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宝姐姐-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褂玫米胖匦唬 比床患鳌�

    周瑞家的见她无赖,只得去了一张五百两字据来,权当作欠契。

    马道婆收了欠契,哪里还有半分不甘。满口里应着,又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来,并两个纸人,递与周瑞家的。“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不要害怕,这是五瘟使,主管家宅平安的。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千万小心!”

    却不想,这一番话全让彩云听去了。

    原先彩云还犹豫着,要不要帮凤姐一把。不想王夫人贪心不足,竟还要除了贾环!忙急急跑去告诉赵姨娘。

    贾环正在赵姨娘这儿,闻言便教了赵姨娘几句,赵姨娘一一记下。又叫彩云将此事偷偷告诉探春去,便自个儿寻贾赦去了。

    且说赵姨娘这头,使了个小丫鬟,借着上贡的名头,将马道婆唤了来。

    马道婆见赵姨娘正拿些零碎绸缎湾角粘鞋呢,心里头想着那五百两,与她问了好便要走。

    “前日我送了五百钱去,在药王跟前上供,你可收了没有?”赵姨娘忙拦住,一面拉她坐下,一面命小丫头倒了茶来与她吃。

    马道婆道:“早已替你上了供了。老太太那儿舍了香油钱,我正要赶回去给宝玉打醮呢。”

    赵姨娘叹口气道:“阿弥陀佛!但求宝玉真能平安。不是我妒忌他,咱们贾府总叫他闹得鸡犬不宁的,也不是个事儿啊!你不知道,那个宝玉自己没甚本是,竟能惹的贵人发了怒,只怕有朝一日祸及全家啊!”

    “贵人?贵人不是宝玉嫡嫡亲的姐姐,姐弟俩哪里有什么深仇大恨的!”马道婆只当她在编瞎话,并不十分相信。

    赵姨娘鼻子里笑了一声,说道:“她不过有个贵人的名头,算得了什么,还不是被牵累降了位份!宝玉是惹到了更尊贵的人了。若不是家里头还有个些个喜事,叫贵人高兴,指不定她就不是‘贵人’了!”

    马道婆小心翼翼的问:“这喜事。。。可是琏二奶奶?那这贵人是。。。。。。”

    赵姨娘忙摇手儿,“能叫宫里头娘娘降位的,哪里是咱们可以说的!你若有心,一会儿便往凤姐儿那头去去,她可是个有福的!”

    凤姐儿什么人物,三言两语、连敲带打的,马道婆事儿也招了欠契也交了不说,还一个劲的向凤姐称谢。临走前又留下两个新铰的纸人,只说将纸人替了便是,五鬼仍用原先的。

    这日李纨、探春、宝钗一同来看宝玉。

    刚闲谈了几句,便有王夫人差了周瑞家的来叫李纨。见探春也在,周瑞家的眼珠子一转,笑道:“倒不知道三姑娘也在,太太也唤三姑娘去呢。倒省了老奴好一段路!”

    探春心中嗤笑,王夫人这是想让宝钗嫁进贾家想魔怔了,这是连宝钗的名声也不顾了。虽说宝钗本就嫁不了好人嫁了,但今日之事若是传扬开去,就是穷门小户的人家也是要看她不起了。

    宝钗见李纨同探春正要走,又有袭人在一旁瞧着,免不了脸上一红,忙起身道:“我与你们同去,正好去同姨妈问安。”

    探春轻轻将她按下,笑道:“咱们帮你同太太问声好便是。太太一向知道你的孝心,也不差这一回。你且在这里陪陪宝玉,不然他回头又该闹起来、说没有姐妹陪着了!”又同袭人说,“你也不必在这里守着,宝姐姐向来最是周全的。你正好同咱们一道,给太太问安去。太太必定有一车子的话儿要叮嘱你呢!”

    周瑞家的正想着回头同太太夸两句探春,不想探春早已将五鬼同写了宝玉生辰八字的纸人化了灰,混着香末,悄悄儿的洒到了宝玉床底下。留下宝钗、拉走袭人,无非是想看看,王夫人是不是乐意将“克人的妖孽”的名头,安到她亲侄女头上!

