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想去冀州。”张焕说道:“冀州地大物博,是司隶最重要的粮食输送地,邺城又有那个基地在,让其他人去,臣不放心。”

    “也好,只是委屈你了。”刘备点点头,就算是把这件事定下来了,“子元,等到天下重归一统,我们开创新时代之时,再好好地补偿你。”

第817章 国子监() 
司隶,洛阳城外。

    这里曾经是京畿民众的聚居地,十年前横遭浩劫,被董卓破坏为一片荒无人烟的废墟,之后刘备收复洛阳,开始重修城池、规划土地、兴建房屋、吸纳流民,才让这大汉王朝的首都渐渐恢复元气。

    如今,随着御学堂招收生员,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车如流水马如龙,各地口音夹杂在一起,令人恍然如梦,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鼎盛时光。

    由于外来人口太多,洛阳城外的开发进度有点跟不上了,司隶校尉赵风索性大笔一挥,调拨人手,迅速搭建起了一座座临时住房,以供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居住。

    木材为框架,铁制品加固,茅草为顶,草席为墙,地上也只是用草席隔潮,这样的房屋换了以往,只怕是连那些世家子弟家中的马棚都不如,但此时此刻,大多数人都默默地忍受了下来,少数人心有不甘,但见到带头喧哗闹事的几家人挨了一顿板子,整支车队被逐出司隶,便也就老实了。

    跟此行要追逐的富贵相比,吃点苦头算什么?

    “御学堂?呵,这些人还挺会起名字,。”

    “还有不少年龄超标、甚至已经及冠的,也希望为朝廷出一份力?”

    “好得很,把这份文件送到司隶校尉那里,让他报抄几十份,去城外通知一下,务必让每个有意的人都能知道。”

    很快,一个重磅消息就传遍了洛阳周边,令无数人激动到不能自已。

    朝廷要新设立一个机构,名为“国子监”,但凡年满二十岁,并且对自己的才能有自信的士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筛选考试,只要通过考试,便可以成为大汉王朝的预备官员,在洛阳居住学习一年,一年期满,成绩优异且道德达标者,便会被分配到地方州郡或是朝廷中枢机构任职。

    对于那些年龄超过御学堂入学要求,又未满二十岁的,也可以参加国子监考试,成绩优秀者继续留在洛阳深造学习,年满二十岁后可以跳过一年的预备期,直接被分配到地方州郡或是朝廷中枢机构任职。

    这是天上掉金子啊!

    在巨大的诱惑下,许多世家大族也迅速调整了战略方向,他们原本送来京城的大多是孩童,少数成年族人随行,主要任务还是护送和照顾族中菁英,为自己求富贵还是次要的目的。

    毕竟有没有机会见到达官贵人,会不会被贵人赏识,能不能借此机会鲤鱼跃龙门,都是未知,他们没必要去做无用功。

    但天子这一道旨意,俨然是要施恩于天下,让所有人雨露均沾,这一下他们就没那么淡定了。

    御学堂招收的都是孩童,即便能入学,成为天子门生,还要读好些年书才能长大成人,踏足官场。

    与其把全部希望放在几年之后,还不如拼一拼这国子监,一旦能够进入国子监,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大汉官员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啊!

    “赶快把消息送回族中,让他们多派精英过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万一错过,可就要抱憾终身的。”

    洛阳城外,类似的话语不断地此起彼伏,不少马车又调转车头,沿着来时的道路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由于他们离开的规模有些大,行色匆匆,还把从较远地方赶来,至今还在半路上,没明白发生什么情况的世家子弟给吓了一条,还以为是洛阳出了什么大事呢。

    “这些人可真是,刚来的时候还满腹牢骚,对陛下颇有微词,可到了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是不住嘴地称赞陛下,在他们口中,陛下已经跟尧舜在世差不多了。”御书房中,郭嘉一面喝着茶,一面不屑地冷笑着说道。

    作为一名经验老道的谍报头子,郭嘉早早就在城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安插下不少眼线,对那里发生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刘备的风评在短短几天就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着实是让他哂笑不已。

