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书房中,文帝思量着此事可能引发的后果。桓知儒正在回想着武白奏章中,字里行间的深意。武牧依旧是忧心家族安危,同时还替外孙担忧不已。
场面突然陷入寂静,尚书房中流淌着沉闷的气息,仿佛乌云压顶一般,让内侍总管有种窒息的错觉。
侍奉文帝多年,内侍总管知道,这是文帝发火的前奏,不知道这次又要有多少人遭殃。
“太宰以为,此时如何处理?”
文帝直接越过掌管军部的太尉武牧,向太宰桓知儒询问处理方案。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武牧避嫌,或许还有敲打的意思在其中。
桓知儒思索一番,觉得纵是那帮蛀虫发了疯,也不可能毫无理由的就这么打压幼虎将军,定是他们掌握了什么东西,才这样有恃无恐。
思来想去,幼虎将军让人诟病的,无非是私自出兵剿灭天鉴山死士,牵扯出皇族衡阳王之事。
再者就是掌握着雷火弹那种异物,或许跟那些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桓知儒做为三朝元老,清楚的知道当年那些人被臻武帝几乎赶尽杀绝,就算还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不过当初幼虎将军赠予自己雷火弹一事,让人诟病不已。知晓旧时隐秘的世家大族,认为幼虎将军定然跟那些人脱不开关系。
“吾皇,如今帝国涌现不少青年俊才,或许该让一批老家伙告老还乡了!”
文帝微微一愣,他大概抓住了桓知儒想要表达的重点,但他有些不可置信。
“太宰这是何意?”
“吾皇,老臣年迈,早有归隐挑选之意。走之前,就让老臣带那帮老家伙一起退出朝堂,给年轻人腾出来位置吧!”
桓知儒此话如平地生雷,不仅是文帝吃惊不已,武牧也被震撼的不轻。
别看桓知儒说的轻松,文帝为了让那帮老家伙退出朝堂,自坐上皇位的那天起,就开始努力。
到如今也只不过将两三人,排挤出大臻帝国的核心权利范围而已。依旧有十余位尸位果素的老家伙,替蛀虫撑腰!
桓知儒想一口气将那些老家伙拽出朝堂,必然受到帝都世家大族的合力攻击。
就算他成功为大臻帝国清出一片朗朗晴空,但他的名声必然随着这一次事件化为尘埃。
不要怀疑世家大族的能力,这个时代的话语权,就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正是因为如此,文帝与太尉武牧才吃惊不已!
武将争功,文士争名。太宰桓知儒的名望禁不起再一次的重击了。
赵国入侵大臻帝国边境时,桓知儒当初在兰陵郡,为了保全大臻帝国腹地无忧,果断选择放弃边境三城。
事件过后,虽然边境三城并未丢失,但与八王余孽有着暧昧关系的世家大族,怎么会放过这个打击桓知儒名望的绝佳机会。
他们故意将事件重点模糊处理,将桓知儒放弃三城的事实夸大。然后编撰故事童谣传唱天下,结果不用多说都可以想象得到。
人民是可爱的,这句话或许可以理解为傻得可爱。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从众心理,很多人说一件事,他也就跟着说这件事。
不要提什么对错,对错就在于他听到这件事的第一映像。而不是追究风闻传言背后的真实。
自那以后,民间开始多了一些对大臻脊梁的风言诟病!
