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召虎-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阜纾帕杀闳蚊鞑慷接省

    牛辅不由赞道:“文远真重义之人也。”他对贾诩颇是尊重,因而看到张辽重用贾诩两个儿子,很是高兴。

    张辽呵呵一笑,沉吟了下,又道:“牛兄,小弟近几日要微服出访,查看下面各县情况,安邑方面还望牛兄招抚一二,郡府有郡丞王邑在,倒是不须多虑,唯有北部白波,仍有数股兵马,还要小心他们来袭才是。”

    牛辅点了点头,道:“文远不必担忧,不过汝要留下行程,若有变故,我立时知会于汝,破贼还是要靠文远才是。”

    张辽微微颔首。

    牛辅又道:“依为兄看,汝这太守做的辛苦,既得罪豪强,还要微服私访,着实太累,何不如作为逍遥太守,只要郡中不乱便是。”

    张辽笑而不语,他不敢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但人的志向确实是各有不同的,牛辅为人性格优柔,甘于现状,进取心不足,或许这才是让董卓放心的地方。

    但他却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到了这个乱世,总要做出一番功业才是。

    张辽托付了牛辅后,便离开了安邑宫,到了太守府,带上郭嘉,去看白波俘虏。

    当日在闻喜一战,张辽与牛辅联合击破三万白波贼,白波渠帅李乐逃走,韩暹却被捉了,张辽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政务,并没有过来查看情况,只交给了张郃处置。

    事实上,他可以直接收编白波贼,充实实力,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准备改革军制,对未来的军事规划是走精兵战略,并非规模战略,宁可要两万精锐,也不要十万散兵。宁可训练出一支百战不殆、军纪严明的精锐,也不要动辄数十上万的规模。

    精兵战略有几大优势,一来机动性强,容易指挥,二来所耗粮草和军饷都少,对百姓的负担也小。如果是规模化,超过数十上万百,那每次行军粮草就是一个极大的消耗,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百姓都是极为不利的。

    如此一来,实行了精兵战略,势必要提高将士的地位和待遇,包括军属的待遇,到时候士兵一职将会令很多人向往。

    如果将这些白波贼直接收编为士兵,那就会放纵很多人去做贼寇,因为做贼寇的代价太小了,而且投降之后就有做士兵的机会,还能享受高地位和待遇,何乐而不为。

    所以他不能开这个口子,他命张辽将这些白波俘虏整编成劳役兵,必须先服劳役一至三年,才能有机会作为正常百姓和士兵。如果劳役期间有立功的或表现优秀的,也可以转为士兵。

    至于他们所服劳役,可以是屯田,也可以是建设学堂、修路铺桥等,既是橙汁,也是为自己节省人力,可以一举双得。

    张辽与郭嘉来到城外军营,先去看了那近万数白波贼,军营如今是张郃坐镇,营中俘虏也没那么多,大多数都被拉去修建学堂、平整荒田去了,而后他又与郭嘉去见了被俘虏的白波渠帅韩暹和几个中层白波将领。

    韩暹很是俯首帖耳,不过看到郭嘉时,愕然了一下,要知道他们这次进攻河东,固然是自己野心勃勃,但近半也是混入他们内部的郭嘉鼓动所致。

    张辽与韩暹说了几句话,便带着郭嘉离开了,一出军营,张辽就吩咐张郃:“儁乂,斩了韩暹吧。”

    一旁郭嘉一惊,忙道:“主公因何如此?若杀了韩暹,恐怕后面白波不易招抚也。”

    张辽沉声道:“我从他眼里看到了恨意。”

    “恨意?”郭嘉一愣:“他兵败被俘,也是常事,未必会怨恨主公吧?”

