝都打听打听了,这要是投机正确,也许自己那在老家的儿子也可以试试看啊,嗯,如果新朝廷真的可以坐稳的话,从龙之臣不比以后才去投靠的人强吗。

    不过,这一点来说,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性质就出来了,他马上想到现在天下未定,从帝都传来的各种光怪陆离的的消息还是难以分辨的,对了,那两个小伙子是去了驿馆了啊。

    “说起来,大人,此事还是应该先禀告巡抚大人还有布政使司的,我们把下属的本分做好,才是本分。”有什么矛盾,直接上交,姿态要做好,这句话,让李恪连连点头起来。

    忽然,方师爷想到了什么,说道:“城中几位缙绅,家中正有几位公子,赋闲在家,可以速速去通知他们,哪怕几位公子没有去帝都,或者去了也没有得中,但在几位老爷面前,这一份儿大大的人情咱家也算是记下了,将来那几位老爷也都是讲道理的人,自然会有所回报的。”

    李恪说道:“这也是好主意,只是帝都的意思,是让我们在府衙门口张贴啊,这是尽量宣扬的意思啊。”

    方师爷说道:“是啊,就是这意思,这文告写的,半文半白,毫无典故,可谓是一个试探,这是要看看,大人们是否愿意接纳帝都的命令啊。”

    李恪急道:“帝都,帝都,你不知道吗,咱山东这才消停几年,济南城才从一片白地有了今天的气象,现在帝都和南京,到底该听哪一边的,你让我问谁去,你当我不知道,巡抚那边其实自己也没有准主意啊。”

    方师爷笑了笑,说道:“老爷,咱们管巡抚如何,我听人传说的,帝都里面,也是有能人的,而太子正在宫中,偶尔还会四处去体察民情,而那李自成却身在滦县,训练大军,怎么看还是有章法的,咱山东的情况,确实是经不起大风波了,先是那孔有德闹了一场,然后鞑子入关劫掠,济南城全城一空,现在城中连三月之粮都难找,还不是谁来就跟谁?而南京的事情咱们谁不清楚,那是一个兵也排不过来了,而帝都的兵可方便的很,从帝都出来,顺着大运河,一马平川,所以,姿态做得正就好。”

    李恪认真想了想,说道:“你说,这太子真的在帝都?我可听说,那老福王可是被活剐了啊,还能对太子如何?”

    方师爷说道:“老爷,这些事情,原本不该咱们说辞,那李闯破河南,杀老福王是什么局面?不杀如何振奋军心?但现在既然进了帝都,坐了金銮殿,而他身边几个得用的人虽然不过是举人之才,但也没什么过格的举动,还是读书人的举止,太子在帝都,收拢人心确实是良方,虽然帝都的传说中,什么天上星宿下凡的说法不少,但有件事儿是真的,从直隶过来的流民基本上绝迹了,可见这帝都的新朝还是有治理的手段的,而且从直隶来的商队,贩驴买羊,还有其他的物件的,也多了起来,可见这帝都实在是在恢复元气啊。”

    按照常理来说,河北之地,不但有世界级的煤矿,铁矿,油田,其他各种传统出产也不少,虽然赶不上江南之富,但也本不该受穷,尤其是此时,帝都和河北的治权并没有分离,因此不存在为了保护帝都,在河北泄洪,或者为了保护帝都人用水,关掉河北农田的破事儿,恢复元气理所应当的。

    这事儿,李恪也是知道的,大量肉畜贩卖到“敌占区”,驴子是可以作为运货的力畜的,这本就需要让知府点头,他也是收了一点孝敬的,几百头驴子,数目不大,但确实在说明,帝都的经济很有元气。”

    李恪疑问道:“如此话说,这帝都为何至今对我等置之不理呢,也该有人下来了吧。”

    方师爷踌躇说道:“这个就不是我等可知的了,但是,老爷,姿态放高一些,起码在这件事情上,也该有个决断了,就冲流民不再难逃上面,也是帝都有力啊。”

    (本章完)

第120章 放电影() 
李恪似乎很是挣扎,说道:“这个……”看着这位自打自己考中科举,进入官场就拜在自己门下终年往来奔走的老大哥,也是一阵叹息,他终究是典型的文人,好大言,惜命,好名,除非是忽悠别人去冒险,不然的话,稳妥就是儒生们一辈子的准则了。

    他还是担心一个“从贼”的名声,又怕这改朝换代大洗牌的时候,一次押注失败就是次次失败了,只能低头叹息一声,说道:“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不了解帝都的实情,哪怕几个过路打秋风的人,也说不清楚,到底这帝都是谁在掌权,那新皇帝李自成是如何打算的呢。”他想到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于是说道:“我这就直接去巡抚衙门上探探口风吧,说不定就是之前猜测的,帝都之所以一直没有来人招降我等,那些从直隶来的大军也退回去了,许是人家压根没打算看得上我等,而是直接去招纳的巡抚大人?”

    官场里面,无论古今中外,都是极其讨厌越级报告的,谁有一个这么能通到自己上司说话或者打小报告的下属,要么是赶紧撤职赶走,要么是直接灭掉,要不然的话,就是要永无宁日了,原因很简单,官场职场以内,上上下下总会是产生矛盾的,或者因为工作上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利益牵绊,总要产生龌龊的,你动不动就找上司反应情况,还要我干什么啊,我在这个位子上干脆就当顶头上司的传声筒吧。

    李恪绝对知道,在这个绝对讲究人际关系,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基本上他们说话的时间内,肯定会把消息传到山东巡抚王公壁的耳中的啊,没办法,这年头,无论哪个衙门都没有保密意识,他自己不也是从市井传说中,知道了连巡抚自己都不知道下面何去何从的事情吗。

    和师爷一起动手,简明扼要的书写了几封帖子,大意就是,本知府接到了来自帝都的文书,不日就要对外宣布来自帝都的,恩科例题,如果家中公子有闲心听闻一下,可以派下来来取来自帝都的例题,这例题当然要比起其他人可以早一些拿到手了。

    其实两人也是在讨巧而已,他们的胆子还没有大到,在帝都没有保护伞的情况下,就将例题按住,不给平民百姓们知道,而是只给权贵子弟们看的程度,但如果把原本张贴在外的例题按下一些时间,可能就不一样了,这样既可以讨好权贵,有可以堵住穷书生们的嘴巴。

    这种事情,无论古今,已经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比如某地的公务员招考,总是喜欢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等到“报名”结束了,才会在报纸上或者什么地方,出现一个豆腐块大的字体,说招考公务员报名结束了……

    计划通!

    他们绝对干的出来如此,可是仔细一想,却也未必,他们只需要把这个感觉带过去,你看,公子爷,我给你们把题目准备好了,你们看看吧,至于那些**丝书生,我管他们去死,这个嘛,是不是也该给我点好处撒?

    历史就是这样组成的,越善于欺骗,密谋,越没用下限的人,越是可以走上成功道路的人,反之亦然,李恪自然是前去巡抚衙门,以请教请示的名义去商议如何在改朝换代的时代攫取到更大的一块蛋糕,或者说是去保住他们的权位,山东的“好处”在于,由于前后孔有德和鞑子大大的屠杀过两次,所以官场比较简单,而富户们被杀怕了以后,也更会巴结朝廷,起码对于各种动向更为注意了。

    方师爷送知府去巡抚府上,此时是兵荒马乱的时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