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高歌-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鹏上位已久,又多次率兵出征,早已养成一股上位者的气势,说话的时候,虽说语气很柔和,但是说到后面时,气场一放,安思顺和安禄山都感受到里面蕴含的肃杀之意,吓得二人连忙表态。

    二人生怕郑鹏不肯收他们呢,哪敢有异心。

    郑鹏亲自把再次跪下的二人扶起,随手拿了一张柜票放到安禄山手里,开口道:“现在快过年了,也没有什么事,这张柜票拿着,做几套好点的衣裳,好好游览一下长安,赏赏花灯什么的,就当是熟悉一下环境,看完上元节的花灯再来找我。”

    还没干活就先发赏钱?

    安禄山有些意外,当他无意中看到柜票上的金额时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将军,这,这太多了,我们兄弟二人,不用这么多。”

    本以为是一百几十贯的赏钱,就当是收人的见面礼,没想到那张柜票上的数额是一千贯,一千贯啊,相当于一百两黄金,妥妥的一笔巨款,安禄山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算一下,这是郑鹏第三次给自己钱了,第一次在牲畜市,第二次是献马时给,现在是第三次。

    真大方,赏的钱越来多,收了人、给了钱,没急着安排差事,主动给了一个长假,快快乐乐地过年,这种东家哪里找?安思顺和安禄山心里暗喜:跟着一个有能力又大方的人,日子肯定不会差。

    郑鹏摆摆手说:“是我的人,肯定不会亏待,给你就拿,好好玩一玩,看完上元节的灯会再回来报到,去吧。”

    安禄山和安思顺闻言大喜,再三谢过才双脚带走地走了。

    长安城又大又繁华,应有尽有,二人想吃的东西很多,想买的东西也多,只是苦于口袋里没钱,得了一千贯,这下可以好好的乐一阵子了。

    

839 两个穷措大() 
“姑爷,这二个小人物,不值得这般看重吧?”安禄山和安思顺走后,崔二有些好奇的说。

    市集替二人解困,赠金;

    二人前面来借献马投靠,再次赠金;

    收下二人,第三次赠金。

    前面只是五两,然后是十两,第三次直接一百两,要是一次二次还可以说是善心,一连三次,绝不是好心那么简单。

    郑鹏淡淡地说:“别小看这二个人,以后他们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哈哈哈。”

    说到后面,郑鹏忍不住有些得意地笑起来。

    一位堪称乱世枭雄的人物,还没成长就被自己收为己用,郑鹏内心暗暗得意。

    嗅到一丝机会就全力以赴,在有限的条件下给郑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是用五两黄金淘到一匹远超五两黄金的好马,然后抓住郭通雄上青楼的机会戏弄了他一把又能全身而退,都体现了他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

    “是,老奴拭目以待。”崔二连忙说道。

    老实说,崔二对安禄山和安思顺没什么好感,在他眼内,像这二个田舍奴一样的人,一抓一大把,没必要太过在乎,不过郑鹏看人的目光向来极准,说到底崔二是对郑鹏有信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冬至。

    冬至对古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唐朝很重视这个节日,老百姓在家中烧香拜祭先人、神灵,皇帝也要到长安城南郊的圜丘祭祀天地,朝会群臣与各国使节,官府放假一天,还会下旨大赦天下,可以用“千官望长至,万国拜含元”来形容。

    这么重要的日子,作为大唐的功臣,郑鹏也被征召进宫赴宴,对李隆基来说,这是施恩的一种方式。

    除了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外,来长庆朝贺的外国使者也会参加,宴会的规模很大,郑鹏作为风云人物,本想随便找个不起眼的位置,喝完就走,没想到李隆基让高力士把郑鹏拉到身边。

    大唐处在最强盛的时候,国库充盈,再加上有大批的外国使节,面子不能丢,宴席很丰富,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郑鹏看到满桌的山珍海味只能暗叫可惜。

    现在大冬天,菜摆出来,很容易就凉,一凉就不好吃,刚端出来的时候,色香味俱全,郑鹏看到都垂涎三尺,可开席前,李隆基要先讲话,先说感谢上天庇佑,然后说今年取得的成绩,最后还要对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者表示赞赏云云,等李隆基发表完毕,众人行完礼重新入席时,那菜都没有热气了。

    想着年轻人不要紧,凉了也照吃,身体好扛得住,没想到刚开始吃,不断有皇亲国戚、重臣和外国使者前来敬酒,别人来敬酒时,李隆基可以安然就座,可郑鹏只能一次次站起来。

    王公重臣在行礼,自己一个小小的云麾将军总不能在这些大人物面前摆架子吧?

