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夜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按照德国的计划,苏联会很快地崩溃,莫斯科会在秋末占领。日本出兵远东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但和以前研究的结果不同,日本进攻苏联的胜算会更大。
日军内部的争吵加剧。
6月30日,德国发出希特勒的请求,要求日本正式参战。
30日下午,联席会议。松冈把希特勒的这个请求作为他的主要观点,极力主张北进。
有人问道:“松冈,你不是最主张利用外交手段,稳住苏联的吗?”
松冈说:“英雄善于回头,我辈以前曾讲过南进论,但今天必须立即转向北方。”
东条因为德军进展不利,主张南进。他在德国袭击苏联战前曾经想了两种情形,一个是苏联一击即溃,德军在短期内逼近莫斯科,苏军出现雪崩式溃败。这样,日本可以立刻参战,在半年内夺取苏联的西部,和德军瓜分苏联的国土。在苏联取得胜利以后,用在苏联获得的资源,开始太平洋战争。
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德军进展不很快,在秋后冬初进攻莫斯科。苏军有一定程度的反击,但有大量部队溃败。
这样,日军就不必出兵苏联了。日军还是按照计划攻太平洋,不可能双线出击。双线作战是愚蠢的,军力,国力都不足以支持同时开展两场巨大的战争。进攻太平洋取得胜利以后,北线的作战要取决于德国对苏联的战况。如果熟柿出现,就去摘取,否则就按兵不动。
德军战场的情形,说明第二种情形出现了。
东条英机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和美国作战。确定了之后,东条英机迅速和几个军头通了气,说服了几个人支持自己的观点。
私底下的决定一旦形成,剩下的就是形式了。军方的几个巨头达成了协议,和天皇通气之后,其他人都是摆设。军人决定政权,这就叫军国主义。
7月2日,天皇主持召开御前会议,近卫首相宣读题为《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的文件。日本南进政策不变。第一步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建立陆军基地,进而攻击国民党的西南根据地,西击泰国和缅甸,向南威胁马来亚。
对此,“必须排除任何障碍”,通过向维希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希望实现不流血的占领,如果劝说无效,就诉诸武力,甚至不惜冒与英美开战的危险,“不辞同英美一战”。
这样,辩论结束,日本朝太平洋战争迈出了一大步。德国不满,无可奈何。没有日本人帮忙,独自进攻苏联。日本的退缩,给德国的战争抹上了一层阴影。
德国驻日本大使把这个消息传回德国,而且建议,和满洲的日本陆军军官们接触,看能否促成一些意外的惊喜。
;
第464章 卖掉队友;关特演;南进()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军部已经不能容忍松冈对南进政策的干扰。他们想把松冈从内阁里驱逐出去。这样,军方对国家的控制就更方便了。
军方的做法是什么?
