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高歌-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博陵崔氏不能和全盛时相提并论,但它的影响力犹在,所到之处,经常是万人空巷来看,很多当地的乡绅会在必经之路提前准备宴席,请郑鹏一行享用,当地的衙门也常派人开路、保护。

    一路招遥过市。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郑鹏领着迎亲队往回走的时候,元城这边也忙成一团。

    郑长铎一咬牙,把元城郑氏的老宅、祠堂都翻新了一遍,整个元城郑氏张灯结彩,就等着迎亲队伍的回来。

    “这灯笼有点破了,换一盏新的。”

    “家里的老娘们都干什么去,祠堂的蒲团破的破、脏的脏,不晓得更换一下吗?”

    “这角落都长青苔了,快点打扫好,免得让人看了笑话。”

    郑长铎背着手,好像一个领主一样不断巡视自己的地盘,就是一个小小的地方也不肯放过。

    一想到元城郑氏在自己的带领上发扬光大,特别是郑鹏娶了博陵崔氏的嫡氏女,郑长铎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有用不完的精力。

    九泉之下看到列祖列宗,也能抬起头说话了。

    刚训完一个不注意衣冠的下人,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隐隐还听到马车的声音,郑长铎皱了一下眉,背着手走出家门。

    一出大门,看到很多人正在门前的大路平整着,不断有马车把细沙拉来、倒在路上铺平。

    “这路是怎么回事,谁弄的?”郑长铎一脸疑惑地问道。

    记得自己并没有说要修路啊。

    守门的下人还没来得及说,眼尖的郑元业急冲冲地跑过来,抢着说:“阿耶,这是元城父老乡亲们的一番心意。”

    “心意?”

    郑元业马上解释道:“上次在酒楼跟王老、钱县丞他们喝酒,无意中嘟嚷一句,说这路有些破损,飞腾成亲,娶的是博陵崔氏的女子,这是我们元城郑氏的荣誉,也是元城的光荣,就怕到时让人小看,王老他们一听,都说这脸面不能丢,主动提出牵头集资修路,像上次一样铺上细沙,表示对侄媳妇的欢迎。”

    “不错”郑长铎抚着胡须说:“树活一块皮,人活一张脸,不能让博陵崔氏的人小看,更不能丢了元城郑氏的颜面。”

    看到郑长铎的心情不错,郑元业马上小声地说:“阿耶,昨天你喝高了,没法跟你请示,儿想这修路本是我们元城郑氏的家事,不能都让父老乡亲掏钱,要不然名声不好听,就擅自作主,从帐上支了五百贯去修路,算是出一份子。”

    一下子没了五百贯,郑长铎有些肉痛,不过还是点点头说:“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件事你做得好。”

    “哪里,没经得阿耶同意就擅用这么一大笔钱,还怕阿耶不高兴呢。”郑元业恭恭敬敬地说。

    郑长铎笑逐颜开地说:“该花的就花,对了,以后那些小帐小钱自己拿主意,这帐交到你手,我也放心。”

    郑福去博陵协助郑鹏造桥后,在郑元业的花言巧语下,家里的财政大权落到他头上,郑元业上位后,家中无论是大小事项,都要请示郑元铎,郑长铎有时感到烦,但对郑元业很放心。

    亲不亲,一家人,以前郑福管帐房,郑长铎老是感到有点不自然。

    郑元业一脸正色地说:“哪能呢,家里的事得阿耶作主,儿子就是替阿耶跑腿的。”

    “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一家人就要互相信任、相互扶助,抱成一团才能光耀门楣,明白吗?”

    “是,是”郑元业说话间,左右瞄了一眼,有些惊讶地说:“程儿呢,怎么不见他帮忙的?”

    郑长铎呵呵一笑:“程儿最近很长进,经常同窗研究学问,这不,他今天组了个局,邀请他大伯讲一下育才之道,听说很多人去,本想拉老夫去,不过家里事放心不下,就怕那些田舍奴做不称心。”

    顿了一下,郑长铎高兴地说:“咱郑家出了人才,是要介绍一下育才的经验,若不然,父老乡亲还以为我们敝帚自珍呢。”

    昔日成为元城县笑话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好不容易能吐气扬眉,郑长铎肯定不肯错过。

    人活一张脸。

    “是,是”郑元业马上附和:“现在父老乡亲都说阿耶微言大义、教导有方,是元城的楷模呢,对了,县里的学正还让我问下,阿耶什么时候能抽出时间,想让阿耶到书院给那些学童训话。”

    郑元业嘴里说得好听,心里有些不以为然:郑鹏那小子,青楼的常客、父老乡亲口中的笑话,亏他老子还有脸去训话,没赶出家门就是一市流儿,除了不学好,什么都学了,没想到他被逐出家门后,运气一下子来了,又是升官又是晋爵,现在倒好,连五姓女都娶了回来。

    这运气,怎么没落在自家程儿身上?

