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路道:“你家的大院套也有炮台?”东北的大院,为了自卫,至少一个角落有炮台。所谓炮台,就是一个土楼,或者土台子,上面放一杆**。**,东北叫洋炮,是填装火药铁砂的,所谓铁砂,其实是铅弹。

    火药和铅弹,民间基本都是自己做。火药按照硝硫磺木炭做,各家配方都不一致。铅弹的做法很有意思。材料是铅,坩埚,炭火,罗卜一个,稠粥一大盆。坩埚没有,砂锅也可,能融化铅就可以。

    把铅融化,向罗卜上侧浇下。融化的铅液沿着罗卜流下,形成圆珠,落入下面的粥盆里,迅速凝结,形成圆铅弹。

    **永远放好弹药。土匪来了,便点火,把**打出去。土匪一听,知道家里有防备,撤。

    谢文东:“我的大院子,四角四个炮台,有事用四杆洋枪站岗。洋炮没用。”

    打洋炮,也有学问,就是要把枪托砥在肩头,否则后座力大,会伤人的。洋炮打的方向,也有门道,轻易不能打死人,最多就是打在路上,或者打死马。最严重的,也不过打伤,情谊不打死人。否则,要和土匪结下仇,谁都不敢。

    大院套,土匪不会轻易进来。

    小路道:“你家来过土匪吗?”土匪轻易不来,一般在秋收卖了粮食后才来。

    谢文东:“我的名声出去了,土匪轻易不来。”言下很得意。的确,一个三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土匪轻易不敢来。谢文东为人胆大,好打抱不平,在乡间威望很高。

    小路道:“日本人也来过吗?”

    谢文东表情一下子就不那么振奋了。小路这一次捧哏没捧好。

    谢文东:“大院套防土匪行,防日本人,不行。”

    小路道:“怎么就不行?”这一次捧得好。

    谢文东:“小鬼子枪打得远,枪法好。离老远的地方就开枪,还能打死人。日本人的小炮劲大,一炮下来,大门就炸塌了。”说着直摇头。其实,他说的是掷弹筒。

    小路道:“我知道,九一八以后你就跟李杜的部队干了。”这一段经历光彩,但不顺当。

    谢文东:“是。我当土龙山骑兵旅团长,人就是我的自卫团。不过,很快就败了。”继续摇头。谢文东当着小路的面,不吹牛。小路的队伍强大,他能不知道吗。

    小路道:“小日本开拓团要占你们的地?”日本人迅速开始移民。日本人修路,测绘地图,测量水文,测量气象资料,研究土壤,探勘矿藏,所图非小。移民,就是他们占领土地的重要措施。

    谢文东:“小鬼子鬼心眼子多啊。他们知道,咱们中国人能跟他们不一条心,就把他们的人搬过来,占咱们的地盘。过个几十年,整个关东就是日本人的了。可不就是强占吗。一垧熟地,当时价格一百块,日本人就给一块钱。”

    小路道:“简直就是强盗。”

    谢文东:“我们不干,他们就强收地照,还没收我们的枪。干脆,我们就反了。”

    小路道:“你们打死了饭冢大佐,扬名国际。美国,英国,南方的报纸就不用说了,都报你的事情了。”

    的确,当初谢文东当初土龙山造反,引起的反响巨大。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望。

    |

    走了一阵,前面来人道:“咱们走哪一条岔路?”这个人是谢文东的人,显然是在问谢文东。

    小路道:“不是说好了吗。按照计划行军,就能避开敌人的搜索部队。”

    谢文东走到岔路口,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东西,挡在路边的一个树桩上,对着树桩跪倒。

    他身后的几个人也跟着跪下来。都是他的老部下。

    谢文东磕头,拜了几拜,后站了起来,把那个东西拿了起来,装进衣服里。

    这一回,小路看清楚了,是一座小佛像,不知道是铜的,还是金的。谢文东衣服口袋很深,几乎在腋窝下。又是汗,又是油腻,也不知道是尊重,还是不尊重。

    谢文东道:“按照路长官的计划,走右侧岔路。”

    回头对小路道:“以前在右边的山路遇到了一些事,那一条路挺邪性。好在我带了佛像拜完了,没事了。”

