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不得不承认,关平此计相当的毒辣,而且有很高的成功可能性。帮关平如此报仇,还能间接帮到四族和自己在江东巩固实力。

    黄顺心中一动,突然有了一丝明悟:梦中为什么孙权明明早就知道刘备要兴兵来攻,并早早做好了准备。又是占据了地利之便,开始为什么却一败涂地,被刘备大军杀的丢盔卸甲。无数成名已久的大将都死在此战之中,其中最为有名的大将便是甘宁。

    如今看来,如果黄顺点头答应关平的要求,那这一切就有了很合乎情理的解释:正是黄顺的刺客在孙权腹心活动频繁,矛头直指孙权的这些腹心将领,导致孙权无人可以带兵抵御刘备这才出现初期的混乱。

    “看来,你们确实把报仇的事情想得很透了。”黄顺点点头,说道,“不久之后,刘备就会大兴兵,讨伐孙权,为云长报仇。你们身在襄阳,于正面战场上帮不上多少忙。若双方交战之时,你们能够带领数十刺客,刺杀孙权的高级将领,就一定能造成孙权军队的混乱,从而助刘备大获全胜。”

    “这么说,三少是答应了?”关平又惊又喜道。

    “刘伯父就要发兵打过来了吗?太好了!我早就等不及了。”关兴也是一脸的兴奋。

    为了防止他们几个脑袋发热,黄顺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他们,便正色道:“我可以借给你们几个当世超一流的刺杀高手,祝你们成功。

    但再厉害的刺客,也得刺杀对象有隙可乘才能成功。孙权身边的防御,不下于乌龟壳子,很难找到机会,贸然动手,只会造成刺客的死伤。

    所以,我必须告诫你们,万不可因为成功刺杀几位成名将领,就飘飘然,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竟想着去直接刺杀孙权。我先强调:你们刺杀谁都可以,就是不可以直接刺杀孙权。答应了这一条,其他的好说话。”

    (本章完)

第919章 胜利的计谋() 
    “为什么?”关兴、关索、关彝三兄弟与黄顺相熟,思考更没有关平那么严谨,听黄顺如此维护孙权,自然不高兴。甚至关索还自作聪明的讽刺黄顺:“不会是因为你娶了孙权的妹妹,就这么回护他吧?”

    关平连忙制止弟弟们的胡闹,平静的说道:“三少对孙权比我们更为了解。既然三少认为不宜刺杀孙权,那就听三少的。男子汉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我们有的是时间耗下去。”

    黄顺对关平的冷静大为赞赏:这是一员难得的帅才。可惜梦中随关羽一起被孙权杀了。现实中,在黄顺的特别关照下,关平逃过一劫。假以时日,给他以机会,关平定是名动天下的大将!

    可惜,如此将才,却属于刘备,自己甚至仅仅在心里想想招揽他为己用都是奢侈。

    “诸葛瑾也是孙权大力提拔重用的人,他你们就不要刺杀了。”黄顺想起诸葛瑾,连忙又提醒了一句。

    关平笑道:“孔明的大哥,我们当然不会冒犯。这点子眼光,我们还是有的。还有一人,我想提前征求三少意见。那个甘宁,是孙权身边最为得力的猛将,号称是太史慈之后的江东第一将。若能除去甘宁,势必折损孙权一臂。我们知道三少与那甘宁有些交情。不知三少是否允许我们对甘宁下手?”

    黄顺一愣,刚才自己就想到梦中甘宁正是死在孙刘大战当中,不过梦中把甘宁的死描述的极为悲壮,说的是甘宁带病上阵,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死时数百乌鸦围绕其盘旋不去。

    刚才黄顺就怀疑这只是演义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极有可能是甘宁被关平他们刺杀而死。没想到,关平现在就特别的指出了甘宁,可见关平早就关注到了甘宁。不消说,只要让关平将刺杀付诸行动,首要的刺杀目标,先是吕蒙,第二个怕就是甘宁了。陆逊本来也应该在他们的刺杀名单里面,虽然关平说的好听,但陆逊用的是偷袭,关家军自然输的不服。依赖陆家与黄顺的良好关系,关平这才放过陆逊。否则,怕是经过关平这次刺杀洗礼,江东几无可用之将用来抵抗刘备大军了。

