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起了梦寐以求的天子。

    然而,所有的辉煌与失意,在强大的敌人、迅猛的攻击之下,如今都化为乌有,袁术的人生,也在九江郡南部的一处无名山村之中黯然结束了。

    对于袁术的长子,“仲家国”所谓的“太子”袁耀来说,过去的十年时间,他的人生就像惊涛骇浪中的小舟一般,时而被推上高峰,时而被拉入谷底,人世间的大喜大悲,时至今日的穷途末路,刘勋的无情背叛,几乎将这个自幼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彻底摧毁。

    汉军甚至不用刻意审问,袁耀便一五一十,将袁术生命最后几天的经过都讲述出来。

    寿春是淮南最大的城池之一,关羽虽然与归降的吕布合兵一处,但兵力仍不足以彻底封锁这座巨城,再加上传国玉玺在袁术手中,关羽投鼠忌器,担心逼迫过甚,袁术狗急跳墙,像当年袁绍在邺城那样,一把火把城给烧了,于是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给袁术留了一丝求活的希望。

    果然,在袁术集团内部,强烈的求生欲望占据了上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袁术带着他的“百官”突围出城,并且倚仗着数量众多的部队,周边错综复杂的地形,用大部分人作为代价,勉强逃过了第一波追杀,疯狂向南逃去。

    后有追兵,前途未卜,袁军不住溃散,两天之后,除了数百名“御林军”和袁氏族人之外,就再也没有人跟随袁术,甚至连保管玉玺的人都不知所踪了。

    长途跋涉,腹中饥饿,但此时军中仅有的食物不过是二三十斛用做战马饲料的碎麦子,好容易煮成粥饭,袁术又挑三拣四地嫌弃,嚷嚷着要蜜水解渴。

    然而到了现在,已经没人把这个“天子”的无理要求当回事了,甚至还有一名小卒粗声粗气地顶撞了一句“只有血水,哪里有蜜水?”将袁术噎得哑口无言。

    或许是越想越气,心中不甘,在继续行军之后,袁术突然大叫数声,口吐鲜血,从马背上栽倒下来,片刻之后便气绝身亡。

    “我袁术居然落到如此田地!”

    这几声嘶哑的喊叫,就是枭雄袁术留在世间的最后的话。

    “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看着厚厚的一沓审讯笔录,沮授不禁冷笑出了声。

    朝政萎靡,纲常崩坏,欺瞒天下,纵容邪教,这十几年来的种种乱象,几乎都有世家大族在背后推波助澜,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更是许多事件的幕后黑手。

    从十常侍之乱、夺宫之变开始,袁绍袁术这一对兄弟就开始搅动天下,悍然带兵入京,把持朝政、肆意妄为的董卓更是他袁家的故吏,可以说天下变成这个样子,袁家是逃不脱那一份责任的。

    再往后数,袁绍拉拢盟友,巧取豪夺,将冀州据为己有;袁术占据南阳,私藏传国玉玺,甚至僭称天子,建立了个“仲家国”。

    如此种种,他们死几次都不足以平民愤,没有被关羽擒获,押送回京,在万民的围观下凌迟处死,就已经是幸运了。

    还弄不清自己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真是可笑至极。

    “将袁耀、袁胤、冯氏及其余袁氏族人全部押解入京,让天下人都看看,国贼是什么下场。”沮授笑罢,又板起脸下令道:“对了,把林越叫来,本官要问问刘勋的使者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袁氏族人是刘勋派人押运过来的,为了尽可能省事地平定庐江,把刘勋的势力连根拔起,沮授特意安排了几名能言善辩的官吏负责接待,这几人都是幽州的谍报探子出身,最拿手的就是跟人套关系、搞策反,按照沮授的预料,这三四天时间,已经足够他们把事情搞定了。

    果然,半柱香的工夫之后,沮授就从那名叫林越的中年官员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刘勋本是青州琅琊人,跟曹操、袁术等人早年相识,后来更是借着这关系巴结上了汝南袁氏,在沛国开始了官宦生涯,袁术起兵之后,他便一直追随,凭着老资格和会吹捧,被袁术任命为庐江太守,自此镇守此地,颇具实力。

