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的。那就是:邺城几乎所有大族,都曾受过你的恩惠!你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只此一点,就足够了。
后来,你又在邺城与多数大族做生意,几乎全是你照顾他们。虽然当初碍于曹氏的强大,他们不会怎么样,但到底是在他们中间种下了一颗种子。只要时机成熟,就算只有一小部分选择我们夏吟坊,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知道,你或许要说,这都是我的猜测,一切还都不确定。那也行,我接下来说的,就是现在确实存在的妥妥的实力了。
许蒙早就是我们夏吟坊的人了吧?亏你瞒的够久的。不过这么说来,许蒙的力量,我代表夏吟坊,就可以动用了呗?
你知道许蒙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吗?可以这么说,除了为了自保,许家没有足够的武装,其他的,全都有!尤其那个情报网布设的,简直就是无孔不入!
而且,许家的情报网渗透的,可不仅仅是邺城,曹魏各地的所有驻军、矿区,可以说都在许蒙的监视之下。
有这样的情报网,做什么事都能先人一步。情报的重要性,你比我清楚。许蒙的情报网到底如何,你不要说不知道吧?”
黄顺说道:“许蒙就是搞情报出身的,比我专业的多,他搞出的情报网,当然有一套。但是,现在我不是要你去掌握曹魏的一举一动,而是要你去搞事情。有时候,就算有情报支持,但你手上没有足够的武装,还是白瞎。你又不可能从这里带过去太多人。”
马谡说道:“许蒙没有武力,不代表别人也没有哇。你忘了墨氏在邺城渗透的有多深了吧?自从曹丕死后,墨氏在邺城的存在,几乎就是半公开的存在了。他们屯有私兵,还不是小菜一碟?”
黄顺说道:“可是墨氏的主干力量,早些年已经让萧凝全部带过来了,留下的也不过是打探一些情报而已。能有多大的力量?”
“你忘了居住在襄阳的雅公主了吗?”马谡单刀直入,突然说道。
“雅公主?”黄顺一愣,旋即想了起来,说道,“知道,她正一心一意的抚养刘坎成人呢。我上次回襄阳,还跟她见过一面,当面对她承诺,一旦天下大事定,我设立的长老院中,永久席位就有刘氏的一席。刘氏第一个长老代表,就是刘坎。”
第1264章 白雪的担心()
黄顺惊讶道:“我刚送走曹彰和曹植,马上就派人请你去了。这点子功夫,你就把物资清单拉出来了?真够效率的!”
马谡嘿嘿笑道:“赶紧完事好,省得夜长梦多。”
“你小子还怕我反悔不成?在我跟前说什么‘夜长梦多’,什么意思?!”黄顺一边笑骂,一边飞速的浏览着马谡递过来的清单,一边看一边点头,心中暗赞马谡想的周到,连四季换洗的衣服都考虑进去了,可谓细致。
“等等!”黄顺看到一半,忍不住出口道:“你要二十名青楼女做什么?难道你还要过去做生意不成?咱夏吟坊有的是正经生意,这种钱,不赚也罢。”
马谡说道:“我是那种人嘛!这不是考虑着有些事情,万一男人不行,可以发挥女人的优势嘛!良家女哪能干的来?邺城现抓的我还不放心呢。还是在家里提前备好为是。”
黄顺不以为然:“我们在邺城的情报网都打探不出来的消息,你指望着几个青楼女能干成什么事?”
“我也没指望着多少,万一能成呢?”
黄顺知道,马谡定是另有用意。不过,黄顺也不愿深究。虽然现在夏吟坊的总部安排在了成都,但以后天下一统,成都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成都不可能成为夏吟坊的总部所在,撑死也就是安排一个分舵。而邺城不同,曹魏能选择邺城为都城,当然是有他的道理。
而且邺城地理位置偏北,将来肯定是胡汉贸易的重要据点。马谡肯定是看到了这点,此去邺城,不光想着如何完成任务,如何为以后的马家发展做打算,肯定也在马谡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黄顺没必要管的事事俱到。这就是黄顺的一贯风格:肯放手,也敢于放权。无论多大的利益,只要不妨碍黄顺的道路,尽可以爽快送人。
俩人又就具体的启程细节研究了一番,马谡心满意足的回去。黄顺伸个懒腰,看看身边的白雪,仍没有半分困的意思,不禁奇道:“雪姐姐今天的精神好得很呐!”