    王夫人原只是要找李纨,探春不过略坐了坐,同王夫人说笑几句,便要拉上袭人回自个儿屋里去。

    王夫人正欢喜着探春的懂事,自无二话。

    不想探春刚出门,便被一个匆匆赶来的小丫鬟撞倒了。王夫人忙命人请大夫,一面又叫侍书好生将探春扶回秋爽斋。又叫周瑞家的将那小丫鬟拖走。

    那小丫鬟却叫嚷了起来:“太太不好了!宝二爷出事儿了!”

    王夫人大怒:“作死的!好端端的,谁叫你诅咒起你宝二爷来!”

    探春也在一旁说:“我们走时宝玉还好好儿的,又有宝姐姐陪着,能有什么事儿。”

    “本来是无事,可宝二爷同宝姑娘说的好好儿的,突然就‘嗳哟’了一声喊头疼。奴婢们还赶不及进去,就听宝二爷大叫‘我要死!’进门只见宝二爷将身一纵,跳离地足有三四尺高!往后便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

    王夫人听闻,再顾不得旁的,跌跌撞撞的便向跑去。

    贾母同王夫人到时,只见宝玉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将闹得天翻地覆。不多时贾赦等人也被惊动了。邢夫人、贾珍、贾政、贾蓉、贾芸、贾萍、薛姨妈、薛蟠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全来了。

    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也曾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总无效验。王夫人同贾母也只能干搂着宝玉恸哭,再无他法。

    正忙乱中,忽听得王夫人一声惨叫。那贾宝玉不知从哪儿拔了之簪子,竟在王夫人脸上拉了老长一道口子!周瑞媳妇忙带着几个有力量的胆壮的婆娘上去抱住,夺下簪子,抬回房去。

    往后几日北静郡王等世交人家都有派人探望,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宝玉却愈发糊涂,不省人事,睡在床上。浑身火炭一般,口内无般不说。

    那些婆娘媳妇丫头们怕宝玉再发狂,都不敢上前。因此只能把他放在内,夜间派了贾芸带着小厮们挨次轮班看守。除了王夫人自个儿也要养伤、邢夫人借口凤姐受了惊需要照看回了自个儿院子,贾母、薛姨妈等寸地不离,只围着干哭。

    贾政见宝玉始终不好,着实懊恼。只说:“儿女之数,皆由天命。他病虽出于不意,但既敢伤母,如今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这便是报应!”

    不过三日光阴,宝玉躺在床上,亦发连气都将没了。合家人口无不惊慌,都说没了指望,忙着将他二人的后世的衣履都治备下了。

    到了第四日早晨,贾母等正围着宝玉哭时,只见宝玉睁开眼说道:“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了,打发我走罢。”贾母听了这话,如同摘心去肝一般,失声痛哭。贾政在旁听见这些话,心里越发难过,见贾母恸哭,只得自己上来委婉解劝。

    一时又有人来回说:“棺椁都做齐了。请老爷出去看。”

    贾母听了,如火上浇油一般,便骂:“是谁做了棺椁?”一叠声只叫把做棺材的拉来打死。

    正闹的天翻地覆,没个开交,只闻得隐隐的木鱼声响,念了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中邪祟者,我们善能医治。”

    贾母听见这些话,那里还耐得住,便命人去快请进来。贾政虽不自在,奈贾母之言如何违拗,想如此深宅,何得听的这样真切,心中亦希罕,便一面命人去请,一面亲自去迎。

    只见门口有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那和尚生得: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那道人生得: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贾政问道:“你道友二人在那庙里焚修?”

    那僧笑道:“长官不须多话。因闻得府上人口不利,故特来医治。”

    贾政道:“确有一人中邪,不知你们有何符水?”

    那道人惊道:“只有一人?不该啊!”

    贾政听这话意思是嫌中邪的人少了,心中不喜,到底忍了,说:“确是一人,正是犬子。”

    正说着,只见一队衙差跑来,出手便将那一僧一道擒下,口里头还说道:“招摇撞骗了这么些日子,可是叫咱们擒住了!”

    贾政大惊,忙上前询问:“鄙人工部员外郎贾政,这两人所犯何事?”

    领头的衙差说道:“这两人,连日来在京中招摇撞骗,受骗之人十余户,骗得银钱若干。今日总算是了结了。带走!”

