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昊元73年(公元前402年),西楚声王死,他的儿子继位,不敢再自称为王,就去掉王号,这就是西楚悼公。
当时孝武帝在滇池建立了云南郡,还想要继续讨伐西楚,于是西楚悼公只能带着十万人继续西窜,进入哀牢夷之地,然后就不知所踪了。
……
等过了七十年,昊元147年(公元前329年),西秦的使者张仪奉命去身毒出使。
身毒在西秦大夏郡的南边,昊朝蜀郡和永昌郡的西边,地方万里,最初有十六国并存,其中以摩揭陀最大,摩揭陀难陀王一统强伽河(恒河)诸国。而西北面的健陀罗曾经臣服于波斯,在波斯覆灭后又独立了。
张仪在健陀罗看到了蜀郡出产的蜀锦和邛都的竹杖,这些都是昊朝的物产,而且西秦从未贩卖到身毒过。于是张仪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健陀罗人回答他说:“这些都是从强伽河下游贩卖来的,在摩揭陀的东边有一个新国家,叫做楚。”
直到这时候,张仪才知道,原来被认为七十年前已经灭亡的楚人,已经迁徙到了身毒的东边,并且重建了国家。于是张仪就继续深入身毒,去寻找楚人,三年后终于找到了西迁后的西楚。
原来,早在昊元107年(公元前369年),西楚悼公的孙子,西楚宣公带着楚人抵达身毒以东,名为“鸯伽”(孟加拉)的邦国附近,请求得到庇护。鸯伽的国王想要抢劫这些楚人,把他们作为奴隶,没想到却被只剩下几万的楚人大败,连国都都被夺走了。
于是西楚宣公就在鸯伽国重建西楚,并维持了身毒到永昌郡再到蜀郡的“蜀身毒道”,通过贩卖昊朝的丝绸瓷器,积蓄财力。
昊元150年(公元前326年),当张仪到达鸯伽城时,西楚宣公已死,这时候是他的儿子,西楚威公在位。当时西楚因为与周边各国信仰不同,引发了身毒人的恐慌,正在被临近的摩揭陀围攻。
摩揭陀难陀王势大,有象兵三千,兵卒数十万,西楚兵少,又无火器,难以抵御,于是西楚威公贿赂张仪,请求张仪为西楚解困。
这时候,西秦已经大败波斯,占领了两河,势力正盛,昊朝的皇帝也封赵驷为王。而西秦的大夏郡和卑路支郡,都临近身毒诸国,秦惠文王也有经营身毒之意。
张仪认为西楚可以为作为西秦的盟友,一起夹攻摩揭陀,就建议西楚威公与西秦和亲。
于是昊元151年(公元前325年),在张仪的护送下,西楚威公将他的爱女芈姝嫁到了西秦,做了秦惠文王赵驷的嫔妃。
番外 7 芈月传(上)()
ps:首先,本篇虽是脑洞,但也是致敬《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在文笔和细节上,《芈月传》的小说真的是战国文的巅峰之作,当然男频读者可能接受不了,此外电视剧不予评论。
其次,七月的新书《战国明月》已经在起点发布了,当然主角不是芈月,你们别想多了,也不是之前计划的齐国,因为那个开篇没法写下去……不废话了,快去收藏了投张推荐票啊!最后,愚人节快乐!……
《芈月传历史上真实的芈月(上)》
《新邺女报》昊元2017年3月31日稿
昨晚,年初备受期待的历史大剧《芈月传》终于在秦京卫视揭开面纱,与张晓龙执导的另一部女性宫斗大剧《南子传》类似,《芈月传》也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西秦宣太后为原型。在采访中张晓龙也介绍说,该剧除了宫斗,更多的是对芈月这个人物以及与她存在关系的人物进行解读。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是什么样的?这位在西秦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太后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的感情生活是否如剧中一样?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历史学者,来揭秘这位神秘女性的一生。
芈月并非楚国公主
在昨晚首播的剧情中,芈月是西楚威公宠爱的庶出小女儿,一出生就被认为是“恒河女神的化身”。
这一点,是电视剧的夸张,对于芈月早期经历,史书记载不详,真实的芈月并不是楚国公主,她更有可能是家境落魄的宗室女。因为芈月的母亲曾经改嫁,她有两个弟弟,姓氏不同,一个叫芈戎,一个叫魏冉。《秦记阿兰侯列传》中的阿兰侯指的就是魏冉。
但这种演绎也有一定合理性。因为西楚沿着蜀身毒道进入身毒东部的鸯伽后,以不到十万的楚人统治着一百多万的身毒人,所以在人种、风俗习惯、信仰上都难以避免的当地化了,开始信奉婆罗门教,并将昊天加进了婆罗门三大天神之中,取代了大梵天的位置加以供奉。
至今,在鸯伽当地仍有这样的传说,说芈月是在恒河三角洲的恒河女神庙中出生的,她注定要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冰雪皑皑的西北方高原去,也就是西秦。昊元151年(公元前325年),长大后的芈月,果然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
