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欲扬明-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儿子眼睛里流露出异样的光芒,那是一种嗜血的残忍与难以压抑的野心,严嵩厉声呵斥道:“愚蠢!你若是想将我严家冒抄家灭族之险立下的擎天保驾之功一笔抹杀,不妨这样去做!”

    严世蕃怔怔地看着父亲,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注: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以胡惟庸案、蓝玉逆案为由,先后多次骤兴大狱,大规模地诛杀功臣,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几年,杀了四五万人,将随同自己征战多年的开国文武功臣屠戮殆尽。此两案合称“胡蓝之狱”。

第七十二章圣意臣心(解禁第九章)() 
严嵩说:“太祖高皇帝当初以胡惟庸案、蓝玉逆案为由,屡兴大狱,广为株连,不外是应了那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今日这等情形,可到了烹狗藏弓之时么?”

    严世蕃觉得自己怎么也跟不上父亲的思路,委屈地叫了一声“爹”,再也说不出话来。

    “你还不明白么?竟连如此简单明了之局都看不破,亏你平日还自负识人知大势,老夫羞也羞死了!”严嵩冷笑着说:“几个闲散勋贵加一个翰林院里待了一辈子的迂腐书生,不是你爹小觑他们,你倒是说说他们在朝堂之上有何班底?还需要你和陈洪去彻查什么?翰林院的清流先不去说他,各部院司寺衙门的职官司员有几个是薛林义、陈以勤那帮逆贼的铁杆心腹?”

    严世蕃不服气地说:“爹不是对儿子说过薛林义等人的布置么?他们要各自带着家兵去抓那六部九卿,跟着出去的便是附逆之人,这些人背后更牵着一大串的知交好友、门生故吏,皇上只为推行新政,也要趁这个机会兴大狱来斩草除根”

    “附逆之人自然凌迟难诛,斩草除根却不是在此时!”严嵩打断了儿子的话:“皇上厉行新政,已然将全天下的宗室勋贵、官绅士子都得罪了,若是不思安抚,反而借逆案兴大狱,新政还要不要推行?再者说了,如今城外鞑靼几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若是骤兴大狱,我大明立时就乱了,亡国有日也未为不可,莫非你道皇上连此节都看不出来么?”

    严世蕃终于明白了一点,说:“爹的意思是皇上要陈洪和儿子彻查到底的口谕不过是一时气愤,终归还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严嵩叹了口气说:“唉!若是气愤倒也罢了,为父担心皇上还是不放心我父子二人,便要用这个法子来试探我们啊!”

    “试探我们?”严世蕃老老实实地说:“儿子不明白皇上要试探我们什么。”

    “试探我父子二人是不是奸佞小人!”

    严嵩的话让严世蕃大吃一惊,嗫嚅着说:“爹爹言重了吧?薛林义那狗贼虽指证爹是同党,却被陈以勤那老不死的矢口否认,皇上也是亲耳听见了的”

    “皇上听见陈以勤说你爹不是他的同党,却也听见他说你爹是奸佞小人!”严嵩说:“为父对你说过,当今圣上最是雄猜多疑,行事不可以常人常理度之。陈以勤那个书呆子詈骂君父、谋划夺门之变,皇上也能法外施恩,许他们自尽,你道他是那种昏聩可欺之君么?”

    “那儿子该如何去做?”

    “这就要看陈洪的本事了。他如今升为司礼监首席秉笔,镇抚司、提刑司都归他管,皇上又有口谕,追查逆党由他领办,你毕竟只是协办,若是他能揣摩到皇上这层心思,你的差使自然就好做了。”

    “儿子担心陈洪那个阉奴刚刚上位,心气劲儿便如烈火烹油一般高灼,未必能想到这些”

    严嵩说:“那更是最好不过!他是领办,你是协办,且放手让他去干,待闹得天怒人怨之时再与他据理力争,不怕跟他把官司打到御前,收揽士心倒在其次,也让皇上看看我严家父子才是真正能体君忧、解国难的大忠臣。拼着被皇上叱骂两句,‘公忠体国’四字评价便简在帝心了。”

    “爹说的是,儿子知道该怎么做。”严世蕃刚应了一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忙紧张地说:“那那皇上留下夏言那个老东西,可也是记得陈以勤那老不死的说的,日后能杀爹的,只有夏言一人?”

    严嵩冷笑一声说:“哼,能做此之想的,大概也只有陈以勤那个书呆子吧!莫说杀不杀你爹,不是他夏言所能自专;便是能自专,他也断然不会对你爹下此狠手。一言以蔽之,他是君子,复任内阁首辅之后没有杀你爹,日后怕是将刀塞到他手上,他也不会了!”

