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一切都写完之后,他说道,“好了,换一个兄弟立刻送回去,让送信过来的兄弟跟着咱们吧,这样他们都能很好的休息。”

    中愈掏出自己的大印盖上,小十二将信封好。

    “是,就按照公子说的办。”说完,转身离开了。

第0327章 真心认错王爵复() 
中愈思绪万千,但愿还来得及,现在他突然有些后悔,后悔自己在京师待的时间太长了,他本以为自己的一系列操作会将他们拖住一段时间的,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失败了,没有起到大的作用,朱棣的靖南军依旧快速南下了,但是朝廷的准备似乎还是不足。

    看着手下的兄弟骑马快速往回奔,中愈知道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些事情,总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而这些感觉现在给他的只有压力,但是大家都还在努力,他现在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太多家庭的幸福,所以呢,不能不谨慎,也不能不加油。

    他现在想见一见那个争议颇多的燕王朱棣,这一位被后世广泛称赞的永乐大帝,五次亲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了蒙古诸部对大明王朝的威胁,但也仅仅是缓解,毕竟以后的瓦刺,鞑靼二部对于明王朝来说也是个大威胁。

    他做的大事不仅仅这一件,还有派遣郑和下西洋,南下安南,北上建立奴儿干都司,用招抚的手段管辖着东北的少数民族,还有编纂了《永乐大典》,中愈也认可他的功绩,这一点抹杀不了。

    但是同时也是因为杀戮无数,暴掠不堪而广遭诟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

    如果他不是方中愈,不是大儒方孝孺的儿子,没有见过这么多还在为建文朝廷奔波的大臣,也许,他会选择朱棣,去他的身边,做一个臣子,去尝试一下伴君如伴虎的生活,可是,没有如果,上天让他再来一次,他就要在这条路上走到底,至少要给他自己,给皇上,给家人,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这一点,他不曾改变,一直记在心里。

    也许,这叫做怕死。

    怕自己死。

    怕家人死。

    怕更多的人死。

    “走。”待大家都休息好之后,中愈一声令下,他们都翻身上马,一路狂奔,这个动作简直是行云流水,额,不,前面是行云流水,后面有点惨不忍睹,因为啊,屁股疼,一坐上去,就有点打哆嗦的感觉啊,还好中愈忍住了大叫,毕竟屁股疼是真的啊。

    每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事情,中愈奔波在外,朝廷的事情,就由建文帝自己操心了,当然还有那一帮大臣。

    “宗人府”,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官署,在洪武三年,朝廷设置为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更名为宗人府,是大明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可谓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他们的工作也很特殊,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

    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

    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

    总之,对于皇族子弟,他们是非常害怕宗人府的,你要是用《大明律》来束缚他,他可能会嗤之以鼻,但是你要是拿出《皇明祖训》,保证把他们下个屁滚尿流,而这一切也是来源于宗人府,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洪武朝时,宗人令,只有一人,一人(正一品),那个时候由秦王朱樉担任,左宗正,一人(正一品)由晋王朱棡担任,右宗正,一人(正一品)由燕王朱棣担任,左宗人,一人(正一品)由周王朱橚担任,右宗人,一人(正一品)由楚王朱桢担任。

    归礼部管理后之属官,还设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掌管发收公文。

    但是现在是建文朝,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早已去世,燕王朱棣现在已经造反,周王朱橚王爵被废,楚王朱桢现在藩地武昌,战战兢兢,既不帮助北方,也不诋毁朝廷,只是观望。

    也因此,宗人府现在是空壳,就是挂了个名头,主要事物还是由礼部在做毕竟管事的都不在了。

    之前的由兵部尚书齐泰说出的恢复诸王的名誉的事情也还在做,不过消息已经传出来了,之前被废的诸王恢复王爵。

    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重新获封王爵,封地暂时不定,不在软禁,但是目前不能离开软禁地、湘王朱柏恢复荣誉,以王爵礼厚葬。

    岷王朱楩在漳州就地释放,复王爵,不得离开。

    齐王朱榑本来就禁在京师,也因此释放,选府邸供养,在京的王爷也让他们聚会,只要做的不太过分就好。

    这一切都在之后昭告天下,对于燕王朱棣,圣旨中并没有提到。

    当然这只是目前的政策,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前是不会改变的,战争之后吗,再说。

    礼部尚书陈迪上门,持圣旨向诸位在京的王爷宣告,抚慰,毕竟这件事情朱允炆做错了,不过现在这样也好,不管是废了王爵的诸位王爷,还是没有废王爵,还在京中的齐王朱榑,周王朱橚,谷王朱橞,辽王朱植,安王朱楹,韩王朱松,沈王朱模,还有其他的未就藩的藩王。

    不管他背后怎么说,至少在圣旨上门的时候,他们还是接受了圣旨,那些并没有就藩的王爷,虽说没有牵扯到他们,但是现在自己的侄子皇帝,放下了某些东西,向他们示好,自然也就欣慰的受了。

    齐王朱榑,明太祖第七子,达定妃所生。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以军功自傲,经常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里。

    建文年间,因罪而被建文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禁锢在京师四年,现在住的地方也是重重看管,是一个大宅院,或者说称之为高墙比较合适,反正不能出去。

    接到圣旨的齐王没有感激涕零,也没有大骂自己侄子的不仁义,只是冷眼看了一下陈迪,“孤,何时可返封地?”

