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江东,徐平早早就取代了吕壹,成为校事的头目,但黄顺一直没有给出行动的指令,所以,徐平一直按兵不动。但按兵不动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这段时间,徐平不但搜集了许多目标家族的黑材料,还在众校事里选择提拔了几个亲信,不仅如此,徐平还从江陵旅江东的那批人中,挑选了一个出类拔萃者作为自己的副手:刘茂。
刘茂军人出身,身上有一些武艺,也念过一些书。黄顺决定要在江东“大动干戈”后,程瑶在江陵选了一批人暗中潜入江东待命,刘茂就是其中一位。
刘茂当然是幸运的,因为刘茂不但被程瑶选中,在建康,刘茂还被徐平进一步赏识。在徐平的推荐下,庞尚上下打点,花费了不少力气,将刘茂安排在建康城守城校尉衙门里供职。
建康城守城校尉衙门,从来就是孙权的心腹衙门所在,就是吴郡四族的子弟插不了手。江东土生土长的人,多多少少都与当地望族沾亲带故,很难保证他们对孙氏的忠臣。换句话讲,他们很容易被四族或其他门户所收买。
所以,能进建康城守校尉衙门的人,最难的一关就是“政审”,必须与江东那些门户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这一关的标准,决定了衙门里多数都是“外地人”,诸葛瑾弃政从军,就是从守城校尉起步的。
仅仅过了“政审”还不够,还必须有真材实料才行。守城校尉衙门可是不养闲人的,里面的每一个人在衙门里待上一段时间,就会得到提拔,由孙权拨兵,开始领兵作战之旅。
刘茂能够进入守城校尉衙门,凭他的身世和能力,本来是不需要打点的,但凭正常进度,得到孙权的赏识,让孙权知道有刘茂这么一个人,那得猴年马月。
所以,有庞尚出面,巧妙打点,就能快的很多。因为徐平的一系列安排中,需要刘茂的配合。刘茂必须尽快在守城校尉衙门里站稳脚跟。
刘茂也不负众望,在城守校尉衙门里很快就崭露头角,得到孙权的赏识。按同僚的说法,下次得以领兵的校尉中,刘茂肯定占有一席。
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徐平也终于等到了黄顺的指令。徐平马上就指示手下那几位心腹校事,开始行动!
行动的对象当然不能一下就到吴郡四族,也不能一下到东顺阁的主要家族头上。对付谁,不能对付谁,徐平手里早就有一副清单。
由于准备充分,校事手中有着充分的证据,很快,东顺阁旗下五六家都中了招,招数都是一样的,都是贪污受贿。而且证据确凿。
校事派人抄家,吴郡四族和东顺阁虽然感觉不对劲,却丝毫帮不上忙。而孙权,却是精神为之一震。因为徐平早就告诉过他,不行动则以,一行动,就是雷霆万钧,不会给吴郡四族和东顺阁任何的翻身空间。
白天抄了五六家的家产,徐平当仁不让,将其中大部分家产据为己有,只是将零头交给朝廷交差。
徐平这么做,丝毫没打算瞒着孙权,在晚上孙权单独找徐平说话的时候,徐平就大胆承认了这一点。当然,徐平的承认也是有技巧的,没说自己暗中昧下了多少,只是说自己有从中中饱私囊。
孙权当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在孙权看来,徐平贪财,这是他的弱点,有弱点的人才好控制。孙权随时可以重用徐平,也可以随时将他毁掉。
而徐平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孙权对自己放心。因为徐平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是不能见光的,他唯一的屏障就是孙权的信任。如果孙权对他有了顾忌,那他就什么都不是,也就无法完成黄顺的一系列安排。
这些动作里面,有徐平的智慧,但更多的是集体的决策。一个人再聪明,再智慧,也难免智者千虑有一失,而且,个人的风格太过突出,往往对人也是一种威胁,只有这种集体策划想出来的招数,才如水银泻地,无懈可击。
(本章完)
第1193章 孙权发飙()
徐平显得胸有成竹,洋洋得意的看着众臣咬牙切齿的模样,傲慢的对刘茂说道:“昨天咱们怎么商量的,你现在可以说了。”
刘茂看了徐平一眼,踌躇了半响,猛的站出来,大声说道:“末将有话启奏!”