    “那倒是,他今日承了父亲天大的人情,日后若是再恩将仇报,恐为世人所不齿。”严世蕃想了想,说:“不过,儿子以为爹今日那样帮他说话委实有些过了,便不将他罢官削籍,皇上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有道是墙倒众人推,他柄国数年,虽说用了不少人,却也罢了不少人,那些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见他势弱,便会趁势群起而攻之;他门下之人见这情形,也会生出那改换门庭之心,此消彼涨,只要他的声誉日衰,总有一日爹能一举扳倒他。徐阶已经入阁两年,高拱圣眷无人可比,入阁只是早晚的事,内阁首辅那把椅子若是被夏言那个老东西再坐上几年,恐怕”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去做,贪功冒进只会适得其反。为父今日帮他说话,其实也是在帮吕芳吕公公说话,你看方才在内阁议事堂的情形,吕公公不过去搬把椅子,皇上就如此牵挂,让你与高拱去帮他,可见没有一点要迁怒于他的意思。吕公公都能抬抬手放过,又怎会重处夏言?至多不过罚俸而已,这样略施薄惩未必会伤他分毫,加之他的门生高拱如今又是皇上最为信任之人,还有谁会想到要去攻讦夏言,更有谁敢做改换门庭之想?”见儿子情绪有些低落,严嵩安慰他说:“帮他说话也无甚打紧,得了皇上‘老成谋国’的四字赞誉,也不枉我父子二人受这一夜惊吓了。”

    严世蕃说:“便是皇上略施薄惩,未伤他分毫,被勒令回府养病也扫了他这个首辅的面子,儿子还是不明白爹为何起初要说夏言那个老不死的最为幸运?”

    严嵩苦笑一声:“你可记得皇上在东阁说的‘这仗,你们让朕还怎么打下去!’这句话么?”

    严世蕃顿时恍然大悟:“竟是如此!”他叹口气说:“没想到爹到头来还是如那高仪一般,要在前面给夏言那个老不死的挡风遮雨”

    “给他挡风遮雨?他配么?”严嵩轻蔑地一笑:“我大明朝只有一人能呼风唤雨,那便是皇上;也只有一人能为皇上挡风遮雨,那便是内阁首辅。夏言当国这两年,虽秉承上意做了不少事,却没能挡住皇上呼唤来的风雨,举子罢考、新政之争乃至这次薛贼谋逆,终归都还是得皇上赤膊上阵。皇上膺天命而为九州之主,却每每都要亲自上阵披荆斩棘,这非是人臣事君之道,更是他夏言这个首辅失职!”

    “是。”严世蕃由衷地说:“时下也只有爹这样的睿智之才,方能助皇上度过这道难关。”

    “谈何容易啊!千夫所指、万世骂名为父定是躲不过去了,好在皇上让你协助陈洪追查逆党,倒是我严家天大的幸事。”

    严世蕃点点头:“儿子定按爹的吩咐去办。不过,儿子听说陈洪是吕公公的干儿子,吕公公是出了名的‘活菩萨’,若是有他点拨,陈洪也未必会大肆攀缘”

    “那就要看石详放的那把火有多大了。”

    严世蕃打了个寒噤:“爹的意思是说”

    严嵩微微一笑:“奔波一夜,老夫真有点饿了,你去问问,小伙房的宵夜怎么还未做好?”

    严世蕃赶紧将已经滑到嘴边的那句足以将他严家抄家灭族的话咽回肚子里,恭顺地说:“是,儿子这就去!”

    “方皇后十四岁便入宫伺候朕,晋位皇后以来,端庄贤淑,母仪天下,堪称我大明一代贤后,未曾想今日竟”朱厚熜说不下去了,乾清宫里响起了他咬牙切齿的声音:“你们你们这些个狗奴才!朕恨不得把你们都杀了!”

    吕芳重重地将头磕在地上,呜咽着说:“奴婢奴婢愿领死谢罪”

    陈洪和黄锦两人一起跪了下来,将头在地上捣蒜般地重重磕着:“奴婢都愿领死谢罪”

    惟恐在君前失仪,更惟恐愈加激怒了皇上,吕芳只能拼命压抑着自己,呜咽声中流露出的悲痛就越发的撕心裂肺。陈洪、黄锦等人毕竟年轻,此刻已是嚎啕般地痛哭。

    朱厚熜满腔的怒火正无处发泄,此刻又听到他们这样嚎哭,随手抓起了旁边的东西疯狂地朝着他们身上砸去。

    “咣铛”一声,一个花瓶砸在了吕芳的头上,吕芳当即被砸倒在地上。

    看到殷红的血一下子从碎瓷片划破的伤口处流了出来,朱厚熜一愣,手也停了下来,喝问道:“为什么不躲?”

