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4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彦略一扫视,把目光投向了主座后方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刘曜暗道不妙,连忙解释道:“大王,这是臣之前用以自勉所书,由于时间仓促,忘了取下,请大王稍待片刻,臣这就摘下来。”

    李骧却拱手道:“大王,依老夫之见,这匾额挂着亦是无妨,大王心系苍生,轻徭赋,行仁政,正合天下为公这四字啊,况刘永明以工隶见长,字迹苍虬有力,暗藏锋锐,当为书法名作。”

    这么一说,众人均是连连点头,刘曜也松了口气。

    杨彦似笑非笑的瞥了眼李骧,这老家伙的意图不难猜。

    首先是同病相怜,同为国破降了自己,如自己能待刘曜稍微和颜悦色一点,将来待李氏也会更加宽厚。

    其次李骧好歹是尚书左仆射,只是含金量不足,他期望能在自己跟前多说说话,提提意见,逐渐增加份量,将来回洛阳也不至于做个摆设。

    “嘿嘿”

    李骧腆脸一笑。

    他也是人老成精,对杨彦的脾性差不出摸索出了几分,杨彦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说话的,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轻易不会动怒,他认为这点小事不至于触怒杨彦。

    果然,杨彦只一眼就转回头,呵呵一笑:“天下公为啊,何以为公?由谁来界定?又如何保证确是为公?倘若以公谋私又该如何?谁有解决之道?”

    刘曜不由现出了感慨之色,立国之初,他踌躇满志,幻想以胡人之身,做中国之主,受万世称颂,确实有一阵子,他励精图治,亲笔手书天下为公,警醒自己,但没多久,就撑不住了,耽于个人享受,又耗费钜亿资财为父母修建陵墓,后虽感受到了杨彦的威胁,重新振作,奈何大势已去。

    荀灌从旁道:“公心私心,确难分辨,不过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荀卿也有云: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你若觉天下为公过于宽泛,不妨以三省吾身自律,若你真能做到,当可避免汉武晚年之祸。”

    杨彦略一沉吟,便笑道:“永明书法颇有名家风范,就有劳永明替孤提字了。”

    “臣备当荣幸。”

    刘曜大喜,施礼应下,边上有牛千卫奉来了笔纸。

第719章 不详之物() 
刘曜当堂书写,一丝不苟,这副字将来多半会悬在洛阳太极殿上,形同于杨彦打发他去守陵的补偿,有这副字在,他刘家,不,是屠氏,未必就没有显达的一天。

    刘曜世子刘熙也捧了本书册上前,恭恭敬敬道:”大王,此乃我屠氏宗族与长安原官吏大族的资财清单,此钱财取自于晋,得之不义,不敢据为私有,愿悉数献与大王。“

    “哦?”

    杨彦微微一怔,他还打算学李自成拷饷呢,却没料到,刘曜如此的知情识趣,于是接来大致翻看。

    长安城内,近百户权贵的财产历历在目,包括金、银、布帛以及府宅,都以蝇头小楷记的清清楚楚,其中最多的是他老刘家,共有黄金近五千金,白银以一斤铸成银饼,有近两万锭,各类布帛超过了万匹,另有珠宝首饰十余箱,占了大约一成,其他各户的资财瓜分了剩下的九成。

    刘曜暗中打量杨彦,他让刘熙向杨彦献财,是存有嫡子在杨彦跟前露个脸的心思,想那李骧何德何能,都被任为尚书左仆射,如果刘熙被杨彦看顺眼了,未必就没有出仕的可能。

    想到这,他不由暗恨自己没有适龄的女儿,李雄、姚弋仲与蒲洪都向杨彦献了女,效果还不错,可惜他待字闺中的女儿里,年龄最长的安定公主也才十岁,要是十三四岁倒也罢了,哪有把十岁女儿献上去的道理?

    只能再等几年。

    刘曜暗叹一声。

    杨彦倒没注意到刘曜,只是暗暗计算着收获,从这份清单来看,破关中的收获比攻灭成国更加丰盛,毕竟成国的财富只来自于蜀中一地,而刘曜的财富是多年东征西讨而来,就这还只是私产,没算上赵国的府库。

    即便有人偷偷漏了点下来,又能有多少呢?杨彦不准备计较,刘曜既然识趣,他也不会把事情做绝。

    杨彦又看了眼刘曜,刘曜有些紧张,也带着期待,这让他理解了刘曜的心态。

    匈奴人自从东汉中叶南迁内附以来。逐渐接受了华夏文明,甚至如刘渊、刘聪、刘曜等佼佼者,经学造诣不逊于江东大豪,这三人如专心于著书立学,或能为一代大儒,可惜走上了争霸之路。

    虽说匈奴人深受华夏文明影响,却向来恃强凌弱,内附两百年从未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仍是大草原上赤果果的丛林法则,臣服强者,欺凌弱者,曹魏、司马氏强大之时,卑躬屈膝,伏低做小,甘为爪牙,可一旦天下有变,就会由狗变成狼!