    因为刘备在朝廷又设置了一道筛选机制,使得察举制名存实亡,世家大族再也无法凭借家族势力垄断地方的上升通道,那些家族的子弟自然是对他满腹怨气的。

    再加上国家用强权收回土地、隐匿人口,使得地方豪强失去了跟朝廷叫板的底气,在这些之前的既得利益者看来,更是挖他们的根。

    若是有机会,这些人完全不介意把皇位上的人给换一换。

    然而,国子监这个重磅炸弹一扔出来,这些人就又高兴了,觉得天子还是明事理的,知道谁才是国家栋梁。

    以往举孝廉、举茂才,都是有名额限制的,地方大族往往要争得头破血流,花费不少代价,搭上许多情分,才能争到珍贵的名额,而且举了孝廉,往往也只是在地方从吏员做起,看上去美好,实际也是挺慢的。

    如今朝廷设立了国子监,大家有了直面朝廷、甚至于直面天子的机会,只要考进去就是预备役官员,用最近几年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可比之前的察举制省心多了。

    考试怕什么,堂堂世家大族的子弟,要是连读书都读不过别人,那就趁早把脑袋插尿罐里面死了得了。

    所以,几乎每个对自己的本事有点信心的,都在交口称赞刘备的“仁政”、“一扫沉疴”,还有人开始自发地给刘备抹金,力图证明刘备的血统比在世其他刘氏子弟纯正高贵,乃是帝位理所应当的继承者。

    刘备集团之前一直担忧的这个名分问题,似乎也逐渐地不是问题了。

    实话实说,郭嘉心里肯定高兴,但同时,他也对这种无耻的捧臭脚行为十分不齿。

    “所以说,很多读书人其实跟娼妓差不多,甚至德行更差,人家出卖肉体是为了生存,他们出卖节操,却只是为了私欲。”刘备同样不屑地笑了笑,“还记得蓟城馆舍里那条大黄狗吗,刚开始的时候见了我就要狂吠,喂了几次肉骨头就好了,尾巴摇得可欢实了。”

    “当然记得,被我们养得膘肥体壮的,翼德还一直嚷嚷着要吃了它。”郭嘉大笑起来,“现在也不知道还活着没。”

    “早死了,当年左元放、葛孝先那些方士们给喂了颗仙丹,结果吐了几天白沫,没救过来。”

第818章 不一样的风气() 
“阁下可是襄阳来的庞统庞士元?”

    “正是,不知有何贵干。”

    “我在国子监做事,特意来验明考生身份的。”

    “哦哦,原来如此。”

    “颍川长社的徐庶徐元直在不在这里?”

    片刻之后,庞统、徐庶和蒯琪三人便在其余诸人羡慕和不解的目光注视下走出了茅舍,跟着那名前来点验身份的官府中人向城中走去。

    我们要做什么去?

    这人是什么身份,为何如此年轻就能进入官场?

    三人心中均是充满了疑惑,终于,年龄最大的徐庶鼓足勇气,开口询问起来。

    “哦,是这样的,当今天子多年前就开始派人探寻各地年轻俊才,三位和马家的马良都声名在外,所以陛下想亲自见见。”那名年轻官差微笑着答道。

    我们能有什么名声?

    庞统和徐庶对望几眼,脸上明显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别人相信不相信,庞统自己是绝对不信的,他自幼相貌丑陋,多年来一直在家中闭门读书,根本没什么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直到半年前及冠,才在伯父的引荐下跟水镜先生司马徽见了一面,被吹捧为南州士子无人可比,这才有了点名气。

    但也仅限于襄阳那个小圈子。

    荆州是大汉十三州中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世家林立、豪强众多,有才华的人更是如过江之鲫,庞统虽然对自己的才学颇有自信,但他也知道,自己还过于年轻,需要更多时间来历练、学习。