    “奴婢奴婢不敢千错万错都是奴婢们的错,请主子且息雷霆之怒,莫要气坏了身子。”吕芳泪眼凄迷地看着震怒中的皇上,说:“奴婢万死不当说上一句,发生这等事体,主子剐了奴婢也是情理之中,但主子为万乘之君,圣体安康是苍生社稷之福;圣躬违和,天下百官万民莫不提心吊胆。时下朝局不稳,社稷堪忧,我大明再经不起折腾了啊主子”

    看看鼻青脸肿,头上还流着血的吕芳,再看看陈洪和黄锦被烟熏的如灶王爷一般,脸上手上燎起了一颗连一颗黄豆大的水疱,朱厚熜满腔的怒火真不知该如何发泄出去了

第一章多事之秋() 
(第三卷解禁第一章)

    嘉靖二十三年,大明王朝的多事之秋。

    该年年初,为缓解财政危局,朝廷决议在两京一十三省全面推行嘉靖新政,改两税法为一条鞭法,除照例征收科米粮赋之外,杂役折银,计亩征收,并将役银由旧制按户、丁征收改为丁、亩分担,火耗归公,用以养廉。同时,推行两大财税政策,一为官绅士子一体纳粮当差,即是取消了自明初便一直实行的官绅士子免税的优抚政策,其名下之田自嘉靖二十三年起,一律以民田税率之半起课征税;一为子粒田征税,藩王宗亲、勋显贵戚受赐之子粒田也自嘉靖二十三年起,收取五成以为国用,仍留五成以为奉养。

    三月,因对官绅士子一体纳粮当差之法不满,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八百余名应试举子罢考,朝廷不得已取消了当年的会试大比;并由此引发了激烈的新政之争,波及两京各大衙门,一十三省各省府州县地方牧民之官也纷纷上疏,或曰新政“违背祖制,祸乱家邦”,或曰新政“救时济难,利国利民”,朝野上下争论不休,其声势已不逊于当年的“大礼仪之争”。

    七月,因屡请开互市被拒,明朝又兴兵欲收复河套地区,鞑靼虏酋俺答悍然率举全族之力,率二十万大军犯边。大同总兵、咸宁侯仇鸾开城请降,并以新政“乱祖宗之成法,变春秋之大义”为借口,打着“清君侧,正王道”的旗帜,宣布起兵靖难。朝廷决议坚守京城,一边实行“坚壁清野”之策,疏散京畿百姓;一边招募义勇乡民,加紧整军备战,并传檄天下,调集漕军及山东、河南各省卫所军进京勤王。

    九月,鞑靼虏贼及大同叛军兵发三路,一路绕过宣府、洪州堡,攻破居庸关以西的白羊口后,直逼北京;一路两万人从古北口、密云出发;俺答与仇鸾亲率主力,攻破紫荆关,向北京进发。沿途各卫所关隘虽奋起抗击,死战不退,却因积弊导致武备松弛,兵不耐战,终致蒙古大军长驱直入,一路杀至京师,数十万百姓或丧生敌手,或被掠为奴隶,或流亡异乡,山西、河北局势一片糜烂。

    九月二十八日,鞑靼三路大军相继攻至北京近郊,京师告急,嘉靖帝朱厚熜宣布京师戒严,分派文武大臣分守九门。

    九月三十日,嘉靖帝朱厚熜御驾亲征,率军二十二万列阵于京城九门之外,并命关闭城门,意欲鞑靼虏贼决战于城下。

    十月三日,鞑靼虏贼进抵京师。明军与之于京师九门之外鏖战数仗,初时明军仰仗火器之利,连番大败敌寇于彰仪门、德胜门。后因连日秋雨,明军火器多不能用,鞑靼分兵攻打各门,一连四战大败明军。明军各门守军损失惨重,不得已弃守七门,聚重兵于彰仪门、德胜门,战局一时陷入僵持。

    十月二十三日,城内部分不满于子粒田征税的勋贵和官员于当晚子时举火为号,发动了震惊朝野的政变——

    是夜,政变的主谋,锦衣卫都督、永安侯薛林义和加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衔、翰林院掌院学士陈以勤,带着锦衣卫一卫五千余兵马直扑皇宫。此前获罪被革去司礼监秉笔一职的太监石详等人为内应,打开宫门,放叛军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