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也是看顾客的选择,中愈告诉廖镛他们,不着急,等咱们做大了,做出口碑了,到时候想要进来,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那个时候,谁说了算还不一定呢。

    今天,暗卫将作司负责人李大悟传来消息,稳定的固块香皂做出来了,让他有时间去看看,花费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了结果,让他们也是一阵心安,毕竟拿了这么多钱,干不出实事,总有些说不过去吧,放在现代,这就是优秀员工的典范啊。

    中愈抽时间到了将作司的实验所,对于香皂,中愈其实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用就行,上回来看,还不能固化稳定,现在有了突破,还是挺不错的。

    天然油脂的皂化反应,中愈记得还算清楚,之前告诉他们实验步骤后,他们就在做准备,原材料在这里还是有的,猪油,羊油,或是其他动物油,都让他们做过实验,只是纯度比较低,能做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还有大量的副产物,蜡,那些工匠们也见过其他方式做的蜡,但是发现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点起来要亮一些,所以他们还是很兴奋的,毕竟这两样东西都是目前人们日常需要的,虽然不用那么精细,但是有好东西,谁会不喜欢用,应该能卖上好价钱,他们很开心,这么久了,他们也知道自家东家的态度,奖金应该是不差了。

    中愈还嘱咐他们一定要留下最后的液体,因为那些废液之中含有一种比皂和蜡更加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甘油!

    不过制皂废液,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液所含的甘油量都比较低,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甘油的产生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

    不过现在他们的技术和设备还达不到那种程度,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中愈以前还认为很容易就可以做出这些东西来,但是事实上没那么简单,主要是以前这样的知识就是一种玄学,愿意学的人少,学了的人又不懂,所以实验起来难一些。

    本来中愈打算让他们顺便研制一下果酒的,用水果或其它干鲜果品酿制或泡制的酒,只是制作方法不同,但都称为果酒,干红或是干白。

    人们都知道果酒中都存在一种叫做单宁的物质,而单宁就是苦、涩味的来源,甘油的作用就是可以分解果酒中的单宁,有效的去除酒中的苦涩之味,同时还能大大的提升果酒的品质和口感。

    不过对于中愈来讲,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中愈记得,在一战之后,甘油更是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那时卖的可贵了,所以另一个组就在做别的研究了。

    中愈去看了之后觉得很好,让他们去找廖氏兄弟,这本来就是一门挣钱的技术,中愈可没打算藏在自己手里,他要把它变成钱,当然不是宝钞,而是货真价实的银子。

第0142章 花了银子买黄汤() 
最开始的时候就商量好了,中愈这边研制出来的新东西,都要让廖氏兄弟通过协会推广,协商办厂生产,最后在集中销售,这就是开始,他们没有问中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年底能给股东们多少分红。

    上回在公子哥的聚会上展示的烈酒,已经开始上市开卖了,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不是吗,给了希望,就不要辜负,中愈一直记着这句话,所以中愈在三俊楼一楼的部分空间里,弄起了杂货铺子,啥都卖,不过打的都是三俊楼的牌子,他要把这个做成品牌,让人们一提起生活用品,想起的就是三俊楼。

    当然以后还要在不同的地方开一些分店,这些店当然是倾向于自己手下研发出来的产品,顺带卖一下其他的比较应时的好东西,吸引人流量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些事情都有协会来操作,廖氏兄弟做主,中愈自己只是提供思路,很多时候中愈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手下人送到他们手中,自然有人加以加工,精细化,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然后成功的开始新一轮的征程,当然这只是商业层面,与朝廷相关的他们还不敢做的太明显,因为太过敏感。

    新酒一开卖,就被疯抢,在城区里设的几个购买点都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家纷纷抢购,许多人还因此起了纷争,让他们不得不请出巡捕司来维持秩序。

    更有甚者,早早地排队,发动亲戚朋友一起买,他们想起了上回大明报涨价的事情,那一张带着皇帝御笔的头版报纸,如今已经炒上了天价,消息传到宫里,朱允炆都不敢再随意题字了,老百姓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吓人了。

