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续南明-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唯一一条路了,就算早期用手工卷制,经常卡壳的粗糙黄铜壳子弹,在闭气方面,也比最精良的纸壳弹强了无数倍。

    当然,杨河虽知道思路与历史,也知道技术,但他现在没办法。

    枪栓的闭锁凸笋与黄铜弹壳对技术要求太高了,更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他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黄铜子弹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问题,火帽。

    这是必须的。

    没有火帽,除了膛底漏气,火门也会漏气,而且还是漏气严重的一处,但没有办法,要使用火绳或是燧石发火,火门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降低了子弹射出的威力。

    一步一步来吧,目前来说,杨河已经很满意了。

    而张出逊思前想后,这时郑重道:“小人觉得这铳比掣雷铳好,特别内中全然不同,不若改一个名字,叫相公铳?”

    张出敬拍手道:“相公铳这名字好。”

    张出恭也是赞许。

    杨河哈哈一笑,叫什么名字他无所谓,他也试着测试一下,打了几发实弹,最后估计训练的时候,这铳一分钟可以打十到十二发,已经与弓箭匀射速度差不多。

    放到战场上,就算各种心理压力,估计一分钟打五到七发没问题,甚至优秀射手,一分钟可以打七到十发。

    这速度就非常快了,特别清膛散热方面有独到优势,至少可以连续发射二十发定装纸筒弹药无需清理弹膛。

    看着这种射击速度,杨河非常满意,张出恭等人则震惊不已,太快了,这还是鸟铳吗?

    不过也不是没有遗憾,因为漏气的缘故,杨河感觉这后膛鸟铳发射时,威力与射程都弱了一些。

    杨河估计射程比原来弱了五到十步。

    他心中暗叹,果然如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

    杨河与张出逊等人商议再次的改进,这后膛枪其实还是初成品,还有很多方面要改进。

    比如宝贵铜栓掉落的问题,眼下铜栓可以随意抽出,拿在手上把玩,然放在战场的时候,总不能让士兵们抽出铜栓后,放到地上再装填子药吧?

    而且掉了怎么办?

    就必须有一个固定的东西。

    这方面杨河借鉴后世枪栓的保险片,在铜栓帽端这边设置一个凸起,同时在枪托处设置一个活动的金属片。

    当金属片往右拨时,铜栓可以抽动装填,但金属片阻住栓帽凸起,使之不会掉落。

    金属片往左拨,铜栓就可以全部抽出来了,进行保养或是更换。

    还有可能的漏气伤人问题。

    若铜栓都是张出恭三人打制,那当然没问题,但以后工匠肯定会多,良莠不齐,水平不一,就算严格标准,也不免会出一些事故,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

    杨河决定在铜栓外面设置一层保护仓盖,他用炭条在一块板上画出图案。

    仓盖连在铜帽上,当铜栓推进锁好后,仓盖会将铳管的一端也包进去,临火门处止,形成了一个保护仓。

    从侧面看,便若一个长方形盒子,象一个棺材似的。

    这样其实形成三层闭气,铜栓,若底火凸缘壳的铜帽,最后还有仓盖。

    就算工艺不达标,有了严重的漏气问题,因为两侧是护木,有气体泄漏,也是经仓盖后,往前上方去。

    这样气体从仓盖前上方漏出,不会伤到人不说,重重过滤,肯定也是温暖的白雾,不象佛郎机或掣雷铳那样灼热伤人。

    张出恭三人静静听着,看着,听杨河解说。

    他们个个非常兴奋,跟随杨相公后,学到太多太多了。

    而这些东西,原来都是不传之密啊,杨相公却慷慨的传授给他们,自己真是跟对人了。

    杨河在木板画着,他看着眼前图案,心中却是叹息,目前来说,只能到这一步了。

    要想彻底解决漏气问题,唯有使用更精细的黄铜金属弹壳与闭锁凸笋,目前来说是遥遥无期。

    慢慢来吧,若能普及这个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只在百步之内战斗,一点点漏气也没关系。

    火力猛就行。(未完待续。)

第96章 窥探() 
暂时张出恭等并不打制新的火器,整天忙各种零部件都忙不完,现在杨河还打算改装鸟铳,那就更分身乏术了。

    他们需打制新的铜栓,一百杆鸟铳都需要改装,那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依口径不同,这些铜栓还大小不同,但共同特点,就是各铜栓塞住后膛,需要承受很高的膛压,各铜栓需要的强度都很大。

    最好的办法是冲压,但现在没办法,铸造强度又似乎颇有不足,而且各铳大小不一,不能用统一的模具,就只能手工打制细磨了。

    好在杨河搞来一副游标卡尺,在测量大小方面,张出恭等人会轻松些。

    还有……

    “独头弹?”