    张辽看着郭嘉,道:“他怨恨的是奉孝你,所以不能留。我不能让你们处于危险之下,不能给你们留下祸端,否则就是我这个主公的不称。”

    “主公……”郭嘉心中感动,一时不知说什么了。

    张郃却抱拳沉声道:“属下这便去斩了他。”

    “恩。”张辽淡淡的道:“顺便将他传首郡县,威慑不法之徒。”

    “喏。”张郃领命,大步回了军营。(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上计与赋税() 
张辽与郭嘉从军营中又回了太守府,准备明日微服私访之事,二人先在府中查看一些文书。

    “主公,”正在查看文书的郭嘉突然抬头道:“如今正是上计之时,各县计簿已至郡府,郡府需编制计簿,上报朝廷。”

    所谓上计,是各县令长于每年十月底前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等状况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府。郡府根据属县的计簿,再编制郡的计簿,派计吏于年底前赴京师,上报尚书台和司徒府。司徒府和尚书台根据计簿对郡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

    张辽笑了笑:“无妨,编制上报便可。”

    他就任河东太守不过旬月,今年的计簿考核也算不到他头上。

    不过他突然又想起一事,忙问道:“各县赋税如何?”

    上计之时,还要上交税赋。

    郭嘉饮了口蜜水,摇了摇头,道:“牛辅数万大军在河东与白波大战整整一年,征收钱粮颇多,各县状况都不太好。”

    张辽脸一黑,咬了咬牙,道:“编制计簿时,一定要提到府库空虚,无力交税,就说是被牛辅数万兵马作战征收殆尽。”

    郭嘉不由失笑,他就知道张辽会这么做,事实上,如果不是籍没了卫氏和范氏,如今郡守府库和谷仓也是空的,确实无税可交。

    不想张辽眼睛一转,又道:“这样,先向司徒府和尚书台呈递一分文书,就说河东因战事消耗钱粮甚多,田地荒芜严重,民生凋敝,请求赈济。便是没有钱粮赈济,便是送些明年的种子也好啊。”

    噗!郭嘉险些一口蜜水喷出,嘴角不由抽搐起来。

    这不交税,还要反咬一口?

    他还没张辽这么无耻,忙转移了话题:“主公,如今微服出行,却也要小心。”

    “哦?”张辽一愣,笑道:“卫固、范先已灭,众豪强部曲皆被收编遣散,还能有什么危险?”

    郭嘉道:“一者豪强之家仍有死士,二者编户之令下达后,寻常百姓还好,拍手赞成,唯有那些曾依附豪强、未曾编户的百姓怨言颇多,各县乡编户的阻力均不小,有两个县令提出暂缓编户之请,还有几个县令提议减赋,以缓解民意。”

    “暂缓之事休提,至于减赋?”张辽摇摇头,笑道:“滥加税是愚蠢粗劣的政治手段,同样,一言不合就减税,也是一众傻白纯的政治手段。”

    他看着疑惑的郭嘉,解释道:“税法是用于调控土地兼并、贫富差距、产业平衡、缓和社会矛盾的手段,不可随意轻变,只能因时而变,只有赋税沉重得百姓难以为生之时,才是该减赋之时。否则随意减赋,而后又会随意加赋,来回折腾,必然令百姓更是大生怨念。”

    郭嘉听了张辽所说,所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问道:“如此,主公可有缓解编户怨言之策?”

    张辽呵呵笑道:“编户,会让那些原本托庇于豪强的百姓多交口赋和算赋,所以心生怨言,如何能让他们自愿主动交赋,那便是我们该采取的手段。”

    郭嘉不由奇道:“却不知有何手段?”

    他的思维虽然天马行空,但对于一些弊政却也是茫然,这关系到朝政、民生多个方面,是很多大臣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张辽这个从后世来的人才能看的清一二。

    看着郭嘉期待的眼神,张辽道:“让纳税之民享受到纳税者应有的待遇,特别是区别于非纳税百姓,这才是让百姓甘愿交税,化解他们怨言之法。”

    “应有的待遇?”郭嘉若有所思。

    张辽呵呵笑道:“比如说学堂,凡编户纳税百姓的子弟,有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并被举荐做官的资格,而未编户百姓却不行。”

    郭嘉眼睛一亮,不由赞道:“此举大妙。”他可是知道,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要读书识字做官是何等之难,他们更是何等的期望。