    一想到儿子,郑元业内心稍稍有些安慰,郑鹏回来一得势,三言二话就把儿子关到了阁楼里软禁,还擅自给他安排,娶了馆陶县石大富的女儿石金梅,那是一个膀大腰圆、面似包子的女人,想想儿子每天要对着这种女人,做父亲的也不好受。

    刚开始郑长铎的态度很坚决,好在,郑鹏长期不在,郑福也去了博陵,给郑元业有了可乘之机,跟石大富密谋后,石大富派个身手不错的手下潜入郑家,深夜点燃窗帘,而在阁楼上“苦读”郑程不顾危险从阁楼上跳下救人,这把郑长铎感动不已,心软的郑元家也帮他说好话,再经郑元业一番劝说。

    于是,郑程不用再关在阁楼上,而是可以在自己的房里用功,还经常约同窗游山玩水。

    两父子,分工合作,一个讨好老爷子郑长铎,一个对郑元家投其所好,再次掌控了元城郑氏。

    这时一个身材粗壮的妇人包着一个孩子经过,郑元业看到眼前一亮,马上叫道:“金梅,过来一下,阿耶早上还说想见巧儿。”

    石金梅连忙走过来,一边行礼一边把怀中的女儿递给郑长铎。

    “好巧儿,让太公抱抱。”一看到孩子,郑长铎马上喜开眼笑,抱着孩子又说又笑,好像瞬间换了一个人。

    郑元业在一旁小声地说:“耶,你看那些人铺路那么辛苦,儿想从帐上支点钱,中午去酒楼摆几桌,你老怎么看?”

    “应该的”郑长铎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说:“你看着办就行。”

    “哎,知道了。”郑元业眼前一亮,连忙应下。

    等郑长铎抱着孩子走远,一直在旁边的心腹小声地说:“郎君,修这条路不是说好由元城的乡绅承担吗,为什么还要往里搭钱呢?”

    “笨”郑元业冷笑地说:“修路是不差钱,可是某差钱。”

    钱在帐薄上,那是公钱,要把它拿出来,才有机会沾到好处。

    “是,是,是,郎君英明。”心腹心领神会,连忙应道。

    郑元业有些遗憾地说:“小门小户,也没多少油水,听说博陵崔氏的嫁妆很多,昨天听一个商队说,郑鹏那媳妇,光是嫁妆就有三百车,真是富得流油,要是那些嫁妆也交给我打理,那就太好。”

    “怕是不行”心腹小声说:“嫁妆是崔小姐的私产,就是小郎君也动不了,更不说郎君。”

    郑元业冷笑地说:“那么大的一块大肥肉,不吃上一口太可惜,看着吧,一口是吃不下,不过找着机会就啃一口,那也不错。”。。

505 误会() 
路上应酬多、添妆也多,即使人手足够、马匹也充足,郑鹏一行走走停停,就是起早赶晚,也在路上折腾了足足一个月才回到元城。

    回到元城,先是拜堂,刚拜完堂,高力士适时出现,他再一次带来李隆基的圣旨,一来还是二道,一道给郑鹏和绿姝带来丰厚的新婚贺礼,都是绫罗绸缎、金银饰物一类,还有一道是册封绿姝为五品县君的旨令。

    正好跟郑鹏的县男同级。

    李成义、高力士、姚崇、张九龄等人再次出现在婚礼上,除此之外,荥阳郑氏派郑向阳携了得重礼前来祝贺,有这么多大人物在,定州排得上号的官员,能来的差不多都来了,崔希逸和郭可棠也从长安千里迢迢赶来贺喜。

    最让郑鹏惊讶的,不是突骑施可汗派人送来一份厚礼,而是二哥库罗派人送来两匹极品好马。

    这两匹马是郑鹏订亲时库罗就派人送到定州养着,打算走得脱身时亲自送,走不脱身就让手下送。

    可惜,最后还是没赶得及。

    即是这样,郑鹏已经很感动了。

    郑鹏和绿姝的婚礼,成为元城的狂欢,三天流水席让元城的父老乡亲大饱口福之余,对郑鹏交口称赞,大肆庆祝了三天三夜这才慢慢归于平静。

    不过,就是客人再多,郑鹏也没忘把洞房的正事落下。

    三天后,送完最后一个客人,郑鹏躺在自制的沙发上,一脸疲惫地说:“终于清静了,差点没把我累坏。”

