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也离开了。
大事都谈妥了,细节上的小事,哪还需要孙权亲自谈?再说,四族那边的陆琳、张图等人,可还在等着他呢。于是,孙权也紧接着走了。
最后走的是诸葛亮,与其他人走的匆忙不同,他走的也最潇洒。
黄顺回去,把江陵城的结果告诉白雪、程瑶她们,自然引发她们强烈的不满,纷纷说话,鄙视食言的孙权。
白雪看着黄顺,问道:“被人摆了这么一道,我怎么没看出你有什么愤怒呢?”
黄顺笑道:“我仔细想过了,这事,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我们夏吟坊,毕竟还是做生意的,占据极具战略地位的江陵城,难免引来食肉的豺狼。
此前我们就想到过,一旦得到江陵城,襄阳的曹仁,肯定会有大动作。虽然我有相当的把握,能稳住曹仁,但毕竟要费一番周折。而且还存在着稳不住曹仁,因此与曹氏闹僵的可能。这是我们万万接受不了的。
现在好了,江陵城还是江东的,我们不过是为了做生意方便,在那里设一个分舵,这样,曹仁也说不出什么,我们也不用担心因此影响与曹氏的关系,多好。”
程瑶看着黄顺,说道:“虽然如此,我的印象里,你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人。就算并不吃亏,那孙权食言,总是事实,你没有趁此机会,狠狠宰孙权一把,实在令我意外。”
黄顺哈哈大笑,说道:“我是突然想到别的,心里一高兴,就把这事忘了。你放心,明天,我一定补上,不会如此轻易放过孙权的。”
“你又想到什么了?”呼延康她们抢先问道。
黄顺郑重道:“孙权是当今天下,与曹操并驾齐驱的枭雄,我在他面前,总感觉如临深渊,深不可测。存有这样的心理,与孙权打交道,我就总是束手束脚,生怕着了他的道。
但通过这件事,让我发现,原来孙权,也不是那么高大上,也是有他的短板。这让我的自卑心理,瞬间消失不见。
你们想,既然我能看出孙权的短板,那就起码说明,我的水平,至少,也是与孙权持平的!
曹操、孙权、刘备,是当世最为巍峨的山峰。我能与他们并肩而立,不落下风。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也具有了驰骋天下,纵横四海的能力。这可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我高兴还来不及了,哪还想到别的。”
白雪问道:“通过这件事,你发现孙权的什么短板了?”
黄顺说道:“江陵城虽然重要,却是现在的江东消化不了的。江东的急务,是在合肥方向。
此前孙权同意就江陵城与刘备展开谈判,非是他看到了这一点。那时的孙权,为江东内务所困,无力对外。换句话,他根本顾不上与刘备争夺江陵城。
孙权一旦从内务中抽身,马上又盯上了江陵城,甚至不惜自我食言。这说明,孙权放不下江陵城,还想着把江陵城控制在己手。
这一点,孙权就远远比不上鲁肃。江东上下,在战略眼光上,真是无人比的上鲁肃。
鲁肃早就看明白,并明确的向孙权指出了未来江东的出路:打通合肥方向,稳固江东正面防线。江陵城,有机会可以争取,没有机会,不能强求。
正因为鲁肃懂得取舍,所以鲁肃才被称为江东第一战略大家。可惜孙权即使在鲁肃的再三提醒下,仍然放不下江陵城,一有机会,还是想着把江陵城据为己有。只想着得,却不懂得舍。这样的人,难有大成就。”
白雪点头道:“人生取舍,本就是最难之事。你以此要求孙权,是不是过于求全责备了?”
