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续南明-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升职了,曹景兴仍然大大咧咧,特别八卦的性情没有改变,他兴致勃勃谈起昨日的事,这事对众人震撼太大了。

    铳兵康应举憨憨道:“听说鞑子确实凶悍,特别他们的箭矢很重很准,他们投的飞斧铁骨朵标枪也很凶残,杨夫人她们虽然斩了不少人头,但伤亡也太大了。”

    他是邳州人,一个脚夫的儿子,半年前入的伍,参与的战事不过是剿匪,昨日钱三娘等人回归,众人先是震撼,过后不由有些紧张,特别对他们这些新兵来说。

    曹景兴道:“那又如何,他们是伤亡过半,但也斩了三十一颗鞑子脑袋,特别杨夫人与李爷可都是女子。鞑子箭矢飞斧凶残,注意些闪避就好,这都有训练的。”

    一新兵道:“杨夫人不说,与杨相公神仙下凡似的人物,李爷哪点象女子?俺只可怜她的相公,可能天天要挨揍。”

    众铳兵哄笑起来,冲散了有些紧张的气氛,看众人不象话,甲长赵彦和笑骂了一声,但一样支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他性格本就爽朗,以前是被老甲长刘治平折腾得有些忧郁,现在刘治平升了官,虽仍然是他顶头上司,但管的人多了,近距离管他的机会就少了,他整个人又活泼开朗起来。

    甲副贾朋党在旁笑嘻嘻听着,眼睛咕噜噜的转,他心中高兴,这各人口没遮挡的,若有威胁力的对手,这就是把柄啊。

    正说得高兴,忽官道那边如雷的蹄声响起,众人一惊,纷纷往寨墙外看去,随后各人放下心来,说道:“是九爷他们。”

    ……

    十几骑往钟吾寨奔来,个个铁笠盔,灰色的哨探甲,罩着黑色的斗篷,都是相貌粗豪,骑术精湛的汉子。

    他们满面风霜,个个甲上斗篷上血迹斑斑,为首一人虎背熊腰,正是九爷。他持着白腊杆,佩着厚背雁翎刀,马鞍上还挂着几个人头,龇牙咧嘴的。看脸容样貌,捆绑着的金钱鼠尾,当是被他斩获的清军首级。

    他身后又有三骑,也是个个彪壮,持着白腊杆,挎着厚背雁翎刀,一人矛上还挑着一个血淋淋的鞑子人头,正是九爷当年“通州十二骑”的兄弟,夏十爷,骆十一爷,高十二爷。

    他们约有十三骑,除了骑马之人,身边跟的马骡倒有一大群。

    看一些马匹样式,上面驮运的盔甲辎重等,这些马骡当是从敌手那边缴获而来。特别两匹战马上面还横捆着人,随着马背不断颠簸着,竟是俘虏的鞑子生口。

    他们咋乎乎狂奔过来,张松涛忙下令打开寨门,放下吊桥,十三骑冲进,带着寒流袭卷。

    挑着人头的彪壮汉子正是夏十爷,他一看张松涛就叫:“张黑子,你领兵布阵有一套,但战阵搏杀,就不如某了。看,这鞑子人头可是一个代子。”

    张松涛笑道:“夏十爷威武。”

    代子就是马甲中的分得拨什库,老奴时期,后金曾有一段官名汉化的风潮,领催、旗长、代子等称呼,就是那时留下。

    但天聪八年,后金汗黄台吉为防汉化,专门晓谕:“嗣后我国官名及城邑名,俱当易以满语。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称汉字旧名者,是不奉国法,恣行悖乱者也,察出决不轻恕。”

    于是对所用汉字旧称进行了一次全面改动,如代子称为分得拨什库,旗长称为壮达,领催称为拨什库等等,一切官名中的汉字全部改易。服色也在这个时期严厉起来,一切汉服全部绝迹。

    看一行人惨烈的样子,虽然颇有收获,但很多人也受了伤,张松涛惊叹问起。

    九爷说了,原来他精选十三骑,也于初三日出哨,一直深入滕县地界,遭遇了鞑子正白旗的马甲哨探,双方搏战。

    此行他们精骑十三,一色配备白腊杆、厚背雁翎刀,又有双插,手铳翼虎铳等火器。

    特别那雁翎刀,刀尖圆弧上翘,刀刃锋利,经戚继光改造后,马上马下都能搏斗,再刀身加重加厚,一样能够劈开金属铠甲。只是雁翎刀加厚,重量超过两斤,非腕力强的人不可用。

    九爷等人虽有火器,但年纪大了,遇敌搏斗还是习惯使用冷兵。他们策马骑射,又用白腊杆与厚背雁翎刀短兵相接,最终斩获鞑子首级六颗,此外更是活活捉住了两个正白旗的马甲活口。