    说起来也讽刺,就是这个被关平看在黄顺的面子上放过的陆逊,最终却送刘备平生最大一败,直接导致刘备的死亡。

    这些当然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关平肯定预料不及。黄顺点头道:“我与甘兴霸是有些交情,但我与你们的交情也不浅。甘兴霸武功高强,不是一般刺客能搞定的。这场矛与盾的交锋,我不参与。”

    关平一下便明白了:黄顺如此说,等若允许他们放手大干。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动身去江东?”关平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黄顺说道:“我的人,随时可以动身。不过,为了保证你们此次行动能够成功,我建议你们几个,与我派给你们的刺客在襄阳相处一段时间,培养出默契之后再动身。我想,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关平点头道:“好!就一个月时间。这么长时间我们都等过来了,不差这一个月。”

    关兴兴奋道:“刚才黄顺说刘伯父就要兴兵攻打孙权了。那我们此次去江东,正好于后方策应,确保前线大胜。这样,杀父大仇很快就可以报了。”

    关平道:“如此最好,但我们也不必强求。一个月以后,就算西川那边没有起兵的动静,我们也不等,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如果天欲灭孙权,就让我们的行动与西川的动作协调一致,彻底打垮孙权。”

    “不是如果,而是肯定。”熟悉的话音自外面响起,黄顺精神一振:是姐夫回来了!

    “好姐夫,你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怎么还学会躲外面偷听了?”黄顺笑道。

    诸葛亮爽朗笑道:“我也是刚回来,没看到你们,听说你们几个躲在这里商谈大事,我就知道,肯定是谈这事。这不,走过来,正好听见个尾巴。”

    黄顺笑道:“那你也太神了!就听见最后一句话,就能把话接上,你知道我们前面谈的是什么?”

    关彝笑道:“我们几个打架成,这动脑筋算计人,就远不及孔明军师了。向你借人刺杀孙权的主意,就是孔明的。他当然知道我们跟你谈什么了。”

    听完这话,黄顺一下想通了:之前姐夫就说过,既然无法阻止刘备兴兵,那就努力帮助他获胜。当时黄顺也没在意,只觉得姐夫远离战场,又不能为刘备出谋划策,他怎么帮助刘备获胜?

    就算有黄权在刘备身边,可以把诸葛亮的意见告诉刘备,但路途遥远,中间消耗的时间,就足够陆逊打一场歼灭战了。

    没想到,诸葛孔明就是诸葛孔明,根本没按常规来,竟然想到利用关平他们急于报仇的心理,刺杀孙权手下大将,让孙权没有带兵之人,自然就不是刘备的对手了。

    高啊!妙啊!这才是那个黄顺从心底里佩服的卧龙孔明。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想出致胜之道。就算最后的结果事与愿违,那也是非谋划之罪,是刘备自己的问题,丝毫无损诸葛亮的伟大。

    “我想明白了!”黄顺哈哈笑道,“刺杀孙权手下大将,帮助刘备战场取胜的谋划,堪称高妙。只是我有一点不明。襄阳与成都相距甚远,你如何肯定,关平他们的行动,与刘备兴兵的时间能够吻合?”

    诸葛亮说道:“玄德公准备称帝了!这事你可知道?”

    黄顺吃了一惊,旋即又想到:梦中,刘备正是在称帝后,才决议发兵的。但这里面显然有两个疑问。有诸葛亮在,黄顺就懒得自己动脑筋,直接问了出来。

    “曹操去世,曹丕称帝都在刘备称帝之后,为什么前两件大事还未传来消息,刘备称帝的事,你已经知道了呢?还有,刘备称帝与兴兵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我看不出来喔。”

    诸葛亮微微一笑,还未说话,关平就抢先说道:“这还不简单。既然要称帝,当然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工作自然需要下面大量的人去做。凭我们在成都的人脉,提前获知这点,好不稀奇。至于你说的曹操去世,曹丕称帝,这两件事可是真的?我倒是看不出,这两件事与刘伯父称帝有什么联系?”