    那和尚挣脱不得,便大喊道:“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

    可羡你当时那段好处: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第30章 宝落环起() 
终蒙尘宝玉失灵气严教子贾环得青眼

    那一僧一道行走江湖多年,倒是确有几分本事在身的。虽说比上不足,比下却是绰绰有余的。

    旁的不说,马道婆便远不及这二人有“本事”。

    那癞头和尚被衙差带走前留下的几句话,到底是救了贾宝玉一命。

    只可惜他说的没头没尾的,贾政听的糊涂,也没去管他。

    只委屈了那一僧一道,从此在大牢中常住了。

    那贾宝玉眼看着就要不行了,却忽的退了热,睁眼看了看,又沉沉的睡去了。

    贾母喜得直念佛,一面使人速去庙里头烧香还愿,一面打发人去熬了浓浓的米汤备着,只等宝玉醒来。

    王夫人得了消息,顾不得脸上伤口未愈,急急赶了来。

    待探了热度已退,又见宝玉睡的正香,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嘴里不住的说:“阿弥陀佛,幸好咱们宝玉福大命大,福大命大。。。。。。”

    贾宝玉这一睡,到了晚间才渐渐醒来。

    人还迷糊着,嘴里却已嘟哝着,说是腹中饥饿。

    贾母、王夫人如得了珍宝一般,先命人去取了早已温在炉子上的米汤与他吃了,又劝哄着喂了碗参汤,见他精神渐长,这才放了心。

    外间贾政闻得宝玉吃了米汤、省了人事,也松了一口气。又急急进了里间,请贾母歇息。

    贾母的拐杖重重敲在地上,“如今宝玉大难不死,正是需要好生照看的时候。你这做老子的非但不在意,还叫我回去安歇?宝玉不好,我如何能安歇!”

    眼见宝玉似是被拐杖声所惊,又立马低声问,“可是吓着宝玉了?不怕,祖母在呢!”

    贾政无奈,只得赔笑劝道:“母亲若为了宝玉熬坏了身子,倒要叫他不安生了。何况现下里天色已晚,宝玉又大病初愈,正是该好好歇息的时候。母亲多多安排人手照看着便是了。母亲先回去好好歇一歇,待明日再来,宝玉精神头也养足了,岂不更好?”

    贾母听罢,便说:“倒也有几分道理。”一面安排里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分作两班,寸步不离的守着,一面叮嘱宝玉好生歇息。

    直到外头敲了二更,才勉强离去。

    自此宝玉的身子一日好过一日。

    不过三五日便已下床,又过了七八日,已是满大观园的闲逛起来了。

    贾母见了直说是祖宗保佑。便是王夫人,人前虽不多言,背地里也常同周瑞家的念叨,到底宝玉有福气,即便那贾赦出言诅咒,也挺了过来。

    王夫人只当宝玉此番大病是贾赦诅咒的缘故,周瑞家的却很是不安,无他,王熙凤的肚子还好好儿的,半点没事。又有马道婆,自那日来过贾府后,便再也寻不着她人了。

    莫不是。。。。。。叫王熙凤发现了?还是有谁走漏了消息?

    不过三日后,她便放了心。

    凤姐折腾完宝玉,见周瑞家的使人在外头遍寻马道婆不得,眼瞧着已是起了疑心。

    便同平儿商量了,挑了个黄道吉日,捧着肚子在屋子里头“唉哟唉哟”的叫唤了半日,便将此事彻底揭过了。

    贾母眼瞧着宝玉、凤姐叔嫂二人一个接一个的病了,虽无大碍,到底也晦气。便同贾政说了,挑个好日子在荣禧堂摆上几桌,去去晦气。

    宴席上,贾政见宝玉已是大好了,再有贾环也开始用心读书了,人也不似从前那般猥琐了,猛一看也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心里头高兴。

    再同贾赦一比较,贾赦只有一子贾琏,他贾政有却有二子;即便贾琏岁数比宝玉同贾环略大些,但他聪慧不必宝玉,刻苦不比贾环,大事难成、大任难担,竟是个不成器的!

    如此一想,未免心中自得。执酒与贾赦笑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