    就拿身边蒯琪来说,人家两位兄长蒯良蒯越,可都是荆州牧刘景升麾下重臣,名气大得吓人。

    即使那位天子求贤若渴到了要派人四处探访的程度,也首先会把注意力放在蒯氏兄弟、庞德公、水镜先生这些人身上,压根不会在意自己这种无名小卒的吧。

    “我等山野村夫愚钝不堪,还没有请问尊驾高姓大名。”徐庶心思微动,当即抬手作揖,开口问道。

    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出身于颍川,年少时也是个快意恩仇的游侠儿,曾经因为帮人报仇而白灰涂面,当街杀人,险些被处斩于闹市之中,幸亏有党羽相救才逃出生天,从此改名徐庶,避祸荆州,潜心求学,半年前与庞统一见如故,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此次又结伴前来洛阳。

    年少时便能当街杀人,逃亡千里,徐庶的阅历和心思是庞统和蒯琪这种乖小孩比不了的,与二人的茫然不同,他是有些怀疑面前这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该不会是骗子,想要谋财或是害命吧!

    “我乃河内司马懿,字仲达,家祖是故颍川太守司马元异,先父是故京兆尹司马建公。”这名年轻人呵呵笑着拱手回礼,坦然自报起家门,“数年前承蒙当今天子厚爱,被收为门生,此次担任国子监中的数学助教。”

    “哎哟哟,原来是司马公之后,失敬失敬!”徐庶连忙整了整衣衫,重新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他是颍川人,从小就听说过司马儁,也就是司马懿口中那位祖父司马元异的事迹和贤名,此时语气越发谦卑,给予名臣之后最大的敬意。

    司马懿坦然受了一礼,在他看来,对方并不是敬自己,而是敬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先祖,自己没资格也没必要推辞。

    而一旁的庞统和蒯琪二人就更惊讶了。

    天子门生,这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真正前途不可限量的人物啊!

    可他身上为什么没有世家子弟那种年少得志的倨傲劲呢?

    三人打消疑虑之后,便放心大胆地跟在司马懿身后迈步而行,忽然,司马懿停下脚步,远远跟一名二十来岁,穿着同样服装的年轻人打了个招呼,便又继续前行。

    “那位也是当今天子的门生?”庞统问道。

    “不是,陛下只收了两名弟子,我家师兄此时应该在国子监中监工呢,没空出来乱跑。”司马懿耐心地解释道:“刚才那位也是国子监的助教,姓郑名益字益恩,论辈分算是我的师叔。”

    “当今天子的师弟?”蒯琪大吃一惊,连忙转头去看,希望从郑益恩身上看出些了不得的气质。

    “那倒不是,他是大儒郑康成之子,与陛下是世交。”司马懿摇头说道:“听说这次鲁国孔家也来了几名子弟,益恩是去那边的。”

    北海郑玄!

    天下第一经学家!

    的儿子!

    去迎接孔家子弟!

    蒯琪身为荆州大族的直系子弟,又有两个厉害兄长,之前一直都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此次被派来洛阳的时候原本还有几分自傲,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有些不谦虚,可是今天见了司马懿,得知了对方的身份地位,又见了郑益恩之后,他的那点骄傲瞬间就化为乌有了。

    还没等几人回过神来,又有一名十五六岁的清秀少年迎面过来,跟司马懿熟络地打了个招呼,又对三人友善地笑了笑,便说要迎接贵客,走了。

    看着那名少年的背影,看着对方与司马懿几乎一模一样的衣着,徐庶又忍不住询问起来。

    那人那么年轻,一看就没有及冠,难道也是国子监的助教?

    他读了几年书啊,也能教人了?

    “那位不是助教,只是最近得了闲暇,帮国子监做做事,赚点零花钱买琴。”

    “别看他年轻,论起辈分也是我的师叔。”

    “他是我师祖子干先生的幼子,名叫卢毓。”

    司马懿絮絮叨叨地说着,俨然对自己的辈分有些不满意,但这话落在三人耳中,又是让他们恍然失神。

    天下最负盛名的大儒、大汉末年名将、前尚书、现太师、当今天子的恩师,卢植卢子干的儿子。

    居然就那样一个人溜溜达达地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遇见熟人就打招呼寒暄,丝毫没有半点架子。

    洛阳卧虎藏龙,这是正常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这些身份尊崇、跟天子关系密切、日后绝对能跻身于大汉王朝最高权力层的年轻人,作风和气质却已经跟传统的世家子弟截然不同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8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