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我们要积极联系山西的伪军,争取他们战场起义。第三,东北联军攻打北平外围,围三缺一,放日军从昌平方向逃往山西。第四,在日军去山西的路上围追堵截,争取在日军进入山西以前,歼灭日军。”

    刘亚楼道:“不错,我看,细节推敲一下,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关键是大部队不被发现,悄悄地进入阵地。”

    杨靖宇:“保密,保密是第一要务。如果日军得知我军的真实意图,那就做不到全歼敌人。”

    小路道:“我们好好做一出戏。”

    |

    1944年3月9日。东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一篇不署名的文章,揭露了阎锡山和山西日本人勾结的过程,揭露阎锡山,在日军日薄西山的时候,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投奔日军,妄图在日军的羽翼下重温山西王的美梦。

    接着,重庆的大公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叙述了阎锡山和日军勾结的过程。这篇文章十分严谨,把阎锡山勾结日军,企图收容日军,企图包庇汉奸,重新霸占山西。

    几乎当天,重庆西南各地的各种大小报纸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文章,添油加醋,把阎锡山投敌的过程演绎的如同秦桧投敌一般。

    1944年3月10日。东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一篇文章,仍然不署名,说的是日本人从上海徐州武汉等地向河北进攻,妄图把新解放的河北生重新夺回去。

    可是,我们有山西的八路军,有山东的罗荣桓将军,有山东的许世友司令,他们足够成为河北解放区的藩篱,我们坚持在光复北平后,把中央从延安迁移到北平的目标不变。

    今天,在昨天报纸上文章的引导下,全国的报纸开始关注华东战局。

    不过,很多小报纸还是抓住阎锡山的投敌故事,不知道是谁,提供了大量的细节,老百姓知道了阎锡山和土肥原贤二是同学,在1942年5月6日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山西派遣军司令官岩松义雄等在吉县安平村举行了安平会议,等等。

    这一次,众多文章还揭露了阎锡山和日本商社做生意的故事,把延安友军提供的盘尼西林高价卖给日军的劣迹。

    是延安友军提供的盘尼西林!

    紧接着,新华广播电台播发了在北平和天津日军医院缴获的医药用品其中赫然有延安生产的盘尼西林包装盒,甚至有尚未开封的盘尼西林。播发这个消息,没有评论,没有猜测。

    但是关心这个消息的人马上联想到了今天其他报纸的文章。

    不过两天,文章铺天盖地,矛头直指阎锡山,有证据,有事实。消息当然立刻传到了山西。山西的军民哗然,一些人不遗余力,把这些消息散布出去。

    |

    东北的传单大量的宣传,路总司令和杨靖宇总指挥,杨成武总指挥在通县指挥大军合围北平。

    不过,日军在山东的间谍传来了消息,发现了路总司令夫人薛芮的行踪。

    路总司令这些年一直和他的夫人在一起,据说是他夫人为了不让其他羡慕英雄的美女接近他,为此,她竟然辞去其他公职,只做她丈夫的机要秘书。夫妻二人这几年从来不离开。

    那么路总司令到了山东了。

    不过,东北联军的简报都大张旗鼓地说,路总司令在通县。

    1944年3月11日。东北人民广播电台重新播放了毛公写的《敦促华北日军投降书》。

    这一天,北平的间谍再一次发现,东北联军前敌总指挥杨靖宇虽然被宣传在通县,但是却从来没有面目清晰地出现在记者的镜头里。相反,山东的间谍也发现了一群八路军指挥官里有一个大高个子。

    同时,日军在河北南部的消息立刻断了,再也没有情报传回来了。

    山西间谍也传回来了情报。

    因为八路军占领了广大农村,占领了中小城镇和众多县城,日军的间谍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所有残存的间谍发回来的有限的情报里表明,一大部分东北联军会同冀中八路军大部队,开往山东。

