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也是,杀父杀兄,这是什么样的行为?被吴元济当众捅破,如何下得来台?作为一国之君,岂能受此污辱?

    然而,吴元济还在继续说个不停:

    “陛下,臣知罪不可免,因此月前已经派人快马奔赴岭南,送去了一封信,那里有一位前朝的双儿公主,是吴某的朋友,她那里保留着数件舒王旧物,以及绝密信札……”

    “住口。”宪宗大喝一声,打断了吴元济的话。

    皇帝的目光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怒视吴元济。

    显然,吴元济的这番话,真是捅到了宪宗的心窝子里。

    所谓“双儿公主”、“舒王”之类的话,是宪宗这一辈子最不想听到的字眼儿,以前那些弑父、夺权之类的秘事,他愿意永远成为秘密,不为世人所知。

    可是现在,却被吴元济在昭训门前公然提起,如果不怒?

    ……

    吴元济停下话头,竟然……冲着宪宗微微一笑。

    这个家伙,真是让人不可理喻。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宪宗皇帝的脸,由青变黄,沉吟了一阵,竟然没有大发雷霆之怒,而是慢慢放平了语气说道:“吴元济,你须知罪认罪,悔过伏法。”

    这倒是出乎罗子骞的意料。

    本来,他以为,皇帝一定瞪起眼睛发火,“来呀,将吴元济千刀万剐,诛九族。”或是:“将吴元济腰斩于市……”

    没有,什么都没有。

第398章 装傻() 
皇帝怎么这么好的涵养?

    吴元济就差指着鼻子跟他对骂了,结果……皇帝反而把语气给放缓了,神态退缩了。

    这事……有点意思。

    只见宪宗轻轻呼了一口气,对吴元济说道:“休要多言,你认罪伏法就是。”

    “是,罪臣自知难活,只求陛下给吴某一个痛快的,另外,饶了罪臣的妻子儿女。”

    嘿……这个吴元济,不但没收敛,反而把条件又加码了,不但要求皇帝饶了妻儿,而且还要求给自己来个“痛快”的。

    所谓“痛快的”,其实就是一刀斩首。

    这种刑法,“咔嚓”一下砍了脑袋,其实人能少受痛苦,比起“剐刑”或是“腰斩”来,要好得多了。

    当年的李锜,就是判的“腰斩”,受尽了苦楚。想想也是,从腰上来一刀,把人断成两截,其实当时是死不了的,心肺脑袋都在上半截,得等腹腔里的器官都衰竭了以后,这才慢慢死去。

    如果吴元济能判“斩首”,自然是“痛快”多了。

    可是……吴元济在皇帝面前直言顶撞,而且还把条件加码,他能得逞吗?

    ……

    这事儿,有意思了。

    只见皇帝冷冷地瞅着吴元济,问道:“你刚才说的岭南,是什么地方?”

    ……

    罗子骞忽然恍然大悟。

    他忽然明白了,“哇,我怎么这么笨,吴元济以‘前朝故事’来威胁宪宗,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他知道宪宗最怕人提起‘舒王’之类的事,因此这才以秘相胁,求得达到自己的要求,这是一个完整的计划。说白了说是:你若不答应我,我就揭你的老底,让当年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如今看来,吴元济的计划,眼见要成功了。

    只见吴元济抬头冲着宪宗皇帝,微微一笑,没有吱声。

    没吱声,便是包含了无数的言语。

    很显然,宪宗问他“岭南什么地方”,是在掏口供,想把这些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秘密,彻底铲草除根。

    而吴元济不说话,也是用眼神和微笑回答了宪宗,“我会那么傻吗?会告诉你具体地址吗?”