7月16日,近卫以内阁集体辞职,全体内阁成员向天皇辞职后,天皇允许,并且要求近卫组成新内阁。
近卫立刻组阁。组阁的方法十分直接,他的内阁就是原班人马,唯一的改动是,外相一职改由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担任。结果很明白,只有外相松冈一人真正辞职。
从此,外相也换成了南进派的人。
这就是军国主义。军人决定一切大政方针。什么人不服从军方的决定,要么暗杀,要么采取一些小招数把他驱逐出去。
这一次驱逐外相松冈,就象后世人玩的一个游戏,指挥的人对着一排人说,愿意执行这个艰苦的任务的,请自己向前一步走。结果,这一排人,除了其中一个,其他人一起向后退了一步,只有他还在原地。
虽然他不想干,但是被所有的队友卖了。
这样,这位日本外交史上最能言善辩的人物的外交生涯便宣告结束,他面对现实,十分明智地接受了现实,退隐到富士山下自己的小住宅。
松岗洋右,这个从日本外交部门成长,在四十一岁上去了满铁,九一八后又回到外交部门,激励鼓吹法西斯的家伙,虽然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就退出内阁,但在战后依然被列入甲级战犯,在审判时病死。
德国大使进一步询问日本对希特勒请求的答复,日方的答复是:我们举行关东军特别演习,向满洲增派力量。
这不完全是为应付德国盟友,并进行对苏作战准备。
万一德国取得胜利,日本出兵,可以获得巨大的好处。如果德国战事不利,不出兵也不迟。
从这个计划可以看出,日本人不想把事情做绝,要维持和德国的同盟关系。
7月9日,关特演宣布开始。
日本在国内的征兵和军事行动开始了。
7月17日。伊春。
小路得知日本的人事变局,立刻草拟了一份电报,发给苏联远东司令部。这是一篇简短的分析文章,汇总了日本政坛最近的辩论,以及积极主张北进的松冈给解职的情况。日本的决定是:日军确定准备南进。情报里还把日本《纲要》的部分此举抄录其上。
7月17日。莫斯科。
很快,这一份情报就送到了斯大林的手上。
佐尔格的情报也来了,两份情报的内容基本相同。
斯大林马上叫来了在莫斯科的所有政%治%局委员开会,讨论这个情报。他本人对这个分情报是很高兴的,高兴得有些不敢相信。
斯大林心情很不好,因为就在前几天,从7月2日到9日,仅仅在8天的时间里,明斯克就失陷了,前后损失了五十万人,仅仅俘虏的就有三十多万苏联士兵。
政%治%局正在讨论的同时,伊春再次传来情报:日本计划举行关东军特别演习。具体情况待查。
刚刚从列宁格勒回来的朱可夫也参加了会议。
朱可夫在列宁格勒主持了保卫战,稳住了苏军的阵脚,使得围困的德军不能破城,另外,还组织水上通道,向城市里输送食品弹药。等战线一稳固,他就赶回来了。
如今他的身体很不好,两年前遇刺的伤口隐隐作痛,劳累后昏迷了几次。这一次,朱可夫出于对伊春的信任,认为两份情报是准确的,真实的。
斯大林基本上同意了朱可夫的看法,除了要求继续调查关特演的情况,准备调动西伯利亚的部队增援。
这几天,有一个好一点的消息,那就是来自盟国的援助。
6月26日,美国宣布,不会用中立法案排斥苏联。
苏联立即作出反应。7月8日,苏联驻华盛顿大使奥曼斯基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要求提供物资的货物单。
这是一份长长的清单,价值将近二十亿美元,其中包括三千架战斗机和三千架轰炸机。
华盛顿很犹豫。这样一项援助计划太庞大,美国它担心苏联会很快败北,使这些物资落入德国人手中。
美国于是开始对苏联的战斗进行调查评估。
美国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认为苏联只能支持三个月。
美国驻莫斯科武官伊凡·耶顿少校对苏联能幸存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伦敦的英军参谋长们更加悲观,认为六周内德军将打进莫斯科。不过,美国驻苏联大使斯坦哈特则比较乐观。
最大的问题是获取苏联的情报很困难,很难对苏联的情况作出评估。于是,罗斯福决定派他在英国的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从伦敦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谈。
斯大林对于美国英国这些具体的情况未必清楚,但是他知道对方需要了解情况,于是准备和美国人认真地,进一步地接触。
