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艳雯,理应我去看看你爸的,今晚不太合适宜,改日吧。就到这里,回去早休息,明天还要去医院给你爸看病呢。对了,记着早晨起来让你爸先不要吃东西,大夫可能要化验肝功。”许正扬提醒辛艳雯。
“知道了。谢谢你,许正扬。”辛艳雯转过身有些激动地握住了许正扬的手。
“没有啥,如果有什么帮忙的,尽管言语。”目送辛艳雯进了农机公司的大门,许正扬才默默地往回走。
就目前辛艳雯家的状况,甚至于比他许正扬预想的要好得多,虽然她父亲和哥哥挣钱不多,但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家境可以的了。
可是现在自己家里,除了父母和姐姐种那几亩田地之外,再就是做点小买卖。家里有个读书的,农活已经帮不了家里多少,许正扬感到自己是个纯粹的消费者,如果书再读不好,自个哪有脸面见家里人啊!
许正扬觉得脑袋紧紧的,贫困的忧愁时不时地涌上他的心头。在姥姥面前,老人对他百般宠爱,可现实生活是残酷和无情的。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许正扬禁不住羡慕起城里人的学生来,最起码学习和生活用不着一毛钱一毛钱地算计着花。
许正扬想起刚才对辛艳雯说的很是场面的话,自嘲地笑了笑。有什么事尽管言语,辛艳雯要是真需要用钱,他能拿地出来吗?自己不过是吹了一句冠冕堂皇的牛皮罢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望()
第二天,辛艳雯带着父亲到县人民医院检查了一下,是慢性肠炎,虽不甚要紧,但大夫建议住院治疗,输液消炎。
辛艳雯的父亲坚持不住院;理由是这需要花好多钱。开春种地买化肥买种子已经花了不少的钱,供女儿上学也要花钱,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给他这个老头子看病。
辛艳雯望着父亲已经有些驼背的瘦弱身体和那张黑红的脸,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几张五十和一打十元的钱。
“爸,这是你每个月给我的生活费,我花不了节省下来的,咱有钱。”
“雯雯,你在大城市里念书一时一刻也离不了钱,咋还剩下这么多钱啊!闺女啊,你可不能委屈了自己啊!”
老父亲见女儿在学校里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买一件象样的衣服,把节省下来的钱带回来为自己看病,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酸甜苦辣咸,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刹那间老泪纵横。
“爸,我如果不要家里给我的生活费,你和我妈恐怕会牵挂着女儿的生活,我不是每个月还有那么一点奖金嘛,吃喝穿戴不愁哩!”辛艳雯强作笑颜地对父亲说道。
女儿一年四季,除了冬天的一件棉服,就是一身运动服,哪里买过什么新衣服啊!再说整天价又是跑又是跳的,吃食不能缺少,哪还有。父亲还想说什么,辛艳雯已经抹着泪去办住院手续了。
中午的时候,许正扬和表哥李继平刚盖完了小房。农机公司传达室与辛艳雯父亲倒班的老李就来到了许正扬老姨夫的家里,说是老辛一大早由她女儿带着去县医院看病了,临走留下话儿,说是中午回不来,就可能要住院,让他跟领导捎个假,好安排一下工作的事。
许正扬听了,觉得辛艳雯的父亲可能病得不轻,他匆匆吃了点饭,说要去医院看看。老姨夫让许正扬先去,一会儿他把公司传达室的工作安排好之后,也去看看老辛。
躺在病床上输液的辛艳雯的父亲,见拎着一大兜香蕉和几瓶子麦乳精蜂王浆的许正扬进了病房,激动说不出话来。他朝旁边的凳子指了指,示意女儿搬凳子让许正扬坐下。
辛艳雯搬个凳子让许正扬坐在病床旁。辛艳雯父亲嘴角哆嗦着,流下两行清泪。
“大爷,这住院是很平常的事,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呢!何况辛艳雯也回来了,别着急,咱把病先看好,再说以后的事儿。”许正扬安慰神情激动的老人。
也许液体里掺了有助于睡眠的药物,辛艳雯的父亲的头扭向一边,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辛艳雯,你爸怎么个情况啊?”许正扬这才急切地问辛艳雯。
“医生说是慢性肠炎,需要住院治疗,没有什么大事儿的。”
“哦,住院看病的钱够吗?”
