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还有十几万川军需要运输出川,投入战场。运输他们,必须从重庆上船,运到荆州甚至更远的地方,而辅贤的船回程又不愿空船,在当地拉了一些难民,直接运往重庆。
后来军方和政府也都利用他们,运输物资人员直接取重庆,这导致从各条路来到宜昌难民物资严重积压。
这些天,日军对宜昌的压力越来越大,难民越来越多了。
;
第262章 实业天才卢作孚()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38年10月23日,宜昌。
形势紧急。
日军在武汉会战胜利以后,继续西进,直奔宜昌
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到达宜昌。
抗战时期,军事人才和实业人才辈出,有如灿烂的星河。这个星河里闪亮有一颗灿烂的星星,就是卢作孚。他以他的卓越才华和决定的智力,为后代千万人所敬仰。
卢作孚社会地位很高,他的到来给宜昌带来了希望。很多何文元做不到的事,他可以做了。
卢作孚先跟何文元李伟二人在船舱里开了个会议,然后,三人下船。李伟按照商议好的,直接上了一艘货船,去中堡岛去了。
中堡岛在西陵峡和巫峡之间,距离宜昌不远,是江中心的小岛,上面有个小镇,在三峡确实是绝无仅有的。而这里是前些年美国专家考察三峡大坝建坝的之备选坝址之一,也是后世三峡大坝的坝址。
李伟和何文元的意思,是把一些货物运到这里,缓冲一下。李伟是军人,知道这里两侧高山,飞机轰炸不易瞄准,相对宜昌安全很多。李伟分工,在这里协调,待安排几个经理人员后,回到重庆,安排重庆的难民安置事宜。
10月初,政府发出了一道愚蠢的命令,要卢作孚把民生公司的船全部开往武汉下游凿沉,阻挡日军的军舰。
卢作孚拒绝了这一命令,把船集中到运输人员和物资上。
于是,一些船只成了救命船。正是有了这些船,到武汉会战后期,宜昌的物资少了很多。历史上那种一些物资没有运走的局面不见了。
卢作孚回到宜昌,并不发表意见,而是走遍码头货场,调查分析情况。情况清楚了,着急各方开会,发情况分析清楚。
宜昌至重庆,去时溯江而上,要走4天,返回顺江而下需2天,来回一趟6天。按照民生公司22艘轮船和2艘外轮的运力,要运输一年,加上辅贤的十几艘船,也要运输八个月。如何在枯水来临钱的40天内,将所有的人员和货物运走?
卢作孚的运筹能力很强:宜昌至重庆,整个运输划分为三段航行。即宜昌至三斗坪为第一段,三斗坪至重庆万县为第二段,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按照吃水深度、马力大小把船分开,在三段运输。大船在下游,川江的船在上游。货物运费只收平时的一成。
这是十分聪明的运输方法。三斗坪距离宜昌虽然不远,但已经在三峡里,飞机轰炸困难,陆军也不能到达,是修建三峡大坝的最佳地点,更是转运物资的最佳地点,货物暂时存放于此,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客运方面,他对客运舱实行“座票制”,将二等舱铺位一律改为座票,可增加一倍以上的客运量。同时降低收费,公教人员实行半费,难童免费。
为了避免运费的争议,民生和辅贤主动降低运费,一吨只收三十元,为外国船运费的一成。英国轮船公司除了少数外国工厂,没有中国工厂租用他们的船。英国船太贵了。
争取时间方面,三峡航段不能夜航,要求各船利用夜晚装卸,白天航行。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工3000多人,同时征用民间木船850余只,运载轻型物资。
计划说完,卢作孚道:“只要大家团结合作,按照我的计划,我们一定能在枯水期到来的四十天里把所有的人和货物运走!”
会场里突然响起掌声。
卢作孚道:“停止交涉,办理运输!”
