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高歌-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禄居部落的骚扰只是一个开始,很快,各种扰乱、袭击就一直没停过,一路上都是围绕着的防卫、反击的节奏,面对敌人的骚扰,阿史那献开始发挥他的军事才能,怎么轮值、怎么防卫、怎么反击、怎么安置伤员等,在他的灵活调度下,前来袭扰的敌人很难讨到什么便宜。

    郑鹏是监军,不用上战场,阿史那献也不准郑鹏接近战场,都是远远看着双方厮杀,不过这些袭击和厮杀的规模都很小,敌人常常是一触即走,唐军在追击时也很小心,怕不小心就被对手埋伏,追一会儿就回队伍。

    敌人好像知道唐军这个顾忌,每次被驱赶后不久,很快又追上来,就像那些飞来飞去的苍蝇一样让人感到恶心。

296 悬赏令() 
    西域地区与中原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作战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原作战,讲求谋定而动,以大局为重,不讲求一时得失,然而,在西域,战斗是全天候的,人数多则几千人,少则十数人,这些人有时冲击营地,有时袭击巡逻队和哨兵,来犯的人都骑着马,一打完就跑,有点像蚂蚁啃大象的架势。

    每次遭遇战都会以战报的形式记录,作为监军,每个命令或记录,郑鹏都有一份副本,每天都有十多份战报送来,最多的一次,一天就收到五十多份战报。

    郑鹏放一份最新的战报,有些感叹地说:“这到底是打仗,还是玩过家家,怎么感觉我们成了猎物,去到哪都能碰上敌人?”

    最新一份战报,一队巡逻兵遇袭,发出响箭有求救后,前去增授的小队在中途遭到敌人的埋伏,战死十二人,有五十多人受伤,这是出征后损失最大的一天。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除了战死将士的马匹、武器、铠甲、细软全被当成战利品拿走,每一具尸体还被人割去右耳。

    库罗有点同感地说:“是多了一点,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到达拨汉那的城市,到时真刀真枪地比较,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

    “二哥,你们西域流行割耳朵?”郑鹏有些不解地问道。

    “没有啊,我们都是拿马匹和武器当为胜利的信物,割耳干什么,看着就寒碜。”

    郑鹏点点头,然后自言自语地说:“奇怪,以前也听没人过有这种习惯,这算是狗急跳墙吗?”

    这时郭子仪从外面进来,一边摇着手里的密件,一边说:“不是狗急跳墙,而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重赏?勇夫?

    郑鹏接过来一看,整个人先是呆了一下,然后把密件重重往桌面上一拍,咬牙切齿地说:“阴狠毒辣,简直没人性。”

    “你们说些什么啊,我看看”库罗好奇地凑过来一看,看到上面三个字忍不住读了出来:“悬赏令?”

    没错,情报上是一份由阿了达签署的公示,上面是一堆抵毁大唐的话,接着以拨汉汗那之王的名义,向所有人发出悬赏,具体内容是人头换黄金,一名唐军的左耳可以到拨汗那任何一个衙门换取一两黄金,级别越高,赏金越多,上面赫然还有张孝嵩和阿史那献人头的赏金,一个三千金,一个二千金。

    库罗把情报放回桌面上,有些愤怒地说:“这个阿了达,真是疯了,为了坐上王位,什么都不顾了。”

    对大唐来说,一两黄金折合十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点钱让大唐百姓去拼命,肯定没人去,可放在西域就是一大笔钱。

    大唐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足,武器铠甲是战士的第二生命,需要自备武器装备的将士自然不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上战场时都想方设法弄一套好的,有的光一把武器就值过百贯,于是,在敌人眼中,每一个唐军都是一锭锭会行走的“金元宝”。

    郑鹏看过不少袭击者的尸体,发现他们很多是普通牧人打扮,当时心里还以为他们太穷,像样的铠甲都没有,现在想想,那是为财而亡的冒险者。

    “那汗那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这是吐蕃还是大食在支持?不管是谁,舍得下血本啊。”郭子仪陷入了深思。

    谁在背后出钱郑鹏不感兴趣,听到拨汗那用钱鼓动其它势力对大唐将士下毒手,郑鹏有点坐不住了,忍不住问道:“阿了达用赏金来暗算大唐将士的安危,我们有什么对策?”

