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支……九百九十一万,其中大头军费六百五十七万、其次是恢复各地学校和官府花费了一百三十万、援助广东八十万、新增的三联集团以及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三个工厂的机械设备共七十四万……等等。收入为七百三十三万,主要来自出售国债三百十三万、印钞局贡献二百二十四万、上海与苏南地区贡献的财政收入一百八十万等……最终账户结余还剩下四百二十八万银元……”
陈光甫将一系列的财政数据全都报了一遍。
由于刘继业掌握了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上海和苏南,再加上他与立宪派的合作,以及军队的扩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使得江苏军政府的财政状况远比广东军政府要好。就连袁世凯,由于家大业大各路开销惊人,在财政方面也是远不如江苏。
在目前所有的军政府和各类政府中,刘继业的江苏军政府是唯一在五月财政上有结余的势力。其他人不是寅吃卯粮、就是狠命地剥削地方,或者就是削减军政府雇员工资和军队的军饷。
甚至江苏军政府在接管了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这两大军火厂后,还能拿得出闲钱来统一口径,更新装备,维持产量!也因此,江苏革命军是少数有自身生产弹药的能力的势力;原本生产能力更强的汉阳兵工厂由于湖北战火的原因早已停产了。
“江苏银行的筹备如何了?”
三联集团毕竟还是一家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发行钞票等中央银行事务上面,终究还是应该交给政府掌控的中央银行进行。为此,刘继业专门委托了陈光甫与三联银行的一些银钱业专家一起准备筹备成立江苏银行。
“准备金并不是问题,人员也从各处调配……”陈光甫信心满满,对他所负责的工作非常满意。
“……地址也已选定好,各项都在加紧操办……有上海维系会文远(刘继嗣)的协助,请大帅放心,六月前定能正式开业!”
所谓的中央银行,就是政府用来调控金融业的手段,在刘继业已整合了上海金融界的时候,只要向各大银行的大金融家们许诺在中央银行董事会的席位,自然也会得到其支持。
目前刘继业别看好像已稳若泰山,但除了军队方面之外,其余的行政和金融都必须与各方势力合作才能维持。既然是合作关系,那么在这些方面刘继业就不能为所欲为,而必须要与各方达成妥协。为此,文学社内鼓吹土地改革的一些激进派都因此被刘继业所训斥,在当前阶段只能依赖士绅和资产阶级维持统治。
不过刘继业亦在各方面为必将到来的摊牌做准备;一方面他将如陈光甫这类的有才干青年选入都督府内任职,努力将其培养为亲信,甚至在条件适当的时候介绍其入党。另一方面,刘继业也积极抓住了学校这一宣传阵地,光复后向江苏所有新式学堂都派出了文学社的教员。
表面上,这些教员是来宣传新思想、宣传革命,顺便兼任体育教师。由于近几年中**国民教育的流行,教育界的共识是将体育和锻炼视作强身强国的基础,因此这批实际上是传播国家主义主张的‘体育老师’进入各校颇为顺畅。
刘继业的军政府为公办新式学堂提供了经费,自然也有权派驻教员入驻。但是在一些私立的学堂中,却有办学士绅对这种行为表示了抗拒。要么是拒绝教员进入、要么就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其宣传革命。
对一些私立学堂的这类行为,刘继业暂时也无更好的办法,在与立宪派士绅们翻脸之前,只能先忍下,待日后出台统一的教育管理法规再行处理。
不过总而言之,从光复前刘继业向个军官学校派遣教员的案例看,在学校向学生们直接宣传的办法还是颇为有效的;尤其是新式学堂的年轻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容易被鼓舞激励起来、又有一种天生的叛逆心态,对革命有着天生的吸引。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宣传方式,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校园内组建外围团体,如此可确保增长的速度如滚雪球般增加。
二十余名文学社教习,在总共有一千二百名学生的江苏四座军校,经过半年不到的宣传工作为文学社带来了三百八十名新社员。若是按照这个比例类推,则一年后江苏全省七万多名新式学堂学生将有过万人加入文学社。
有了这样的人才储备,刘继业才具备真正单干的底气和能力。
而这万名社员,这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又可以投入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继续增强文学社的势力。当文学社社员超过百万人时,就是他刘继业横扫全国的时候。
陈光甫花了数个小时报告内务、财政和江苏银行的情况,将重点全都理清楚,并在几个重要事情上征得了刘继业的同意。
此刻时间已到了黄昏,刘继业干脆拉着包括陈光甫在内的,都督府的大小职员一起开饭,就在都督府内临时搭建的食堂内吃了起来。
饭席间,刘继业摆出一副亲民的姿态,与底层职员也谈笑风生、开玩笑时没有丝毫的架子,平易近人地让人感受不出大帅的模样。
公私分明,办公时要求严肃、严谨、严格,私下却可亲近,这一直是刘继业收拢人心和维持纪律的手段,如今更是用的炉火纯青,让不少职员感动得暗地里发誓要为大帅效死!