    毕竟当年的通州十二骑,曾十二人遭遇清兵六百,一番骑射,清兵死者三百余人,他们十二人无一伤者。

    虽然多年过去,九爷等人老了,此处人数也只有四个,但九爷等人仍可在马上射箭,皆用十二力弓,加上余者精骑配合,斩首六,生擒二再正常不过。

    九爷讲述,身旁夏十爷等人洋洋得意,一直以来,众人都以为自己老了,但此次哨探搏杀,夏十爷几人感觉自己热血又回来了。

    张松涛不断赞叹,身旁管枫等人暗想,若九爷他们知道杨夫人等人斩获鞑子首级三十一颗,恐怕就笑得没这么开心。

    不过钱三娘等人善用火器,却是占了便宜。短兵相接,白刃交击,不一定比得过九爷他们。而且各人有各人习惯,强迫老一辈使用他们不习惯的兵器也不现实。

    张松涛请九爷等人到议事堂歇息,九爷道:“歇息再说,张把总,鞑子就在不远,你们还是快快戒备。”

    众人一惊,九爷钱仲勇道:“钱某回归时,曾看到鞑子正白旗,正蓝旗,镶黄旗的旗号。路过郯城时,更看到正蓝旗一个牛录南下,还被他们几十个马甲追击,幸好逃得快。他们大队人马已在不远,估计一柱香功夫就会到。”

    张松涛一凛,鞑子正蓝旗的兵马两刻钟就会到,鞑子真的来了?

    他回声喝道:“传令金鼓手,立时鸣锣戒备。”

    ……

    铜锣“咣咣咣”的敲个不停,众军官呼喝戒备,紧张的气息蔓延开来。

    张松涛与众人走到寨墙的北端口,眺望远处官道,通京大道依然白雪皑皑,向北蔓延。忽然官道上出现一些黑点,黑点急剧扩大,隐隐现出人马的身影。接着蹄声如雷,有若疾风暴雨似的,地面都在抖动。

    蹄声越近,人马的身影越大,隐隐传来阵阵嚎叫,就如野兽的咆哮似的。

    铁蹄轰隆南下,骑士身上那种凶蛮气息越浓,已经可以看到他们那蓝色的盔甲,特别盔枪上的红缨在阳光下跳跃。

    众人咬着牙看着,张松涛握紧了手,喃喃说道:“鞑子正蓝旗的兵马。”

    ……

    老白牛:多谢“疯狂摇钱树”的盟主打赏。

    又多谢“坚持之以恒”三万打赏,“书友20190130225715832”二万二千打赏,“铁虎虎”二万二千打赏。“鈴鐺哥”二万打赏,“骑猪虎爷”、“风云雨雪梦”、“dick117712”、“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游龙在天888”各一万打赏。还有“胡说的诱惑”、“菜农伟大1”、“最爱赵中举”的打赏支持等。突然发现还有QQ阅读的书友各种支持,一并谢了。

    明天还会更新。

第332章 索浑() 
铁蹄滚滚,那些正蓝旗鞑子终于奔到钟吾寨前,他们绕着军寨奔跑,甚至有人转到东门那边去。

    很快他们发现冰面上的问题,又转回西门这边,在军寨北西南三面盘旋,不断的窥探寨内与周边的情况。

    他们怪啸连连,似狼,又似野猪的嚎叫。

    而这个距离,寨内的张松涛等人也看清了他们的样貌装备,皆是钉着密实铜钉的蓝色镶铁棉甲,大大的护心镜,髹漆铁盔连着护喉顿项,盔枪红缨高高,护肩披膊巨大,拉着缰绳的手掩盖在马蹄袖之下。

