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深入调查。
中原的人,褚仁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曹氏。褚仁的动作很快,他提审护卫的时候,那小贩刚跑了两天。凭借褚仁手上的斥候网,要抓住这么一个往中原逃跑的人,难度不大。
结果,褚仁在各个关卡布下天罗地网,也没有抓住那个人。由于王珣遇刺,所有关卡都实施了戒严,没有特别通行证,根本不可能通过。尤其褚仁知道有人往中原逃跑后,第一时间责令所有关卡,任何人不许放出。
在这样的措施下,除非没有这个人,否则,就一定能逮到。但事实却是,没抓到这么一个人!
就在褚仁大惑不解时,另一边的调查,又有了收获。
严格说,那边是有人告密,部落里有个人,无缘无故突然一夜暴富,大宗财产来历不明,自然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祖桂马上亲自出面,连夜突审,连用刑都省了,那人就交代。他是往城主府里送马料的,每次都是半夜时分,他赶着马车,在城主府的后门交接马料。日日如此,没出什么差错。
就在王珣遇刺的那天夜里,他照常赶着马车进城,半路遇到同部落的老乡,多年不见,两人都很兴奋,感觉有说不完的话。
与城主的交割,不能误了时辰,两人便坐着马车,一同前去。只在交割马料时,那人避开了。谁知马料交割完毕,转身却不见了那位老乡。等了半天也没见到人影,没办法,他只能自己回部落。
结果第二天,就传出王珣遇刺的消息。他起初没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两天后,在部落里,他再次遇到那人,自然便问起那天晚上怎么不告而别。完全是开玩笑,他说了一句“你不会是趁着交接马料的空档,溜进城主府里作案了吧,否则怎会那么巧。”
他说完这句话,自己刚要笑,却见那人神色一变,一把把他拉到角落里,告诉他,这事千万不能对外说,否则,两人不但都要杀头,还连累所有家人,一起砍头。
为了安抚他,那人拿出了一羊皮袋金银珠宝,说是封口费。他懵懵懂懂的,明知不妥,还是拿了,回家藏了起来。
这事他不说,别人也不知道。但他平日好酒,一旦喝大了,嘴上就没有把门的。刺杀这件事,他即使喝的烂醉如泥,也不敢轻易往外说,但自己有钱了这事,还是可以拿出来吹嘘吹嘘的。
于是,事情就到了祖桂手里了。
祖桂亲自查实,确实存在这么一批金银珠宝。但祖桂觉得不可思议,凭城主府的防卫强度,要混进去刺杀王珣,需要严密的组织和高超的身手,不可能在得手后还会留下如此破绽。
但这些破绽又显而易见的存在,祖桂自己想不通,只能报给褚仁,让褚仁来做出判断。
不但是祖桂那边有了突破,姚节他们也有了新发现。
姚节、毛义、韦护、吕岳四人,是褚仁从西域专门带回来的,类似墨氏雇佣兵的四个头目,为王珣经略河西,立下汗马功劳。
为此,王珣特意向褚仁要求,买断四人带领的墨氏兵,成为王珣的心腹。
王珣遇刺后,虽然没人怀疑道他们身上,但姚节他们还是在他们内部,细细的盘查,挨个的盘查身世,一点可疑之处也不放过。
墨氏内部,本来就有好几个派系,互相斗争。王珣倚重长老家族,在河西发展的顺风顺水,墨氏其他派系,肯定看不惯王珣做大。
他们这批人中,要说有其他派系的人,太正常不过,如果被人利用住这点,完全可以渗透进城主府,穿过严密的防御网,接近王珣。
(本章完)
第779章 计议()
调查自然是悄悄的进行,姚节他们自觉的神不知鬼不觉。谁知,调查刚开始,就有人开小差跑了。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
毛义立即着手调查,果然发现,逃跑的那几个人,都是矩子家族的人。姚节他们没有停下调查的脚步,继续调查。结果,又跑了几个。再一查,这回是西域墨氏的人。
这下,姚节他们有些不敢查下去了。也把这个情况报给了褚仁,让褚仁最终定夺。
各方传递过来的消息,褚仁一时也拿不定到底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因为害怕惹祸上身,避祸而去的。反正,褚仁将这些情况,一股脑全部报给了黄顺,让正在加紧赶路的黄顺,也开始感到迷茫。