    (本章完)

第920章 曹丕的心思() 
    关平不知,诸葛亮当然知道,黄顺说的是梦中预示的事件。喜道:“按时间推算,消息这两天应该就会有了。”

    说完,诸葛亮又喜道:“这下出兵时间就更能确定了。曹操一死,曹丕忙着称帝,定然顾不上其他,这是起兵的大好时机,主公绝不会错过。一月后,你们从襄阳出发,还能提前于主公赶至。只消杀掉孙权几员大将,就足以成事。”

    黄顺想到曹植他们,叹息道:“你们倒是斗志满满了,我那里还有曹氏兄弟需要我去安抚。曹操毕竟是当世枭雄,既已去世,我们总该给他一份尊重才是。”

    诸葛亮说道:“这是自然。你尽管在襄阳为曹操架设灵堂祭拜,我们都会前去上香的。”

    这趟来,本来是黄顺走亲戚家,是私事。只是时机不巧,一家子人见面,就没聊几句家长里短,话里话外全是公事。当晚与诸葛亮、关平他们谈完,黄顺便在这里坐不住,只是刚来一天就走,实在说不过去,只好自己一人先回,留下众夫人陪姐姐住上一段日子。

    为关平挑选刺客的事,倒还不至于让黄顺如此着急。萧凝手下有不少超一流刺客,留在襄阳也是荒废着,正好让他们跟着关平活动活动筋骨。而且,黄顺对他们还另有任务。让他们尽可能的与关家兄弟搞好关系,将来,黄顺进军西川,除了诸葛亮可以依靠,关家兄弟也是黄顺的主要抓手之一。

    让黄顺紧张着急的,自然是邺城局势的突变。曹操去世,曹丕称帝,放在天下都是数一数二的大事。现在襄阳新立,正是自身免疫力最低,最容易受外界影响伤风感冒的时候。其中,来自邺城的冷空气显然最为致命。

    黄顺必须尽快摸准曹丕的心思。当初在邺城,黄顺得到了曹丕会支持襄阳自立的准信后,这才放心大胆的付诸实施。但曹丕的支持与曹操的支持,显然有所不同。

    曹操着眼的是长远,甚至,连曹氏衰弱、黄氏崛起的可能性,曹操都想到了。相比于曹操,曹丕就年轻气盛许多,他才不相信强大的曹氏会在他的手上衰弱下去。他现在才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给他二十年,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凭借曹氏的实力一统天下。襄阳的保障作用,在曹丕看来,作用不大。

    曹丕之所以同意襄阳自立,区别于曹操的战略层面考量,曹丕是出于战术的考虑,让曹氏势力退出荆州,方便孙刘双方为争夺江陵城大打出手。只有孙刘交恶,曹丕才有机会对外扩张,进而一统全国。

    这是曹丕的夙愿,是曹丕压在心底的渴望。曹丕急于向世人证明,曹操选择他为世子,是正确的。毕竟,曹丕的世子之位,来的实在太不容易了。

    早在曹丕与曹植争夺世子之前,曹丕还有一位神童弟弟:曹冲。曹冲聪明到什么程度呢?给一头大象称重,连曹操手下的官员都束手无策,曹冲却想到利用水的浮力,以大石块代替大象,通过称重石块来得出大象的体重。别忘了,当时的曹冲不过八岁!可惜的是,曹冲十四岁上,患病身亡。

    连曹丕自己都承认,如果曹冲一直健在,世子之位根本没他的份。他也不会想到去争,因为根本争不过曹冲。

    曹冲之后,曹植就成了曹丕的劲敌。与曹冲一般,曹植也是神童般的存在,更受曹操的喜爱。若曹植铁心与曹丕争夺世子,曹丕能否成为世子,连曹丕自己都没有信心。好在最后关头,曹植听从了黄顺的劝,放弃了对世子的争夺。曹丕争夺世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此去掉了。

    最后,曹丕的对手换成了曹彰。对曹彰,曹丕还是有些信心的。二人一个为政,一个从军,资历上旗鼓相当,就看谁能更入曹操的法眼。为了压过对手,双方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曹彰一时判断失误,自己断送了大好前程,成全了曹丕。

    曹丕虽然成为世子,但显然并没有得到士层的认可。在邺城士层,这样的说法很有市场:若曹植不放弃,世子就是曹植的;若曹彰不犯错,世子就是曹彰的。曹丕的能力并不出众,他得以成为世子,只是因为他没有出错,而不是他有多么的能干。

    所以,曹丕想要向世人证明,相比于弟弟们,他这个哥哥,丝毫不逊色。所以,曹操刚过世,曹丕就急于操办称帝的大事。他就是要借此向天下证明,他很有魄力!更有胆略!

    对曹丕的这些想法,黄顺心知肚明,但黄顺不关心这些,黄顺关心的,是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