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间就有无数人身首异处。”
不过杨恭说到这里,又摇了摇头:“只是,尚荆啊,你可曾想过,我杨家要在这开海一事中,到底要捞到多少好处么?”
第五六四章 家议(下)()
二十分钟后刷新
外朝的发难当然不可能只靠着一封丰城侯李贤的请辞的奏疏,擂台上想要放倒对方,只有力量、体格上占据绝对优势才行,否则只能靠组合拳。
外操现在的体格当然足够大,但是离着碾压内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想要把内廷拍倒,就要打上一整套的组合拳。
这一套组合拳的第一套,是把丛林作战、山地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丰城侯李贤换下来,换上去一个看起来很能打,但实际上能不能打还要打个问号的李信,这势必要威胁到皇帝内帑的财源。
不过这都是小意思,毕竟李信现在除了浙江都司都指挥使之外,还兼着备倭都司总兵呢,皇帝只要不答应,那么丰城侯李贤就是真的抱病,也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呢,外朝的大佬们当然不会让丰城侯这么个老而弥坚的侯爵孤身奋战,那多特么寒人心?这么不利于有大明特色的帝国主义官僚体系建设的事儿,当然是不能让它发生的啦!
所以就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兵部左侍郎邝埜递上了一封奏疏,是关于浙江沿海剿倭情势的,着重分析了现在浙江沿海抗倭的情势,以及备倭都司的作用,写奏疏的是邝埜,不过这篇奏疏可是参考了五军都督府、兵部各个大佬的意见,甚至户部右侍郎焦宏都在上面署名了。
而奏疏得出的结论,就是沿海的倭寇此时已经不成气候了,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是浙江沿海抗倭胜利的坚实基础,是沿海卫所官军的胜利之光,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文治远迈文景、武功比肩秦皇汉武,不过是弹指之间。
本来嘛,从大明朝建国之初就开始闹的倭寇,到了正统十一年基本上清剿差不多了,这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可是正统皇帝朱祁镇看着这个奏疏,读着里面那些拍马屁拍的他自己都浑身寒毛直竖的字句,总觉得不那么痛快,直觉告诉他,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他还没等说几句话呢,就看见户部右侍郎焦宏站出班来,双手递上一封奏疏,说了一声“臣有本奏”。
朱祁镇接过奏疏看了看,当时脸色就变了,因为焦宏的奏疏里,核心思想就一条,裁撤备倭都司,减轻浙江的财政压力,毕竟这两年浙江都是水灾旱灾连绵不断,虽说家大业大,可也有些遭不住了,加上国库又有些空虚,精简机构,开源节流,自然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了了。
而裁撤了备倭都司之后,沿海的防务,将由最近表现不错的备倭衙门接手,衙署驻地依旧设在黄岩县,不予搬迁。
南北原本由两个都指挥佥事负责指挥的卫所士卒,同样裁撤,改巡防千户所为靖海营,巡防千户所一分为三,分巡沿海诸府防务,遇战时,受备倭衙门统一指挥,换句话说,由詹事府少詹事、南京兵部郎中杨戬杨尚荆总领。
当然了,这封奏疏为了不过分刺激正统皇帝,里面只是提了提衙门的名称,没有提具体的人名,但是皇帝对于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还是很了解的,所以他老人家看着这封奏疏,脸色是一阵青一阵白。
到了这步田地,就是傻逼也明白了,焦宏这是在给自己造势,毕竟当年的备倭都司是在他的建议下设立的,剿倭有功,自然少不了他的好处,名也好利也罢,总归是要捞个盆满钵满的。
然而站在朱祁镇身边的金英,想的就要更深一层了。
裁撤了备倭都司,李信做不得总兵了,为了安抚他,自然也要给他一个实惠,直接让他总督浙、二省军务,自然也算是一种补偿了,分别镇守南北的那两个都指挥同知,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了。
至于丰城侯李贤,自然是不用多说了,人家本来就不爱去趟闽北那个烂泥潭,现在能够抽身出来是最好的了,况且,不管怎么说,人家交出来兵权,要回南京继续做镇守勋贵了,外朝总要意思一下吧?