要知道,前清那会儿哪个大官会与他们这等小职员说话开玩笑?一个个都将鼻孔朝天对着人,正眼也不看,直是视人为奴仆!
在都督府办公的人一部分是前清留下的故吏,经过筛选后被证实有能力而留下、一部分是文学社由军职转入的社员,还有部分是新招募的有知识和能力的青年。这些人中,除了部分早已油滑的故吏不为所动外,大部分人对刘继业都充满了感动。
第338章 南北议和(五)()
第三百四十章南北议和(五)
5月23日,返京多日的袁世凯通过南北议和得以放开手来,大规模调动部队、与各方协调,终于将京城内的各方势力逐步摆平,将原第一军军统,一直在湖北前线指挥作战的心腹干将冯国璋调职入京,接替担任唯一不受袁世凯控制的禁卫军总统,就此解除了原禁卫军第一协协统良弼的职务,将禁卫军第一协调出京城,将第二协调入山西配合从津浦线返回的段祺瑞第三军围剿吴禄贞和阎锡山。
此外,袁世凯又任命段芝贵以部分北洋底子、旧军巡防营和新募士兵成立一万多人的拱卫军,取代禁卫军‘拱卫’京师。
如此一来,北京已完全落入袁世凯手中。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绍仪与伍廷芳先后抵达了上海,正式开始了南北议和!
其实自辛亥革命以来,革命党人的势力并不像后人想的那样强大,在如今乱局之中,江苏都督刘继业不行、同盟会总理孙文不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元帅黄兴不行、海外立宪派党魁梁启超不行、全中国,只有袁世凯能够出来收拾局面。
这一点,不仅那些试图干预的外国驻华公使这样认为、立宪派这样认为、清廷内许多官员这样认为,就连革命党内部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由于革命党多是利用新军、会党、“进步势力”取得各省政权,和这些人是利用而非领导关系,所以革命很快演变成上层势力的权力争夺战。而各界革命党人由于缺乏刘继业这般长期布置安排和受限于自身实力,往往使得权力斗争变得非常**裸和残酷。
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军政府和军分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闹出了火并情况,有时是革命党与立宪派、革命党与地方会党、会党与立宪派、甚至如浙江那般两拨革命党人互相攻击,同盟会的陈其美居然采取了暗杀的手段杀害了同是革命党人的光复会会首陶成章!
同时,一些革命党人上位之后,只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对所谓的大局置若罔闻,当了‘都督’只忙着想尽办法捞钱、勒索地方,作威作福,给自己的亲信都许下高官厚禄,随便十几条枪的敢死队队长,转眼就成了某革命军的协统
而且,这场席卷全国的革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社会上层阶级的游戏,与底层人士几乎是毫无干系。所谓革命对于下层群众来说,只不过是“赵老太爷”等权贵人物的改朝换代而已。
哪怕是统一被同盟会所掌控的南方三省,内部也充满了争权夺势之争,只不过大家都尚未撕破脸皮,留有余地罢了。而刘继业的江苏亦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对独立的上海、与文学社同床异梦的江苏立宪派们,刘继业所依仗的,也只有自己通过六年时间幸苦搭建起来的文学社而已。
在这场革命中,说到底任何一方都无法单方面消灭另一方,这时只有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这一条办法了。
两方和谈代表分批抵达了上海公共租界内工部局提供的市政厅,作为和谈地点。
两边代表团各出五名参赞,北方的唐绍仪和南方的伍廷芳都穿着西式典礼服,扎着深色领结、进门后先将头顶的绅士帽摘下,朝对方做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鞠躬礼。
说到外交礼仪,这两位清末中国最杰出的外交人才自然做得令人无可厚非。
“文爵公!”