    这个人狡猾善变却有才干,在他的治理下,庐江还算是太平,虽然有山贼盘踞各地,但刘勋铲除了豪强郑宝、张多等人后吞并了他们的部曲,又与庐江最强的山贼陈策谈和,令其略略收敛了扰民的作风。

    如今袁术已死,刘勋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朝廷,故而果断出卖了他的族人,意图保住自己的性命。

    “这都是刘勋派来的使者说的?”沮授听了之后略略颔首,“此人对刘勋的来历、近年的事迹和当下的心理了如指掌,应该是他的心腹才对,你们是如何问出这些的。”

    “启禀监军,来使心向朝廷,根本无须我等套话或是引诱,自己就主动提出,希望朝廷用怀柔之策,将刘勋诱出庐江。”林越笑着说道:“这两三天时间下来,我们都足不出户,在那位先生的协助下做出了庐江的地形图,只是考虑到监军忙于筹备屯田之事,便暂时没有前来禀报。”

    “哦?”沮授顿时来了兴趣,起身就向外走去,“带我过去,见见这位义士。”

    城南某处,本是袁术麾下重臣阎象的宅院,如今已经被官军征用,人员往来出入,熙熙攘攘的极为热闹,在一间房间里,几人正围着一张宽大的木桌谈论些什么,忽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令他们不由得起身望去。

    “阁下就是刘晔刘子扬?”来人相貌威严,言语却十分客气,“久仰大名,我乃广平沮授,现于军中任监军一职。”

第824章 外地考生() 
司隶,洛阳城。

    国子监第一次入学考试已经结束,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此次考试并不是考校士子们的经义水平,而是以很多稀奇古怪的推理、判断题为主,压轴的题目更是以百年羌乱为背景,要求考生们做出一份策论,谈一谈自己是如何看待羌乱和羌人,对朝廷之前的对羌战略有何评价。

    这一下可把好多人给难住了。

    对于这些二十多岁,差不多都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年轻人来说,羌乱,实在是很遥远的一个概念,他们很多人都是来自豫州、兖州等内地州郡,羌人闹得再凶,也根本触及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本是很多人家明哲保身的优良传统,然而此时,却成了阻碍他们踏上官途的高墙。

    诸多考生之中,表现最好的当属襄阳来的庞统,这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相貌丑陋,做事不紧不慢,看上去是个拙钝之人,然而,在这貌不惊人的外表下,藏的却是一颗凶狠冷厉的坚硬心脏。

    庞统在短短两个时辰的考试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不消片刻便解答完了许多逻辑推理题,将主要精力放到了策论之上,然后,平常考生绞尽脑汁才能挤出两页纸的题目,他竟然向场中考官要了四次纸,下笔如飞,将十几张上号的稿纸写得满满当当。

    写到最后,担任考官的郭嘉索性就站在庞统身边,对方写好一张,他便拿起观看。

    “哪怕其他人都是平庸之辈,能够发掘出这个年轻人,此次考试就已经赚了。”

    郭嘉在结束考试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往宫中,将庞统的考卷呈给刘备过目,并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

    同时,郭嘉等人对于刘备从考生名单中筛选出数十人,让他们提前考试的疑问和不满,也都随着这一份答卷销声匿迹了。

    “很多想法过于理想化,但以利诱之,使其彼此猜疑争斗,我朝坐收渔人之利,待到时机成熟,羌人疲惫不堪,彻底成为一团散沙之时,再派遣精兵良将前往征讨的思路是没错,也正是我们在做的事。”刘备在仔细阅读了庞统所写的策论之后,也是频频点头,心中生出几分赞赏。

    不愧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一力劝说刘备袭取益州,成就三分基业的狠人啊。

    除了庞统之外,颍川徐庶、杜袭,并州王凌、郭淮等人,都交出了令人相当满意的答卷,只不过他们来得有早有晚,好些没赶上郭嘉监考的那一场,就算参加了,也没有像庞统那样引人瞩目,但几位重臣事后评价,认为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国子监考试之后,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插曲,两位操着西北口音的年轻人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阳,结果得知考试结束,即将放榜,其中一人垂头丧气,另一人却情绪激动,为国家错过自己这样的有才之士而悲愤不已,引来许多人围观,其中还不乏各地来的士子。