    这个时候的齐王虽说禁锢已久,但是这王爷的风范未失,只是与他那不太好看的衣服,多少有些不搭,看着有些凄惨。

第0328章 竟对叔叔这样做() 
对于齐王的问话,礼部尚书陈迪笑了一笑,并未直接回答:“王爷,复王爵未复封地,您,暂时还回不去。此京师新出太祖高皇帝敕命编制的《大明混一图》,王爷可细细一观。”

    说完,命人将一副图卷递与他。

    那图卷也并不大,就是之前中愈他们制作的精编修订版,现在给他的也是特制的,上面比流传在外的要精细不少。

    齐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心中有些疑惑,皇父编制地图一事他是知晓的,拓本他那里也有,到是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似乎多了不少东西,但是大明,多少他还是看得见的,只是这周边的一切是什么个情况。

    “这,是何意?”

    他不相信陈迪做这些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但是自己也确实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外面的消息了。

    “王爷,大明疆域宏大,边地之外更有辽阔土地,矿藏无数,急需开拓。臣,言尽于此,王爷好自为之。”

    陈迪拱手一礼,然后带着自己人转身走了。

    当然只是开拓,他是文人,自然不会说征服,征服二字不应出于他之口,不过,自然会有人提出的。

    齐王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心中一片波澜,似有欣喜,似有波澜,似有愤怒,喜的是现在复了王爵,那以后至少能做个太平王爷,当然前提是自己守得住,皇帝放的下心。

    愤怒的是,自家那个傻侄子,居然敢这么干,对自己叔叔做这样的事情,还是诸位叔叔。

    齐王自由了,当然不是完全自由了,但至少没有以前那么差。

    看守他的人陆续都接到上级的命令,都离开了,宅院里的人除了不能随意离开宅院,其他的都没有禁止,他们若是有事,只要出示齐王的令牌,依旧可以自由出入。

    “来人。”他说了一声,虽然在高墙之内,但是之前王府里的管家和些许的忠心家丁,都还在身边伺候,按理说,圈进自然要比这个更严格,更苛刻,但是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朱允炆不仁在先,所以为了避免被有心人戳脊梁骨,当初他们也没有做得那么绝,而是留了些许几人伺候,这也算是仁慈的体现吧,只是这种仁慈恰恰是让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的根本原因,要是朱允炆仔细想想,就知道自己的错误有多严重了,不过还好,似乎现在还知道自己错了。

    略显疲态的管家起身过来,刚刚接旨的时候,他们也是跪在一旁听旨的,“王爷,您吩咐。”

    他的脸上多少是有些高兴的,毕竟三年多了,一直在这里,是个人都会发疯的,现在他们的王爷复爵了,他也就自然自由了,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得。

    “家里有几个人,现在都派出去,看看京师现在是什么情况,还有这几年发生的事情,都要打听清楚。”

    齐王吩咐着,他感觉京师应该是有了大事发生,不然怎么会突兀的恢复他们的王爵,自家侄儿他是知道的,没那个魄力,惹祸可能是个高手,这处理事情的能力他可不一定有,况且身边还有些不着调的儒臣,要是他真有这个魄力,就不会早早的强硬的去除他们的王爵了,徐徐图之才是上策。

    “是,老奴这就去办。”说完,他转身离开了,似乎一下子干劲就起来了。

    刚开始被废时,他还能知道外面的消息,可是后来,他能知道的越来越少了,不是朝廷不让他知道这些消息,只是这些消息让朝廷有些丢脸,所以,负责看守的人也不跟他们透露,现在等于他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接到圣旨的其他藩王,自然也跟他一样,纷纷派出了自己家的仅剩的几个人,出门打探消息,想必大家的想法都一样,那就是发生了什么事,以后要怎么办。

    这消息也很快的传遍了京师,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也没有特别不好的言语出现,道理也很简单:

    第一呢,天家的事情,不是小事情,现在锦衣卫起复了,要是真要是追究的话,可能牵扯很大,虽然锦衣卫现在对百姓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听说锦衣卫在京师里抓百姓,但是,万一呢,朝廷的大老爷这么多,要是真有人向陛下进言,追究呢,难道要把自己的命送进去,你要送你去,我可不傻,因此没有太大饭进的言语出现。

    第二嘛,因为有了大明报和大明逊志报,这两份报纸上面将这件事情,完完本本的解释了一遍,宣扬了朝廷的政策,天子念及家族亲情,特复诸位王叔王位,昭告天下,以安诸王,以谢万民,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自然也就没必要说些阴阳怪气的话,来惹大家不开心了。

    第三嘛,锦衣卫暗探,密谍,还有收罗的那些地头蛇的推波助澜,现在有了他们,什么消息传不出去。

    朝廷的诸位大人和建文皇帝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着这件事情,他们也明白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还是很欣慰的,还有大臣心里也在赞叹着方中愈一力促成的大明报和逊志报,当然还有齐泰齐大人,若不是他提请恢复锦衣卫,现在哪会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些事他们不做,自然得找愿意做的人来做。

    那些奇怪的话,也已经很快的就淹没在了官方文字之中了,百姓们谈论的都是天子仁义,朝廷有德,现如今虽然燕王叛乱,但是天子对于诸王还是仁厚的,所以呢,他们也认为建文帝是圣明天子。

    朝廷的募兵之策也在进行当中,兵部尚书齐泰,礼部侍郎黄观,修撰王淑英,知府陈彦回,都御史茅大芳,给事中陈继之等分赴各地募兵,之前的勤王之诏,也散发天下,呼吁众多府县,募兵勤王。

    黄观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这也是大家讨论的,齐泰到了松江府,苏州府,其他人也都到了各大重要府县,呼吁兵马,整军备战。

    希望有用吧。

第0329章 京师的最后屏障() 
镇江,在明朝之前,也被称之为京口,丹徒,现在它的治所也在丹徒县,还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镇江,距离大明京师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也就百二十里路,所以镇江算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

    意思就是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扼守应天的要害,它所具有的重要军事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中愈现在的目的地就是镇江,其实快马加鞭也就一两天能到,但是中愈一行人,虽说是在不断赶路,但是沿线是在不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