许正扬虽然刚才买东西已经花掉了四十多块钱,手里已经所剩无几,但他还是要问一问的。大不了,去跟别人借钱嘛!这住院看病,钱是必不可缺少的。
“许正扬,我有钱,我知道你的情况,谢谢你了!”
辛艳雯认为,即使许正扬手里很紧,他也要很大方地过问一下的,这就是许正扬的脾气。
“哦,辛艳雯,你好歹有所准备。对了,你哥知道你爸住院的事了吗?”
“刚才我给物资局传达室打了电话,让那位大爷给我哥捎话,他说下午活儿忙,可能黑天就过来。另外,我也给郭东亮打了电话,让他给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我和我哥倒着班的守着我爸,这不用你操心。”
辛艳雯考虑事较为全面,这让许正扬觉得她几个月不在延城,真是变成大人了。
不一会儿,许正扬的老姨夫也买着补养品来看辛艳雯的父亲了。辛艳雯第一次见到父亲的这位和蔼可亲的老领导,她打算把父亲叫醒,被老姨夫制止了。
老姨夫小声地问了问情况,让辛艳雯给她爸说好好养病,这一次一定要把病看好,把病根除了,好了以后才能有精力上班工作。他知道辛艳雯家里情况不怎么好,住院看病要花钱,于是把三百元钱塞到了辛艳雯手中,说这些钱是他的一点儿心意,有困难一定要说话。辛艳雯推让了好几次,老姨临走夫还是把钱和买的东西都留下了。
第一百四十章 默契()
送走了老姨夫,许正扬要回学校,忙了一上午,觉得有些累。辛艳雯把许正扬送到医院大门口。
“许正扬,谢谢你了!”辛艳雯的眼泪又流下来了。
“辛艳雯,你之前不是挺坚强的嘛,你爸的病没事儿,有什么事,就让佟佳妍告诉我一声。好了,辛艳雯,我走了!”
辛艳雯望着许正扬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晚上吃饭的时候,许正扬端着饭碗找到佟佳妍,告诉了她辛艳雯父亲住院的事。佟佳妍也是急性子,说一会儿就去到医院看看。许正扬说辛艳雯爸的病不厉害,黑灯瞎火的,明天中午去也不迟啊!佟佳妍点点头。
吃过饭,**达把高一六班班委会的几个人叫到办公室,传达了学校要开展篮球比赛的事。让张鹏组织一下,把班里几个身体素质好,对篮球运动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们发动起来。男生队张鹏是领队,女生队李玉是队长。
李玉说她田径比赛还可以,这打篮球可不是强项。**达笑笑,不是有张鹏这个篮球迷嘛,有什么困难找张鹏就行了!许正扬、成永军及几个组长嘿嘿地偷着乐。
出了办公室的门,许正扬用胳膊肘戳了戳张鹏,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张鹏,这下子又有合法的理由和李玉说话了,艳福不浅啊!”
“别价,许正扬。班主任这是让我男女队全管啊!”张鹏苦笑着。
“你不管谁管啊,你是体育委员,再说你和李玉那可是”
“行了,正扬,别再给我加头衔了好不好!唉,我算认了命了我!”张鹏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鹏,别可怜兮兮的一脸苦相,你是再苦再累也是甜啊!”许正扬善意地嘲讽着。
“我张鹏哪有你爽啊,冲锋在前的事几乎没有你许正扬的。不过,这一次也别干着晾着,这组织后卫非你莫属啦!”张鹏马上安排了任务。
说实话,对于直面交锋激烈的体育项目,许正扬真是不太喜欢。但做为高一六班班干部其中一员,许正扬又不能推脱。于是,在课余时间,许正扬加入了篮球训练队,咬着牙进行着自己不太擅长的这项活动。
一周后一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正在许正扬与队友们热火朝天地训练的时候,佟佳妍告诉许正扬,辛艳雯的父亲大病痊愈,已经出院了。辛艳雯不好意思来告别,让她捎话,谢谢许正扬了!