所有人立刻返回,整理人员货物,整理船只。卢作孚的计划立刻传遍了宜昌,整个城市离开恢复了信心,秩序一下子就回来了。
1938年10月24日,第一艘满载着物资和人员的轮船启航,开出宜昌港。几百名孤儿难童在卢作孚亲自护送下第一批上船。孩子们扒在栏杆上放声高歌,他们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的情景,岸边观者无不为之感动。
历史上最伟大的撤退开始了。这一次宜昌大撤退,完全可以和敦刻尔克撤退媲美,其难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困难在于,江水航道狭窄,水浅流急,比英伦海峡航道困难百倍。
另外的大困难是,宜昌撤退运输的是物资,难民,军队,政府人员,不仅仅是军队而已。这些人远远不如军队有秩序。
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要求有限占有运输资源。普通民众等待一张船票,多日风吹日晒雨淋而不可得,孩子哭,老婆叫,难度何其大。
轮船木船不停地在峡江来回穿梭,卢作孚每天都要到宜昌各个码头,亲自了解船只航行情况,深夜他还要到江边各个码头去检查装货情况。
1938年11月,日本近卫内阁发表对华第二次声明,宣称要彻底消灭国民政府,建立东亚新秩序。日军对宜昌城和附近的长江航道实施疯狂轰炸。宜昌不必重庆,十一月的也没什么浓雾,在云层里可以看到长江。
船队每天都有损失的消息传来:轮船木船炸毁,职员丧命。民生公司在整个大撤退中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职员牺牲,61人受伤致残。辅贤也损失了五艘船,二十几个船员死伤。
不过,因为辅贤的出现,运输的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更多的人员和物资运进了重庆。原计划四十天的运输,提前了十天运输完毕,这个月期间陆续又来了不少货物和工厂,也都运走了。
最让辅贤公司受到好评的,是有几家公司,把设备运输到了宜昌附近,再也没钱运输了。大家几乎就要放弃了,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找到辅贤。辅贤公司慨然答应,轮船离开宜昌,去下游,免费运输工厂。
后来,这几家工厂主动把一部分股份让给了辅贤公司,从辅贤获得场地,获得资金,组织生产,结果是起死回生了。同时,辅贤的名下也多了一系列工厂。
很快,他们就向卢作孚公开了身份。卢作孚表示愿意加入组织。很快,他就在重庆附近的江面的一艘船上秘密会见周公,在周公的介绍下加入组织。
一个超级强悍的人才被拉进了小路的战线里。
历史上,在赞美和赞叹宜昌大撤退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了一些疑问。
比如有的人质疑几万吨物资没有运走。有的质疑一些公司只要和民生合股,那么运输就顺利,相反,运输就困难。
其实,物资是永远也运不完的,知道日本人没有杀到,就会有人想把物资运输进重庆。
第二,运输物资,运输工厂,总会有人先运输,有人后运。不顺利的人总会有怨言。因为这些就对大撤退产生疑问,那是不应该的。
试想,在那么忙乱的情况下,卢作孚组织运输,竟然没有出大事,已经不能用不简单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奇迹。
有的人一提起英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就屁颠屁颠地赞美,怎么不来赞美一下宜昌大撤退。
这些都是后话了。
;
第263章 平济汉渝;万里逃亡路()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38年10月25日。早晨,瞿塘峡船上。
李伟安顿了中堡岛,留下几个得力干将,自己搭一艘货船连夜回重庆。这艘船是特制的,有两个探照灯,一个柴油发电机发电。船长也有夜行船经验,因此敢于夜里行船。
重庆难民安置秩序不佳,需要他回去主持。这是他们三个人事先商议好的。这些得力干将都是第一批来的四十几个人之一。
如今已经适深秋初冬季节,夜晚的江风很凉,甚至有些刺骨。李伟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孕妇,坐在地板上。
如今天虽然亮了,但是江风还是有些冷。
一个公务员模样的人是孕妇的丈夫,也坐在地板上,道:“谢谢你,这位先生。”他身边一左一右两个孩子,都靠在他身上,沉沉地睡着。对了,孕妇怀里还抱着一个。
李伟道:“不谢不谢。你太太不方便,应该躺着,现在我们船上位子有限,还请见谅。”
公务员:“哪里哪里。象我们这样的小人物,能第一批离开,很不错了。”
李伟:“听口音您是山东人?”
