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10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阿里安又笔锋一转,描述了亚历山大的新敌人:秦。秦惠文王赵驷与亚历山大本是盟友,却因为分赃不均而翻脸,占领了下亚细亚的希腊人和占领了波斯的秦人都想得到两河,最终是秦人动作更快一步。

    昊元146年春,亚历山大的东征军在巴比伦附近高加美拉的惨败,一万多远征军战败被俘,连亚历山大的爱将托勒密也投降。

    随着秦惠文王那一封写给亚历山大的信被送到年轻王者手里,世界的格局也就此注定了。

    面对强大的秦军,亚历山大掉头离开了两河,开始巩固归他所有的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

    ……

    第三卷:亚历山大西征记

    第二卷是亚历山大的东征,第三卷则是西征。

    昊元149年,在效仿波斯制度,建立了埃及、亚细亚、叙利亚、推罗四个郡后,亚历山大回到了马其顿,虽然没能全部获得波斯的遗产,但他依然带回了数不尽的财富,可是他的征服**仍未满足,或许就像秦惠文王写给他的那封信里怂恿的一样:“亚历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

    昊元153年(公元前323),在确定大秦忙于平定内部叛乱,无暇西顾后,亚历山大又一次带着他的水陆大军,开始了西征。

    这时候的东地中海已经完全是希腊人的天下,早先希腊诸城邦的各个殖民地都服从于亚历山大的号令,而在西地中海,有两个正在崛起的强国,分别是迦太基和罗马。

    早在昊元前400年,腓尼基人就横渡地中海来到北非建立了殖民城市迦太基,随着腓尼基本土的沦陷,迦太基就开始发展起来,控制了北非沿岸,又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等,成为西地中海的强国,他们是希腊人最强大的竞争者,几百年世纪里纷争不断。

    直到昊元一世纪,希腊在经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元气大伤,停止在西西里殖民,迦太基开始建立在西地中海的霸权。

    亚历山大的西征,迅速引发了与迦太基的矛盾,史称第一次布匿战争(昊元153昊元156)。

    面对迦太基强大的海军,亚历山大先是避其锋芒,先派遣陆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迫使叙拉古城邦加入他的泛希腊帝国里,然后又从陆路翻山越岭攻击迦太基人在岛上的殖民城市,先后占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花了半年时间,彻底平定而来这座大岛。

    可是在试图向迦太基本土的进军中,亚历山大的海军却遭到了大败,于是他便与迦太基缔结和约,以西西里和马耳他为分界线,迦太基永远不得越过这条线。

    昊元160年(公元前316年),在征服了亚德里亚海东岸后,亚历山大的目光移向西西里岛的北部,亚平宁半岛上的另一个强国,罗马。

    罗马的建城,比迦太基和希腊都晚很多,是一个后起的民族,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城邦。自昊元元年前后开始,罗马共和国先后战胜拉丁同盟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着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陆上大国。

    但就在亚历山大东征之时,罗马却遭到了高卢人的入侵,几乎毁灭,正处于疲弱状态,在亚历山大的进攻下,昊元162年(公元前314年),罗马城陷落。

    至此,亚历山大的帝国已经初见雏形,东方占领了小亚细亚、埃及、叙利亚,西面占领了亚德里亚沿海、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因为各个属地距离太远,亚历山大还效仿秦国,将马其顿东边的拜占庭城(Βuζ?νtioν)定为东都,而罗马城则作为西都,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为南都。

    在征服了罗马和整个亚平宁半岛后,亚历山大还想要继续越过阿尔卑斯山,去征服高卢,或者继续打造海军,彻底降服迦太基人,但翌年,昊元163年(公元前313年),亚历山大突发疾病,回到马其顿后就病逝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

    可以说,《亚历山大帝国史》的上册,几乎就是亚历山大的传记,是对一位国王中的国王、勇士中的勇士征战四方的忠实记录,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着。同时,也是阿里安这位生活在后希腊时代的希腊人,对夹在迦太基帝国和大秦帝国中间的马其顿第三王朝的不满,这才诱发他书写下了希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下一期:《亚历山大帝国史。下册》

    第四卷:帝国的鼎盛

    第五卷:来自东西方的挑战

    第六卷:第三次布匿战争与汉尼拔攻占罗马

    第七卷:拜占庭的沦陷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灭亡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番外 12 《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下)() 
第四卷:帝国的鼎盛

    本书的第四卷,主要讲述了昊元163年(公元前313年),到昊元211年(公元前265年),亚历山大四世和他的儿子,腓力三世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历史,也是亚历山大帝国的鼎盛时期。 这时候的亚历山大帝国已经战胜迦太基,控制了东地中海霸权,并灭亡了还在萌芽中的罗马共和国,将罗马城设为西都,在东方马其顿东面的拜占庭新建一座大城,作为东都,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则成为南都。

    这一时期整个东地中海地区都受到希腊人的统治,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文明特点的时期。大马士革、孟菲斯、推罗、耶路撒冷等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而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

    但随着东方的大秦在秦武王死后陷入内战的混乱后,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一时中断,不过也使得亚历山大帝国免受他们最可怕敌人的进攻,可以安下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亚历山大四世统治时期,在政治上,君主权力加强,而马其顿古老的人民大会的权利则被忽视。到他的儿子菲力三世登基后,更是再也没有召开过人民大会,君主已经完全成了独裁者。

    吸纳了埃及、波斯甚至是秦的政治制度,希腊的君主也被神化,原先的”马其顿国王“这个头衔已经无法满足统治者,菲力三世开始为自己打造新的王冠。

    “奉天承运,马其顿国王和希腊诸城邦的统治者,上下埃及的法老,小亚细亚、叙利亚和推罗的亲王,罗马的执政官,西西里的僭主,高卢人的领主……”

