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屡屡在关键时刻挽救全军的英雄。

    结果,四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勉励一番,提升至军中要职。

    可怜的于禁,在知道邺城方面对自己的态度之后,心灰意冷,也就听从了关羽的建议,投降了。

    这才是那个拥有赫赫战功的于禁嘛。当初黄顺从梦中得知于禁竟然在兵败之中,拍关羽的马屁,主动投降,就怎么也想不通,觉得不可能。

    怎么说,于禁也是与关羽同时代的大将,虽然名声上不如关羽,但战功上,却超出关羽许多。作为为将者的尊严,于禁也不可能向关羽摇尾乞怜,能够不在兵败后自杀,在黄顺看来,于禁已经非常惜命了。

    本来黄顺还想问问,襄阳周边如此热闹,夏吟坊能如此本分吗?这在黄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无论曹丕还是许蒙,都没有提及战争中夏吟坊的表现。黄顺想问许蒙,又忍住了。许蒙未必就知晓。再说,黄顺大可以回到襄阳,慢慢的询问当事人:祖渊。

    祖渊这头老狐狸,若不趁着双方大战,大占便宜,那就不是祖渊了。

    黄顺又问了几句,感觉许蒙对南郑之战,了解也是不多,多是道听途说来的。这也难怪,许蒙的经营重心在邺城,南郑那边,自有离着更近的祖渊负责,许蒙没必要伸手过长。此时许蒙忍不住说起此事,实在是心中太过痛快,忍不住与黄顺分享他的这份痛快。

    相比之下,黄顺想的就多了,此战非常震惊天下,于天下大势却没有什么影响。倒是后面的陆逊偷袭江陵城,才是决定性的。而这个,也是黄顺所真正关注的。黄顺一直在等待的,就是这个消息。

    (本章完)

第876章 安排() 
在黄顺的认识中,如果说刘备入川,代表三分天下的开启,那陆逊偷袭江陵,几乎可以代表三分天下的形成。而黄顺此前的所有运作,都是建立在三分天下的基础上,相比之下,自然是陆逊偷袭江陵城的节点更为重要。

    论知名度,论好感度,论亲近度,刘备率领的蜀汉集团,在汉人心目中代表着正统,自然更为他们所接受,自觉不自觉地就站在了刘备这边,黄顺自然也不例外。但黄顺要养家糊口,要为家族长远考虑,就不的考虑最终结果如何。

    黄顺毕竟出世太晚,等黄顺开始代表六姓出使江东时,曹操已经是一家独大之势,江东孙氏也形成不可抗拒的力量。刘备的先天不足,已经没有弥补的机会。而且,刘备及关羽和张飞,年龄偏大,等黄顺长大,他们就离去世不远了。

    从功利的角度看,黄顺把感情和精力投到他们身上,性价比太低,不值得。所以,黄顺并没有跟随诸葛亮,一心跟随刘备,而是刻意与之保持距离。因为诸葛亮的存在,黄顺肯定会跟刘备集团发生交集,黄顺要想在刘备集团混的开,就必须提前做好人脉关系的储备。这一点,黄顺完全押宝在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后辈上。

    这是一本万利的投资,也意味着,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在世时,黄顺在刘备内部,没有什么影响力,因为老一辈尚在时,他们的儿辈们基本没有说话的分量。

    所以,黄顺一直不急于打入刘备集团内部搞事情,就是在等这个节点。只要陆逊偷袭江陵城成功的事实形成,那么黄顺就敢对以后的发展做如下肯定:关羽要完蛋,张飞也跟着要完蛋,刘备为二弟三弟报仇,紧接着也要完蛋。这样,黄顺的机会就来了。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江东已经因为江陵城跟刘备产生了矛盾,但却并没有进一步激化,双方离兵戎相见还差的很远。这时候,黄顺必须沉住气,静观事态发展。

    这种等待的心理,这与黄顺急于回襄阳是不矛盾的。只有事发突然时,黄顺就在襄阳,才能更快的做出反应,最大限度的捞取实惠。

    不管陆逊那边怎么做的安排,黄顺这里,已经决定离开邺城,全速赶回襄阳了。黄顺已经做到了时间上的最快,就算赶不及,那也是无可奈何了。

    但就算赶不及,黄顺也没什么损失,因为以上一连串的事件,并不是紧接而来的发生,黄顺估算过,就算今天陆逊偷袭了江陵城,算时间,等黄顺赶回襄阳,关羽估计还没被擒呢。

    黄顺想毕,不再过问襄阳,而是开始一门心思与许蒙关注邺城的情况。现在的黄顺,在邺城的实力也不小了。许蒙自己就有一拨人,还有吴老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再加上墨氏的组织,以无孔不入来形容黄顺的力量,一点不过分。

