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他的右侧,则是新兴的兵种,骑兵,印度缺马,9000骑兵已经是上限,兵器是两支长标枪,其所持之盾较小,其战马刚刚借鉴大秦,装备上了鞍、蹬,这让他们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
至于阿育王自己的位置,则是中军象兵所在,象军为印度的特色兵种,一头大象配备弓箭手3人,立于象背的厢中作战,象倌坐在象颈上,手持刺棒指挥战象的行动。
在这里,阿育王可以将战况尽收眼底,视情形将部队投入最需要的地方。哪怕如此,他心里依旧没有必胜的信念,毕竟他的敌人过去三十年里几乎是百战百胜的,是他将西楚这个小邦打造成了一个战争机器,横扫了整个印度东部。
阿育王不由握住了脖子上的佛像,祈祷道:“释迦摩尼在上,倘若这次我能够获胜,我将皈依于佛陀,从此以后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并且定佛教为国教,为您修建一万座佛寺……”
然而,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远方传来了敌军的隆隆战鼓!
咚咚咚咚,鼓声愈来愈近,潜进阿育王的皮肤之下,令他双手抽搐。刹那间,敌人已出现在前方数理之外,从丘陵顶端漫山遍野地冒出来,他们躲在盾牌和长矛构成的壁垒之后,整齐划一地迈步前进。
整支军队的颜色,几乎都是赤色的!
人数有十万,在行进中却秩序井然,各色旗帜飘荡在大军上空,而最为醒目的,则是一杆火凤燎原的火红色大旗!
阿育王咽了一口唾沫,他知道,那个在过去四年里连续击败他的可怕敌人,就在那西楚王旗之下。
番外 10 屠得百万方为雄中雄()
华氏城外数十里外的原野上,已经成了佛教经典里所描述的地狱。
空中弥漫着辛辣的烟雾,还有鲜血、粪便和烧焦血肉的味道,成千、上万、上十万的死人横七竖八地躺在河边、灌木丛、丘陵和城墙下,他们的脸庞呆滞、僵硬、骇人,面目全非,身体了无生气。
而苟活的伤者依然在四周呻吟呜咽,时时发出痛苦尖叫,他们伤痕累累,千疮百孔,衣衫撕裂毁坏,褴褛不堪。
胜负已经决出,一只脚踩在已经汇聚成小池塘的血泊中,昭华将长剑刺入阿育王的脖颈,切下他的人头,随后揪着头发,高高举了起来。
“楚虽三户,必将再兴!”他大声怒吼,脸上也有不少血点。
“楚虽三户,必将再兴!”这支两万五千人的楚军轻兵也齐齐欢呼起来,他是从华氏城后方突然出现,斩将夺旗,击垮了身毒军队的脊梁。
在不远处,号角响彻战场,楚军的预备队倾巢而出,沿着河岸朝敌军冲去,专程绕道侧翼的五千骑兵急驰而过,矛尖闪耀着阳光,火红色的祝融旗、凤凰旗在头顶飞扬。阿育王的残余部队在冲击下彻底溃散,只拥有单薄甲衣的他们被红色铁流碾过,有如被开水浇灌的蚁巢,四散而逃。
这场耗时大半天的华氏城之战,最终楚军以十多万人击败了四十五万之众的身毒孔雀王朝大军,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也被割了头颅。
半个时辰后,战场陆续被清扫干净,阿育王那目瞪口呆的头颅,由西楚的上柱国昭华双手捧着,送到了他们的王面前。
与火红色的楚军主色不同,被称之为“西楚霸王“的白起全身都笼罩在黑色的铁甲下,平日里,连昭华也只能看到他隐藏在罩面后的冷酷眼睛。现如今,在这血气熏天的杀场上,他终于解下了头盔,此时此刻,正坐在一头身毒战象的尸体上,拿着一个灰白色的骨碗喝酒,并让侍从为他解开战甲和环扣。
”大王,身毒王头颅在此!“昭华不敢看白起的眼睛,下拜稽首,高高献上头颅。
指挥了整场战役的,白起未看一眼,只是淡淡地说道:“用沸水煮掉血肉脑髓,刮去头皮,制成饮器。”
纵然是刚刚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昭华,依然被这冷酷的语气弄得浑身战栗,眼前这位霸王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收集战败者的头颅,鸯伽叛军首领的头、拔王的头、羯陵伽王的头。而据说眼下他手中的这盏头骨酒碗,就是用被他推翻的叔叔,楚怀王之头制成的……
不及多想,昭华又听白起问道:“我军伤亡多少?”