孙权乐呵呵的说道:“有话但说无妨。”
刘茂说道:“京城城防,牵涉皇家安危,牵涉京城豪门巨族安危,更关系到朝廷上下的安稳,从来都是皇上与代表江东士层的四族协商做出人事决策。徐平不过任职校事,查除奸佞,监督百官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徐平倚仗皇恩,目无国法纲纪,妄言插手京城城防。按校事的监督条例,这已经是贬官流放的大罪!
徐平身为校事总管,理当以身作则,遵守校事条例,昨天的监察、抄家,徐平的做派如雷霆万钧,迅捷无比,今天轮到他自己头上,想来也是甘愿以身试法,维护国法尊严了。”
刘茂此话一出,登时引起轰动!徐平气的浑身颤抖,指着刘茂,期期艾艾的叫骂:“好你个刘茂,忘恩负义的家伙!你当初得入校尉衙门,是谁帮的忙?翅膀还没硬就想着反咬我一口,你还是太嫩了点。就凭你的一面之词,就像扳倒我?想的美!”
刘茂义正辞严的看着徐平,平静的说道:“刘某感谢徐总管当日提携,但当日徐总管提携刘某,是为朝廷荐举人才,不是为了谋取私利。今天刘某仗义执言,也是为了朝廷大义,与当日徐总管荐举之情丝毫无差。徐总管骂我忘恩负义,刘某实在诧异。难道,刘某昧着良心,助纣为虐,就合了徐总管的意了不成?”
徐平这个气呀,怒声说道:“少跟我讲这些大道理!说这些,我不比你差。这么说,还是我眼瞎,看错了人。没想到,你竟然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刘茂看着徐平微微摇了摇头,慢慢转过身去,竟然不再正面看徐平。
看着徐平在那里如小丑般被刘茂耍的团团转,孙权忍不住出口道:“好啦!朝堂之上,少做市井泼妇之争。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徐爱卿心系朝廷,一心为朝廷分忧,其忠心可表,虽有越权之过,其心可嘉。
刘茂,仗义执言,慷慨言辞,看似一片公心为朝廷,其实是自私自利之辈。你不同意徐平的见解,大可以在昨天当面提出。昨天你不提,偏偏要在今天文武百官面前,出徐爱卿的洋相,其心可诛。
为正纲纪,振国法,朕绝不容许这样的谄媚小人留在朝堂之上。来人!左右与我拿下刘茂,当庭打五十庭杖,然后再打入大牢,等候典刑大夫定罪。”
孙权明目张胆的偏袒徐平,在场所有大臣都看了出来,但再看看孙权怒目横眉,愣是没人敢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两边如虎似狼的卫兵冲上来,啪嗒一下就把刘茂按倒在地,把外裳一掀,露出中裳,两庭杖下去,雪白的中裳上面就见了红,再打下去,皮开肉绽的声音听在每个人的耳朵里。刘茂的脸被牢牢按在地上,与冰凉的地面做着亲密的接触,却愣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旁边有人在记着数。眼看着刘茂的状态快不行了,这时,张昭看不下去,站出来说情道:“皇上,就算刘茂今日举动居心不良,但其说话没有问题。不以言语论罪,只论心,这是凭心论罪,历来为朝廷所忌讳。此例一开,后患无穷。恐怕以后无人敢于谏言。望陛下三思。”
张纮也站出来说道:“五十庭杖的惩罚已经落实二十,老臣以后,剩余三十,且留待以后,许其戴罪立功为好,方能体现陛下宽仁为怀的本意。”
又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为刘茂求情,站出来求情的都是孙权自己的嫡系大臣,四族和东顺阁的人,一个也没有站出来,只是在旁冷眼旁观。
孙权看在眼里,冷哼一声,挥挥手,让卫兵停手,将刘茂拖了下去。
“朕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得策辄行。今日徐爱卿提到了城防,那就马上议定,不能耽搁。这京城的城防,你们以下如何?”
陆逊这时站出来道:“皇上,城防人事变动,兹事体大,不能过于轻率的变更。”
朱武也站出来表示反对。孙权冷哼道:“朕的卧榻安全,尚不能自己做主吗?还是说,你们怕朕独掌京城兵权,对你们不利呀?”
陆逊说道:“皇上,要变城防,可慢慢商议,徐徐改之。若皇上非要上纲上线,那微臣斗胆说一句:城防守兵,除非全部换成外人担当,否则,陛下的心病难除!”