白雪微笑,“心里想着事情,自然不困。”
“能让雪姐姐忘记困乏的事情,一定不是什么小事。”黄顺随口跟了一句。
“是不小!”白雪说道,“眼下,江东已经是你的嘴边肉,就看你的胃口有多大,什么时候能完全吃下去了。邺城那边,就算马谡这次去不成,至少还能用兵打下来。蜀汉这里,有你亲自坐镇,更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么说来,天下大定已然可期。可我却担心,大定之后,地方割据、暗地称王的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你可有思想准备?想好怎么应付了吗?”
“都天下一统了,怎么还会有割据和称王的存在呢?”黄顺笑问。
“别人一统的过程中,把那些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存在统统消灭了。而你却不同,将他们统统留下了!你在位,他们畏惧你,不会怎么样。但你不是神仙,总有大去的一天。你就不怕,你的继承人,压不住这天下群雄吗?”
“不是有长老院吗?又不仅是我们黄家的事。”
“长老院是存在,但谁不知道,天下事还是你说了算!你在长老院说句话,谁还有胆量反对不成?长老院的规矩是你定的,你能定,当然也能推翻。
同样,他们现在遵守长老院的规矩,不是看着长老院有多好,而是看在你手握绝对实力,能威胁到他们的身家性命。仅此而已。”
黄顺摸摸下巴,说道:“我们这一代,都是血里火里闯过来的,自然有些桀骜不驯的傲气。可十几年过去,等下一代全面接班,就不同了,自然就要按章办事了。难道,十几年我还活不了吗?”
“我希望你能长命百岁!”白雪说道,“但是,好容易天下大定,你总要考虑周全吧。天下系于你一身,你的干系实在太大。
毕竟,天下大定后,你是要打破胡汉界限的。再出乱子,就不仅仅牵涉到汉人。胡人久习弓马,汉人一旦失去山河阻隔,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嘿,你不用说的这么含蓄,是肯定不是对手才是。”黄顺点头道,“要接纳胡人进入中原,哪能是一朝一夕之事?恐怕上百年的时间里,仍然是胡汉界限分明吧。
把胡人的领袖吸纳进长老院,自然是要倚重他们的力量稳住周边诸胡。在他们遭遇天灾时,也可以通过中原朝廷调拨救灾物资,免去胡汉往岁难以消除的抢食大战。
周边与中原相比,生存条件自然恶劣,胡人肯定会有进入中原与汉人一起居住的要求。这个不能急,一步步来。毕竟,周边的大片土地,还需要胡人占着。否则,他们都进入中原,那里就成无人区了,早晚会有新的部族去占据,又得重复历史的战争故事了。
但也不能让胡人一直居住在那里,看不到希望。我的想法,开始阶段,对那些有军功、有功名在身的胡人,允许他们举族进入中原居住,三代之后,允许他们成为我们汉人的一份子。
后来,胡人进入中原的多了,周边人口不足,那我们就派军队轮流过去驻防,一边搞游牧生产,一边军训戍边。
中原地方有限,供应不了那么多人口,朝廷对开发周边,把汉人的居住领域往外扩,就是一项大任务。只有不断对外开拓,才有足够的地盘容纳下普天之下的汉人和胡人。所以,我才会安排祖蓝和祖桂往西域和青海拓展。西域有雪山雪水灌溉,青海有青海湖滋润,都是人类生存的好地方。只要各种生产、生活设施跟上,军事保障力量足够,汉人扩展至那里,没有问题。”
“这是你的长远打算,有梦中的兴衰经验教训在,你的想法自然稳妥。可最关键的还是开头的十几年。你自己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个时候,没有人能顶替的了你!”白雪说道。
“我身体好好的,身边又有重重护卫,能有什么事情?”黄顺此时已经明白白雪反复提醒他的是什么了,但黄顺不想在这个时候与白雪探讨如此沉重的话题,他怕白雪的身体撑不住。
本章完
第1265章 年轻侍从()
白雪也知黄顺的意思,既然话已经说明白,便不再说下去,临走时突然回过头来提醒了黄顺一句:“姐夫这几天身体好像不太舒坦,有空的时候去看望一下吧。”