公务员:“是;是山东人。我在北平上班。”
李伟:“先生看来是个文化人,干什么工作?”
公务员:“我是个职员,在政府上班。”
李伟:“你的孩子可不少。三个?”
公务员:“第四个也快来了。”
李伟:“孩子们这么小,就经历战乱,乱世啊。”
公务员:“就是。你看我的三个孩子的名字就知道了。这是我的大儿子,叫平生。后来看见日本来了,觉得不妙,就回到老家济南。这是二女儿,叫济生。济生不满半岁,卢沟桥事变爆发。我们知道济南早晚沦陷,便再次搬家。原来想去南京,觉得不妥,去了武汉。这个抱着的是老三,叫汉生,是在汉口旅店里生的。”
李伟道:“你的老四名字也有了,叫渝生?”
公务员:“我看这个名字不错,男孩叫得,女孩也叫得。明年又要添一张嘴。”
李伟道:“到重庆有什么打算?”
公务员:“走一步看一步,没什么具体打算。总得活下去。逃难这么久了,仅有的一点钱也花光了。去重庆再找事情做吧。我听说重庆找工作很难,人多职位少。”
李伟道:“职位是人创造出来的。来这么多的人,很多是受过教育的,可以说,里面有大量的人才。只要我们创造一些事业,不但可以给大家找一口饭吃,养家糊口,还能帮助大西南的抗战局面。”
公务员:“听您说,您有公司?”
李伟道:“我倒不是什么董事长,但是我可以给你介绍给几个董事长。”
公务员:“如此,那真是求之不得。”
李伟道:“你是公务员,有文化,来我的公司,如何?”
公务员:“那求之不得。不知道我可以做什么?”
李伟道:“有几个位置合适你来做,一个是在夜校做教师,教青年农民青年工人学知识。还有就是做办事员,我们有工厂,有新村,需要人来打理。”
公务员:“这我都能做。我还能多做一些。”
李伟道:“我们的公司叫辅贤公司,有些半军事化管理,严苛一些,重庆市区繁华地段太贵了,我们给大家居住的地方在远郊,但是保证大家有一间屋子住。居住地在新村,距离市区远,但距离工作地点近。另外,我们要让孩子要受到教育,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公务员:“那没得说。你这样帮助我,我感激不尽。”
李伟道:“那下船后,你就跟着我走。我找人帮你照顾孩子。您贵姓?”
公务员:“在下姓贺。那咱们公司做什么买卖?”
李伟道:“我们虽然也做买卖,但主要业务是生产粮食,生产一些工业产品。”
贺公务员:“老板,我想问一下。以你的判断,日本人能打到重庆吗?我不知道要不要继续搬家,继续逃亡。”
李伟道:“不会了。”
贺公务员:“愿闻其详。”
李伟道:“一个天才分析过,说日本人不可能打进重庆。原因简单,第一,日军后勤补给过长,长江和巫山天险,日军进攻不占地利。第二,我中国人开始反抗,日本人不占人和。至于天时,这个天才说,日本人愚蠢地认为他们占天时,可以几个月就占了全中国。进而占领全亚洲。实际上这要触动其他强权的利益,会遇到巨大的反击。他们不占天时。”
贺公务员:“这个天才是谁?”
李伟道:“不可说。”
贺公务员有些失望。
李伟道:“他是我的好兄弟,比我岁数小,整天笑嘻嘻的,没有大事的时候笑嘻嘻的。有事情的时候,就反过来坐在椅子上,前胸贴着椅子靠背。等他跳下椅子,就有好主意了。他是个天才,他是个战略家,他能看清楚全世界的局势发展,能推演未来数年的局势的变化。他精通技术,难呢个在大方向上知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