如今,德军已经推进到了斯摩棱斯克,斯摩棱斯克距离莫斯科不远,如果这个城市失守,那莫斯科就没有什么屏障了。
日军,莫斯科附近的大量工厂已经撤退了,虽然德军的轰炸使得运输的损失很大,但是莫斯科毕竟距离德军的飞机场很远,这里的大量的运输工作只是受到了一些零星的袭击。
如今,莫斯科人民已经开始在莫斯科附近挖战壕。城市周围的防御工事也在修建。莫斯科城虽然没有什么部队,丹斯内务部队和民兵都已经武装起来了,随时准备着开始莫斯科保卫战。按照德军现在的推进速度,不出一个月,德军就能到莫斯科城下。
南线和北线的阻击目前形势不错,德军的进攻已经被迟滞了很多。
|
7月18日。伊春。
小路已经在刚刚回到伊春,就命令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战役假定苏联把远东部队抽调去包围莫斯科,日军趁机偷袭远东苏联部队,参谋部需要把所有的可能情况都考虑清楚,并且制定出东北民主联军的各种可能的战斗,甚至包括解放全东北,打到远东去的计划都可以考虑。
战斗计划要求在八月初制定完成。
小路刚刚主持了对作战计划的第四次审查讨论会议。这个计划已经很接近小路的设想了。
关特演开始了,这会给东北抗日联军造成巨大的压力。关东军大量增兵,目的是苏联。虽然有演出给德国人看的一层,也很难排除一旦有成熟的机会就对苏联开战的可能。
这个关键时刻,抗联必须小心应对,绝对不能让关东军出动军队清剿抗联。抗联需要小心,不打乱日军的战略。这种低调行事,和关内重庆政府的做法是完全一致的。说得好听一些,这就是战略僵持阶段的常态。说得不好听一些,这是在坐等渔人之利
不过,小心应对,并不是不行动。东北抗联动作起来,用各种手段,在战略方向上引导日本。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能发动战争。小路最理想的盘算,是让关东军和苏联打起来。
关东军打了空虚的苏联远东,其结果必然是日本大胜,甚至夺取苏联远东,给苏联以重创。苏联会拼死挣扎,但是同时应对德国和日本,必然会大败。搞不好会亡国的。
为了避免亡国,苏联会对盟国让步。这时候,中国的机会就来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东北抗联可以从背后打击日本。面对两败俱伤的苏联和日本,东北抗联就会获得巨大的胜利。如果操作得当,东北,甚至苏联远东,都会易主。
这个可能性能否实现?
变化很复杂的,可能性也有很多。最坏的结局就是,苏联灭亡,日本和德国瓜分苏联,日本关东军回过头来,把东北抗联灭掉。另外,挟大胜之势,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大败美国,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瓜分世界。
这个可能性能否实现?
|
特战队已经布置完毕,小路当初给他们下达了命令,侦察全东北西线,北线,和东线的日军的分布。这些情报不断地传回来。参谋部的计划根据新情报,不断地进行着修改。
两艘续航距离很远的潜艇,也就是二号,和三号潜艇,也被派了出去。二号去黑河附近,而三号则去乌苏里江,对那里进行侦察。大连来的水手如今已经能熟练地操纵潜艇,进行偷袭已经没问题了。
各地的部队已经动员起来,要求他们根据新的作战计划,对打击本地的日军作出详细的作战计划,另外,在孙吴黑河附近的部队,在海拉尔附近的部队,以及在绥芬河附近的三只大部队集群已经运动到了事先计划好的位置,正在进行攻击日军的全面计划。
整个东北各地的部队,不得发动任何规模的战役,超过一个班参加的战斗,必须上报伊春。
整个伊春,整个东北,全部紧张了起来。
目前,这一个星期以来,旅大码头新到了大量的日军新兵。这些新兵基本上不在旅大停留,连夜运输到东北各地。大量的武器等物资也运了进来。
东北处于战争的前夜,所有关心东北时局的人都感觉到了。
;
第465章 回延安;谋远东()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1年7月18日。伊春。
延安来电,要求小路飞赴延安。
大战到来,延安要妥善应对。这就是招小路去延安的原因,前几日,林师长,刘亚楼两位被紧急征召,从半路直达外蒙古,然后乘坐飞机抵达延安。如今又征召小路,说明事情紧急了。
这一段时间里,小路的生活平淡,几个月里除了抓生产,就是抓练兵扩军,整个东北的各个部队各个根据地也很低调,平淡之极。
小路这一次带领几个人去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