    两个人的目光相对。

    只是短短几秒钟,但是目光中交流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宪宗在威胁并逼问,吴元济却是胸有成竹,以无言代替有言……

    ……

    在一旁“看热闹”的罗子骞,却是觉得蛮有趣。

    这一场君臣之间的“斗智斗勇”,虽然一个高高在上,端坐龙椅,另一个跪倒尘埃,狼狈不堪,看起来地位与形势完全不对等,但是……胜利似乎是属于跪倒在地下的卑微者的。

    哈哈……有意思。

    ……

    宪宗和吴元济的“眼神对恃”持续了几秒钟。

    终于,宪宗轻舒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吴元济,你老实认罪,朕自会秉公处置。”

    “谢陛下。”

    吴元济跪在地上,俯下身去,磕了个头。

    看表面形势,宪宗高高在上,吴元济磕头认罪,是一个很自然的“御审”场面,但是罗子骞心里明白,这一场较量,其实是吴元济完胜。

    他的脑袋反正是保不住的,能够闹个“痛快的”,再保住妻儿,已经是莫大的便宜了。

    这其实……是个让人没想到的局面,也是个有趣的结果。

    吴元济被抓了,跪在皇帝面前,本来是极度劣势,但是,情况就是这样,吴元济铁嘴钢牙,大放厥词,哪壶不开提哪壶,然后……他居然……达到目的了。

    大鼻子啊大鼻子,也真有你的。

    ……

    罗子骞无意之中,看了一场“吴元济智斗皇帝”的热闹,觉得颇为过瘾,这场较量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是颇为耐人寻味。

    比起自己刚才在丹凤门外大战熊弼,别有一番意味儿……

    ……

    不过,罗子骞心里非常明白,对于这种“宫廷秘事”,最好还是装傻,你得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懂。

    皇帝那些不欲让别人知道的秘密,你若是知道了,那离着掉脑袋,也就不远了……

    ……

    李之明走上前去,对宪宗躬身施礼,“禀陛下,刚才在丹凤门外,罗子骞力战刺客,殊为英勇,已经将刺客熊弼,格毙于街头。”

    “哦,很好。”宪宗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愉悦的神色。朝着罗子骞轻轻点了点头,“罗子骞,那个刺客是什么来历?”

    “回禀陛下,”罗子骞上前两步,“刺客名叫熊弼,绰号霹雳天王,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手下。”

    “哼,又是李师道。”

    宪宗的脸上,涌上一丝愤懑,但随即又一闪而逝,他对罗子骞说道:“此事先不必声张,现在,大家都去麟德殿。”

    “尊旨。”

    罗子骞明白宪宗的意思,他说“此事先不必声张”,是为了不刺激李师道,反正李师道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儿,暗中准备对付他就是了,没必要先大吵大嚷。

    现在,把别的事先放放,去麟德殿参加盛宴。

    噢……国宴。

    宪宗皇帝要在麟德殿宴请所有来到长安的罗家军官兵,一下子宴请两千多人。

    哇……好大气魄。

    那麟德殿盛得下吗?这您可就少见多怪了,大明宫里地域广阔,别说宴请两千人,便是宴请两万人,也绝无问题。

    虽然遇到了刺客,并且还受到了吴元济的“要挟”,让宪宗都觉得意外,也有些不高兴,但是这毕竟都是些小插曲,从大局来说,今天还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

    在数万老百姓的注目下,胜利之师押解着敌首凯旋,大壮了国威,提振了民心士气,这在国家历史上值得书写一笔。

    现在,审完了吴元济,要大摆宴席,君臣同乐。

    ……

    麟德殿建在太液池西,高大壮观,南北长一百多米。

    为什么这座宫殿会有这么长?

    其实,麟德殿和其它的大殿一样,都是一个“组合建筑群”,包括前殿、中殿、后殿,中殿左右各有一个方亭,后殿两边还各有两座楼。高低错落,连绵成片。

    殿前是一个宽大的广场。

    这个广场有多大呢?可以骑着马打“马球”。

    麟德殿,就是这么宽阔宏伟。

    现在,两千多人马,全都开到麟德殿前。

第399章 韩愈() 
罗子骞这才换下侍卫服装,穿上官服,回到了罗家军的队伍里。

    一群兵将,喜气洋洋地把罗子骞簇拥在当中,一片欢天喜地,刚才在丹凤门大街上,一场大战,踢死霹雳天王,这是硬碰硬的功夫,让官兵们的兴奋与骄傲简直是达到了顶点。

    “罗将军,真提气。”

    “罗将军,真给咱们罗家军长威风。”