本来,黄顺认定了此事是西域墨门做的,现在接到褚仁陆续传回的情报,显然各方面都有可能。
各方面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各方势力,都有可能是王珣的敌人!只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王珣这些年在河西,过的多么不容易。
既然真凶一时难寻,黄顺索性不再亟亟于追凶报仇,如何处理王珣死后河西的大局,就成了黄顺优先考虑的事情。
信中褚仁虽然没有明言,但字里行间,黄顺还是能够看出,褚仁,包括祖桂在内所有黄顺系的人,对呼延魅和俟奴颜掌权这事,十分的不满,但又不好发作。
在王珣麾下,有几方大势力,彼此牵制,维持平衡。一方是呼延部和俟奴部的人马,大都是呼延魅和俟奴颜从本部招募过来的。一方是墨氏人马,与王珣是合作关系,虽然强大,却碍于亲疏关系,不好贸然插手王珣的家事。还有一方就是黄顺的旧部。再就是王珣这些年一手训练出来的亲兵武装。
论实力,当然还是黄顺的旧部实力最强,关键隘口关隘,最精锐的武装,都在他们手上。但王珣死的太过突然,根本没有对后事做出任何安排,黄顺又远在万里之外,在黄顺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只能选择隐忍。
王珣一手训练的亲卫,则明确表明效忠对象:王穗。声称只有王穗才能指挥的动他们。为防止王穗再遭人暗算,他们不惜与城主府护卫兵戈相向,把王穗抢了过去。
好在呼延魅和俟奴颜识的大体,知道不能在这时候生出内乱,关键时刻出面,将王穗交给他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河西诸部落的态度,褚仁没有说,但即使褚仁不说,黄顺也大概猜得出来,这个时候,肯定是人心浮动,只要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河西地面,大起刀兵,就是一瞬之间。
这种情况下,黄顺只能放下为王珣报仇的心,先想着怎么尽快稳定王珣所属诸部,稳定河西。
呼延部和俟奴部那里,当然不能撕破了脸皮。呼延魅和俟奴颜两人,黄本来对她俩毫无好感,但现在,黄顺必须与她们打交道。
以黄顺对呼延魅的了解,那个女人,权力欲极强,一定不会轻易交出大权。黄顺与她之间,少不得最后要以实力决定胜负。
这当中,呼延部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呼延部支持呼延魅,那说不得,黄顺只能与呼延部反目成仇,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要摆平呼延魅,首先就要摆平呼延部。所以,黄顺还在路上,就派出人手前往定襄,要呼延辽提前赶至榆林城,在那里等他。他要在榆林,与呼延辽长谈一次。
分别这么久,呼延辽是否还是原来的呼延辽,黄顺不敢保证。甚至呼延辽能否按黄顺的安排,前往榆林,也是个未知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呼延辽拒绝,那就说明,呼延部已经做好与自己反目的准备,自己也就不用再抱什么幻想,打破一切从头再来吧!
对此,黄顺还是有相当的底气的。王珣的亲兵,并没有选择呼延魅,说明王珣自始至终,对呼延魅是设防的,没有完全被呼延魅控制住。在黄顺的人都没有表明态度的情况下,他们旗帜鲜明的表明对王穗的拥戴,就是最好的证明。
长老墨门的力量,在黄顺看来,就是自己的力量。再加上自己的本部人马,可以说,王珣的力量,绝大多数,仍然在黄顺的掌控中。呼延魅和俟奴颜要想翻身,就只能倚仗呼延部和俟奴部的支援。
两部距离太远不说,就说两部援兵能够及时赶到,黄顺也不怵他们。虽然这几年,他们应该装备了大量重甲骑兵,但黄顺的亲兵,科技含量远高于他们。在平坦的大草原上,黄顺有信心给予对手重创。
做好了最困难的心理准备,黄顺的战棋推演,依然是自己占据优势。这让黄顺自己都感觉纳罕。