    原来如此。

    小路对他研究很深刻,知道他是个很复杂的人。

    首先,他是个土豪。这是他最基本的一面。他的很多作为都离不开这一面。参加抗日的过程和古代土豪起事很相似。不光是土豪,他还是土匪。他因为跟土匪结交绑票才去的黑龙江。

    他的性格里有投机的一面。他抗日开始是被是被裹挟,但是他很快就成了头头。抗战胜利后,选择国共的决策过程很清楚地显示了他投机的一面。当然,他的性格还有圆滑的一面。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大地主,能和各方力量打交道,足见其圆滑。

    谢文东很擅长笼络人心。他始终有几个忠于他的人跟着他。另外,他的名声在所有土匪里也不错,否则不会有人投奔他。不过,他的迷信却是有名的。特别在年老后,他迷信逾甚,整日带着算卦的工具,很多行为靠打卦决定。

    谢文东贪财也是他的性格的一面,他永远不忘记敛财,死后尸体上的棉衣服里还藏着金镏子。

    能屈能伸,让他几次东山再起。他有如此大的名望,却被日本人的五间房,四十晌地,矿山把头的位子所吸引,老老实实干一个小小的把头矿山,对矿工还不错,什么人求到他,一般不拒绝。这就是隐忍。

    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很负面,但是,他心里还是懂得大义的。这表现在他开始抗日,多年不降,投降后自杀等几件事上。

    走在路上,地面湿滑,很难走。过了一道不高的山梁,到了一条江边,水势凶猛。

    小路突然心里一动,道:“今年秋天雨水好大,看这河水,跟夏天一样。谢军长,这条河叫什么河?”

    谢文东道:“乌斯浑河啊?你不知道?”

    小路听到了这个名字好像被雷打击了一样,道:“今天几号?”

    八女投江!就在这附近!

    王仁志道:“今天八月初八。”

    小路道:“阳历呢?”

    谢文东道:“我不会用阳历。”

    王仁志道:“应该是10月1号。”

    小路一拍脑袋,道:“王仁志,你还有多少人?”

    王仁志道:“刚才分出四百运送伤员,如今还有五百多。有任务?”

    小路道:“我们过牡丹江去松花江还需要多久?也就是说,你9号之前能不能回来,赶到这一带?”

    王仁志道:“没问题。”

    小路道:“我给你交待个任务。”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王仁志听完了,马上离开,安排人手去了。

    小路让他留下二百人,给了他一些武器,在这一带准备物资和密营,为战斗做准备。

    王仁志道:“留人可以,补给也跟得上。可是前面碰到大股讨伐队怎么办?”

    小路:“我早就有安排。江北有部队来迎接。”

    小路其实是想让他救援投江的八个女战士。

    八女投江,谁不知道?

    ;

第255章 李华堂;滨绥佳大旗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0月1日。大罗勒密。

    松花江汇合了嫩江之后,转头向东北。这就是松花江干流了。哈尔滨就在干流上。沿着松花江干流,从哈尔滨向下游走,到了方正县附近,就是大罗勒密了。

    大罗勒密又叫大罗密,现在不过是个小村子,后世它发展成了一个镇子。

    而大罗勒密村的名字,来源于大罗勒密河。大罗勒密河松花江干流南岸支流,在方正县境东部。发源于方正与海林交界的张广才岭北坡,自南向北流,在大罗密村西汇入松花江。

    密营就在大罗勒密村附近,最初是李延禄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后来,李华堂在这一带打游击。

    小路谢文东带着部队,在莲花泡附近渡过牡丹江,经过艰苦行军,到了方正县附近的大罗勒密密营,小路叫部队休息,派人去松花江联系接应部队。再派几个人拿着赵尚志的亲笔信,进大罗勒密山里密营找李华堂。

    前两天在刁翎镇附近,李华堂的眼线告诉他们,说李军长往北走,去大罗勒密密营了。先遣军的人告诉他,自己是赵尚志派来的,知道李军长困难,来救援他的。那人因为赵尚志的关系相信了他,答应先去大罗勒密报信。