芈月在西秦后宫等级较低
众所周知,芈月之所以会嫁到西秦,是因为当时西秦强大,灭亡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占据了从两河到大夏、大宛的庞大地域,是一个北方强国。而西楚则刚在身毒立足不久,又没有火器,常饱受难陀王朝的进攻,于是就在秦使者张仪的斡旋下,想通过与西秦的和亲,秦楚再度联合,夹击难陀王朝。
这一设想,最初并没有能够实现,因为这场和亲之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西秦都在不断的叛乱和平叛中度过,作为外来的华夏拓殖者,秦人和楚人的处境类似,也以不到三十万的秦人,统治者一千多万的波斯人、塞人、埃兰人、亚述人。秦惠文王之所以无法向西继续开疆拓土,甘愿与亚历山大王朝平分波斯疆土,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为了稳定疆域,秦惠文王赵驷甚至不得不与索格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粟特贵族之女罗克珊娜成婚,以她作为王后,以罗克珊娜的儿子赵荡为太子,而芈姝、芈月等楚人身份较低。
在《史记西秦世家》以及《秦记宣太后本纪》中,曾有对芈月的记载:“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
芈月为什么被称“芈八子”?据记载,西秦继承了中原地区春秋时代的制度,后宫分八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子”是其中地位较低的等级。芈月进入西秦后宫,生了三个孩子,但是直到秦惠文王去世时,她也始终位居人下。芈月曾一度带着儿子流亡
秦惠文王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让华夏之辉照到了波斯和两河,更为难得可贵的是,他抑制住了自己的扩张**,花了十多年时间让秦人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昊元165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他和罗克珊娜的儿子秦武王赵荡继位。
从这时候起,芈月母子们的命运就开始急转直下。因为受罗克珊娜影响,粟特人开始在西秦宫廷里当权,俨然有凌驾于秦人之上的趋势。在一些传闻里,秦武王甚至跟随罗克珊娜转信拜火教。
在这种背景下,西楚来的芈月自然更不受重视了,她和她的三个儿子被送到了位于中亚边塞的西秦北面官处,只有一座边塞小城作为封地。
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秦武王的继位,反倒让之前迟迟未能实现的秦楚夹击难陀王朝实现了。
与稳重的秦惠文王不同,年轻秦武王是激进而冲动的,他继位才一年,就决心征服身毒。
昊元168年(公元前308年)春末,秦武王亲率约二十万大军开始了征服身毒的征程。身毒的北部是波斯势力曾经到过的健陀罗,他们知道秦人厉害,沿途所经大部分城镇或归降,或占领。
此后,在难陀王朝前来阻击秦军的药杀水会战里,在秦人的铁骑与火枪、长矛、大炮的无敌方阵冲击下,难陀王朝的象兵一溃千里,此战之后,西秦占领了整个药杀水流域。
然而秦武王并不满足,他认为难陀王朝已经不堪一击了,于是就派人去联络西楚,准备朝难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进发。
然而就在秦人深入身毒腹地,进入热带时,可怕的疟疾来袭了……
秦人和军队里的波斯人、大夏人、粟特人习惯了波斯和大夏这些高原地带的清凉气候,对身毒的炎热天气猝不及防,结果在蚊虫的肆虐下,二十万人病倒了一大半,上吐下泻,战斗力被削弱到了极致。连秦武王自己也生了恶疾,于是秦人只能撤军。
在回到大夏时,秦武王已经病入膏肓,甚至连从昊朝请来第十七代医扁鹊都治不好他。
昊元169年(公元前307年),才二十出头的秦武王赵荡病死,他的死,使得刚刚在西亚和中亚站稳脚跟的西秦发生了剧烈动荡。
因为秦武王没有儿子,王位空悬,于是秦惠文王的其他公子纷纷拥兵自重,西秦分裂成了几个部分:秦惠文王弟弟樗里疾控制的大夏,秦惠文王后罗克珊娜控制的波斯、索格利亚,季君公子壮控制的巴比伦,北方五翕侯控制的草原地带。
西秦四分五裂,自然无心去管理被征服的药杀水健陀罗地区。于是,摩揭陀国一名出身刹帝利贵族,名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击败了西北身毒的秦人的部队,并宣布了身毒人的自由,之后,他就以健陀罗为基地,建立了身毒孔雀王朝。
这个时候,芈月又在哪里呢?翻阅历史,似乎找到了答案,这个时候的芈月,就在北方的秦人故地,五部翕侯处!
