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玄既是贵客,又是学术泰斗,请他来一起观摩,既给足了面子,又能多一个人为刘备的东西提供学术信誉,这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
不多时,郑玄拄着藤杖来到前堂,略显费力地跪坐下来,刘备看得心中不忍,便提笔在案桌角落写下二字“桌椅”。
是时候在幽州也推广桌椅了。
“听说贤侄有宝物要给老夫鉴赏,究竟是什么东西啊?”这段时日,郑玄一家享受了无微不至的关照,上至他九十岁的老父,下至十三岁的儿子,都对刘备赞不绝口,如今郑玄看刘备是说不出的顺眼。
刘备连忙捧起那张白纸,恭恭敬敬地递给郑玄,并低声说道:“这是晚辈研究出的句读符号,还请康成先生斧正。”
“符号?”郑玄和卢植疑惑地问道。
“就是约定而成的标记,取虎符与号令之意,用以规范文字。”刘备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答道。
卢植点点头,他倒是挺喜欢这个解释。
郑玄接过白纸,初一看就大惊失色,然后眉头越皱越紧,脸色尽是痛惜之色。
“康成兄,你这是?”卢植看不到纸上的内容,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暗想不会是刘备又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吧。
“子干,你来看。”郑玄转手把纸给了卢植,随后单手扶额,仿佛是耗尽了力气。
随后,刘备就惊恐地看到,卢植的脸色越变越青,鼻孔冒着粗气,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不至于啊,不就是把后世的标点符号给搬过来了嘛,就算这两位老先生食古不化,也没必要做出这种反应。
终于,卢植看完了全文,和郑玄对视一眼,两人轻轻点头,老先生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对刘备沉声说道:“不错,比当今流传的句读强上不止一筹,足以流传百世。”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那二位先生为何摆出一副狰狞的面孔?”
“你这字写得,实在是太丑了。”郑玄心有余悸地擦了把冷汗。
“有辱师门啊,真是有辱师门。”卢植沉痛地摇着头,“从明天,不,从今天起,每天抄写一千字交给老夫检查,写不完不许睡觉。”
我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刘备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第176章 故人来投()
两位老先生捧着那张纸,翻来覆去地又看了几遍,连声慨叹不已,这种后世从西洋传来,又被华夏本土化了的标点符号,对于两千年前的文化界来说,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宝物。
在华夏古代文书中,一般是不加标点符号的,断句全靠语法结构和“之乎者也”这种语气助词,后来又有人发明了句读,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断句。
但是,句读这门学问被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只在家人、师徒等小范围内传播,就拿刘备生活的这个时代来说,随便扔给人一本未经标识的新书,对方就算认识字,都未必能读懂。
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往往就有完全相反的解释,儒家弟子分成那么多派系,互相攻讦不止,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抢夺对先贤文字的解释权。
“老夫为了诠释经典,已经花费了半生时间,如今恐怕又要重头来过了。”郑玄既是欢喜,又是惋惜地叹道:“玄德要是能早生几十年就好了。”
卢植也惋惜地说道:“只可惜玄德选了仕途,否则成为一代宗师也不是没可能。”
白纸、印刷术、句读符号,这三样东西分开来说,未必有多么震撼,或许被人轻飘飘一句“奇技淫巧”就给抹去了。
但是,它们汇聚在一起,就意味着知识的传播范围会有爆炸性地扩大,就算不能如刘备所说的“翻天覆地”,至少数百年中,只要天下有读书人,有人读书,他们都得记着刘备的恩德。
更快、更好地传播文明,将星星之火燃遍整个天下,并且泽被后世,这才是真正的瑰宝,与之相比,什么金银珠玉,什么奇珍异宝,根本不值一提。
刘备心中却远远没有两位老先生那样的波澜壮阔,他很清楚,自己的长处不在这方面,而是在于人类社会两千年来的知识积累,各种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比起精神文明,刘备这个俗人还是更喜欢投身于物质文明的建设中。
“其实学生说的翻天覆地,还有另一层意思。”刘备又摸出第二张纸,讪讪递给卢植,“先生请看。”
卢植接过白纸,又被刘备那东歪西倒的字迹造成了第二遍精神冲击,他强忍着怒气,却惊异地发现,这还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行文方向从竖着变成横着了。
“以老夫所见,这种改动没什么必要。”卢植皱着眉头看了一遍,紧接着,他就改变了看法,“嗯,结合句读符号来看,倒也未尝不可,康成兄,你来看看。”
“确有可取之处,只不过先圣著书立传都是竖着来,近千年来皆是如此,贸然改动,恐怕——”郑玄颇有意动,但作为忠实的孔门弟子,他还是顾虑多多,不敢擅越雷池。
刘备才没那么多敬畏,好就是好,先进就是先进,他一拱手,直截了当地问道:“敢问二位先生,我听说三代之时,世人书写所用都是篆文?”
