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孝孺看了看他,笑着说,“中愈,这么早啊。”
方母郑氏走上前来,看见中愈的飞鱼袍,稍微愣了一下,伸手替中愈整理了一下衣领,“愈儿,还记得母亲上回跟你说的话吗?”
中愈也不尴尬,他早就习惯方郑氏的宠溺,“母亲的话,孩儿一直记得,亦从不违背。”
“那就好,那就好。你们父子俩走吧。”方母对中愈的态度甚是满意,笑着看着他们父子俩,催促着他们赶快上朝。
“孩儿拜别母亲。”中愈行了一礼后,看着自己的父亲。
“走吧。”方孝孺虽然不知道他们母子在说些什么,却也不愿打探,母亲与儿子的话,作为丈夫与父亲,也是可以不知道的。
“是。”中愈跟在自己父亲的背后,他的脊梁挺的很直,一身官衣,裁剪得当,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人生没有如果,如果你现在享受了你不该享受的东西,那你就该付出相应的代价。
中愈,做了锦衣卫,没有军籍而入军队,这是赐职,对于皇家来说,这是孤臣。
中愈想起了父亲的话,他,突然明白,眼前的这个人,不再是历史书上记载的被诛十族的方孝孺,自他来了以后,他所做的一切,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许多,只是他自己没有发现。
但他并不奢望,就凭这些,就能改变那即将到来的战争,那是命运定下的规则,打破规则,从来就是要付出代价的。
府里的马夫老袁,已经备好马车在门外等着,老袁已经跟着方孝孺八年了,眼力见可是不错的。
中愈今天没有骑马,他和父亲同乘一辆马车,虽然他还不是很喜欢坐这个颠簸的马车,但是今天的他却没有太多的感受。
马车缓缓的驶向紫禁城,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父子二人并没有搭话的意思,在耐心上,中愈认为自己已经够强了,毕竟前世做实验的时候,三四个小时,等一个结果是常事。
可现在才发现,面前的这位老爹才是最耐心的,明知道自己需要他的点拨,而他自己明明也愿意点拨自己的儿子,却偏偏不说。
又过了一会,中愈实在忍不住了,看着假寐的父亲,问道,“父亲,今日之事不能避免吗?”
方孝孺睁开那半闭的眼睛,那光亮一闪而逝,“愈儿,还记得上次你在大殿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吗?”
“还请父亲明示。”不是吧,老爹,上次我说了那么多,谁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句啊,直接告诉我不行吗?
“那天你说,太祖高皇帝,或循唐宋礼,或创新制,以保大明江山永固,为父可有记错?”
中愈仔细想了想,说道:“父亲记得不错,孩儿却曾说过这句话,可是这句话跟今天的局面有什么关系?”
方孝孺捋了捋胡子,摇了摇头,也不说话。
中愈看着父亲的眼睛,心里却已经烦躁起来,到了这个时候,父亲还跟我卖什么关子,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
等等,唐送旧制,唐宋礼,刚说了太祖高皇帝遵循唐宋礼,唐宋礼,起源于谁,当然是,唐太宗李二,宋太祖赵大啊,太祖高皇帝的祖制,虽然上回骂战的时候,说了江山堪忧,祖制可改,但也不是这样啊。
自己这转眼间就说他们不行,这不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去了吗?哎呀,怎么忘记了这一茬,谁说抄诗,额,不,谁说借诗没问题的,太不走运了,这玩意太坑了。
上回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那只是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做法,这一次没那个机遇。
怪不得父亲如此慎重,上回自己把他们骂的那么惨,看来是逃不过的啊,中愈突然想起来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看着中愈脸色的变化,方孝孺笑到,“怎么,想通了?”