而新设立的备倭衙门靖海营,虽然要受到杨尚荆这个备倭衙门主事的节制,但是主官肯定不可能再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了,低配一个指挥佥事,高配一个指挥同知,咬咬牙外朝给运作一个指挥使也没什么问题,领个游击将军印,总领沿海防务,这个没问题吧?
而这里面的变动,能够产生多大的利益?这些官职,分润一个两个给丰城侯李贤的子嗣做补偿,没问题吧?
最起码,现在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的千户,屌的不行的徐尚庸,是没资格做游击将军的,这个晋升太大,他出道时间还太短,战功或许够用,但是资历差了太多,就算有魏国公在那儿压着,下面到底也是口服心不服,到时候指挥不动,也是犯了兵家大忌的。
所以这个时候,丰城侯李贤的那位大公子,将来要嗣爵的李勇,以征讨矿盗有功这个名义,调拨过去做一两年的游击将军,实际上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他现在是指挥同知,从三品的官职,平调过去就是高配了,按照外朝现在这个势头,凭空给他拔高半格,运作出来一个指挥使,那是一丁点问题都没有的。
丰城侯李贤虽然实力不小,但还是不会和魏国公正面冲突的,所以李勇肯定是不会压着徐尚庸的晋升之路了,到时候等徐尚庸捞足了好处,熬过了资历,李勇估计也能捞个都指挥同知混混了,徐尚庸顺利接手指挥使的位子,自然更是名正言顺了。
至于杨尚荆……只要在备倭衙门里面再熬个两三年的功夫,混一个兵部右侍郎,大抵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海上战事一切顺利,基本外朝就又多出来一个于谦于廷益。
总之……这一波外朝不但不亏,还特么赚的要死。
心下计较着这些,金英的脑门子都开始往下淌汗了,这种运作能力,在正统皇帝没有绝对能力控制朝局之前,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内廷这边知道了,也根本没什么办法破解,除非……
鱼死网破!
第五六五章 铁石心肠()
杨尚荆的谋划,终究也只是个能说服杨恭给他投资,后续的操作,还得按照实事求是的方针,走一步看一步地来。
而且这个说法,还只能给杨恭一个人说,杨家内部那些个掌权的管事,都不能一个个说过去,毕竟那个打算坑死他的杨家实权派,如今还没有找到呢。
等着杨道清这边下了葬,杨尚荆这才拜别了家中诸人,开始往黄岩县回返,既然确定了家中没有什么大事儿,那么再在这待太久,就不太好了,被人抓住把柄是一方面,黄岩县那边少了他坐镇,容易出乱子,是另一个方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杨尚荆对这个家没什么太多的感情,否则的话,大概会像读书的时候一样,小长假三天恨不得在家里面呆上一个星期。
回头看了看已经越离越远的杨家祖宅,忠叔突然问道:“少爷,若是查出到底是谁想要对少爷下手,少爷欲将如何?”
杨尚荆愣了一下,这才笑道:“这有何难?不外乎是杀了罢了。”
忠叔的眼角跳动,突然叹了口气:“一个人?”
杨尚荆摇头,开阖的嘴唇慢慢吐出两个字来:“一房。”
以杨家的规模,一房人口,少说也得十几号主要人物,再加上各种排的上号的下人,接近五十人了,排不上号的要是也要清洗掉,百多人没有压力的。
而这样规模的一房,或者说有资格坑害杨尚荆的一房人口,整个杨家,算上杨尚荆这一房大房,也不过是八九支而已。
回头看了看忠叔的表情,杨尚荆依旧在笑:“杨家的人口多得是,一房没了,总会再挑一房,把差事担起来的。”
杨家这种大家族,出了五服的旁支多得是,基本上都成了杨家本家的佃户,好点儿的是围着杨家打转的小地主,没出五服的,也有不少,基本都掌管着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差事,比如各种鸡毛蒜皮的小生意。
杨道清在世的时候,这个等级的旁支可以掌握一些核心的权利,比如海贸,比如闽北的事务,比如江浙的丝绸,但是杨道清去世了,这些业务就会被杨恭为首的长房嫡支瓜分掉,只给他们留下不多的好处,想要求存,就得自己去开发新的业务,到了第三代,也就是和杨尚荆平辈的这一代,能过成什么样子,就完全要看运气了。
建安杨氏的牌子,该打还是可以打一打的,这一点,秉承着宗法制的特色,在没有真正地分家之前,杨家的长房嫡支是不会、也不敢去计较的。
这样的人口,随便拣选一支上来,从业务能力和可信度上来说,是不会有问题的,异常的方便,而且从忠心上而言,会比原本的更加多一些,“应得的”和“赏赐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忠叔看着杨尚荆的背影,已经有些浑浊的老眼中,也不知道闪烁着何种光芒:“少爷,你当真要铁石心肠么?”
