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敖目送柳毅离去,心下着恼不已,柳毅摆明了利用自己,自己却没有太多反制的手段。
希望柳毅不要过河拆桥,否则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唐敖把自己的忧虑说给多九公和岳小群,二人也想不出应对的策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关键还是不久之后举行的科举考试,只要他再做一次唐探花,才能从柳毅那里略窥端倪。
时间如水流淌,明天淑士国就要开科取士,都城内云集了各地的士子书生,大街小巷一派热闹景象。
在小院内苦读了半个多月的唐敖静极思动,带着司徒妩儿来到了大街上。
抛开淑士国的酸腐之气,唐敖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唐世界赶考时的心态。
这是他在镜花世界中遇到的和大唐世界最像的国度,虽然身在他乡却犹如故国般舒适。
司徒妩儿昨天踏入炼气一层,成为一个修炼者,多年苦想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事实,她的欣喜发自内心,直把唐敖当作再生父母一般。
“公子,前面好热闹,我们去看看好不好?”
司徒妩儿经过近段时间的相处,知道唐敖没有公子架子,完全是把她当成小妹妹,潜移默化使她在唐敖面前开朗了许多。
唐敖神识一扫,前面的街口有几个异邦人士在表演杂耍,其中两个还是修炼者。
各种吞火弄焰的小把戏连绵不绝,引发围观者阵阵喝彩叫好,淑士国的修炼者身份尊贵,平日里可是看不到这样专门为表演而诞生的术法神通。
“公子,那个小姑娘也是修炼者吗?竟然能把火焰做成一匹小马驹,好厉害呀!”
司徒妩儿刚刚能感知到灵气的存在,对比她年纪还小的修炼者能操控火焰非常羡慕。
唐敖看了看,那个小女孩应该是君子国曾经的仇敌天渊国人氏。
不过听岳小群说,天渊国如今也被淑士国吞并,天渊国的修炼者流落到淑士国都城卖艺为生,背后恐怕另有心酸。
否则以修炼者的身份地位,哪会抛头露面搏凡人一笑呢!
“唐兄。”唐敖听到身后传来招呼,回头一看略微诧异,竟然是曹爽。
“大考之前出来放松,唐兄好兴致。”曹爽的身边也带着一个女伴,身上散发着不弱的灵气波动,居然是个筑基初期修炼者。
;请
第二百一十九章 醉探()
唐敖拱手还礼:“曹兄见笑了,唐某之前并非淑士国人,对淑士国种种非常好奇,趁此机会出来看看热闹,倒不是放松呢!”
“唐兄此言差矣!唐兄出身君子国,且不说君子国和淑士国的渊源,唐兄如今参与淑士国开科取士,那就是正统的淑士国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呀!”
曹爽看了看天渊国少女的表演,似乎提不起兴趣,侧身朝不远处的酒楼一指道:“相请不如偶遇,在下请唐兄喝一杯,不知唐兄是否赏脸?”
曹爽相邀正在唐敖下怀,曹爽是国师曹光最子嗣,或许从曹爽这里能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四人联袂来到酒楼,曹爽可能是这里的常客,店小二摇着折扇把四人领到楼上的雅间,献媚道:“曹公子,本店新到了一批稀罕食材,保证对公子的口味,还有番邦人氏贩卖的烈酒,与淑士国的酒水迥然相异,公子不妨尝尝。”
曹爽颔首道:“小二,多上淡酒清食,把你介绍的几样酒菜也端上来吧!”
“听闻唐兄不喜淑士国的饮食,今天便借唐兄的光尝一尝异国风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唐敖心中本来就有鬼,听了曹爽这话,眼皮不禁跳了跳。
自己与曹爽不过一面之缘,曹爽从哪里知道自己的饮食习惯?难道有人在暗中监视不成?