    这些力量,黄顺本来想让几个人分别负责,几个人之间互不统属,各自独立。但左思右想之下,黄顺还是放弃了这种分而治之的办法。

    虽然这样一来,黄顺在邺城的实力,等若多了几条命,就算某部分被人连锅端了,黄顺还有其他的力量继续在运作,不妨碍黄顺在邺城的存在。

    但这样一来,彼此之间谈不上任何配合,甚至还会互相掣肘。最为关键的,如果黄顺任命的这几位独当一面的负责人,让他们知道还有其他的负责人存在,他们的忠心会受到打击,认为黄顺并没有完全信任他们,还安排了其他人对他们进行监视。这是黄顺所不能接受的。

    许蒙虽然醉心于报仇曹氏,但许蒙很有分寸,公与私把握的很好,与黄顺做事以来,许蒙还从来没有因私废公过。相反,许蒙倒是数次带给黄顺以惊喜。

    许蒙的忠心,黄顺毫不怀疑,最让黄顺担心的,是许蒙的年龄。邺城这边,黄顺有可能十几年不过来。十几年的时间,许蒙能否还能活这么长,是个大大的问号。

    若过程中许蒙不幸过世,谁来继任,这是黄顺今天必须与许蒙敲定的大事。最理想的人选当然是许蒙的儿子。但许蒙的儿子都在曹氏内部担任军职,其能否像许蒙般效忠黄顺,还是个未知数。这一点,只能由许蒙自己做出判断。

    跟许蒙交代邺城的势力分布,很简单,有名单,有联络暗号,简单几句话就可以交代完毕。任务也不难,邺城不是黄顺的重心,邺城的任务,主要就是情报的收集,尤其是曹氏和司马氏的情报。

    只有司马懿身边霍让的存在,黄顺对许蒙做了隐瞒,李尚的情况,黄顺也没有告诉许蒙。因为这二人情况特殊,只能由着他们二人自己发挥。连黄顺都不好直接对他们发号施令,其他人,更把握不好那个分寸。

    总得来说,情报的收集,主要靠吴老和许蒙的人手,墨氏的组织,主要体现在行动上。如果许蒙认为需要对某人暗中动手,许蒙就可以动用墨氏的人。

    最关键的一点,黄顺放到了最后,很隐晦的提及许蒙的接班人的问题。黄顺刚开了个头,许蒙就知道黄顺想表达什么意思了。

    “主公无需担心,这个我已有安排。吾有三子,许良、许严和许庆。许良年最长,于家事最为了解。不久之后,许良就做病退,闲居家中,做我的助力。一旦我有什么不测,就由许良代我为主公尽忠。”

    “许老的安排,我自然放心,然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再问一句,许良值得我信任吗?”

    许蒙笑道:“知子莫若父,主公大可放心。或许许良能力上尚有欠缺,可能会让主公失望,但在忠诚上,我敢以我们许氏家族担保。”

    黄顺一拍手,说道:“如是甚好!我不要他为我冒险做什么,一般的情报,通过买卖的途经,送达我手即可。一旦拿到事关全局的情报,就通过紧急渠道,尽快送达我手。一条紧急渠道只能启用一次,一次后就作废不得再用。”

    许蒙说道:“我一个老头子,怕是见不到主公一统天下那一天了。果真到了那一天,老头子有个不情之请,请主公答允。”

    “喔?”黄顺吃了一惊,这是许蒙第一次主动向他提出要求,而且是为自己提要求,“许老尽管说。”

    (本章完)

第877章 张郃() 
“请主公答应许氏小辈,把我的骨灰到漠北草原撒掉,以报答那片土地。”许蒙一脸的怀恋,眼睛空空的望着窗外的远方,说道。

    黄顺心中一动,早年间许蒙与褚仁曾经在漠北周游,看来,在那片土地上,一定发生过不少动人的故事,以至于让许蒙决定把自己的最终归宿定格在那里。

    黄顺难得的没有刨根问底的询问许蒙。毕竟,谁心里都有一些不想为别人知的隐私,许蒙若是想说,早晚都能说,若是不想说,黄顺问也没用。

    再说的几句话,下面人来报,宴席已经接近尾声,需要他们出去谢客。这场谈话这才告结束。

    离开许府前,许蒙知道,今天一别,日后怕是再没机会相见,一直坚持步行送出数十里地,这才依依不舍的驻足看着黄顺的车马远去,渐渐驰离自己的视野。

    黄顺同样躲在车厢里,就这车帘一条缝,一直往外看着许蒙这么跟在后面,鼻子也有些发酸。幸好许灵没有跟着来,要是许灵也在,这场离别,不亚于生离死别!