黄顺说道:“当世尚有曹操、刘备,孙权并不是一枝独秀。要在这种势均力敌的大局中生存下来,并最终独占鳌头,取与舍的抉择,就至关重要。
就譬如江陵城对于我。这是一块大肥肉,我若得到江陵城,声势自然大涨。但我看得明白,得到江陵城,会给我带来哪些风险。权衡之下,我还是认为,不要江陵城,才是我最好的选择。
这说明,取与舍的抉择,我不像孙权,亟亟于取,不懂得舍。只这一点,我比孙权强。
此前的荆州大战,曹操已经兵不血刃拿下荆州,再进一步就是夺占江东。曹操只看到了进取的收益,却没想到进取的风险,没有选择舍。结果,孙刘联军,再加上四族与十姓,能团结起来的力量全部团结起来,共同送给曹操一场败仗。
现在,我在孙权身上,又看到荆州之战时曹操的影子。只要日后江东战场得志,孙权断不会懂得收敛,一旦江东的锋芒威胁到刘备和曹氏,刘曹联盟对付孙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曹操在荆州的昨天,就是孙权的明天。”
(本章完)
第603章 周瑜的忧虑()
刘备归心似箭,当晚参加了孙权和黄顺为他举行的践行盛宴,第二天一大早,就带领大队人马,踏上回程。只留下诸葛亮善后。
说是善后,完善双方交接的细节。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鲁肃带兵撤回,能一块带走的,带走;不能一块带走的,就与刘备方做好交割就行。
诸葛亮留在柴桑,是万一双方在江陵再有什么纠纷冲突,有诸葛亮在,也好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诸葛亮留在柴桑,与孙权交涉借钱借粮的大事。刘备的算盘打得精,黄顺和六姓那边,钱粮肯定没问题,但那是刘备早就定死的,别人抢不走。孙权这边,可是能弄出多少弄出多少。
至于归还的事,到时候,真到了要把江陵城还给江东的时候,消掉这笔债务,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那么大一城都归还了,江东还好意思揪着这点钱粮不放?
所以,这个时候,能从孙权处抠出多少,就是多少。刘备绝对是多多益善的心思。要不是西川那里有了紧急变故,刘备一定要亲自留下,跟孙权蘑菇,伸手要钱要粮。
诸葛亮留下来,也不急着找孙权。反正大事已经完成,他乐得轻松几天。与别人不同,诸葛亮在江东,可是有亲戚的。大哥诸葛瑾就跟着孙权混饭吃。此前因为大事未了,诸葛亮本着先公后私的原则,一直没去拜访。现在嘛,拜访大哥的事,立马就被提上日程。
正好,黄顺被柴桑当地的大小门阀纠缠,百般的耍着花样,要黄顺在削兵权事上帮忙。黄顺烦不胜烦,听说诸葛亮要走亲戚,立马上赶着表示自己也要跟着去。
诸葛瑾此时仍留在吴郡,黄顺与诸葛亮,带领黄顺的全部人马,大张旗鼓的从柴桑出发,前往吴郡城。途中歌舞升平,连个小毛贼都没见到。
江东上下,现在谁不知黄顺善于发黑吃黑的财。没有哪个再敢上前捋黄顺的虎须。
再见诸葛瑾,与上次见面,没什么别的变化,引起黄顺注意的,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此时的诸葛恪,已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诸葛瑾对他的教育很是上心,能文能武,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儿子大了,渐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做父亲的再也左右不了。此时的诸葛恪,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诸葛瑾要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还动不动就说诸葛瑾长得难看,给他丢面子等等。
本来,诸葛恪心目中的榜样是诸葛亮这个二叔。诸葛亮多牛了,同样是辅佐他人,同样是给他打工,可诸葛亮却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自古至今,谁能有如此待遇?
就是兴周之八百年的姜子牙,也不过是巧设偶遇局,一见面就跟着人家周文王走了。
而且,诸葛亮一出山,就带领当时丝毫不起眼的刘备军团,数度在战场上给予曹军难堪,更是在荆州之战获胜后,攫取了大部胜利蛋糕,几乎让江东白忙乎一场。
这样神乎其神的表现,再加上诸葛亮与诸葛瑾相比,长的更是伟岸潇洒,再适合做偶像不过了。年少的诸葛恪,自然就成了诸葛亮的小粉丝。
可是后来,黄顺的事迹,逐渐在江东高层流传,诸葛恪自然也跟着听了不少,心中的偶像,慢慢的就由诸葛亮变成了黄顺。
在诸葛恪看来,二叔虽然厉害,总还是按部就班,正儿八经的做事情。可这个黄顺,简直就是个另类,不好好出仕,谋个好前程,非要鼓捣什么夏吟坊做生意,偏偏做到了天下闻名。这在青春期的男孩子眼里,绝对是更有吸引力的存在。
再加上黄顺在江东惩恶扬善,顺便中饱私囊,简直就是双面人的存在,一面是天使、英雄的伟岸形象,一面则是恶魔、贪婪的象征。这对追求新、奇、怪的诸葛恪,都是绝对的吸引。
所以,这回诸葛亮和黄顺来吴郡拜访诸葛瑾,诸葛恪早就盼望多时,就想着与梦中偶像见见面。上回见黄顺,他还太小,还不怎么记事,这回,他可不想错过了。
黄顺对诸葛恪,也很有好感。这可是梦中东吴后期的有名大将,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足以证明诸葛恪的优秀了。
再从诸葛瑾嘴里得知诸葛恪对自己另眼相待,再看诸葛恪小跟班似得跟着自己问这问那,黄顺的心思,就开始活泛了。
“小恪恪,你现在也不小了,向往外面的世界,很正常。你羡慕我能够走南闯北的增长见识,难道你就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如我一般,潇洒走天下吗?”