    黄三奉上一杯茶,笑嘻嘻地说:“少爷和少夫人新婚尔燕,累点好。”

    那笑容,笑得真是yin荡,郑鹏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滚,什么话到你嘴里都变味。”

    “是,是,少爷,小的这就滚。”被踹了一脚,黄三一点也不介意,笑逐颜开退到一边。

    “夫君,发什么火呢?”这时绿姝端着一碗汤进来,轻轻地放在郑鹏面前。

    郑鹏抬头瞪了绿姝一眼:“还叫夫君?都说了多少遍要改了?”

    “老公”绿姝有些调皮地吐吐舌头,乖巧地说。

    真是奇怪,仆人叫主人,不是郎君就是小郎君,郑鹏要求下人一律叫少爷,就是夫妻的称呼,也由“夫君”变成“老公”。

    感觉怪怪的,不过郑鹏坚持,绿姝也只好随他。

    “乖了。”郑鹏满意地说。

    绿姝温柔地坐在郑鹏身边,拿起汤匙勺起一匙汤,放在唇边轻轻吹了吹,试过温度再送到郑鹏嘴边:“这几天累坏了吧,老山参炖鸡汤,老公,多喝一点。”

    又是老山参,好像不花钱一样,郑鹏都有点喝腻了,可看到绿姝一脸关切的样子,还是张大了口。

    站在窗边的红雀把目光转到窗外,不忍直视:堂堂博陵崔氏的小姐,好像变成一个婢女一样侍候自家夫君,作为婢女的红雀都看不下去了。

    没办法,谁叫自家小姐乐意呢?

    喝完汤,婢女刚把碗撤下去,崔二走进来行礼:“小姐,姑爷。”

    绿姝开口问道:“管家,有事吧?”

    崔源把二管家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跟着绿姝一起来到郑家,主要是听绿姝吩咐,并打理她的私人财产。

    那么多嫁妆,还有那么多奴仆,也得有人管理才行。

    崔二恭恭地说:“小姐,嫁妆和宾客送来的贺礼太多,哪些去、哪些留,还请小姐和姑爷作个定夺。”

    绿姝出嫁,作为崔氏三房一根独苗,崔敬可是非常慷慨,嫁妆足足装了二百辆马车,沿途不断有人添嫁妆,特别是那些从三房嫁出去的外嫁女,对绿姝好到不得了,各种礼品送送送,回到元城差不多三百辆马车。

    李隆基没来,派高力士来庆贺,皇帝出手自然不凡,赏赐了一大堆的东西,姚崇、李成义等人都奉上厚礼,定州那些官员也不是空手来的,光是登记贺礼的册子就装了一个小箱子。

    送的东西多,很多贺礼形成重叠,像金银珠宝这些还好说,像活物、食品和不易保存的东西,需要把它们妥善处理,免得造成浪费,像陪嫁过来奴婢和健仆,也要安排她们做合适的事,不能白吃饭。

    别的不说,光是近三百辆拉嫁妆的马车就要处理,郑鹏就是需要马车出入,也不可能用上三百辆马车,那么多车夫和马匹,人吃马嚼,每天的开销都不是小数,早一天妥善安置,就早一天拒绝浪费。

    “老公,你说怎么处置?”绿姝扭头就问郑鹏。

    郑鹏打了一个呵欠,很快麻利地站起来:“不提还差点忘了这件事,收了那么多礼,光是看礼单,都没拆过,一起去看看吧。”

    “嗯”绿姝小声应道。

    一行人来到一排厢房前,当厢门全打开时,郑鹏的眼睛都瞪大了:礼盒,全是礼盒,七间偌大的仓库被礼盒堆满,看起来非常壮观。

    绿姝明显也被堆积如山的礼盒惊呆了,有些失神地说:“怎么这么多东西?”

    崔二有些骄傲地说:“以博陵崔氏的名气来说,不多,记得北朝年间,博陵崔氏一位尚书成亲,那才叫大场面,皇亲国戚不知多了多少,四品官都进不了门口,收到的贺礼足足堆了三十个大仓库,清点了二个多月才盘算清楚,那才叫多呢。”

    北朝年间,名门世家林立,可以说士族比较鼎盛的时期,可惜河阴之变后,九品中正制变成了一种形式,到隋唐推行科举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