这事黄顺也知道。事实上,这几年,黄顺对诸葛亮的健康状况极为关心,因为梦中的世界,诸葛亮是其中的主角人物之一,诸葛亮的生平自然记录的很清楚。梦中的诸葛亮,此时早已过了大限之期。黄顺很担心现实中的诸葛亮,会不会突然犯病什么的。所以,有空没空就往丞相府跑,带着他身边的大夫,强行给诸葛亮查体,以便提前获知病情,好提早治疗。
但诸葛亮的身体一直都很健康,没查出什么问题。最近虽然有些微恙,大夫说不过是感染一些风寒,不是什么大病。饶是如此,黄婉贞还是强行将诸葛亮拘在家里养病,朝廷的事情,系数交给了马良、蒋琬、董允等人去办理。
黄家姐弟二人在诸葛亮身上,充分吸取了梦中诸葛亮活活被累死的教训,对诸葛亮盯管的很严,决不让诸葛亮多操心。
梦中的蜀汉,为三国中最弱,是靠诸葛亮只手撑天在支持。但现在的蜀汉,不算夏吟坊的力量,至少也比江东强。算上夏吟坊,那就是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无论是曹魏还是江东,无人敢觊觎蜀汉,派兵招惹蜀汉。
没有外来威胁,诸葛亮当然就不用像梦中那般辛苦,只需安稳的做好内政即可。
现实中,让诸葛亮忧心的反而是夏吟坊的威胁。夏吟坊实在太过强势,已然对朝廷呈碾压之势。虽然黄顺无意自己当皇帝,还鼓捣出什么长老院,为刘氏留有一席之地,但再怎么粉饰,也是在挖刘氏的墙角。诸葛亮作为先帝托孤大臣,当然不忍心走到这一步。尤其在先帝对黄顺、对六姓步步设防的前提下,如果黄顺果真夺权,岂不是验证了先帝怀疑的正确了吗?那诸葛亮的身份和地位往哪里摆?
说诸葛亮是蜀汉忠臣?诸葛亮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推动着黄顺一步步完成了夺权;说诸葛亮是六姓的代表?可诸葛亮一生辅佐的,又确实是蜀汉。这样诸葛亮一想起这事,就为难的很。
虽然为难,但诸葛亮好歹心中还是有底的:只要自己不死,黄顺就不会乱来。既然不能主动削弱夏吟坊来追求刘氏的安全,那就只能行“拖”字诀:只要诸葛亮尚在,刘氏地位就稳如泰山。
所以,不用别人提醒,诸葛亮自己就很注重养生,丞相府里的大部分公务,都推给了马良、蒋琬、董允他们,诸葛亮自己每天里更多的时间是在琢磨着如何强身健体,如何配置营养搭配更合理的饭菜。
现在,白雪特意这么提醒黄顺,让黄顺狠狠的想了一番白雪的用意:看来,不是姐夫就是姐姐,又有事找自己了。
自从上次诸葛瞻兄弟闯祸,姐姐有段时间没找黄顺了。诸葛瞻也被黄婉贞带回了成都,留在身边看管。没走黄顺的路子,通过诸葛亮的安排,诸葛瞻在马良那边从小吏做起,开始接触政事。
诸葛亮如此安排也算是有的放矢。诸葛瞻从小就聪明,又处在六姓的高层圈里,接触到的大智慧大谋略不少,无论是智谋还是手段都够使,欠缺的就是基层的锻炼。只有让诸葛瞻充分了解基层,才能了解人情世故,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岁月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经过两三年的历练,诸葛瞻还真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几次向诸葛亮请辞,要在家里闭关苦读,为以后的再次出仕做准备。
诸葛亮也知不能把诸葛瞻一直压在基层,几经考虑,便也同意了。从诸葛瞻赋闲居家算起来,现在也有半年多时间了。黄顺想来想去,姐姐姐夫找自己,最有可能的事情,还是为了诸葛瞻的前途着想。
也罢,这些年,随着夏吟坊的实力飞跃式提升,更因为夏吟坊离开了襄阳,搬迁至成都,没了那些十姓老一辈的倚老卖老,这些人情相托之事,已经很少到黄顺面前。能够求到黄顺面前的,数来数去,十个手指头就够用。这里面,无论是姐姐还是姐夫,当然都归于其列。
黄顺想着这些杂事,一会功夫就眼皮沉重,身子一歪,睡了过去。
第二天,黄顺打着哈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