诸葛恪噘着嘴,说道:“我爹不会放我远走高飞的。他太落后了,就知埋头做事,尽忠主上,从不考虑其他什么的。”
黄顺笑道:“他是他,你是你。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问你,你想按照你爹给你安排好的路,往下走,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呢?”
“你这话什么意思?”诸葛恪问道。
“你要是做个乖乖仔,那就听你爹的话,服从你爹的安排。凭你爹爹力量,足以保证你的仕途一路通畅。我也相信,就恪儿的能力,能比你爹在仕途的路上走得更远,爬的更高。
你要是特立独行,不想活的与一般人一样。那你就不要管你爹怎么想,你只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就大胆的去追求,去做就行了。”黄顺循循善诱。
诸葛恪缩了缩脖子,说道:“我想跟你一样,与众不同。但若我这么做了,他会杀了我的。”
黄顺笑道:“你真是这么想,我就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诸葛恪一下高兴了,“真的?”
黄顺不答,当即带着诸葛恪,就去找诸葛瑾。此时的诸葛瑾和诸葛亮,正全神贯注的沉浸在黑白子的世界里,对弈正酣呢。
“子瑜兄,我找你有事。先把眼前这盘棋放下。”
诸葛瑾头也不抬,说道:“什么事就说吧,不妨碍下棋。”
黄顺一屁股坐下,直接说道:“你家的小恪恪我看上了,把他交给我吧。我一定让他出人头地,衣锦还乡。”
(本章完)
第604章 论兵()
诸葛瑾“嗯?”了一声,抬头看了黄顺一眼,脸色动也不动,继续低头弈棋,淡淡道:“乔儿就在吾弟处,你看的上眼,随你怎么折腾。恪儿却是不行。”
黄顺嬉皮笑脸的坐在一边,不肯放弃道:“恪儿聪明伶俐不假,却不愿为条条框框束缚。留在在江东,虽然也能有一番成就,却未必是他的福气。你让他跟着我,我敢保证,天南海北随他创,定会创造出一番大事业来。”
诸葛瑾缓缓摇头:“再厉害,顶多是第二个黄顺,我不稀罕。”
黄顺继续苦口婆心:“你不稀罕,可是你儿子稀罕啊。他已经不小了,可以为自己的前程考虑了。”
黄顺一面说着话,一面给诸葛亮使眼色。
诸葛亮会意,便帮腔道:“大哥,让恪儿跟着黄顺闯荡几年,再回江东。别的不说,只这一经历,就足以让孙权对他另眼相待。再说,恪儿正是顽劣的年纪,让他出去摔打摔打,也不错。有黄顺在,你还怕他有什么危险不成?”
诸葛瑾还是顽固的摇头,“知子莫若父,恪儿若是跟着黄顺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我这个儿子,不是白养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为了拴住儿子,就强行把他留在身边,你这是把他当女儿养呢?”黄顺不满的叫道。
“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管教,用不着你在这里说三道四。”诸葛瑾恼怒黄顺要带走他儿子,自打一开始就没给黄顺好脸色,现在的脸色自是更差。
黄顺见状,很识趣的闭嘴,悄悄溜了出去。
外面,诸葛恪早就等的心焦,一见黄顺出来,连忙迎上来询问结果。黄顺只好叹着气表示,诸葛瑾的脑筋还没转过弯来,等后面有机会再跟他说此事吧。
诸葛恪人小鬼大,一听就知道,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