    张出逊惊讶的道。

    杨河点头,他在木板上画出形状,解释功用,让张出恭兄弟三人的眼睛又亮起来。

    杨河让三兄弟打制三副模具制造这独头弹,给张出恭,还有那溃兵管枫与呼延晟使用。

    说实话他现在火器队都是业余之人,就是罗显爵等都显得颇不专业,不过新加入的两个溃兵管枫与呼延晟似乎打得一手好铳,就让他二人与张出恭使用准确度较高的独头弹吧。

    同时杨河心中暗叹,这火器的大小口径不一,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一副模具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三副。

    杨河让三兄弟优先解决使用独头弹人的铜栓,余下的火器兵,就慢慢等吧。

    好在他买了两百斤黄铜,原料方面倒足够,还有一些木炭,加上庄中原存,作为燃料充足。

    其实最好用焦煤,但现在杨河没有办法,财力、物力、人才,是制约他发展的障碍,就算他满脑子的后世科技知识,然现实条件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杨河让兄弟三人再打制两片燧发枪弹簧片,余下的兵,都使用火绳点火吧。

    还有,张出恭换下的原火绳枪龙头部件一样可以用,换到别的鸟铳上面去。

    此时很多火绳枪有一个弊端,就是火门的引药点燃后,冲击力往往会让火绳脱离龙头。

    其实这也不是弊端,而是偷工减料的结果。

    很多火绳龙头只有一个孔,孔洞约只有小手指的一半长,火绳只是穿套在上面罢了,若日本的鸟铳就是这样。

    这样松松套着,火药的冲击力,当然会使火绳往后冲击脱离。

    精良的火绳龙头其实还有一个步骤,就是龙头上有一个插梢似的东西,往下移按,就可以将火绳挤得紧紧的。

    张出恭的火绳龙头上,就有这样一个插梢,再强的火药的冲击力,也不会使火绳往后冲击脱离。

    当然若用手扯,很轻松就可扯了。

    杨河看过买来的那批鸟铳,就有一些火器龙头上缺少插梢,需要补充零件。

    ……

    又五日后。

    雪正在下,天空颇为阴沉。

    杨河站着,哗哗的雪花不断落在他的幞头上,斗篷上,一片的雪白。

    一阵风卷着雪而来,让人身体不由瑟瑟颤抖。

    杨河抬头看天,感受着空气中的寒意,心想:“时日渐寒,却是下雪了。”

    他眯着眼看了一会,又看向场中,这时“虎”的一声大喝,颇有几分气势。

    一阵整齐的唰唰响,军靴踏在细沙上的声音,队兵们正在行进,他们持盾扛矛,每人脸上都是红通通的,脚步高高抬起,重重落下,一些细沙混着积雪被踏得乱溅。

    杨河凝神看着,半响,他点了点头,现在队伍行进有些样子,众队兵随着鼓点前行有点军队的架式。

    却是队列移动转动惨不忍睹下,杨河借鉴了袁世凯的做法,在各人右手上绑了条红带,这下正统的文盲队兵们就分得清左右了。

    然后他们的队列训练就飞快的进展。

    胡就业与曾有遇在后缩头缩脑的跺脚,韩大侠与张出恭几人站在身后,个个身体挺得笔直,风雪中一动不动,雪花不时落在他们毡帽上,斗篷上,一大片的积雪。

    杨大臣提着棍子,站在杨河身旁,虎视眈眈。

    这时又听胡就义叫了一声:“向右转,踏步行进。”

    又是一声整齐的大喝:“虎。”

    众青壮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咆哮,却是杨河按照戚家军中的训练,每有喝令,皆应“虎”字。

    三应“虎”声,后世虎虎虎,应该是倭人抄袭戚继光。

    一个鼓手胸前挂了一个破鼓,他敲起了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点声简单,但很有节奏,然后众队兵就随着鼓点前进,他们一色的棉手套,刀盾手按腰刀,长矛手持靠长矛,很有节奏的踏步声。