“父亲,是孩儿鲁莽了,没有想到那一层。”中愈脸上有一丝颓废,有一些愧意。
“你不是鲁莽,只是这段时间,京师里,你的声名拖累了你。大明朝廷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这是官场,文人的刀远比武将的刀厉害,一步错,步步错。愈儿,你要记住,为父从来没有希望过你在军队任职,可是如今你已经进了天子近卫,为父便不多说了,但是你要记住,为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
看见中愈愣在那里,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方孝孺叹了口气,“如今北方战争迟迟不能结束,为父知道以前的策略出了问题,朝中的大臣和陛下都在这件事情上,投了赞成票,但是,为父需要为这件事负责。”
“天下没有后悔药,为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还好,如今的你,在保护这片土地上越走越远,为父深感欣慰,只要你还活着,为父虽死犹生,你做的那些事,好好做,好好做。”
中愈听后,一阵心酸,怎么有些交代后事的感觉,原来他都知道,看来,他是知道上回自己开骂的人中也有他。
中愈没有感知到方孝孺情绪的激烈变化,看来他已经思考过这段话很久了,才可以这样心平气和的说出来,唉,看来自己这次的确是做了错事啊。
第0065章 蹭吃自助餐()
中愈感到很愧疚,这是他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感到对不住父亲,毕竟事情因他而起,今日之凶险又难以预料,但他还是想搏一搏。
“那,父亲既已思考如此之多,那不知父亲可有补救挽回之法?”中愈小心翼翼的问着,他还是希望朝廷的刀,握在自己手里,那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方孝孺摇了摇头,“勿需补救,不过是一场口水仗罢了,重点不在你,而在于皇上,他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不用担心。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一会进宫后,不要多说,听着就行。”
情况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朝堂之上,哪有用口水仗就能解决问题的说法,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接着便是。
原来自己还是小白,大人的世界,他还不懂,“是,孩儿知道了。”
马车,晃晃悠悠,中愈来到了紫禁城,下了马车,再次在早上站到这里,中愈的心里就有一股豪气诞生,这里是正统之地,前世里的那场战争的最后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谁知道,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因为自己的到来,可能会最终改变那个结局,也许永远不会改变。
今天天空依然那样的蓝,老百姓的生活是那样的淡然,日出而作,在这个时候显显的特别规矩,郊区的人们三三两两的去自己的电田里劳作,住在市区的人们出来过早。
自从三俊楼的出现后,豆腐的销量增长迅速,连带着黄豆的收购也出现了增长,不少农民家里的黄豆都被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收走,卖给城里的豆腐商铺,农民的手里的钱也多了,想必今年的黄豆产量要大幅度提升了。
不过奇怪的是,他们并不花钱,问了才知道,攒着给自己的儿子,说门媳妇。
最新一期的逊志报又发布了,对于中愈来说,这是最好一次的宣传,自己写词的事情透露的人太多了,所以逊志报迅速调整版面,还好之前总是会留下一些版面作为特约稿件的刊发,如今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王师兄亲自做了批注,经过编辑组统一意见之后,作为标注赋予后方。
人们对中愈写词的本事并不怀疑,只是那些读书人和国子监的太学生,就对中愈非常崇拜了,这首词里豪气冲天啊。
自助餐也开起来了,前三天半价免费,吸引了不少人来试吃,中愈帮忙写了广告词,来来来,一人饭钱管吃饱,家里不用开火灶,三俊楼前自助餐,吃过都说这家好。
人们对这种特别的宣传方式感到好奇,三俊楼再一次成为人们口中的焦点。
卢掌柜最开始对中愈的做法是感到奇怪的,不过出于对中愈的信任,他还是出钱做了这个广告,现在看到效果这么好,他才明白终于的苦心,原来竟有这样好的宣传方式,他在考虑是不是自己以后的特色菜都用这种宣传方式。
逊志报的主编们,也在考虑是不是多开一些板块来收广告费,但中愈不想让自己手里的第一份报纸成为广告摊子,所以明确的拒绝了,每期只给一个或者两个名额,价格可以收高点,收的太低了,谁都可以登广告,那这广告就不值钱了。