那么,这场被称为“继业者战争”的西秦内战,最后是谁获得了胜利呢?芈月又是怎样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将儿子赵稷推上王位,继承西秦,并重新统一振兴西秦的呢?
而这场中国之外的纷争,西秦、西楚、孔雀王朝、亚历山大王朝,谁将是最终的获益者呢?芈月又是如何和她的第二个男人,斯基泰王相识相爱的呢?这场爱恋又会走向怎样的结局?敬请收看《芈月传历史上真实的芈月(下)》
番外 8 芈月传(中)()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中)》《新邺女报》昊元2017年4月4日稿芈月是如何帮助儿子登上王位的
上一次说到,昊元169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远征身毒,染上热带疾病死去,因为秦武王没有儿子,王位空悬,导致各地的公子拥兵自重,许多郡县的波斯人、塞人、身毒人也纷纷反抗,西秦已经走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芈月和她的三个儿子,都被发配到了北方的草原苦寒之地,也就是如今的河中地区,当时被孟、西、白、屠、卫五翕侯控制,除了卫氏是卫鞅之后外,其他四族都是秦国的老公族,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人还在中原的年代。
这五部翕侯的设置,是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他们原本地位较高,然而在秦惠文王带着秦人大部迁入波斯后,五翕侯贵族与将士的待遇远远不如去了波斯的秦人。到了秦武王时,甚至被粟特人后来居上,王朝在日益壮大,曾经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的他们却日益穷困,对此早有不满,遂在秦武王死后,以反对秦惠文王后罗克珊娜为名悍然起兵。
中原有一句古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五翕侯并没有自立割据的野心,于是身在河中的芈月便利用她的魅力和机智,一一说服了这五翕侯,让他们打着扶持秦国社稷的名义,拥戴了芈月的儿子赵稷,在西秦的故都赤谷城立他为新王,这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芈八子则被尊为太后,史称宣太后。
虽然儿子顺利做了王,自己也升级为太后,但这时候在西秦,王已经不值钱了:秦惠文王后罗克珊娜和她的母族粟特人也拥立了一位据说是“秦武王私生子”的婴儿,占据了波斯和索格利亚地区。
秦惠文王的弟弟樗里疾控制了大夏,也自立为王。
季君公子壮控制了巴比伦,自立为王。
秦孝公的儿子公子雍占据埃兰地区,亦自立为王。
加上一位在奄蔡地区称王的庶公子,这个时期西秦的三十六郡,赫然分裂为五个政权,有五个王,所以这场战争,又被称之为“五王之战”,或是:继业者战争“。
芈月如何打赢这场五王之战
从昊元168年(公元前306年)开始,西秦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那就是大分裂的战争时期。受中原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西秦的五王都渴望能够扫平对手,重新统一这一地区,然而他们真正的对决,直到数年后,才开始相互兼并。
因为五王都在忙于平定内部叛乱,从秦人灭亡波斯帝国为止,他们只在西亚统治了一代人的时间,这是一片民族成分复杂,语言文字各异,信奉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