接手业务固然方便,可是宗法制更深层的东西,却不是这么简单的。
宗法制的核心在于凝聚力,提升大家族的凝聚力来抵抗外敌。
杨尚荆的雷霆手腕,固然会在一定时间内造成建安杨氏的凝聚力大提升,但也会为后来留下极大的隐患,畏威而不怀德这种方法可以喷蛮夷,对内却是要搞恩威并施。
依着忠叔的意思,把人找出来,内部处理了也就是了,或者从王法方面,处理两三个带头的,也就到头了,然而按照杨尚荆的意思……一房斩尽杀绝,总归是没有人情味的。
“可是……我要的就是各大家族分崩离析啊。”杨尚荆的嘴角扯了扯,不过到了最后,吐出来的话却变成了这样:“忠叔可曾想过,若是戬放了他们一马,只诛首恶,将会如何?”
摇摇头,杨尚荆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否定的答案:“剩下的人感恩戴德?怎么可能嘛。他们只会觉得戬太过狠毒,对自家人也不知道留手,将来还不一定能闹出甚么祸端呢。”
地位是天生的,这种观念在大家族里面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不断、反复地对下面洗脑的,那些接下来“天生的”贵子,有至少九成的概率给杨尚荆添堵,甚至直接发起复仇。
更关键的是,杨尚荆想要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肢解了大家族,释放出被圈禁在土地里的劳动力。
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中国的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最大阻碍,因为它太特么吃劳动力了,然而这只是表象,本质上还是宗法制的条件下,苦哈哈们并没有太多自己选择的自由。
打碎了社会结构,才能直接完成自己的目的。
所以忠叔听了这话,也只能长叹一声,不再规劝下去,有了丰城侯给杨尚荆造的势,现在杨尚荆的江湖地位,别说是在杨家了,就是去了南京兵部述职,都是可以横着走的存在,恩,去京师述职可能还会差了点火候,不过各种恭维还是少不了的。
“走罢,去见见丰城侯,顺便谈谈怎么从这浙、闽、赣三省的大户身上敲一笔钱粮出来,给戬添了这么多的麻烦,总归是要付出些代价的。”杨尚荆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和表情都有些古怪。
跟在他身后的忠叔没看见他的表情,但听着他的声音,感觉却不是很好,他老人家瞬间就想到了当初杨尚荆一用力,直接捧出来一个“蔡仙长”的陈年往事。
上一次,一个老蔡横空出世,几乎是打碎了黄岩县固有的宗教结构,让“正一天师府出身”的老蔡一瞬间登上了人生巅峰,可是真正的天师府在黄岩县附近州府捞出来的好处,却是少的不值一提。
而老蔡所带来的,除了黄岩县本地的思想、信仰方面的前所未有的统一,暗地里更是将火药的配方鼓捣了出来,还参与了火枪的开发,虽然这些都是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但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积累。
足以让杨尚荆和一般的小官儿区别开来的积累。
第五六六章 交易()
稍等更新
黄岩县打黑除恶专项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
典史衙那边打板子的声音,见天儿地就没停过,一个又一个原本在黄岩县内叱咤风云的帮会老大,被挨个摁在长条凳子上,扒了裤子就是一顿狠揍,行刑的皂隶根本不敢玩什么猫腻,基本上十板子下去,就能把人砸出个好歹来,几个原本以为“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就因为嘴硬了一点儿,被打板子打的心浮气躁的皂隶直接敲断了尾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