    到现在,北平的日军已经肯定,东北联军分兵了,一部分向南进了山东,一部分还在围困北平。局面很明显了,山东皇军北上救援北平已经不可能,北平只有山西一条活路了。

    |

    1944年3月11日。日军收到了阎锡山处间谍发来的情报,共党十八集团军代表王世英拜访阎锡山,向阎锡山施加压力。另外,从王世英的谈话里可以知道,共党要求他们不得投降日军。

    1944年3月12日。山西日军收到了重庆间谍发回来的情报,阎锡山和重庆频繁通电。重庆对阎锡山慰勉有加,但山西的中央军却有动作,从晋南沿着汾河河谷向北运动。阎锡山则几日内连续向重庆表白,说自己抗日到底的决心,天日可鉴。另外,阎锡山还派遣特使去重庆,目前已经上路。

第709章 日军撤离北平() 
1944年3月12日。北平。

    日军感觉到机会来了。

    他们分析这些纷乱的情报,结论是,八路军和东北联军在山西河北放烟幕弹。

    他们认为,这是东北联军惯用的手法,在某战场上拼命宣传,但是却把重点放在其他地方。这一次,他们显然是宣传山西,重点关注山东。

    东北联军的总司令出现在山东,这就是证据。即便路总司令是替身,他的夫人不会有替身的。他们夫妇二人基本上不离开,这是判断路总司令的确在山东的根据。

    他们在山西不想和日军拼命,因为旁边还有山西军阀阎锡山,有晋南豫北的中央军。延安的意图,是让皇军不和阎锡山媾和,让中央军和皇军拼个你死我活。

    东北联军已经半战略重点放在了增援山东战场上,留下的东北联军虽然数量还占很大优势,但是应该,不,一定是制造出来的现象。真实的数量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多了,估计现在皇军和东北联军的比例是一比二到一比三的样子,虽然没有一战的能力,但是突围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东北联军已经包围了东南西三面,东北的顺义已经被牢牢地占领了,北平的皇军突围,只有西北一条路了。他们包围北平,却留下了一条路,正好反应了他们的真实意图。

    日军又获得了情报,东北联军请来了西南联大的梁思成和林微因两位教授,请他们标注出北平的古代建筑。东北联军要攻城,要在炮击的时候,避免大炮毁坏古代建筑。

    对此,东北联军没有刻意低调地隐瞒,两位教授是用飞机接来的。

    报纸上,广播里还刊登和播放了两位教授乘坐飞机在北平上空盘旋,向东北联军的参谋人员介绍北平的古建筑。

    好吧,我们撤退,去山西。好在我们和阎锡山有默契。晋南的中央军?他们的态度八路军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

    第一战区的司令原来是卫立煌,他在河南到晋南一带活动,早在1941年,卫立煌就因为与八路军合作密切,被老蒋剥夺了军权,调离第一战区。后来,他被启用远征军司令,旋即因为和延安联系紧密被撤掉,又因为远征军作战不力被起复,上上下下。

    现在,河南的军队受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节制。胡宗南眼睛盯着延安,那里有心思和山西拼死作战?河南战区?汤恩伯?华中的皇军正在集结准备消灭他。

    |

    北平的冈部直三郎也认为,可以撤离北平,转进山西了。

    转进这个词是从重庆学来的,转个方向,前进,这是重庆对汉语的伟大贡献。用这个词说撤退,竟然说服了大本营。现在,中原的皇军正在准备全歼汤恩伯,这给山西以希望。

    北平,河北已经不行了,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不如进入山西。因为和东京大本营的联系中断,从山西转来的电报,华北驻屯军的主力可以转移到山西太原一线。