    大卖的道理也很简单,之前广告打得很多,逊志报和逊志报生活版都对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人们对于逊志报的信任已经建立起来了,况且牌子是三俊楼的,他们已经记住,三俊出品,必属精品,因此都选择了购买,不过很可惜,因为产量的缘故,第一批很快就卖光了,很多人都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买。

    “这酒,够劲,好酒,得多喝点,哈哈。”三俊楼里,一群酒鬼在一起品尝新酒。

    一人大口喝掉一杯,抹了抹嘴,哈哈一笑道:“好酒是好酒,就是太贵了啊,就这么一小壶居然要一两银子,简直是抢钱啊。”

    “呵呵,一两银子你就觉得贵,真没品味,听好了,小道消息,我可告诉你们,据我三表姨家的二哥哥的小妹夫说啊,三俊楼还有几种酒没有开始卖呢,给大户人家和宫里进贡的都要五十两银子一瓶呢,那才是人间佳酿啊,现在一两银子你就喊贵,看来好酒跟你无缘啊。”

    众人惊掉了下巴,原来还有这么好的酒,唉,“没办法,谁叫咱没钱呢。不过大户人家人家出得起钱,喝点好酒也是应该的,但是,咱这便宜的供应的也太少了,不行,咱得让三俊楼给个说法。”

    有人起哄,众人也都高呼同去同去,揣起剩下的酒,一群人来到了柜台,闹哄哄的。

    “掌柜的,咱们这个酒能不能多酿点,咱们这么多人,你们才卖这么点,怎么够喝啊。”

    “是啊,是啊,多卖点。”一群人大呼小叫的,都影响了楼上吃饭的客人,不一会儿,整个大堂都站满了人了。

    三俊楼的大堂掌柜张东行也是以前三俊楼的老人了,卢掌柜不管前堂的事情后,就提拔他做了大掌柜,也在这京师摸爬滚打了好些年,自然知晓这些人的意思,“诸位,诸位,稍安勿躁,请听我一言。”

    人群还是很吵闹,没人听他的,呼喊声更是大了,张掌柜一看,要坏事,敲了敲柜台上的铃铛,一下闪出了不少人,全是高大的汉子,围住了他们,这是之前接受培训的一些人,现在在店里看店,吃得好了,自然人也看起来精神些。

    众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主,就是趁着酒劲,被别人一忽悠,就大大咧咧的想要搞事,现在一看,傻眼了,众人这才想起这家店的背景,我靠,这不是要人命吗,脑门一冷,顿时就清醒了。

    见下方的人群安静了,张掌柜才站在凳子上说道:“诸位,张某不才,忝为三俊楼大堂掌柜,现在告诉大家的事情,请大家仔细听着,三俊楼开门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为本,顾客为上,现在卖出的酒都是质量高乘的,而且价格公道,毕竟这技艺天下独此一家,至于是否给大户和大内供酒,那是东家们决定的,张某不知,也希望诸位不要听信谣言,受人欺骗,明日新酒会照常供应,诸位要想再尝尝,可以早来,现在麻烦大家坐回原位,该吃酒的吃酒,该谈笑的谈笑,散了吧。”

    众人一听想要反驳,可是看到围在周围的那些大汉,一下子就蔫了,赶忙走回自己的位子,而那些喝醉的人,也清醒了,似乎有一阵后怕。

    张掌柜看见人群散了,舒了一口气,挥挥手,让这些人撤了,有两三人趁机离开了,张掌柜看了他们一眼,摇摇头,嘴角却有一丝笑意,悄然绽放。

    他招来一个小二,附耳说道:“去告诉东家,就说他猜对了,有人盯着咱们,浑水摸鱼的情况可能出现。”

    “嗯。”这小二也是机灵,知晓掌柜的意思,立马跑出去了,去寻找卢掌柜了。

    听说人多,还可能闹出乱子,卢掌柜的脸色也冷峻了起来,他也猜到会引来注意,就是不知道,是哪些人看上了自家的买卖。

    他也知道这个新酒会大卖,只是没想到会弄这么大动静,京师内鱼龙混杂,这么多人混在一起,倘若被图谋不轨的人煽动一下,很容易出事的,虽说是商贾,可这段时间在中愈身边,也多多少少看清楚了一些,有些事情分得清轻重,不能糊涂。

    看来公子猜得不错,总有人来挑刺,那就看看,谁,是傻子?