听到辛艳雯父亲业已痊愈出院,许正扬心里踏实了下来。期间,许正扬去探望过一次,老人一见许正扬,情绪就激动地泪流满面。许正扬就对辛艳雯说,老人需要静养,为了不影响治疗效果,他最好少与老人见面叙谈,请辛艳雯谅解。
辛艳雯说爸爸就是这么一个感情脆弱的人,许正扬及老姨夫一家人,还有江海宁,给予老辛家的帮助,他们一辈子也不能忘怀。许正扬说这些事是他应该做的。
辛艳雯回德城市了,许正扬的思绪完全地回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上来。而在静下来的时候,许正扬就想起辛艳雯,默默地祝福她能够得到那个举止粗莽的郭东亮的真爱。
在一次训练间隙上厕所时,许正扬在高一一班女生篮球训练场边上驻足了一下,为江海宁指点江山的王晓丽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拉住了许正扬,让他一睹江海宁矫捷的身姿。王晓丽高声吆喝着,让江海宁注视到她这里,最主要的是让她看到许正扬的倍加关注。对于江海宁回眸一笑,许正扬几乎让人注意不到地轻轻地挥了挥左手,之后悄悄离开。
对与太不的引人注目的的低调,江海宁对存有疑义的王晓丽说这就是许正扬的性格。轻轻的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
王晓丽再一次着眯着镜片后的细眼,一脸的不解。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合堂()
在几天后的篮球比赛中,许正扬尽了最大的努力,为高一六班篮球队当了一次他认为是表现绝佳的后卫,而整个高一六班篮球队的亮点当然是主力张鹏和鞠世强。
然而在自称是篮球人的许正强和巨人张学彬强有力的气场波及下,高一六班实力略显薄弱,最终成绩排名第三。高一一班当之无愧地拔了头筹,高一九班屈居亚军。
女子篮球赛没有多大的看点,毕竟参赛选手都是非专业人士。女子篮球队员们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高一一班女子篮球队虽然没有进入前三,但由于江海宁赛场协调得当,得到了“最佳组织奖”。
又到了期中考试了。令人高兴的是,考试是在“五一”假期之前进行的。无论成绩好坏,总可以过一个“无所牵挂一身轻”的“五一”了。
可是成绩不理想者,放下包袱无所顾忌的疯玩儿是不太可能的,他们要面带愧疚与卑微的神色去做自己不太想做的事。不然的话,会被父母扣上“不知羞耻”的大帽子。
许正扬总算不在“知耻”之列,因为他的成绩排名在高一六班第15至10名之间。用许正扬的话来讲,是“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看中游。”其他名次排后者说许正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许正扬笑笑,不置可否。
在城里学生们“疯狂五一欢乐游”的时候,许正扬和许正强等农村学生却要帮家里下地干农活。对于习以为常的体力劳动,许正扬会努力地多干一些,他认为父母供养他上高中实在是不容易,他力求多为家里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一”两天的假期是借用星期天换来的。许正扬回到延城一中,突然接到班主任**达的通知,教学楼要从二楼开始整修,所在班级要到阶梯教室上大合堂。高一一班至六班就在二楼,所以各班学生收拾东西,迁往阶梯教室集体上课。
这样一来,高一班级的师资力量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将近六百来人听一个任课老师在讲台上用麦克风讲课,各科老师可以倒着班的上课了,据说这种状态要持续近三个星期。
第一次上大合堂,同学们很兴奋,因为将近六百来人一起上课学习,场面肯定极为壮观。
大合堂的座次是按班级顺序排列的,不过阶梯教室呈阶梯状逐级上升,坐在后排,也能够看清前面人的背影。
按照座位排列,一个班排成四列,许正扬和张鹏自然而然地排到了倒数第五排上。这样的座次让张鹏很是高兴,酷爱自由的他可不愿受老师的监视。许正扬居高临下,放眼望去,竟然把在前座的人看个差不多。当然,他在不经意之间,在极力搜索着江海宁。在距离遥远的地方,许正扬发现了江海宁那熟悉的背影。
上大合堂的课堂纪律是最难维持的。一些惯于上课打瞌睡或者看闲书的学生悄悄地跟专于聚精会神听课的同学换了座位,来到了排座的最后面。如果有窃窃私语者,便会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形成些许的嘈杂,讲课老师时不时地清着嗓子,冲着麦克风大声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