    郑鹏算是明白了,就吃饭来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体验:有的人吃饭是为了解决饥饿,有的人吃饭注重环境,有的人吃饭是为了应酬,而郑鹏感到,自己到宫中赴宴不是为了吃,而是做宴会上的“吉祥物”。

    “这位就是威名赫赫的冠军候?真是年轻有为。”

    “没想到,大唐新一代的战神是这么年轻,了不得。”

    “冠军候,真是久仰大名,某是大食使者罕德,大食的众将士非常敬仰将军。”

    “青出于蓝,上天对天可汗太眷顾了,大唐出了如此猛将,这下看哪个还敢挑衅天可汗的威严。”

    “冠军候不仅玉树临风,还年轻有为,不知家中有几个妻房?什么,才二个,不行,太少了,老夫有个孙女,年芳十三,温文婉雅、清丽可人,不知冠军候。。。”

    大唐灭了吐蕃,把西部最强盛的帝国并入自己的版图,消息传出,周边诸国皆惊,生怕哪天早上一睁眼就看到大唐的军队兵临城下,生怕自己被盯上,于是纷纷派使者到长安的进贡和祝贺,他们一边对李隆基表示忠诚,一边又对一旁的郑鹏表示好奇,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听说郑鹏只有一妻一妾,还没有儿女时,瞬间高能般化身为冰人,弄得郑鹏有些狼狈。

    郑鹏感到自己不仅是“吉祥物”,还成了被人观赏的动物,约约还有“种马”的潜质。

    一顿庆祝冬至的宴会,足足吃了一个半时辰,郑鹏看到那些菜都快冷成冰块了。

    算了,回去弄个火锅,把绿姝、林薰儿、妹妹、妹夫还有郭可棠一起涮,吃个肚皮圆再睡。

    眼看这场冬至宴快要顺利结束时,突然间,有两个中年人拉拉扯扯,走到李隆基附近,被御前侍卫拦住的时候,两人一起跪下,齐声叫道:“求皇上主持公道。”

    郑鹏看到楞了一下,不会吧,快要过年了,在冬至宴时告御状?

    李隆基一听到这两个人的声音,当场就皱了眉头,有些苦恼地说:“又是这两个穷措大,大过节的也不让朕顺心。”

    说罢,摆摆手说:“让他们过来。”

    高力士应了一声,过去把那两个互相推搡的年轻人领了过来。

    趁着众人把注意力放在两个中年人身上的时候,郑鹏小声地问旁边的兵部尚书王晙:“王尚书,这二个是什么来头,皇上怎么看到他们就叹气呢?”

    唐朝骂人的话不多,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骂法,像田舍奴、田舍郎、市井儿这类多是出自普通老百姓之口,穷措大是骂士子大夫一类的有学识的人,跟李隆基接触这么多,郑鹏还是第一次听到李隆基骂人。

    不仅骂人,看样子,好像李隆基对这两个中年人好像没什么办法。

    这两个是什么人,连李隆基也怕他们?

    王晙闻言,呵呵一笑,有些无奈地解释说:“这两个是王贞的儿子,说到底就是两个市井儿、穷措大,一点芝麻大的事闹了一年多,皇上也让两兄弟弄到心烦,没想到他们竟然不顾朝廷颜面,在御宴上又闹了起来。”

    “王贞?”郑鹏皱着眉头想了很久,很快摇摇头说“恕某孤陋寡闻,请王尚书解释一二。”

    王睃点点头说了一声好,然后小声给郑鹏解释起来,经过王睃耐心的解释,郑鹏终于明白怎么一回事。

    原来王贞就是王及善,王及善是武则天时文昌左相(宰相),“贞”是王及善死后的谥字,而闹事的二个人,是王及善的儿子,大的那个叫王仲文,小的叫王仲武,要说这二兄弟的事,还要说王及善。