不过中愈也建议,可以另外开一版逊志报生活版,宣传与百姓,与生活相关的产品,这个到是可以收取广告费来得到利润。
他们认真思考后,发现中愈的方法可行,人们的生活在他们手里变得简单,他们也更加用心了,他们坚信,只要逊志报一直存在,他们会和它在史书上填一笔。
本来中愈是要在大明报上也发一份广告的,但是王师兄不愿意,他说这是官报,至少皇家颜面还要顾及,所以不能开这个坏头,就算发也不能发这种广告,最后,中愈还是妥协了,没有在大明报上发广告
今天是大朝,文武百官都要面圣,进入宫城时,原先刻意靠近方孝孺父子的人都默默的回避,当然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刑部尚书暴昭没那么多想法,还是依次来见了礼,大家心中有数,也为明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的大臣向建文皇帝行礼。
苏公公站在御坐旁边,高声喊到:“陛下有旨,众臣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应天府尹莫大人首先从文官队伍里站出来,“臣有本启奏。鉴于之前的兵部贼人一事,府衙与巡捕司已在京师中逡巡半月之久,奈何贼人太狡猾,臣请陛下恩准,请调京营将士协助盘查,以求尽快将贼人捉拿归案。”
建文帝,想了想,问道,“众位爱卿,此议如何?”
“臣等附议。”众大臣异口同声的说道。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多个部门协调的事情,所以之前都会打好招呼,在殿堂上提出来,是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获得更多朝官的支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在殿堂之外就能取得共识,你这样的话,议事朝会就没必要存在了。
“臣户部尚书,有本启奏,鉴于北方战事近期焦灼不前,民众苦不堪言,沿线流民处置之事虽然已紧紧安置,但是收效甚微,臣恳请陛下同意,各地开放官仓,加大补助力度,帮助流民度过早耕之前的日子。”
“臣反对,兵部侍郎某某站出来反对,前线战事吃紧,臣认为应优先供应军粮,百姓吃喝一事应由百姓自主解决,朝廷辅助便可,若是轻易开仓放粮,若是军粮有亏,怕是对前线战事不利。”
中愈看见这人,知晓这人还是对军事有着充足的认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饷粮饷,粮食和草料还排在军饷之前,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
皇帝不差饿兵,这已经成为了共识。他发言结束,其他大臣都交头接耳,讨论一下。
依次有大臣站出,臣反对,臣附议的声音出现。
“臣反对,陛下,众位大臣,国已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臣认为,应当从南方调粮北上,即能保证百姓余粮,又能确保军中粮饷不绝,此为上策,倘若真要优先供应军粮,那若是百姓饿死,岂不是证明我大明朝廷的无能。”
此言一出,震惊朝堂,你还真敢说啊,大家心里一阵郁闷,怎么什么人都来对粮饷的事情说教,特别是兵部和户部的几位主事人,这不是往我们脸上扣屎盆子吗?
第0066章 你玩我们呢(求推荐)()
“臣反对,如若调粮北上,漕运何时能达,调度多少最为合适,从哪里调运这些都是问题,在没有合适的计划之前,仓促调运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恐非幸事。”
对啊,对啊,也有认为这个说的对的,反正大家都在自己领域内列举利弊,决定权在陛下手中,不管争议如何,先说出来就行,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当然,要是一不小心有了功,就更好了。
都督府的人出列上奏说,“恳请陛下优先保证军粮,将士们在前线辛苦,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理应照顾他们,不应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话引起了武将集团的支持,统帅部队的,谁愿意让自己的军队困死,饿死,都是要尽力争取的。
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高高在上的建文皇帝,看着下方讨论的人群,请了请嗓子,说道,“众臣可有良策?”
下方一片静寂,无人应答。
众人面面相觑,讨论讨论事情可以,大家集思广益,每个人说出自己擅长的,可要是拿出一个具体的可实行的方案,他们可没那本事,牵扯到的部门多,他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