    不论老人新人,都似乎成了一个整齐,打碎了什么,融入了什么。

    他们个个踏步着,脚步高高抬起,整齐落下,大寒的天气每人都不觉得冷,甚至很多人走得满头大汗。

    足够的营养,合理的操练,他们农户气质慢慢褪变,转化为军人。

    张出恭激动的在后说一句:“相公,如此操练下去,强军可期。”

    杨河淡淡点了点头,精钢就是这样练成的,不断锻打,去除杂质,最终得到好钢。

    这些青壮队兵的气质已经显现。

    他向后招了招手,一阵铁甲的锵锵声,却是陈仇敖穿了一套明甲上来,八瓣帽儿铁尖盔,下方的铁甲与臂手,甲片皆以精铁打制,又有满是细碎甲叶的顿项围住脖子,同时腰间还有袍肚。

    袍肚在唐宋时比较多见,但到了明后期,除了锦衣卫大汉将军,余者将士很少使用,因为此时多为暗甲。

    但杨河认为很有必要,袍肚的使用可以增强着装的美感,同时可防止腰间所佩刀剑、弓箭等器械与金属甲片摩擦而发生损伤,有一定的功用性。

    所以他又增设了袍肚。

    陈仇敖按着腰刀上来,他沉重的步履踏在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

    甲片皆涂红漆,隐在披风斗篷中,若隐若现,非常悦目。

    杨河抬起手,胡就义看到,忙大喝一声:“止步。”

    又是一声整齐的“虎”声,众青壮停了下来。

    杨河看着众人,扬声道:“你们好好操练,若成绩优异,便可获得铁甲,加入突击队。”

    一时所有人目光都看在陈仇敖身上。

    很多人双目放光,铁甲啊。

    队中已经开始练习兵器,杨河认为循序渐进很重要,从简单到难,所以他们刀盾手暂时就学一招,挡。

    用长牌挡住敌手的一切攻击,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为身后的长矛手作掩护,只偶尔用腰刀刺劈几下。

    因为长牌较重,所以入选刀盾手者,也是身体比较粗壮的人。

    长矛手也是学一招,刺。

    兵种配合很重要,任何单独的刀盾兵、长矛兵都不行,特别长矛兵,被敌人近了身,那就是悲剧。

    戚继光曾说:“夫长器必短用,何则?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一发不中,或中不在吃紧处,被他短兵一入,收退不及,便为长所误,即与赤手同矣,须是兼身步齐进。其单手一枪,此谓之孤注,此杨家枪之弊也。”

    他认为每长兵皆要学短用之法,防止用老,被敌迫进。

    但这难度太大,杨河就用刀盾手挡在前面,有了掩护,长矛手就不用学这一招,躲在刀盾手后面,朝敌人狠狠刺捅便是。

    这样长牌手掩护长矛兵,长矛手又支持长牌手,相互配合,长短兼用。

    很快队列训练结束,开始兵器操练。

    箭矢的咻咻声音,不时“笃笃”的击打在长牌上,不过都是些木头箭,箭头包了麻布,上面沾了白灰。

    却是杨大臣,韩大侠,胡就业等人不断朝着队伍射箭,然后一排的盾牌逼来,所有人,几乎都缩在一人高的大盾后,箭矢射得虽急,基本被盾牌挡住。

    看盾阵走得慢,但步伐坚定,内中有军官的不时喊叫,让各队兵注意整齐,还有盾牌间隙探出一杆杆长矛,锐利的矛头在雪花中闪着金属的光芒,有若乌龟长着利刺。

    杨大臣等人后退,然后这边一排秫秸制成的假人,各咽喉,心口,小腹等重要部位都有标出。

    曾有遇也一直走在队伍的旁边,他便是刺杀教官了,谁让他使用镋钯,跟长矛的使用手法很相似。

    不过此时曾有遇倒没有油滑嘻笑的神情,一本正经的,他猛然一声大喝:“杀!”

    身子略侧,外八字步,手中镋钯一挺,就狠狠刺出。

    他镋钯带着风声,一下刺穿秫秸假人的心口,若真人被刺一下,肯定前后六个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