盏茶功夫,酒菜齐备,曹爽亲自给唐敖倒了一杯酒。
酒液清冽略带青色,像是大唐世界的剑南佳酿,与竹叶青相差无几,入口绵柔回味却辛辣的很。
曹光似乎不擅长饮这种烈酒,一口入腹脸色瞬间胀红,放下杯子爽朗道:“好酒。”
唐敖见此心中一动,存了把曹爽灌醉的心思,施展出在大唐练就出来劝酒的本事。
一会行酒令,一会吹捧夸赞,两壶酒很快被他送到了曹爽的口中,曹爽的脸色此刻堪比关二爷,红若重枣。
曹爽虽然有了八分醉意却仍然足够矜持,话题被他逐渐转移到了明天的科考上,询问唐敖对明天科举考试的看法,猜测可能出现的题型等等。
唐敖对淑士国的科考揣摩已久,言谈之间头头是道,大部分和曹爽的想法不谋而合,直让曹爽引为知己大呼相见恨晚。
二人各自的女伴也没有枯坐干等,出乎唐敖预料的是,司徒妩儿竟然认识曹爽的女伴。
互相出身差不多,如今又都成为修炼者,女儿家自然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
“琼英姐姐,您和曹公子的婚事定下来了吗?”
戴琼英面带微笑,眉宇间却有些愁丝:“不过是侍妾之位罢了,哪里算是婚事,趁夜入了门而已,连个名分都没有。”
司徒妩儿哦了一声,想要劝慰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她也能猜到戴琼英的忧愁是什么,修炼者的寿元远比凡人长久,怕是守不到白头偕老之时,这对女孩子来说才是莫大的悲哀吧!
戴琼英瞥了唐敖一眼:“不说姐姐了,倒是妹妹苦尽甘来,能追随在唐公子左右,日后亦算有了依靠,唐公子还不禁妹妹修炼,以后我们姐妹要时常走动多亲多近。”
司徒妩儿嘴上答应的欢快,然而作为宫娥丫鬟出身的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唐敖给予。
若不是唐敖教授她修炼法门,即便她追随在唐敖左右也得不到戴琼英的重视,因为以前的他和戴琼英分明是两个阶层的人。
唐敖琢磨着曹爽已经醉的差不多了,立即将话题引到了治政强军上。
紧紧围绕淑士国的士气军心永不低落这一点,希望能从酒醉的曹爽口中掏出些真材实料。
“曹贤弟,唐某在君子国时也算是出将入相,对治理地方执掌军阵小有心得,来到淑士国博取功名就是一展所长,然,淑士国良才辈出猛将如雨,唐某甚是惶恐,心中有些疑问不知道曹贤弟能否予以解答?”
曹爽醉眼惺忪,脸色红扑扑的好似猴子,听了唐敖的话,手掌狠狠拍着桌案道:“唐兄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在下知道的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曹贤弟,治理地方唐某已经有了见识,不过淑士国治军极为严苛,非士卒不得踏入军营一步,唐某心中好奇,淑士国的治军核要是什么样子的?为何禁非军兵营寨呢?”
曹爽努力睁大双眼,摇手道:“不可说,不可说,此乃祖宗家训,老祖宗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后代子孙又岂敢更改,淑士国以军户传家,凡是军将士卒出身,生生世世为淑士国的军兵,不得从事其他职业,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下才疏学浅还看的不太明白。”
唐敖哦了一声,这一点就是他以前不知道的,大唐世界施行的是府兵制,淑士国以军户传家,世代为兵卒,两者孰优孰劣还看不真切。
“曹贤弟,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唐某从君子国一路走来,远远观望,却并未看到有辎重粮草存放之地,难道淑士国的军兵士卒都不吃饭吗?”