    头衔很长,但这也说明,所谓的帝国并非真正的帝国,而是不同地区拼凑起来的一个庞然大物,帝国的君主是维系它们的唯一载体。

    不过这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帝国的繁荣,亚历山大四世和菲力三世时期,东地中海沿岸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亚历山大港更成为最大海港。

    在埃及的金字塔、希腊奥林比亚的宙斯神像、小亚细亚的毛索洛斯墓庙之外,许许多多新奇迹在这时建立起来。首先被建立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比起“野蛮”的罗马和偏颇的拜占庭,亚历山大四世对埃及亚历山大港有异样的偏爱,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停留在这里,又因为他酷爱学习读书,就在这座城市兴建了一座大图书馆。

    据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这里一共收录了卷书籍,包括希腊人、罗马人、腓尼基人、波斯人、埃及人、犹太人等数十种文字的文本,能完成这一壮举的一个原因,还在于纸张在这时候借由秦人之手,传到了西方,由此引发了一场知识传播的大爆炸。

    通过和秦人的交往,希腊人已经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文明,神秘东方的中国”昊朝“。亚历山大四世对昊朝的书籍极为渴望,只可惜仅能得到一些偏门旁道的“小说”,如《大昊英烈传》、《东周列国志》、《柳下越西游记》等,涉及到思想、科技的书籍,昊朝控制严格,无法外流,因为陆上丝绸之路路途遥远,海上丝绸之路还未开通,亚历山大帝国和昊朝也没有任何直接交往的可能。

    和临漳学宫是东方的文化中心一样,亚历山大图书馆就此成了地中海的文化中心,四方学者纷纷云集此地,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诗人的埃拉托色尼,文献学家阿里斯塔克,哲学家埃奈西德穆,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人均在此或讲学,或求学。

    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后,好大喜功的菲力三世还主持建立了法洛斯灯塔和罗得斯岛巨像,这两个庞然大物揭示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繁荣,但这些消耗大量民力和金钱的建筑物,也耗尽了帝国的活力。

    这半个世纪里,帝国的领土没有大肆扩张,只是亚历山大四世收服了黑海北岸的一些希腊殖民地,在那里建立了一个郡。菲力三世则出兵占领内高卢土地,以阿尔卑斯山脉为屏障,防御野蛮的高卢人。

    然而,在菲力三世死后,高卢人、迦太基、还有东方的大秦,纷纷成为帝国的新威胁,亚历山大帝国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

    第五卷:来自东西方的挑战本书的第五卷,讲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衰弱。

    昊元211年(公元前265年),菲力三世死去,安提帕特一世继位,他登基后,接受的是一个被父亲掏空的国库,还有几个大而无用的“世界奇迹”。安提帕特一世没有休养生息,次年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向海对岸的迦太基宣战。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夺取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的控制权,最初进攻很顺利,只花了两年功夫就夺取了两座岛,迦太基人也没有死守的打算。

    然而胜利让安提帕特一世冲昏了头脑,他认为自己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君主,应该把地中海变成内海,于是开始扩大战争,命令大军向着迦太基本土进发。

    但安提帕特一世还是高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战斗力,以及迦太基海军的实力,仿佛是两百年前,中国人柳下越见证的那场萨拉米湾海战的重演,组成复杂的庞大希腊海军,被人数较少却同仇敌忾的迦太基舰队击溃。

    安提帕特一世极为不满,在休整了十五年后,又再次发动战争,这次他放弃了海军,决定从陆路进攻,直捣迦太基城。

    亚历山大帝国进攻的跳板是昔兰尼加,这里是北非一块突出的半岛,沿海可以维系农业,在三百年前就成了希腊的殖民地,后来陆续被埃及、波斯占领,后来在亚历山大的西征期间,希腊人回到了这里。

    昔兰尼加的西边就是迦太基人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亚,安提帕特一世派遣五万大军,沿着这片多沙漠的沿海地带向西进攻,等打到迦太基城下时,只剩下了三万人。

    因为迦太基人控制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权,帝国无法对这些军队进行支援,他们艰难地作战,最后攻破了迦太基的外墙,却无力突入内城。

    这时候,迦太基人选择了求和,同意承认战败,并正式割让仍在争夺中的科西嘉岛和撒丁岛。

    已经被战争折磨许多年的安提帕特一世同意了这个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条件,结束了断断续续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因为这个时候,帝国的叙利亚、小亚细亚正面临大秦的猛烈进攻!

    与此同时,帝国的北方,受寒冷气候影响,高卢人也如同潮水一般冲击从亚平宁半岛到马其顿北部的漫长国境线,在东西方的挑战下,帝国已经岌岌可危。

    昊元229年(公元前247年),也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的这一年,安提帕特一世去世。

    同一年,在缓过一口气来,时刻不忘向希腊人报复的迦太基城,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卡的儿子,汉尼拔巴卡出生了。

    几乎同一时间,在东方的“秦京”(巴比伦),一位年近13岁的年轻秦王登上了高大巴比伦塔上的白帝神坛,宣布继承王位,他的名字,叫做赵政……

    ps:好,场景布置完了,下期是赵政的戏份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番外 13 秦皇纪(上)() 
昊元238年(前238),红色的彗星划过亚细亚的天空,从北斗往南接连出现了八十天,这显然是异样的征召。 这一年,22岁的秦王赵政从新都秦京前往祖先之地大夏蓝氏城,祭祀祖先,并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

    然而,一位密使匆匆来到大夏,向赵政报告了秦京出现政变的消息!

    这场政变是秦国太后的情人,长信侯发动的,他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秦京部队和侍卫、官骑、波斯和塞人、斯基泰人的首领,企图控制秦京,自立为王。

    得知这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