    他相信,张辽此举一出,河东郡里那些未编户的百姓必然争相编户,甚至连外来百姓也会过来也说不定。

    张辽又道:“再比如说,我准备在河东设置敬老居养院,孤儿院,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但只有编户百姓才能享受这些资格……再比如说,凡灾年赈济,编户百姓将优先得到赈济……”

    “主公,足矣!足矣!”郭嘉不由大笑:“恩须从淡而浓,编户之怨可消矣。”

    张辽呵呵而笑。

    事实上,对于郭嘉先前所说的减税之策,他也不是没想过,甚至想更进一步,改革税法。

    两汉以来的税法有个很大的特点,田税轻而人头税重。

    汉高祖刘邦建国后,吸取秦亡的教训,为了与民生息,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十五而税一,及至文景之时,又有“田租减半”之诏,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实行过“十而税一”,但不久又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

    纵观两汉赋税制度,除桓帝、灵帝增加亩税十钱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实物田租,这个田租实在是很低了,比历代都低。

    但两汉的人头税却极重,人头税起于商鞅变法,两汉沿袭,最主要的是口赋和算赋。

    口赋是对七岁至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缴纳“口赋”二十钱,到了桓灵之时,口赋涨到二十三钱。

    算赋则是对十五岁至五十六岁以下成年人征的“人头税”,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一百二十钱,谓之“一算”,对于商人与奴婢则加倍征收,每年二百四十钱。为鼓励生育,女子十五岁到三十岁不结婚者分为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有妇女怀孕者,免其夫算赋一年。

    口赋和算赋是人头税,什么叫人头税?一句话,只要你这个人活着,就得交税!小时候交的是口赋,长大了就得交算赋!

    人头税是交给了大司农,纳入国库,用于治理国家各项费用。

    除此之外,还有献费,却是交给皇帝大管家少府的,凡是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都要‘献给’皇帝六十三钱,以供宫廷费用。

    再者还有关税、酒税、盐税、车船税等一些收入所得税和劳役。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所承受的主要就是沉重的口赋和算赋。

    汉朝的体制多是仿照秦朝,税法改革不大,而从后世来看,这种税法的弊端极大!

    降低田税而实行人头重税,虽然能在初期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但很快就造成了一个大问题,也是引发朝代灭亡的问题,就是加剧了土地兼并!

    田税轻而人头税重,刺激了富户豪强疯狂兼并土地,因为富户豪强一家的人口是相对固定的,只需缴纳固定的人头税,但兼并大量土地,只需缴纳较少的田税,自己便能获得薄税的大量收入,所以他们越来越富,土地也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少地或无地的农民收入微薄,但一家人口却不少,收入难以支撑相对沉重的人头税,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他们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如黄巾起义。

    这样,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朝廷的户籍中消失,反而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进而对寻常百姓加收苛捐杂税,逼得那些寻常百姓也托庇世家豪强,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税法也是导致汉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对其改革,自然就是稍微调高田租,以亩收税,这样一来,土地多的就多缴税,能够大大缓解土地兼并。与此同时,减免口赋和算赋,减轻百姓压力,鼓励隐藏户口的佃农自己种田。

    要知道,这些佃农如今托庇在豪强之下,虽然不用交口赋和算赋,却要给豪强缴纳五成的田租,意味着他们有一半的收入都给了豪强,他们心中又岂会没有怨言?

    如果减免了口赋和算赋,田赋便是达到十之一,这些百姓权衡利弊轻重,也是甘愿离开豪强的,对他们而言,获得自由,自己种地当然更有好处。

    所以张辽很想改革税法,但他现在没那权力。

    税法只有朝廷能制定,如今他还在朝廷治下,估计自己这头一改,那头天子和董卓就要降罪问责,免了自己的河东太守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河东书院() 
雒阳张方沟以东,关东诸侯的中军大帐之中,一众诸侯皆在。

    袁绍看着下首的弟弟袁术,面露关切之色:“公路数日未曾参与议事,听闻又要辞别回南阳?却是为何啊?”

    袁术沉着脸哼道:“张辽贼子,已回关中,十数日不得见,吾留此作甚!身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