孙权看着陆逊,冷笑一声,说道:“伯言也要当庭顶撞朕吗?你以为自己功高,朕就不敢动你吗?”
陆逊不卑不吭说道:“微臣不敢,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今日陛下已经惩治了一个刘茂,不在乎再多一个陆逊。”
孙权气结,半天,才狠狠说出一句:“散朝!”
散朝后,徐平悄悄来找孙权,孙权余怒未消,见到徐平,便恶声恶气的说道:“陆逊翅膀硬了,竟然开始公然顶撞朕!你可有陆逊的把柄在手?下一个就拿陆逊开刀!”
徐平连忙陪笑道:“饭要一口一口吃。如今陆逊是四族支柱,陆逊一倒,四族还有什么能为?所以,对付陆逊,势必引起四族的强烈反抗,万一四族勾结夏吟坊,引夏吟坊力量进入建康,情况就难以完全掌控了。还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来,风险较小。”
孙权气消了一些,想了一会,问徐平道:“今日朝上情形你也见了,有何感想?”
徐平笑道:“都在意料之中。执行很是顺利!”
孙权笑骂道:“少说大话!你当朕眼瞎?没看到四族东顺阁的人都在看戏吗?会不会他们看出了这是一场苦肉计?”
徐平说道:“这个其实不重要。关键是,皇上在朝上公开袒护我,责打刘茂。这就够了!下面,皇上只需依计行事,后面自有好戏可瞧。”
孙权说道:“要论小聪明,还真没人能比的过你。好。明天朕就依计行事好了。”
(本章完)
第1194章 大牢生态()
被打入大牢的刘茂,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虐待,而是很快就在狱卒的安排下,得到了最好的治疗外伤的药粉。那些卫兵执行杖刑非常有经验,前三杖要见效果,不能掺假,那是真打,这个真打,主要是为了打破表皮组织,打出血。所以,虽然看上去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实际上,受刑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
而三杖过后,后面的庭杖打起来就有讲究了,听起来一杖一杖的重重砸在皮肉上,让观看的人始终揪着心。实际上,这些庭杖,挥舞起来呼呼生风,但真正落到身上,却轻得很,只是为了弄出点声响来。
但就算再轻,为了弄出声音,也要真打在身上。要是真打实了五十,刘茂也是够受的。但只打了二十下,刘茂就只是受到一些皮外伤,简单处理一下就丝毫没有问题,丝毫不影响日常的吃饭、休息。
如果卫兵要真打实凿的打,可以打得表面看上去不出血,但里面却是血肉模糊,血管大量破碎,几杖下去,就能要犯人的命!
刘茂简单处理了伤口,马上就有狱卒送过来酒肉伺候。刘茂也不拒绝摆架子,大刀金马的坐下,拿着一把匕首,就开始一口酒一口肉的吃起来。旁边狱卒就站在那里,殷勤的帮忙倒酒。
狱卒倒是没人吩咐他做什么,但一行自有一行的规矩。狱卒虽然在世人眼里,是只认钱不认人的市侩小人。但他们也是有“行规”的,有那么几类人,他们一般也是好生伺候,不敢怠慢的。
这其中,被贬大臣就是首当其冲。官员被贬,大部分原因都是言语上得罪了皇帝,皇帝震怒之下,就被下了大牢。在大牢里待得时间或长或短,得看皇帝什么时候想起他们。要是他们在狱中受到虐待,挂掉了。一旦皇上问起,那就是狱卒的责任,是要满门抄斩的!
所以,不管大臣犯的是什么罪,只要进了大狱,狱卒都是好生伺候着,生怕有个闪失。
而且,跟这些大臣搞好关系还有一样好处。大臣嘛,都是有钱人,牢饭怎么可能吃的惯?但在大牢里,要想吃到外面馆子里的饭菜,那就只能托狱卒帮忙跑腿去买。这跑腿能少了跑腿费?跑腿费给多了,狱卒才不会在办事的过程中克扣不是?这历来都是狱卒的重要进项之一。而托谁不托谁,那就看人家大臣看谁顺眼了。平日里大臣面前伺候的勤快一些,自然就能入大臣们的眼,得到青睐了。
这些狱卒,一般都是时代干这个营生,哪怕外面皇帝轮流换,狱卒却是铁打的饭碗。无他,任谁做皇帝,也需要狱卒帮他打理牢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