    时机成熟了。

    上午,北平司令部发出命令:从现在开始行动,军队连夜撤离北平。

    |

    上午,所有日军军营,阵地开始行动。

    下午,北平警察全城出动,全城戒严,所有行人都被赶回去,和平居民,不得上街走动。有违反者,格杀勿论。

    下午一点,北平周边各地日军开始有秩序地撤离。

    上个月要求决一死战的中级军官,已经在北平周边的零星战役里被消灭了,生存下来的都是撤离的拥护者。有了大本营的命令,没人发对撤离。

    撤离的准备已经准备了很久了,前几天,物资已经开始装车。今日一声令下,那一个部队先走,走哪一条路,秩序井然。

    下午四点,大部队已经撤离,到了北平城西北郊外。司令部已经到了昌平。

    下午五点,北平城戒严解除。北平只有少数日军宪兵部队维持秩序。

    |

    后来,东北联军通过飞机照片,汇总日军撤离资料,不禁大为感叹。司令部要求把整个撤离过程写成文件,编入教科书。这个撤离的组织太经典了。

    |

    1944年3月12日。北平。西直门火车站。

    这个夜晚,不安在北平的日本居民中间传播着。同时,这种不安也在和日本人关系密切的有关人士中传播着。

    这些人都是消息灵通人士,他们都知道,皇军要撤离了。有很多有预见的,早就在半年前就离开来华北,在三个月之前,一些日本人已经撤离北平,转移财产,有的去了上海,有的去了南京,有本事的甚至回了日本。

    在天津沦陷前后,还有很多人乘坐火车离开,去山西的,去上海的,去武汉的,都有。

    现在,没离开的都是相对弱势的人,售票口前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下人,佣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在窗口的都是地痞。他们合伙霸占售票窗口。

    很多人还没有买好车票,就携家带口地到了车站。想走,想走,去山西。

    到了晚上八点多,西直门火车站挤满了人,车站前的空地,甚至大马路上都是等待离开的人。车站已经快失去了秩序,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勉强维持。

    |

    1944年3月12日,夜。北平。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号。周宅。

    新街口距离西直门不远,依稀有很多人从北面的西直门内大街路过,走出西直门,涌骧车站。

    八道湾胡同很僻静。十一号是周家三兄弟共有的房子。现在,这里住着周家的二弟,周作人。

    周家的大哥叫周树人,三弟叫周建人,三个人都是很有才华的文化人,三个人又都很有思想。老大用母亲的姓氏鲁,笔名鲁迅。三弟建人因为两个哥哥都出去读书,留在家里侍奉母亲,自学成才,在一些学校任教。

    后来,1919年,两个哥哥在北平安家,三弟随着母亲到了北平,1920年在北大旁听哲学,次年经胡适介绍,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后渐次在几家大学任教。他的表字大大的威武,叫做乔峰,就是南慕蓉北乔峰的那个名字。

    鲁迅离开以后,留在北平家里的只剩下了二哥周作人。

    作人和建人兄弟娶了日本女子,这两个人是姐妹。

    作人的妻子叫羽太信子,是姐姐,建人的妻子叫羽太芳子,是妹妹。姐姐强势,动不动就大吵一架,还晕过去,于是和二哥一直生活在一起。

    而妹妹和三弟分手了,她坚持住在北平,和姐姐在一起,不肯与三弟去上海,最后离异。羽太芳子虽然和三弟离异,却一直带着三个孩子(长子早夭),一直和姐姐姐夫在一起,生活在北平,住在八道湾胡同。

    大哥三弟离开后,八道湾就剩下他们了。要说的是,周家三兄弟的老母亲鲁氏也在八道湾,和日本儿媳生活在一起。

    相比大哥,一些热血文学青年更赞同二哥和三弟:如果咱中国青年把日本女子都娶了,那就,那就好办了,那就胜利了。

    只是,二哥娶的这个日本女子给他很不好的影响。

    二哥周作人是个汉奸。

第710章 教授不撤离() 
1937年,在北大任教的周作人没有离开南下,成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没有离开的还有孟森、马裕藻、冯祖荀。当时的北大校长示意他不走,看管北大校产。

    其它三个留守教授都垂垂老矣,及时去世,也未出任伪政府职务,偏偏周作人和日本人走动很近,在1939年刺杀事件之后,先后担任北大图书馆长,华北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总督办,东亚文化协议会会长,华北调查综合研究所副理事长,报道协会理事,中日文化协会理事。

    |

    刺杀事件?

    1939年元旦,周作人正在和前来贺年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沈启无聊天。沈启无为燕大的旧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