    而杨彦的强势有目共睹,是匈奴人心目中不折不扣的强者,他们也不傻,仰人鼻息,却占有令人垂涎的巨额财富,这是自取灭亡之道,与其等着杨彦巧取豪夺,倒不如乖乖奉上,作为买命钱,赎买曾经犯下的滔天杀孽,以待天下再次有变,奋发雄起!

    杨彦嘴角微撇,匈奴人落他手上,别想再摇着尾巴摆出一副狼狗的伪装了,他就不信驯不成毛茸茸的泰迪,至不济也是萌萌的哈士奇!

    于是点头笑道:“既如此,孤不与你客套,收下便是!”说着,把簿册递给了身后的柳兰子,荀灌好奇的凑上了脑袋。

    见杨彦收了钱,刘曜心头大定,巨额财富拱手相让,不心疼根本不可能,但身为枭雄人物,自有取舍之道,不至于抱着钱财死不放手,保存族群,缓缓恢复元气,才是最主要的。

    殿内的气氛还算融洽,自始至终一直小心谨慎的小刘后也难得的现出了笑容,如她这类士家女郎,其实是不愿入宫为后,宫中规矩大,哪有嫁得如意郎君逍遥自在?

    更何况天下时局不稳,国破家未必亡,在家比在国安全,现今国破了,她担心的被乱兵凌辱没有发生,又见杨彦对自家夫郎还算和善,倒也放下了心。

    这时,一名女千牛卫寻来,捧着个普普通通的木匣,奉上道:“大王,此物为传国玺!”

    “哦?”

    众人动容,这可是个宝贝啊!

    杨彦接过木匣,打开一看,一方青白色,背螭钮玉玺赫然呈现。

    传国玺自宋朝崖山战后失去了踪迹,世人猜测毁于蒙元之手,因蒙元曾收缴各国历代印玺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玺很可能就此遭了不测,及至明清,假玺层出不穷。

    但杨彦认为手中的玺为真玺,约方圆四寸,晶亮透彻,散发出莹莹幽光,神秘而又庄重,边角镶了一小块黄金,因王莽向姑母孝元太后强索,太后不从,怒摔于地,缺了一角,莽以黄金镶补。

    荀灌拿了过来,把玩了片刻,瞥了眼刘曜,轻笑一声:“没想到这方宝玺竟在护陵候手里,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刘曜顿时出了一头一脸的冷汗,暗骂自己该死,竟忘了这茬。

    杨彦摆摆手道:“在永明手里才正常,当年怀帝被俘,与传国玺一道被押向平阳,玺归刘聪,靳准作乱,曾命胡嵩将玺归还建康,胡嵩宁死不敢受,此事作罢,后靳准被杀,其弟靳明降了永明,传国玺便为永明所有。

    小刘后连忙施了一礼:“大王所言甚是,夫郎得了传国玺,藏于府库,从未用过,夫郎毕竟不是华夏正朔,不明白传国玺的意义,请大王勿要见怪,夫郎并非有意不献,实是没放在心上。”

    杨彦淡淡道:“此物前身为和氏壁,卞和得之,失双腿,后入赵惠文王之手,虽有蔺相如完壁归赵之美谈,但长平战败,赵国危矣,不得不向秦国奉上,徒令人感慨。

    及秦王政九年,以和氏壁制玺,书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可惜啊,天不容秦,二世而亡,既便是始皇本人,亦算不得高寿,再及王莽夺玺,一世即终,往后玺归孙坚,死于黄祖之手,又归袁术,术呕血而死,曹魏所得,司马篡之,太康之治余韵未消,八王之乱接踵而至,江山半倾。

    后玺归刘聪,盛年暴毙,身后族灭,再归永明,呵呵“

    杨彦看了眼刘曜,摇摇头道:”除两汉外,得此玺者,皆不得好死,可见传国玺乃一不详之物。”