    他们身上棉甲沉重厚实,一部分人甲胄更加鼓囊结实,显然是那种内着双甲的马甲精骑,看他们个个骑术皆是精湛,策马奔跃如飞,身上充满了嗜血杀伐的气息。

    寨内大部分人是第一次看到战场上活的鞑子,看他们杀气腾腾、野蛮凶暴的样子,个个都是心惊。

    张松涛也心头暗凛,他看寨外的正蓝旗鞑子,约有数十骑之多,马甲步甲不等。但远眺官道,又有黑点隐现,显然九爷说的正蓝旗有一个牛录南下,这消息是真的。

    他不敢怠慢,传令寨内上下严加戒备。

    寨外的正蓝旗鞑子仍在咆哮,甚至有数骑大摇大摆跃过官道,奔到壕沟前不远观看。

    还有数骑呼啸回去,显然是去官道那边禀报消息情报。

    而此时通京大道上,众多马蹄正踏得积雪乱溅,一行人马顺着这靠近沭河的,南下往宿迁、淮安的官道上行进,他们步骑交加,人数约有三百多人。

    两杆官纛高高飘扬,队伍一色的蓝色衣甲旗号,他们大部骑马,当中约有数十人的披甲战兵,个个身着沉重的镶铁棉甲,甚至部分人盔甲更加沉重,显然是这牛录的马甲精骑。

    其实他们才算得上是骑兵,个个骑术精湛,会马上劈砍,甚至会骑射,马上马下皆是犀利。

    他们待遇也不一般,老奴时就有规定:“一牛录甲士百人,每一牛录各养马四十匹,四十匹马四十名马甲乘之。”不论盔甲马匹都要优先供给他们。

    余者步甲虽然很多人骑术精妙,但严格来说他们只是骑马步兵,称呼也只是马兵步甲,不能算精骑。

    但满洲崛起多年,这些披甲兵皆是精悍,与马甲之间差距已经不大,人人有战马更只是等闲。

    他们皆佩带巨大的双插,或弓壶箭囊佩在身体的左右侧,或箭囊捆背在身后,弓壶佩在身体的左侧,或干脆弓壶就悬挂在马鞍上。

    除了强弓利箭,很多披甲兵身后还捆背着囊袋或是标枪袋,内装飞斧、铁骨朵、标枪等投掷利器。

    他们杀气腾腾,神情间充满百战沙场的自信。

    除了披甲兵,队伍中还有百人左右的未披甲旗丁。八旗制度三丁披一甲,一丁旗中分发盔甲,剩下两丁需要自备。虽然八旗一次次胜利,缴获了明军大量的盔甲器械等,但仍然做不到每个人披甲。

    没有拨下盔甲者就各显神通,自身装备各种各样的甲胄,有棉甲、有皮甲、有铁甲等等。甚至很多人不着甲,只穿有马蹄袖的箭袖袍褂,不影响射箭同时又可保暖。

    他们多戴暖帽,因形状如碗,又称碗帽,有连着到咽喉处的保暖顿项。

    未披甲旗丁也属战兵,甚至是各牛录弓箭手的主力,他们所用皆大梢弓,弓胎大,弓梢宽,普遍为十力弓,近战使用又长又重的掏挡子箭或月牙披箭。

    次者也用八力弓,按后世的弓力计算,已经属于百磅强弓。

    他们佩刀多使用雁翅刀,个个脸上也是自信昂扬,充满戾气。

    队伍中还有百余人的余丁与包衣,这些余丁,或年纪不大,不够年岁成为旗丁。或家中丁口太多,轮不到他们成为旗丁。但出战抢掠,这是厚油水的事,都想方设法出战。

    他们随军为甲兵做辅兵,战后胜利,就可以劫掠不少的战利品,清兵几次入关,每次都抢掠丰厚,让各旗的余丁们趋之若鹭。

    他们一样颇有战力,八旗训练严格,十三岁就进入预备役,登记为兵员余丁,可以买马、买弓箭、佩刀进城,然后每三年参加一次考试。达标便为守兵,接着是步甲,再后为马甲。

    他们也普遍戴暖帽,有人有甲,有人无甲,部分人有马匹,个个意气飞扬,佩着雁翅刀或雁翎刀,使用弓力不等的大梢弓。

    他们押送包衣苦役走在后面,推行挑担各样的辎重,小车,盾车等。

    这些包衣多是上次从山东掳获的丁口,挑选一些有家口的存在,他们在辽东待了几年,心理也发生了转变,已无所谓家国,只求获得主子的欢心。更希望主子们抢多了,也给他们一些微薄的赏赐什么。

    甚至随着满清一次次胜利,很多人觉得大清更有前途,为虎作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如后世满清入关,京师的水井就被当年从山东掳获去的包衣控制,依井卖钱,一担水要八十文钱,甚至干旱时要一百六十文钱。而明朝时京师水井多属公井,居民们汲取自由。

    作为奴隶苦力的存在,他们服色也发生了改变,个个留着金钱鼠尾,穿着满洲袍褂。他们没有暖帽马蹄袖,只用布条包裹头脸双手,拼命推着沉重的盾车等物。

    除此牛录中还有铁匠、鞍匠十数人,也是掳获去的大明工匠,他们待遇又比包衣好一些。

    三百多人一直顺官道南下,他们杀气腾腾,如入无人之境。

    八旗发展到现在,正是最嚣张、自信心最高的时候,大摇大摆,视明朝无人。

    离钟吾寨不远,忽然前方马蹄滚滚,有数骑奔腾而来,正是早前追赶九爷等人的马甲精骑。他们奔到官纛下,一骑大声道:“禀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