第0143章 淮上军营豆腐块() 
在京师的各处酒馆里,酒鬼是最多的,众酒客在讨论着三俊楼新出的酒,大部分人都是闻着味的,却没有真正喝到过的。

    “哎呀,大家说的我都馋了,明天可得早点去排队,去晚了可排不上了啊。”

    “是啊,不知道卢掌柜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酒,居然每天卖这么少,听说好喝得很啊。”

    “只是这等好酒,居然取这么个怪名字,叫什么烧刀子。”

    众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插科打诨,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其他人,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当然,也许是一句鄙夷,不过,这些人说的都是大家心里的话啊,唉,没钱,买不到好酒啊。

    烧刀子因为度数非常高,遇火则烧;味道极其浓烈,入口如烧红之刀刃,吞入腹中犹如滚烫之火焰而得名,不过中愈也知道现在他们的技术做不到那种程度,毕竟专业的酿酒师都还没有做过如此高纯度的酒。

    当廖氏兄弟和卢掌柜过来询问新酒的名称时,中愈毫不犹豫的就说了烧刀子,为了纪念以前的烧刀子,就选择这样命名了,那是他大学最深的记忆,一杯烧刀子入口,在女生宿舍楼下唱了半小时的你不知道的事,然后晕倒在宿舍楼下,从此在学校留下了烧刀哥的名号。

    也许是人性的使然,越是没有听过的东西,越是让人感到奇怪的东西,总是能够很快的传扬开来,中愈的这一奇怪命名,在京师里彻底打响了名号。

    淮上驻军大营里,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书一个“梅”字,引人注视。

    梅殷在淮上,持圣旨和兵部,都督府的大令召集沿途卫所的士兵,收拢残兵,另外收集流民,招纳本地青壮,编入行伍,享受与卫所兵一样的待遇,号称四十万,陈兵淮上,加紧训练,保证后勤,只为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击,灭叛军,护家国。

    淮安总兵官梅殷正在大帐中,翻看着各路人马操练的日常报告,他的亲卫队正在外面接受训练,如今,已经将他的亲卫队扩大到了一千五百人,除了最开始从京师带来的家将,其他的都是在近期军士中优先招募的。

    有人正在训练他们,这是两个伍长,还有他们手下的军士,可是却没有人敢有怨言,因为连亲兵队长都在接受他们的训练,“来来来,都跟着我的口令做,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掌距离;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腿侧正中;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说你呢,注意力集中一点。”

    这几人一直训练着他们,这段时间,每天他们都要做这样的事情,一天的课程排的满满的,这是总兵官大人的最新命令,编练合格的能打仗的亲军护卫队。

    这一群人晚上还得受他们的折磨,各种操作,负重跑,翻越障碍,背人狂奔,只要是浪费他们体力的活都让他们做,这段时间训练下来,已经初见成效,不说别的,现在大家的精气神,反应速度都比以前的快了。

    卫所的兵进步的要快一些,毕竟卫所兵也是要操练的,对于队列,排阵还是有些了解的,只是新招的青壮学起来就有些慢了,不过,学不快,可以用时间来补啊,所以他们的训练基本上就没有停过。

    梅殷看了之前中愈给他的小册子,仔细研读后,发现确实有可取之处,排兵布阵虽说卫所也会训练,但是也没有详细到这个地步,连踏步转身都要管。

    里面记载的很多方法都是第一次听说,比如管理内务,开内部会议,打扫卫生,加强教育,虽然没见过,但他还是选择相信中愈,他写的这些必定是有用的。

    刚开始看的时候,梅殷也有点蒙,毕竟行军打仗,谁管过士兵有没有洗鞋子,有没有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