“不止,蔡伯喈曾经研究过,殷商之时是用金文,铸在鼎上;后又有大篆,七国各不相同;秦皇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便有了小篆;到了现世,方才有我等使用的隶书。”郑玄老老实实地答道。
“那为何人们不用古文字,却一直推陈出新呢?”刘备追问道。
“小篆不好写,不好认,便改了。”卢植答道,随后,他和郑玄都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便闭口不言,陷入沉思。
刘备也不多说,旧事物不适应时代之后,必然会被新事物取代,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明白归明白,真的到了去做实事的时候,总会有人心存疑虑。
以这两位老先生的见识,完全看得出来刘备推出来的这些东西是有好处的,但是,他们读了一辈子书,早就习惯了旧的书写方式,想要转过这个弯来,还是需要时间。
“二位先生稍坐,我出去走走。”刘备看着卢植和郑玄二人纠结的模样,怎么都坐不住了,他刚告罪起身,就看见了自己之前写在案角的字,马上有了目标——找木匠做桌椅去。
两位老先生也懒得管他,只顾皱眉沉思,活像是两尊沉思者雕塑。
刘备走出前堂,来到州府门口,正遇见两名青年在不远处徘徊,门卫则是一脸纠结地看着他们。
“什么情况?”刘备顺口问道。
门卫一见是州牧出来,连忙压低声音向他禀告,原来这二人是远道而来,想要入府求见的。
“为何不让他们入内?”刘备见那二人衣着普通,以为是门卫以貌取人,不由得沉下脸来,他初来乍到,若是被人扣上倨傲无礼的帽子,无疑是对声望极为不利。
“小人在前堂门外看了几次,见使君正与二位先生有要事相商,便不敢惊扰,还望使君恕罪。”这名门卫见刘备脸色不豫,连忙苦着脸解释起来。
刘备一愣,怒气散去大半,“知道了,不怪你。”
说着,刘备迈步走下台阶,向那两名青年走去,还没走到近前,其中一人刚好转过身来,随后便惊喜地叫道:“玄德,真是你。”
“你是宪和?”刘备明明记得从穿越而来就没见过这人,可是冥冥之中,他又觉得此人无比熟悉,对方的名字也脱口而出。
这名青年哈哈大笑,俯身便是一躬,怪腔怪调地说道:“草民衣食无着,特来投靠使君,还望使君给口饭吃。”
刘备同样大笑起来,在之前的一瞬间,他已经在两世记忆中清晰地勾勒出了此人的形象。
这人名叫简雍,字宪和,幽州涿郡人,与刘备自幼相识,交情深厚。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后,简雍一直追随刘备,矢志不渝,是刘备最为忠诚的伙伴之一,他擅长辩论议事,性情倨傲,不拘小节,能让他老老实实的人,仅有诸葛亮一人,连刘备都不行。
如今出现在刘备面前的简雍正是这样一副放荡不羁的模样,根本没个正形。
“好说,好说。”刘备笑着应承下来,然后转头望向另外那名青年,温声问道:“阁下是?”