“少川~”
唐绍仪与伍廷芳互相握手,两人脸上都挂着淡淡的微笑,一开始的气氛颇为融洽。
两人本是广东老乡兼多年好友,二人曾在外务部共事并来往密切,政治观念更是颇为相近。
这时,公共租界内的工部局几名会董、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以及新成立的上海维系会会副虞洽卿都作为旁听者上来与众人握手,如此交际了莫约半个多小时后,两方代表团才最终沿长桌两侧坐下。
一坐下后,唐绍仪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两面小旗子;一面黄龙旗、一面同盟会的青天白日旗时,就皱起眉毛望向组织场地的一个工部局会董,直接用流利至极的英文问道:“今次议和,是我中国内部南北两地的议和,不是两个主权国家的谈判!为何桌上会出现两个旗帜?难道我大清不是中国?难道南方革命担任不是中国人吗?”
伍廷芳亦出声附议道:“这个旗帜实在不妥,现在议和刚开始,未来中国国旗尚未确定,还请麻烦把它们都撤了吧!”
一个是标准的美式上曼哈顿口音、一个是标准的伦敦音,那名负责布置场地的工部局会董顿时满脸通红,也不辩解,急忙招呼下人将桌上的小旗子都撤了下去。
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双方互阅证件后,议和才算正式开始。
伍廷芳首先提出,和谈必须以成立共和国为双方进行谈判的先决条件。唐绍仪暗示袁内阁并不反对共和制度,但因所处地位不同,目前仍然坚持立宪制度,保留清帝名义上的地位,建议召开临时国会解决这个问题。
“共和还是立宪这个根本之问题如不确定,下文从何谈起?”伍廷芳却并不完全买账,如此问道。
唐绍仪苦笑了一下,缓声解释道:“召开临时国会不过是一种形式,借口减少北方反对和议的阻力。文爵公当知晓,宫保大人在清廷所面对压力,良弼等宗室总不会轻易接受共和之主张,还需要宫保大人慢慢协调。”
伍廷芳亦明白其苦衷,对此问题只是讨论了一会儿后,就转而进入更实际的讨论当中了。
第一天的谈判并未能有多少结果,基本上是互相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声明,不过总体上气氛还算融洽,伍廷芳和唐绍仪作为专业的外交大家,别说一开始还没有产生严重分歧、就算是互相彼此恨之入骨,表面上的的礼仪和面子也都会遵守的。
中午至傍晚,和谈结束后,作为‘地主’的租界工商局会董便在旁厅内举办晚餐宴,将参与和谈的代表、以及上海租界及华界的各社会上流一并邀请了来。
上海维系会的会副虞洽卿自然也在邀请行列,与华界的商界领袖一样拿着酒杯到处与人聊天。
在场话题不外此次南北和谈是否能够真正带来和平。
对于上海商界的人来说,两个多月的混乱和战事;哪怕是上海并未经历多少混乱也还是受损严重。
无数商家受战乱影响不是歇业就是损失惨重,因此对这次的南北和谈尤为重视。
年过三十的虞洽卿下巴留着小胡子,正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谈笑风生,刚一回头便看到唐绍仪面带微笑地拿着走酒杯走了过来。
第339章 南北议和(六)()
第三百四十一章南北议和(六)
“刘都督愿意对宫保大人保证,如果宫保大人愿意拥护共和,则江苏将全力支持由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