昭华低头:“死伤不过两万!”
白起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漂亮的胜仗。”
昭华发自内心的佩服,以是十余万敌四十万万,之所以能得全胜,全是因为指挥得好,白起刻意把无纪律的部队安排在右翼,引诱身毒王派精锐去冲击。
这时候,白起又派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身毒人的侧翼,截断他们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身毒人与华氏城之间,将身毒军队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
然后,再以新式武器火炮轰击身毒人中军,身毒军秩序一般,顿时崩溃了。
白起又问道:“那敌军俘获了多少?”
阿育王一死,群龙无首的身毒人大多选择了放下武器,如今正在排成长队跪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念叨着梵天大神保佑,垂头丧气地向楚军成批投降。清点需要时间,过了一会,在得到军法官的禀报后,昭华才告知了白起一个具体数字。
“身毒人尚有四十万人,均降服于我军!”他面带喜色,这海量的降兵,意味着每个西楚国人的家里,都能添上几个奴隶。
但白起的面色,却随着这个数字阴沉了起来。
“前时楚军攻孔雀王的居楼城,虽然轻易破城,并前后掳走十五万人,空其地,但那些投降的身毒人却不甘心作楚国的臣民,竟中途反叛,差点引发了大乱。身毒人敌视楚人,变化无常,如今我虽破其军而杀其王,但其国广大,若不使其丧胆,恐怕难以征服……”
昭华咽了口唾沫,小心地说道:“大王,莫不是要……”
“杀。”
白起举起骨碗,将里面带着甘甜之香的暗红色液体一饮而尽,脸上毫无表情,这是从大秦购来的上好葡萄酒。
“吾等还要继续进军华氏城,这四十万身毒人,不杀掉他们的话,恐怕要出乱子。”
哪怕昭华是一员悍将,却难免口干舌燥:“大王,这可是四十万人啊……”
“四十万人怎么了?”白起冷冷扫了他一眼。
“三十四年前,我还不是王的时候,镇压鸯伽反叛,一口气将二十四万叛党及其家眷赶下大海淹死,这才有了鸯伽的三十年太平。”
“十九年前,我发兵攻拔,水攻其都城,淹死了十多万人,整个城池都是臭的。”
“十三年前,我击破羯陵伽国,同样斩杀其国十三万人,连同两万孔雀王派去的支援部队,也绑住手脚,扔进河里喂了鳄鱼!”
“杀十万、二十万是杀,杀四十万也是杀,有何区别!?屠得百万,方为雄中雄!”
身毒人,在这位冷面君王和将军眼中,不过是两只脚的畜生,是低级下贱的生物。
他露出了一丝残忍的笑:“我楚人筚路蓝缕,花了一百年时间,从滇池慢慢来到这身毒之地,靠的可不是与当地人的友善,而是见一村杀一村,见一城屠一城,夺其妻妾子女。这就好比占据了鹊巢的鸠一样,不把鹊儿连同鹊卵全部挤出巢穴,吾等何以立身?”
一只手搭在目瞪呆然的昭华肩膀上,白起加重了语气:“身毒人不是自称恒河沙么?他们的人数太多了,难以统治。而且这些人的秉性,我再清楚不过,欺软怕硬,只能待之恶,不能待之仁,只有杀出一片天地,用血淋淋的恐怖,击垮他们的脊梁骨,我楚人,才能在这片流着蜜与奶的万里山河间傲然而立,让他们将对楚人恐惧刻入子子孙孙的骨髓里,才能世世代代心甘情愿做吾等的奴隶!”
昭华听得寒毛直竖,下拜稽首:“敬诺!”