    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那个人带着两个人过来了。

    为首的那个人中等身材,穿着破衣服,胡子拉碴的,腰里两只匣子枪,正是李华堂。

    小路抢过来,道:“李军长,辛苦了。”

    李华堂,出生年月不详,河北滦县人。李华堂和谢文东一样,是个复杂的人,他土匪出身,“九一八”时是东北军的一个营长,李杜将军部下,在东北军当过兵,最高的军阶是营长。后来李杜将军抗战的时候他也参加。

    李杜出国后,李华堂拉起一支队伍抗日,人称草上飞。在最艰苦的时候,李华堂加入了赵尚志为总司令的北满抗联总司令部,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军长。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李华堂都是赵尚志抗日路线的追随者和赵尚志本人的崇拜者。李华堂在抗联时,最尊敬的就是赵尚志,因为他觉得赵很看得起他,不仅帮他的自卫军支队扩充人马,送给武器装备,还提议让他李华堂当抗日联合军副总司令,并且让他的大名与杨靖宇、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等人并列,在中共中央的抗日《八一宣言》上与露脸,冠之以民族英雄称号,全国扬名。

    因为先遣队的关系,他们得到了金条武器,很快恢复了元气。人数一多,气势起来了,李华堂和谢文东一样,私自恢复第九军的番号。

    虽然他也接受三路军赵尚志的领导,但不在一起,独立行动,活动范围在牡丹江下游一大片地域,南和谢文东相呼应,西侧是赵尚志,震动了日本人。

    在这一次大讨伐之前,第九军的声势很高涨,号称滨绥图佳大旗干。所谓竖起招兵旗,青壮年纷纷前来当兵吃粮。

    滨绥图佳,是四个地名,哈尔滨,绥化,图们江,佳木斯。这一带,历史上是清末民初采伐木材,开荒移民的主要地区,比松花江以北人口多,开垦好的土地多,因此抗日队伍也多。谢文东,赵尚志,周保中,李华堂等等,都在这里活动。

    如今,日军从秋天就开始讨伐。日本人讨伐的路数和历史上的一样,每一步都能抓到关键,把第九军的补给线全部切断,不过一个月,没打几仗,第九军没有吃的,很多人私下逃走,队伍基本上就散了。

    日本人早就对牡丹江附近的抗日力量摸透了,讨伐的战法,不靠打仗,而是靠切断补给,断了他们和百姓的联系。

    补给一断,抗日部队便想下山找吃的,这时候,讨伐队在城镇附近张网以待,效果极其灵验。为了防止抗日部队在山村里找到吃的,日本人的办法就是把百姓集中起来,住进集团部落。

    李华堂和谢文东一样,没有按照先遣队的战法,日本人对他们的情况很清楚,打败他,理所当然。历史上,大多数抗联就是这么失败的。

    李华堂见了小路,很高兴,道:“路兄弟,我真是太高兴了。是赵尚志兄弟叫你来的?”

    小路道:“是。那封信你看到了?”

    李华堂道:“看到了。就刚才看的。好,我跟你走。啊呀,谢军长不也在这里吗?看来,路司令是咱们的大救星啊。”

    小路道:“你的人呢?”

    李华堂道:“都在那边林子里藏着。其实,你们这上千人动静不小,我们早就看见了。最近,我们刚刚到这里,方正这里只有一百多人。我们得小心点。”对后面的那个人道:“去,叫弟兄们出来。好日子来了。”

    没多久,五十多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人走了出来,其实不是一百多人。经过李华堂舌头一说,五十多人就成了一百多人。

    小路道:“九军的弟兄们辛苦了。快,拿吃的。”

    吃了东西,这五十多个人精神多了。

    小路道:“你们怎么来方正了?”

    李华堂道:“刁翎一千多人把我打的,呆不下去了,跑出来。没想到,刚刚到这里,就又打了一仗。路司令,咱们下一步怎么安排。”

    |

    历史上,三江大讨伐开始的时候,抗联不能硬拼,决定西征。所谓西征,其实就是避风头,去敌人少的嫩江去。李兆麟是坚定的西征派,而且他的部队西征的确成功了。

    李华堂不同意,找个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