第0158章 朝局巨变()
此次尚书房议事后,文帝突然称病不出,御令太宰桓知儒总理朝政,太尉武牧节度天下兵马。
虽然听起来太宰、太尉的职责依旧没变,但朝中之人清楚,这里面区别大了去了。
帝君理政,那么太宰与太尉的职权永远是辅助帝君,辅助帝君管理内政与兵马。
现如今太宰与太尉直接从辅助变为执掌,这里面的区别就相当于临时工与正式工差距。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中人无不惊骇。当今帝君正值壮年,怎么会突然患病,在这之前可是一点征兆都没有。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太宰桓知儒总理朝政后,直接以雷霆之势罢黜三名位居朝堂顶峰的重臣,以及十余名朝臣官员。
其中便有中书监令俞氏家主俞胥,司农谢氏大爷谢安,尚书令王氏后起之秀王朗,六曹主官,右仆射,尚书郎,秘书监,诸光禄大夫等等。
桓知儒的举动无疑是疯狂的,疯狂到世家大族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他怎么敢同时对十余个大族动手,而且还将俞氏、谢氏、王氏这等顶尖世家拖下水。
这对于帝都世家大族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时之间帝都之中风起云涌,整个朝堂都为之一空。
然而接下来的情况更让人吃惊不已,在将这些人赶出朝堂后,桓知儒又开始对军部下手。
御令内使,军司马,参事郎等纷纷落马,这种局面激起了来自军方的强烈反抗。
大臻帝国太尉府节度天下兵马,并不是说就没有权力能与之相抗的人物。
大司马、大将军虽然权柄低于三公之一的太尉,但也仅仅是次一等而已。
太宰、太尉、太傅,大司马、司徒、司空、太保、大将军,这八个职位皆属一品官职,只不过三公多出了那么一些特殊的权柄。
大司马沈焉不知是真的替大臻帝国担忧,还是心里有着别的打算,联合军部诸将长跪皇城门前,请帝君主持公道。
被罢黜官职的世家大族本来有些心虚,以为是帝君抓住了他们的把柄,才让桓知儒如此下手。
他们本着家族传承为要,待风波平息再行谋划的原则,并没有立马生事。
但眼下有大司马沈焉冒头,他们自然也不会干看着。于是这些世家纷纷为沈焉摇旗助威,欲将水搅浑。
可是他们实在太小看桓知儒的魄力了,亦或者说同朝数十载,他们就从没有将桓知儒了解透彻过。
在大司马沈焉带头生事,长跪皇城的时候,桓知儒带着一队禁卫,拿着厚达一尺来高的纸张走到他面前。
他没有理会跟在沈焉身后的附翼之徒,而是直接喝问大司马沈焉。
“大司马,帝国的传承在你眼里,是不是远远比不过家族延续?”
说道这里,桓知儒一挥袖袍,将禁卫手中捧着的纸张掀落在沈焉面前。
“明日朝堂之上,老夫希望大司马已经醒悟!”
大司马沈焉好奇的撇向撒落在地上的纸张,入眼的文字将他吓得冷汗如雨。
……
二月初九,文帝称病的第五天,早朝之时,大司马沈焉因家中老母思儿成疾,辞官返回老家陪母亲安度晚年。
这也是此次风波中,被掀落在地的最高掌权者,位居大臻帝国一品的权臣。
二月十一,文帝大病初愈,据传言他听闻朝堂惊变,顾不得调养就立马召集众臣议事。
文帝首先安抚了被罢黜官职的各大世家,让他们耐心等待,自己会亲自过问此事,待查明缘由后,定会给他们个满意的交代。
二月十六,文帝将一些年轻的才俊安排到三品以下各个空职,让他们暂代诸事。
三品以上的空位,尤其是大司马,尚书令,司农,中书监令这样的职位,直接将朝臣商议推选。
能位列朝班谁也不是傻子,俞氏,谢氏,王氏以及沈焉刚刚被太宰桓知儒赶出朝堂,如今帝君就开始商议这些空职的任命。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接手这些职位,那无异于挖断了他们回归朝堂顶峰的后路,必然会结下仇怨。
文帝这是抛出职权,用堂而皇之的手段来分化帝都世家。
道理朝中众人都明白,但对于世家来说,只要是有利于家族传承,增添家族底蕴,哪怕是造反都毫不犹豫。
所以朝堂众人的反应,并没有出乎桓知儒的意料。经过众臣一番商议,最后确定了这些空职的填补人员。
接下来,朝臣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桓知儒身上,这次的事件影响太大了,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动摇大臻根基。
世家大族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扮演着剥削者的角色,他们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不是没有能力彻底消灭世家大族。但他们在没有找到新的、能代替世家大族先进生产力的情况下,都选择了温和的手段。
强如横扫六合、威压宇内的臻武帝。以他的能力绝对可以将世家大族尽数消灭,但他也只是选择了开创科举制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法。
桓知儒这一手,是直接霸气侧漏的相世家大族挥下屠刀,斩断了这十余家大族伸触到权力中心的爪子。
虽然文帝抛出权职,让新任重臣背后的家族,分担了被罢黜官职家族的部分仇恨。
但太宰桓知儒的责任不可推卸,不知道他会给世家大族一个什么样的交代,朝臣们十分好奇。
朝堂之上,商议推选出三品以上职权新的人选之后,众臣都在盯着桓知儒看。
此时的桓知儒正闭着眼,好像在打盹儿。文帝亦是神色复杂的看着他,对于桓知儒的表现,文帝心中却没有半点不满之处!