……
《史记西楚世家》:昊元216年(公元前260年),身毒与西楚战于华氏城外三十里,阿育王败,身死,卒四十万人降楚。楚王白起计曰:“前楚已拔居楼,居楼身毒民不乐为楚而归于身毒。彼辈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华氏城。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于华氏城外筑京观,高于城垣、浮屠,身毒大震。
大屠杀后十日,凭借先进的青铜炮,楚军攻入华氏城,将孔雀王朝的王室屠戮一空,然后满载战利品而归,之后二十年间,西楚的势力逐渐向西扩张,将原先的孔雀王朝疆域逐一吞并。虽然在华氏城外创下了骇人听闻的杀业,但白起统治的最后十年,却一反常态。他一边将楚人和楚&身毒的混血儿加入种姓制度最顶端,另一方面也开始笃信佛教,重修了华氏城的那烂陀寺,又在全国修了上万座佛舍利塔,利用佛教的教义,引诱身毒人服从楚人的统治。
因此,他的前半生被称之为“黑楚霸王”,后半生则被称之为“白楚霸王”,那烂陀寺的佛教僧侣因为白起的“幡然悔悟”,并且积极的“爱护人民,保护生命,护持佛教”,所以他被尊为“护法明王。”
到了昊元226年(公元前250年),“护法明王”白起去世时,西楚已经控制了整个德干高原北部。
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大秦国也攻占了健陀罗地区。
在向西的扩张被大秦所阻后,楚人开始进攻南方德干半岛上的安度罗王国。昊元236年(公元前240年),在灭亡这个王国后,西楚效仿西秦,改名大楚,一个横跨次大陆的强大王朝由此建立。
不过让楚人没想到是,当他们的远征军灭亡了安度罗王国,开始饮马大海,窥视一水相隔的香料大岛锡兰时,他们却惊异地发现,岛上,已经飘扬着昊朝的炎日玄鸟旗帜。
番外 11《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上)()
作者介绍:
《亚历山大帝国史》的作者阿里安arrian((luciusflaviusarrianusxenophon,昊元572年636年),是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统治时期的军事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希腊人,约昊元572年(公元96年)出生于希腊尼考米地亚。
阿里安出身贵族,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是雅典斯多噶学派(禁欲主义)哲学家艾皮克提塔斯的学生,年轻时曾赴迦太基帝国的罗马城学习哲学,也游历过大秦埃及行省。
昊元年,他被曾在克里特岛担任总督等职。昊元623年,他在雅典当选为执政官。退出政坛后,阿里安回到故乡,潜心着述。他一生的着述十分广泛,涉及历史、哲学、军事、地理等等,例如《师闻述录》、《俾斯尼亚史》、《大秦的东方》、《大楚与印度》、《论狩猎》、《迦太基游记》等等,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亚历山大帝国史》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既是他一生着述中最着名的一部,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几种有关亚历山大帝国历史着作中比较好的一种。
《亚历山大帝国史》全书一共分八卷,依次叙述了亚历山大帝国对地中海地区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以及兴起、鼎盛,乃至于在迦太基和大秦的夹击下衰亡的历史。
……
第一卷:马其顿的早期历史
第一卷前半部分简要追溯了马其顿第一王国的历史,讲述佩尔狄卡斯一世如何带领马其顿人迁徙,后世的国王们如何征服色雷斯人,形成早期国家,在希波战争中依附于波斯。
这一卷的后半部分重点讲述马其顿王菲力二世的改革,以及他在希腊内部诸城邦中建立霸权的过程,直到昊元140年,菲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遇刺,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继位。
……
第二卷:亚历山大东征记第二卷重点讲述了亚历山大的东征,昊元140年(公元前336年),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并以权谋和武力镇压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底比斯被毁灭,在希腊的一片喧哗声中,亚历山大恢复了统治。
次年,将父亲的死归咎于波斯人,同时而已迫切需要偿还债务的亚历山大组建起一支由3万步兵、5000骑兵构成的东征军,在第二年初春渡过赫沦斯滂海峡,开始了历史性的征程。
在阿里安的笔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在格拉尼库斯、伊苏斯,一场又一场的大胜理击败了波斯人,然后又南下占领了叙利亚和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
之后,阿里安又笔锋一转,描述了亚历山大的新敌人:秦。秦惠文王赵驷与亚历山大本是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