    “加紧防卫,巡逻和值勤的人数加倍。”郭子仪闻言马上应道。

    郑鹏和阿史那献可以“话不投机半句多”形容,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可郭子仪不同,太原郭氏家族后裔,根深蒂固,他老爹郭敬之和阿史那献有交情,再说郭子仪文武双全,对行军打仗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是阿史那献的座上宾。

    “就这样?没点反制措施?”

    “好像就这些。”

    郑鹏想了想,很快问道:“大哥,刚才你回的时候,阿史那献还在营房吗?”

    “还在,他在研究清城的作战方案。”

    速度还真快,昨天收到的情布,吐蕃、大食还有拨汗那的士兵在连城集结。

    清城是拨汗那的一座边境小城,地方不大,山清水秀,环境好,有西域明珠之称。

    唐军长驱直入,前面骚扰唐军的人,打一轮就跑,因为后面还有很多纵深,到了拨汗那境内,阿了达肯定坐不住,派人到清城加强防御。

    最理想就御敌于领土之外,取胜于顷刻之间。

    张孝嵩负责的南路,现在也不知到哪里,估计还在对那些小势力恩威并施,大唐与大食、吐蕃联军的第一仗,很有可能就在风景怡人的清城进行。

    “不行,我要去找阿史那献商量一下。”郑宇想了想,然后很肯定地说。

    库罗和郭子仪相望一眼,两人很有默契地相互一笑。

    大战在即,阿史那献在中军大帐内仔细地推敲着手中的作战计划,这是刚刚与几个心腹大将制订攻打清城的计划,为了取得开门红,一定要慎之又慎。

    担任攻坚任务的,是阿史那献麾下的精兵,算是作一个表率,这样命令共它部落时才不会引起不满,作为咄陆五部的统帅,阿史那献得为族中勇士的性命负责,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向大唐证明,自己更值得扶持。

    苏禄可汗在大唐的扶持下,越发壮大,在西域已隐成“一霸”,大唐每年输送到西域的资源有限,近年有在二者取其一来扶持的意思,也就是这样,阿史那献把这次征讨拨汗那当成一次机会。

    一次让咄陆五部重新掘起的机会。

    正当阿史那献正想得入迷时,一个传令兵突然走进来,大声说道:“报,郑副监在帐内等候,说有事能与大总管面谈。”

    阿史阿献楞了一下,他没想到郑鹏会主动上门找起来,回过神马上说:“请!”

    也不知郑鹏要干什么,不过作为监军,私人交情可以不说,要是说到公事,阿史那献不好拒绝,也不能拒绝。

297 阿史那献的惊讶() 
    “郑副监,军中生活很清苦,比不上京师的繁华,你还习惯吧?”看到郑鹏,阿史那献面色平谈地问道。

    郑鹏听不出他是关心还是讽刺,不过也不放在心上,随口应道:“呵呵,还好,我这个人不挑,不仅会随遇而安,还会苦中作乐,有劳大总管关心。”

    “会苦中作乐,这很好”阿史那献点点头,然后开口道:“郑监军突然造访,不知有何吩咐?”

    不会吧,两个帐蓬相距也就是五六十米,很多时候抬头不见低头见,叫串门都显得生分了,还用到“造访”这个词,阿史那献就是保持距离,也不用一本正经地说出“造访”这个词吧。

    这距离保持得还真是刻意。

    郑鹏也懒得和他计较这些小问题,径直问道:“最近的情报,想必大总管已经看了吧?”

    “看了。”阿史那献回答得简单直接。

    “大总管对阿了达的悬赏令怎么看?”

    阿史那献不以为然地说:“一群跳梁小丑的小把戏,没必要理会。”

    “小把戏?”郑鹏据理力争地说:“这几天,我军的伤亡人数一直在扩大,大总管,你作为北路元帅,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将士们成为猎杀的对象吧?”

    “上了战场,就要作好牺牲的准备,就是到野外放羊,还有可能被野兽吃掉,哪有打仗的不死人?”阿史那献面无表情地说:“郑监军不必担心,这点伤亡我们还承担得起,也不会动摇军心,再说某也让人做了对应的法子。”

    郑鹏有些质疑地说:“大总管的应对之法,就是加强戒备,增派人手,对吧?”