曹爽手指唐敖连连摇晃:“唐兄还是以君子国人自居,这样不太好啊!这些疑惑曹某也有,可惜淑士国兵部排除在省部之外,由国王直掌,内里如何运作调度乃是国之机密,非国王亲信不可知晓。”
……
唐敖旁敲侧击,曹爽所说有些是他闻所未闻的,有些疑惑看起来曹爽的确不知道。
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却也不是没有收获,原本他已经设定好了明天想要写的文章,但是和曹爽一番交谈后立即改了主意,决定以军事入手。
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反正他的探花之位已经内定,就算考的再差也没关系。
如果对了淑士国国王的脾气,或许还能有意外收获。
唐敖见曹爽最后醉的一塌糊涂,抢在戴琼英之前结清了酒钱,搀扶着曹爽将其送回曹府。
当唐敖和司徒妩儿离去之后,原本应该醉的云遮雾罩的曹爽突然从坐上坐了起来,眼珠转动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吩咐戴琼英拿来纸笔,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信递给戴琼英:“把这封书信交到太子手上,若是太子问起唐敖的事情,你便把今天在酒楼唐敖说的那些话复述给太子。”
戴琼英对曹爽的转变见怪不怪,曹爽虽然是个凡人,却也天赋异禀,那就是千杯不醉。
在曹爽醉话连篇的时候,她就知道曹爽想要在唐敖身上试探什么。
叮嘱曹爽歇息后,戴琼英怀揣书信直奔内城东宫。
就在距离内城王宫还有千丈之时,她突然眼前一黑,身子被迅疾拖入小巷内,停在了神情有些猥琐的多九公面前。
“我这老胳膊老腿,还把我当傻小子使唤,真是的。”
多九公先是把戴琼英的储物袋搜寻一遍,没有刻意的东西,随即在戴琼英的怀里找到了那封书信。
将一字不差的记在脑海后恢复原装,一道法力将戴琼英甩到了街上。
戴琼英只觉得一晃神的功夫眼前黑暗消失,心中狐疑的看看左右,并没有觉察到有何不妥,摸了摸怀里的书信还在,朝王宫走去。
多九公回到驸马府,朝唐敖竖起大拇指:“小子,你怎么知道曹爽会有所行动?曹爽不是已经醉的爹妈都不认得了吗?”
原来唐敖把曹爽送回府邸后,立即给多九公飞剑传书,描述了一下戴琼英的容貌衣着后多九公赶紧来曹爽府外盯着。
结果多九公守株待兔逮个正着。
唐敖笑了笑:“前辈有所不知,曹爽肯定以前肯定没有喝过烈酒,尽管醉态逼真,但和真正的醉酒还是有些异样,最可疑的是曹爽的眼神散而不乱,如果曹爽是修炼者还好解释,若不是,那就只剩下装醉这个理由了。”
“让你算着了,曹爽给太子束玉明写了一封信,字倒是不多,我一字不落的背给你听……”
唐敖听完了多九公的复述,在信中曹爽只是告诉束玉明他对淑士**政比较感兴趣,有刺探军情的嫌疑,其他方面一切正常。
“前辈怎么看?”唐敖皱眉问道。
多九公捋了捋胡须:“如果往坏的方面想,你的意图被人看出来了,曹爽邀你喝酒乃是有意为之,就是想试探你,往好的方面想,你得到了太子束玉明的青睐,想要把你拉入太子那边的阵营。”
唐敖点点头,他的性格就是未料胜先考虑败,思考问题往往从最不利的设想开始。
如果自己被束玉明怀疑了,会有什么后果?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表面想要谋取人黄传承秘术之前,人都会看在鲜于志的面子上不敢动他。
这也是柳毅甘愿做鲜于志门客的原因,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明天就是科举考试的日子,不管我的意图有没有暴露,曹爽和束玉明为何会怀疑我,开科取士是一道分水岭,只要我有了淑士国探花的名位,便处于不败之地,等到那个时候从柳毅口中知道完整的计划再考虑进退,前辈以为如何?”
;曝光!:
第二百二十章 自有文章惊鬼神()
多九公想了半晌,吧嗒吧嗒嘴。
“我之前心里总感觉不踏实,有不好的预感,柳毅也好,我们想要获得人皇秘术传承也罢,似乎都不会取得成功,曹爽的举动更加重了这种感觉,那就再等两天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淑士国都城为之沸腾。
唐敖还是低估了以读书传家的淑士国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
别的不说,满大街都是身穿长衫儒服的士子,神识一扫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还是附近范围。
他不敢把神识笼罩全城,害怕引起元婴期以上修炼者的注意,猜测今天参加科考的士子总数会超过十万人,文风之盛远超大唐世界。
当年太宗皇帝那句天下士子尽入吾毂中矣的豪迈言语,用在这里更加合适。
考场呈八卦方位围绕内城修建,八个考场每一个都占地五十亩,地面平整洒满了黄沙,每一条桌案上摆好了笔墨纸砚。
监考的官吏尽职尽责,数量丝毫不必考生士子少,几乎达到了人盯人的程度。
唐敖自认见过不少大场面,但是能把科举考试弄的如此恢弘大气,连他也不由自主的有些紧张。
对鲜于志说的内定一甲前三名的话信心不太充足了,尽管鲜于志是主考官,可在十万考生面前想要作弊,万一激起考生的不满,鲜于志即便贵为驸马估计也弹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