    说来也巧,他们在那里折腾的时候,恰好赶上诸葛亮路过,为了尽快平息闹剧,诸葛亮便将二人领入国子监,一番交谈之后,才知道这二人都是扶风郡人,一个叫法正,另一个叫孟达,乃是前两年关中大饥荒的时候,逃入汉中避难的,他们本想着继续南下入蜀,可由于张鲁割据汉中,与益州牧刘璋相互交战,往来道路阻绝而无法成行。

    盘桓一年多之后,法正与孟达听说新皇登基,还诛杀了李傕郭汜二贼,关中诸地重新归于朝廷治下,便想着离开汉中回到家乡,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又听说了国子监开启的消息,便又改换方向而来,结果还是晚了一步,错过了入学考试。

    按照原本的计划,国子监每年对外招生一次,没有考上的士子可以留在洛阳周边继续攻读,等待来年的机会,但法正和孟达二人来得匆忙,为数不多的盘缠早已用光,根本没能力留在洛阳,绝望之下,法正才会发出那样的悲呼。

    诸葛亮听了法正讲述起这几年的艰辛,得知报国有门时的喜悦,错过考试的失意,心中不禁有些唏嘘,加之得知法正祖父法真的别称叫玄德先生,跟恩师刘备的字是一模一样,又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便自己做主,又找了两份考卷过来,让二人当场作答。

    得到这样的机会,法正孟达二人喜出望外,当即竭尽所能,认认真真地作答,而他二人出身于扶风郡郿县,与长安只有二百余里,正是三辅之地,多年来颇受羌乱之苦,有着切身体会,怀着熊熊的仇恨之火,将策论写得是杀气腾腾。

    看了答卷,诸葛亮颇感意外,连忙安置二人住下,自己则是带着这两份答卷入宫觐见。

    “法正法孝直,孟达孟子敬,他们居然是西北人。”听了诸葛亮的讲述,刘备着实是诧异万分,不禁喃喃自语起来。

    这俩人他熟,简直是太熟了。

    对于一名蜀粉和三国演义爱好者来说,法正和孟达这两个名字绝对不陌生,他们一个是刘备极为倚重的谋士,帮助刘备拿下益州,并在汉中之战大放异彩,献计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奇谋百出,只可惜英年早逝,四十五岁就病死了。

    法正令人惋惜,孟达则是令人痛恨,他被刘备委以上庸之重任,然而在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关键战役——襄樊之战中按兵不动,导致名将关羽孤军败北,荆州全境沦陷,断送了大好局面,并在之后投降曹魏。

    多年之后,孟达又在诸葛亮的劝诱下企图再度背叛,却因计划泄露,被司马懿以雷霆万钧之势包围于上庸,最后孟达的外甥邓贤开城投降,导致他兵败身死,传首京师,可以说是个无信的小人。

    这二人在历史上的不同事迹和结局,使得刘备此时对他们的观感也大不相同,看法正策论的时候频频点头,赞不绝口,可是看到孟达的文章,他就沉着脸一句话都不说,弄得诸葛亮还有些莫名其妙——法正的文章固然好,但孟达的也查不到哪里去,并且有理有据,颇有见地。

    怎么陛下的态度就如此不同呢?

第825章 从国事到家事() 
刘备曾经是个忠实的三国游戏玩家,尤其喜欢暗荣公司的三国志、真割草无双系列,每一名玩家都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角色,他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习惯,就是不管使用什么势力,遇见糜芳、孟达、许攸、号称黄昏二神的黄皓、岑昏等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斩首。

    然而,现实并不是游戏,如今他更是一国之君,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以个人好恶来决定他人的命运。

    有才之人,皆可为国所用。

    本着这个原则,刘备还是压抑住自己的厌恶感,认可了孟达的才能,特批二人进入国子监,并下了口谕,凡是错过本年度国子监考试的士子,都有一次参考的机会。

    当然了,考题肯定不会跟之前的一样。

    而法正这个名字,也被列入了名单,成为国子监重点考察对象,这些重点考察对象自己是不知道的,也不会得到什么额外的好处,只是他们的生活作风、表现等等,都会被单独记录成册,交由刘备参考。

    国子监的入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