“好像,此行河西,不一定非得血雨腥风。或者,谈判桌前,就能把问题解决了呢。”黄顺搔搔头发,说道。
“这都是王珣的功劳!”程瑶说道,“若王珣但凡有一丝私心,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般乐观了。”
白雪说道:“呼延魅和俟奴颜那里,才是需要少爷费心的。毕竟,呼延部和俟奴部,能不撕破脸,就不撕破脸。”
黄顺说道:“呼延部和俟奴部不傻,有希望吞并河西,他们才会铤而走险,与我们对立。若是没机会,当然还是维持与我们的良好关系。”
呼延康却担心呼延魅,“我那姐姐,对黄顺可是嫉恨在心,有她在,我们还是不要大意的好。”
黄顺说道:“先去榆林,会一会呼延辽,大概情况,我们就掌握了。现在,多想无益。”
一路上,萧凝虽然刻意保持与黄顺的距离,但黄顺却没有打算在大事上瞒着萧凝。因此,河西那边的最新情况,萧凝也一样知道的清楚。
萧凝的意见很明确,这根本不是西域墨门的风格。西域墨门刺杀组的人,才不会留下那么多幼稚的破绽。而且,西域墨门也不会如此猥琐,他们会很得意的宣布,王珣是他们刺杀的。
按萧凝的说法,就是王珣遇刺,真凶肯定另有其人,并非西域墨门下的手。
(本章完)
第780章 来到榆林()
萧凝在刺杀上的专业,黄顺从来没有怀疑。既然萧凝认为凶手不是西域墨门,黄顺也跟着改变了原先的看法。只是如此一来,黄顺自己也有些迷糊了:凶手到底是谁?
在褚仁的全力侦破下,凶手的线索掌握了很多,但偏偏因为太多,反而不知哪一条是真的,哪一条是凶手在故布疑阵。
黄顺在心里面把可能的凶手摆了一遍,似乎都不像。最为关键的,便是他们不可能犯下那些错误,更不会如此自作聪明,暴露破绽出来。
难道,是河西的那些部落里,有人策划了这次刺杀?在现在,看起来倒是很有可能。毕竟,这次刺杀,留下的破绽太多,似乎证明刺客不是那么的专业。
但刺客不专业,又是怎么突破王珣严密的防御网,接近王珣并成功刺杀你?
一路上,黄顺不时的如此考虑,始终不得其解。
来到榆林城,与久违的祖桂见面。祖桂本来就能独当一面,在大哥那边做事做的极好,是祖渊把他们兄弟俩硬来到黄顺这边。又在榆林城历练这几年,看上去已经有几分枭雄的气势了。黄顺在他面前,举手投足,就像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子。
“祖桂大哥,几年没见,你越来越威武了。一个榆林城,看来还没消磨了你的斗志。”黄顺调笑着说道。
祖桂说道:“少主以为榆林城就清闲吗?在这里,大仗当然比不上漠北和河西,但小仗却多得多。都看好榆林城施是个好地方,谁有了点实力,都想打打榆林城的主意。”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何不给他们一记狠的,让他们再不敢打榆林城的主意呢?”程瑶问道。
祖桂说道:“这里的人,记吃不记打。我们虽然人手不少,但要看顾这么个大摊子,难免有疏漏之处,被他们小打小闹赚些便宜,在所难免。久而久之,所有人,就都盯上了榆林这个香饽饽了。”
黄顺带着人,跟着祖桂,在榆林城逛了一圈,相比黄顺初来时,城里已经是大变样了。胡蛮的一些印记几乎消失不见,成了十足十的农业大城。城里到处都是粮仓,街上的小摊贩也多是一些小玩意。跟中原深处的城市街景,差不了多少。
回到城衙,黄顺问祖桂:“呼延辽还没有来吗?”
祖桂笑道:“那小子早就来了。说是要送你一份大礼,出城筹备去了。”
黄顺惊讶道:“什么大礼,还需要现筹备?”
正说着话,外面仿佛一阵风刮过,人还未到,呼延辽的大嗓门先透门而入,“当然是这个小东西啦!我费了三天功夫,才逮到它,不容易着呢。”
“哥哥!”呼延辽刚出现在门口,呼延康就扑上去,与他抱在一起。呼延辽哈哈大笑,上下打量着呼延康,笑道:“不错,中原的水土就是养人呐。比在家那会好看多了。”
呼延康没有接话茬,她的注意力,都被呼延辽手上的一只小鹰吸引了过去。
“哥,你说的礼物,不会就是它吧?我当什么了,黄顺可没饲养这些野物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