“我乃北海孙乾,师承康成先生,听闻先生客居幽州,特来追随左右。”这名青年不慌不忙地行了个礼,气度从容,一看就是文化人。
嗬,孙乾,又一个熟人,刘备由衷地笑了。
第177章 心腹之患()
这三人年纪相仿,几句话下来就熟稔了许多,简雍和孙乾一听说卢植也在府中,激动地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刘备引着二人进到府中,径直来到前堂,结果发现两位老先生仍然在埋头研究,根本没有发觉周遭的事情,卢植已经霸占了他的案桌,开始尝试着标注文章了。
“康成先生,令高徒前来探望你了。”刘备站在门口,将郑玄的思维拉回现实之中。
郑玄茫然地抬头,等到他看清站在刘备身边之人乃是孙乾之后,顿时大吃一惊,“原来是公佑啊,你怎么来了?”
“学生听说先生来了幽州,担心此地之人照顾不周,故而拜别父母,前来侍奉先生。”孙乾上前几步拜倒在地,想起这一路的艰辛,不禁声音哽咽。
“快快起来。”郑玄拉起孙乾仔细端详,只见他神情憔悴,衣衫下摆尽是尘土,便知道这个弟子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不由得心中难受,扭头望向刘备。
刘备瞬间明白了郑玄是什么意思,这孙乾一看就是个没钱的,若是自己不收留,恐怕他在幽州也待不下去,当下笑着说道:“先生与家师是之交好友,我们小辈也算是师兄弟,自当相互照应,先生不用担心。”
在另一边,简雍收起了片刻之前的放浪形骸,认真地整理衣冠之后,对着卢植和郑玄恭谨地行了一礼,朗声说道:“晚辈简雍,字宪和,涿郡范阳人,见过二位先生。”
卢植见简雍相貌出众,再一听是同乡,老先生顿时心情大好,目光也和蔼了许多,勉励的话语自然是少不了的。
众人闲谈了一阵,刘备也把自己关于简雍的记忆完全梳理了一遍,于是开口问道:“宪和,我这几年都没有你的消息,是出外游学了?”
“我在司隶和关中、凉州那边转了好几年,见识了许多风土人情,说到学问,倒是没学什么。”简雍大大咧咧地说道:“天下英才何其多,岂是钻在书本之中能见识到的?”
此言一出,刘备不由得对简雍又高看了两眼,近几年来天下大乱,中原遍地盗匪,凉州更是战火不断,他一介书生,居然能在外面晃荡好几年,然后完整地回到幽州,没有缺胳膊少腿,绝对是有本事的。
“羌人作乱,声势浩大,宪和你还敢去凉州,真是好胆色。”孙乾也由衷地赞叹起来。
简雍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羌人跳得欢,喊得凶,打起仗来也就一般般,今年夏天就已经被平定了,右扶风叛军首领的脑袋都被挂在城头上。”
“哦?快讲来听听,我这半年忙于军务,根本不了解西北战局呢。”刘备来了兴趣,拉着简雍要他讲述凉州战况。
简雍本来就喜好高谈阔论,一见众人都满脸好奇,便清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来。
去年冬天一过,一支凉州叛军以王国(姓王名国)为首杀入右扶风,围困陈仓县城,由于之前作战不力,车骑将军张温被免职,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各率两万人前去救援。
董卓建议快速进军,皇甫嵩认为陈仓县城防备坚固,叛军无法攻克,便坚持让大军按兵不动。
叛军围攻陈仓八十多天却无法攻克,疲惫不堪之下选择撤军,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以“穷寇勿追”劝阻,皇甫嵩再次拒绝董卓的意见,命他负责殿后,自己率领大军追击,连战连胜,斩杀羌人过万,平定了这次叛乱。
“这个董卓一点能耐都没有,怎么混到那么高的官位?”由于之前在广宗是事情,刘备对董卓是反感透顶,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嗤之以鼻。
简雍却对刘备的说法不以为然,“若是连董卓都没能耐,天下就没多少有能耐的人了,若是朝廷早一年将张温撤了,以董卓为主将,恐怕都用不到皇甫将军亲自去凉州。”
之前羌人作乱,朝廷却派了张温前去,这个张温不通军事,一番乱指挥之下,汉军战事不利,只能在美阳一带与叛军僵持。
在此期间,汉军内部还搞了几次将帅不和,董卓瞧不上张温的瞎指挥,张温恼火董卓的傲慢无礼,参军孙坚甚至劝说张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