    ……

    麟德殿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扎起了布棚子,案几桌凳已经摆好,酒宴都备好了。

    (可不是现代那种高桌高椅哦,而是低矮的长条案几,铺在地上的厚布垫,是坐在地上吃的。)

    每个桌案上,都放着成坛的美酒。

    士兵们一片欢呼雀跃,能够参加“国宴”,这是莫大的荣耀,回去能吹一辈子牛逼的。

    直到七老八十了,也可以得意洋洋地捋着白胡子说:“我当年参加长安城大明宫里国宴的时候……啧啧……”

    那是多么荣光的事情啊……

    ……

    本来按照陈弘志等人的安排,罗子骞、李愬、郭乐等大将,是要在殿里设席位的。但是罗子骞婉拒了,他说:“请裴相国他们,在殿里吧,我和我的士兵们在一块儿。”

    在这个光荣而喜庆的时间,理应官兵同享。

    结果,裴度、李愬、李光颜等人,也都纷纷表示,“我们也不在殿里,大家就都在外面吧,千人同乐,那是难得的场景,何必把自己搞得冷冷清清?”

    于是,大家就全在外面设席。

    寒冷的冬天,因为两千余人的欢腾,整个麟德殿前,一片热火朝天,也没人觉得冷了。再加上这天天公作美,艳阳高照,简直有点三月小阳春的感觉。

    ……

    酒宴前面的前奏,是由一位官员,代表皇帝宣读表彰嘉奖文告。

    这位官是谁?韩愈。

    哇……唐宋八大家的头一位啊。

    名贯古今的大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那是闪耀于史册的杰出人物啊,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

    不过,说起来有点可笑,唐朝的官兵们,对韩愈的了解和尊敬,只怕比罗子骞还差得远。

    罗子骞,从小是读着韩愈的文章长大的,象《师说》、《杂说》、《进学解》等等,象异曲同工、兼收并蓄、业精于精……这些使用广泛的成语,都是当初韩愈创造的。

    但是,在唐朝,韩愈可没这么大的名气和影响,相反,他是个命运多难的人。

    说起来有点可笑,韩愈这个人,才高八斗,做起官来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七上八下”。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凭着才学,能当上大官,然后又被贬,然后再当上官,然后又再被撤职……就象个葫芦在水里似的,一会上来,一会下去。

    每次当大官也当不长,屁股在官位还没坐热乎,便给一脚踢开,罢免了。屡次三番,宦海沉浮。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就一个:这个人太耿直了。

    只要是瞧见有不平的事情,韩愈可不会管你老羊上树,一定要直言不讳,痛陈痛斥,在皇帝面前无所顾忌,“当当当当”一通乱冒。

    每每把皇帝惹急了,听烦了,于是,把官帽就给他撸了。

    撤职!

    然而,这个人实在是太有才了,他推动了散文更新运动,大力提倡儒学,开辟了诗文发展道路,在诗文、道学、理学等方面均有独到建树。

    因此,每每皇帝怜惜他的才华,便又想起他来,重新启用,再加上裴度、白居易等人,同韩愈关系很好,总是帮他说情,就这么着,往往又能东山再起。

    但是,架不住他嘴没把门的啊,一通直言直谏,又把皇帝给惹恼了,于是,贬,把你贬到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一边凉快着去吧……

    这些年以来,韩愈考中过进士,当过校书郎、国子监博士、监察御史、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行军司马、袁州刺史、国子祭酒、右庶子……种种大大小小的官职,其履历之丰富,简直是无人能比。

    有点眼花缭乱。

    要是让他填履历表,那可麻烦了……

    ……

    这一回,韩愈也是刚刚“平反”。

    说起来,挺有意思,前几年因为关中大旱,灾民遍地,流离失所,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痛心不已,亲自前往关中,察看灾情,结果跟当地官员打了一架。

    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地的地方官好大喜功,向朝廷奏报“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下,韩愈如何不怒?当即痛斥,并写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上报朝廷。

    你上报就上报吧,但这位韩老先生,脾气可不是一般的耿直,他在奏疏里,除了叙述灾情,还把那些隐瞒灾情不报的官员,抨击了个遍,直斥他们“祸国殃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