也许是察觉到众人会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桓知儒睁眼环视朝堂,最后向文帝躬腰持礼。
“老朽之人所剩不多了,老夫也该退下了!请吾皇准臣告老还乡!”
他这话掷地有声,完全听不出半点对权力的不舍。那铿锵的言语中,反而有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解脱!
第0159章 太宰归田()
如果有可能,文帝真不希望桓知儒这位帝国柱梁归隐。但朝局腐朽太严重了,再不刮骨疗伤,恐怕大臻连十年都撑不下去。
世家大族什么德行,文帝看的很透彻。如果蛮夷赵国开出三公之位招揽他们,大臻帝国的世家大族绝对都会毫不犹豫的出卖大臻,倒向异族蛮夷建立的赵国。
桓知儒牺牲了站在巅峰的权力,抛弃了累积一生的名望,为的就是能够给大臻帝国续命。
以一人之力续国之命脉,也就只有他能做到,其余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大臻帝都的风激云荡,随着桓知儒卸下三公之首的位置而落幕,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了下来。
二月廿四,桓知儒携家眷收拾好东西搬离太宰府,准备回兰陵郡老家。
这一天,帝都下起了稀稀疏疏的小雨。桓知儒阖家二十余口人,赶着三架马车离开帝都。
在马车使出帝都城门时,桓知儒看到了禁卫簇拥下的文帝,在城楼上远眺的身影。
三里亭中,桓知儒拜别了相送的贩夫走卒。十里亭外,他饮下门生弟子准备的壮行酒。
帝都三十里外的卫城,桓知儒遇见了等候多时的俞胥,谢安,王朗之父王敦,以及沈焉等人。
这些人皆是帝都世家大族的主事之人,说是把控着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也好不为过。
桓知儒让家眷找一家客栈落脚,他只身一人前去与俞胥等人相会。
稀稀疏疏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油纸伞下的桓知儒脚步沉稳,没有丝毫归隐的落寞。
“桓老豪气干云,今日我等不谈朝政,把酒痛饮一番!”
俞胥等人亦是没有被罢黜之后的郁郁之气,似他们这等世家大族,就算失去朝堂职位,家族也不会因此没落,只不过是在朝中少了一些话语权而已。
“哈哈!老夫承蒙诸位惦记,酒尚温否?”
桓知儒大笑着与俞胥等人谈天说地,如同至交好友一般。任谁也看不出来他们此前朝中争斗的波澜。
最后,俞胥等人辞别之时,沈焉颇为感慨。
“桓老,您虽与我等政见不同,但沈某打心底里佩服!数尽古今,这煌煌中原之地,实在找不出第二位似您老这般以身取义之人!”
“呵呵!老夫可没有沈家主说的那么伟岸,只是放不下这悠悠万民,乱世苦,乱世之民更苦!”
这句话似乎将众人带进另外一重天地,场面一阵沉默。
“还望诸位在为家族谋利之时,心中权衡一番!不管如何,我中原堂皇血脉,绝不能沦为异族蛮夷统治下的苟且之民!”
桓知儒话音落下,谢氏大族的谢安毫不犹豫的回应。
“这点桓老放心,中原之地有中原之地的规矩,不管何人坐上尊位,俯视天下,堂皇血脉的传承都不会断绝!”
其余俞胥、王敦、沈焉等人也是义正言辞的保证,谢安之言亦是他们的想法。
辞别以后的桓知儒眉头紧皱,他明白谢安话语中潜藏的意思。
那意思分明是说,哪怕将来大臻帝国崩灭,十六国入主中原,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依旧不会有事,中原堂皇血脉将由他们来传承下去。
这无异于当面将桓知儒讽刺一番。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