    “没错,除此之外,某也会派人多收集情报,防患于未然。”

    说到这里,阿史那献有些骄傲地说:“中原有句话叫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努力都是陡劳。”

    想不到阿史那献能说出这么多道理,郑鹏有些郁闷,径直开口说:“大总管,开门见山吧,自阿了达发布悬赏令后,无必要的伤亡的确在增加,有件事大总管说得对,这点攻击不会动摇军心,但会影响士气,这对我军不利。”

    “郑副监的意思是?”阿史那献开口问道。

    说了那么多,左右不乐意,阿史那献干脆问郑鹏,到底想怎么样?

    郑鹏一脸正色地说:“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

    阿史那献楞了一下,有些疑惑地说道:“郑监军的意思是,我们也搞一个悬赏令?”

    “没错,也让他们尝尝被人猎杀的滋味。”

    “想法是好,不过。。。没钱。”阿史那献很干脆地说。

    郑鹏有些不相信地说:“这话说笑了吧,大总管,你可是北庭都护使,镇守庭州,北庭之税金,尽入大总管的口袋,朝廷每年都有大笔封赏拨下,怎么能说没钱呢?”

    大唐对西域统而不治,税收也很少,西域有产出、有出售牲口的收入、胡商经过交纳的税金等等,堂堂都护使哭穷,有点不太像话。

    阿史那献苦笑地说:“要是那些税金尽归我一人花费,肯定非常丰厚,可北庭将士近二万,这可是一大笔开销,养一匹马的成本可抵两个普通士兵,在北庭每个士兵最少也有二匹马,光是人吃马嚼,每天的花销都很惊人。”

    “不光吃喝,打仗要装备武器,一套好的武器装备不下二百贯,还不包括修理、维护等费用,郑监军,北庭在册的将士逾万人之巨,像庆典、招待客人、将士的赏赐、抚恤等等,每一项都是巨额的开销,郑监军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据我所知,这次征讨拨汗那,朝廷特别拨了一大笔钱下来。”郑鹏不紧不慢地说。

    “没错”阿史那献也不否认,很干脆地说:“有钱,可不敢花,因为这次出征不同,涉及吐蕃和大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他们会不会派援兵。”

    郑鹏打量了一下阿史那献,想了想,开口说道:“大总管,以你之见,如果要出悬赏令,这笔费用需要多少?”

    “阿了达的价码是一只耳朵一金,一金也就十贯,我们要出悬赏令,至少也要这个价码,一个一金,能有一千几百人,已经很了不起,至少要一万贯,不过考虑到杀得越多,奖励就越丰富,级别高的重要人物价码更高,这样一来,起码三万贯才行。”

    说了半天,就是三万贯的事?

    郑鹏心中有数,开口问道:“大总管能出多少?”

    “最多三千贯。”说到这里,阿史那献解释道:“一些重要的装备,需要向缴获的将士折现,这些需要现钱,将士们不认字只认钱,所以能动用的钱不多。”

    “三千贯?算了,省省吧。”

    就当阿史那献以为郑鹏要放弃时,没想到郑鹏很快说道:“大总管,我问你,如果出了悬赏令,如何鉴别是不是真的?不怕有人弄虚作假?”

    “简单,将士和普通百姓有很大的区别,每个士兵身上者佩带了代表身份的令牌,阿了达以耳朵和令牌作凭证领赏,我们也可以效仿,至于有人弄虚作假,这个没必要担心,我们在敌军里面有细作,只要将情报一核对,就知真假。”

    说到这里,阿史那献有些残忍地说:“要是有人敢弄虚作假,某会让他后悔到这世上。”

    有信心就好,郑鹏毫不犹豫地说:“那好,大总管尽可贴出公示,这笔赏金我出了,内容跟阿了达的一样,不过赏金加倍,对了,最后一项改一下,阿了达对表现好的人赏田地,这个仅力我没有,就改变代他向陛下请功。”

    “什么?郑监军愿出这笔钱?你不是开玩笑吧,这笔钱可不会少,六万贯还是保底。”阿史那献吃惊地说,目光都有些异样。

    三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