    王及善的父亲父王君愕于隋末率义军投唐,拜大将军,贞观十九年(645年),王君愕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战死辽东,年仅十四岁的王及善以父荫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一路浮沉,终于在武则天当政时,当上也宰相,才华平凡的王及善当了内史,当时人说他是“斑鸠占了凤凰池“,这是“鸠集凤池”的由来,平时没见王及善有什么作为,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他规定官员不准骑驴上班,又派人终日驱逐,人称“驱驴宰相”。

    靠父荫上位,熬资历当上宰相,施政时没什么作为,但王及善却很有眼光,在李旦和李隆基困难时,暗中帮助了很多,李隆基是知恩图报的人,上位时后没忘记王及善帮助过父王和自己,把王及善的两个儿子都作了安排,一个安排在光禄寺,一个安排在大理寺,都是任少卿,还作主把两个郡主嫁与二人,可以说皇恩浩荡,然而,不知为什么,原来过得好好的二兄弟,突然闹分家,分就分吧,可分了十多次,李隆基也派人作中间调解了三次,没一次成功,哥说做弟弟的贪心,弟弟说做哥哥不均,一闹就找李隆基作裁判,弄得李隆基一个头二个大,看见这二个人都怕。

840 麻烦找上门() 
郑鹏有些奇怪地说:“分家的问题,老人去世前,没有分清楚吗?”

    “谁知道呢,据说老人在时,二兄弟一直和睦相处,很少争执,王老喜欢享受天伦之乐,一家人热热闹闹,免得分了身边没人,也就一直拖着,谁料一夜急病,原来身体还算康健的王老说走就走了,也没留下具体的遗言,不过很多人证实他不止一次当众说过家财由两个儿子平分,王仲文和王仲武二人官职相同,都娶了郡主为妻,实力相当,于是在分家产时势均力敌,怎么分都不满意,一吵就找皇上主持公道,皇上也不想压他们,一闹就给他们派调停人,调了一年多还不行,肯定心烦。”

    有一句话王睃没说,要不是皇上看在王及善的份上,早把这两兄弟流放了。

    闹起来没分寸,吵起来也不分场合。好在宴会已到了尾声,那些外国使团已先一步离开回到各自的驿馆,不至于在外人面前丢脸。

    这时王仲文和王仲武已跪在李隆基面前,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李隆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越听越心烦,突然大声训道:“都给朕住口!”

    天子一怒,四言皆惊,李隆基一声怒喝,整时全场都静了下来,就是那些想收拾碗碟的宫女、太监也停下了动作,偌大的麟德殿针落可闻。

    “皇上息怒,微臣罪该万死。”王仲文、王仲武这对刚才还争得不可开交的兄弟,这次倒是很有默契,差不多异口同声地跪下认罪。

    李隆基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二人一眼,很快又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别人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尔等已是亡父之人,父慈子孝不能再续,就不能兄友弟恭吗,非要让先人在九泉之下不能瞑目,非要让别人看王家笑话吗?”

    自古以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昔日李旦和李隆基是皇室贵胄,被武则天压迫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招来杀身之祸,日子也过得艰难,穷困时生日想吃个面汤也是奢侈,当时作为宰相的王及善替二人在武则天面前说了不少好话,还暗中施了几次援手,让李旦非常感激,不止一次叮嘱李隆基有机会要厚待王家人,也就是有这一份香火情,王氏兄弟才能荣登少卿之位,还娶了郡主。

    也不知这二兄弟哪根筋抽了,倔强得很,李隆基硬是让这二兄弟弄得没脾气。

    王仲武向李隆基行了一礼,一脸悲愤地说:“皇上,王仲文贪得无厌,仗着是兄长欺负微臣,兄不友,弟如何恭?”

    李隆基还没有发话,王仲文就反驳道:“一派胡言,分时是你目无尊长、无理取闹,皇上,弟不恭,微臣真的很难对他友善。”

    眼看二人又要翻旧帐,李隆基也火了,寒着脸说:“分,一定要分,朕也看出来了,要是不把这事解决,估计这年也不好过,你们兄弟二人在过年前协商好分家的事项,协商好,和平分家;协商不好,全部充公,看尔等还争什么争。”

    都说清官难管家务事,李隆基本不想用强,每次都是派人调停,但这二兄弟的脑抽了,无论派谁去,都说配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