    直到许蒙的身影再也看不见,黄顺这才坐回车厢,慢慢的从离愁别绪中走出来。张郃那边,黄顺已经派人通知到,今晚就在府中见面,明天,黄顺准备一天,再过一天就要离开邺城了。实在抽不出整段的时间,与张郃一叙。

    与张郃的关系,黄顺是张郃名副其实的大恩人,张郃感恩戴德,想要报答黄顺,这份心思,黄顺是理解的。

    当初黄顺刻意交好张郃,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通过梦得知张郃是曹魏后期的有名大将,所以,黄顺就身不由己的巴结上了。没想到,张郃的仕途很是坎坷,黄顺甚至不敢想,如果没有自己的帮助,张郃能否还有现今的风光。

    张郃得以大放异彩,都是拜汉中一战所赐。与曹彰一战,张郃能够坚持到最后,算是赢得了曹氏的赏识,但真正让张郃跻身曹氏一流战将之列的,还是汉中一战。

    拜黄忠一刀砍杀夏侯渊所赐,张郃抓住乱军无主的良机,主动站出来协调诸将,抵御住赵云和黄忠的攻势,并稳住了阵脚,没有一败涂地。这就是张郃在汉中之战中最大的功劳,也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此后,曹操亲至汉中战场,张郃在曹操的麾下,表现也是不俗,虽然因为刘备的龟缩政策,汉中没有什么像样的仗打,但张郃所率领的部队,纪律严明,执行军规军令一丝不苟,数次得到曹操的赞许。

    曹操举办的军中宴会,从座次上也能看出张郃地位的变化,此前张郃没份坐在主帐,但现在,张郃不但跻身主帐之内,而且,还位列左数第三位。

    自古酒席座次以左为尊。也就是说,张郃在军中的地位,已经位列前五。张郃当然知道这份荣耀,是谁给的,所以,黄顺再次来到邺城,张郃丝毫不必嫌疑,当众表示自己会登门拜访。与其他官员还在首鼠两端观望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邺城百官对黄顺的态度,可谓矛盾,一方面,黄顺与他们有恩,而且,黄顺还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实惠,从心底里,他们希望与黄顺走近。但另一方面,黄顺始终没有归顺朝廷,始终游离于他们这个团队之外。

    当官的都是非常谨慎小心点,别看现在的黄顺吃香,那是曹氏器重他,甚至不以他没有归顺为怵,但谁能保证曹氏能一直器重他呢?尤其现在正是曹氏交班接权的敏感时刻,谁也不愿这时候冒风险。

    黄顺回到家,张郃早已在书房等候。热闹的许府,张郃并没有去凑热闹。他得知黄顺马上就要离开邺城,还想着派人通知他,安排出时间与自己见上一面。张郃除了感激涕零之外,还敏感的感知到,黄顺一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

    “坊主大人,张郃的今天,全拜坊主所赐。张郃对坊主,不胜感激。但有些话,张郃必须要说,张郃身为曹氏部将,做什么事,都是站在曹氏的立场,若张郃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杵了坊主的意,还请坊主原谅。”张郃没有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模样,而是不卑不吭的来了这么一段。

    黄顺点头道:“不错!比起上次见面,张将军果然成熟多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男人之间的一番对话了。之前,我的感觉,我们之间,是师生关系,我师你生。”

    张郃失笑道:“当时张郃为人处世过于耿直,木讷,亏的坊主不吝赐教。”

    黄顺摆手道:“不说这个。我想,张将军想必很是疑惑,我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对将军另眼相看,并屡次出手相助吧?”

    张郃连忙点头,说道:“百思不得其解。”

    黄顺笑道:“你都百思了,就算再不解,也想出点东西来了,说来听听。我就看你,对我的心思把握,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