    众人均是心头凛然,本没想这么多,但听杨彦一说,真是细极思恐,甚至刘曜的眼里都有了些神色荡漾。

    偏偏传国玺是正统王朝的象征,与王朝气运相联,毁又毁不得。

    刘岳却是拱手道:“大王,社稷重器,有德者居之,汉高帝得玺,国祚五百,德不配位者,则必遭横祸,大王自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兴农耕,施仁政,天下士庶皆诵之,功超汉高,岂是魑魅魍魉所能相比,大王得此玺,必国祚绵长。”

    “哈哈”

    杨彦哈哈大笑起来:“说的也是,欲戴王冠,先承其重,想孤自郯城起兵,南征北战,灭苏峻刘遐、破曹嶷,大败王敦,两败石虎,收蜀中,得陇右,今又得关中,若说孤配不上传国玺,天下何人可持?”

    这刻,杨彦虎视端倪,豪气四溢,荀灌美眸中异芒连闪,刘曜、刘岳、游子远、李骧等人也暗暗叹了口气,不管他们如何看待杨彦,但心里还是钦佩的,一时之间,不免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

    好一会儿,杨彦收了笑声,向刘岳道:“你两次与孤作战,皆得以逃脱,也算老成持重,今孤任你为未央宫监,替孤打理好宫室。”

    刘岳一震,未央宫监品秩不高,形同于管家,可这个管家,是杨彦的管家啊,现今的大王,将来的皇帝,试问天下有几人能给皇帝当管家?

    这是求都求不来的福份啊。

    而且身为皇帝管家,哪怕是雍州刺史当面都要客客气气,是典型的职卑位尊。

    “臣屠岳多谢大王!”

    刘岳深施一礼,还不望瞥了眼刘曜。

    刘曜暗中气结,可如今的他,还得看刘岳眼色呢!

第720章 大族来访() 
第三日清晨,杨彦领着众人登上了长安西北角的雍门,下方是近六万原赵国适龄权贵、禁军、以及各自的家眷,有两万全副武装的明军看护,将打散入梁州各地居住。

    由于大部分的财产已经奉献给了杨彦,因此行装以衣物和粮食为主,或许还有一点点私藏下来的金财钱财。

    近六万人中,女子寥寥可数,对于女性,杨彦采用自愿原则,任何人不得强迫迁往梁州,故大部分婢女、侍妾、歌舞姬、妾氏、甚至有些人的正妻都留了下来,毕竟谁愿意跑去深山疙瘩窝里受苦啊,而且迁去梁州,形同于囚徒,跟着也没前途,不如留在长安,或能攀上明军将士的高枝呢。

    “启行!”

    随着一声喝,车队缓缓开拨,很多人满面不舍,回头看着那高耸的长安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再忆及往昔于关中建国时的志得意满,与如今的处境相互对比,恍如大梦一场。

    车队渐行渐远,将走武关道去往江陵,渡江南下,把匈奴人安置在山区里,与巴氐为伍。

    可是又能如何呢?

    匈奴人已被明军打断了脊梁骨,再也做不成狼了。

    梁州山连着山,望山跑死马,相当多的山头乍一看只隔着里许,但是要想走过去,恐怕一天一夜都未必能到,甚至有些就是绝路,此去梁州,很多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山了。

    荀灌叹了口气:“匈奴人走了,城中也空了下来,是否该把百姓们放入城了?”

    杨彦摇了摇头:“目前还不行,长安又脏又乱,须趁着人口不多,好好清理一下,该修补的屋舍要修补,该清除的瓦砾要清除,该疏通的水沟要疏通,粪便垃圾也要运走,沿街的门面亦要整缮一新,另建章宫遍地腐尸,臭气熏天,先组织民夫清运,争取一个月内初步见效。

    有时候,人多不是好事,此时不抓紧些,百姓们大量涌入那可就麻烦了。”

    “嗯!”

    荀灌点了点头,随即美眸便望向了远处,下方有数十人自西向东而来,大多数是四五十岁的老家伙,不由心头一动,捅了捅杨彦。

    一名千牛卫也赶来汇报:“禀大王,长安以东各大族推举代表特来向大王答谢,并有要事相商。”

    “哦?”

    杨彦眉头一皱,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他可不认为所谓的要事会是什么好事,目中也本能的射出了警惕之色,接着就挥挥手道:“请上来!”

    “诺!”

    千牛卫施礼离去。

    荀灌亦是心有同感,提醒道:“恐怕来者不善!”

    杨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