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此话,郭嫣急急坐下,兴奋的道:“你想越过边界,深入瓦剌腹地?”
“应该是。”
郭嫣托着腮帮子想了想,有些故弄玄虚的道:“你是否想过,良将自古只善战,战国时白起百战百胜,最后赐死杜邮;汉初的韩信,一代兵仙,后被吕氏夷灭三族;霍去病十七岁官拜嫖姚校尉,屡伐匈奴,一朝封狼居山,结果英年早逝······”
“姐姐你胡说些什么呀!”
柳絮来到正堂,途中就听见郭嫣提起古时候一些不得善终的名将,硬是把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扯到一起,似有影射卓轩之意,很不吉利,就沉下脸,生生打断了郭嫣的话。
郭嫣赶紧赔笑,“柳絮妹妹别急,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古之良将之所以善战,那是因为他们生而为战,没把心思分散到其它地方。”
第115章 忘年之交()
穿堂而过的风捎来了些许潮湿的味道,柳絮望望门外的天空,叹道:“又要下雨了,我去收衣被。”
卓轩的思绪仍沉浸在郭嫣提及的话题中。
凭直觉就能猜透其中的意味,一个连立战功,即将升任千总的少年,脑中却装有太多的杂念,而且还过早萌生了去意,这自然逃不过堂堂总兵官敏锐的目光,于是,某些私底下的评论落入了郭嫣的耳朵······
可是,生而为战,就真的要死而无憾么?
卓轩想得很远,觉得自己宁愿与人拼命,因快意情仇而死,也不愿忍辱冤死,人生在世,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会选择吊在一棵树上。
“郭小姐,你练兵······的确有一套,经你带过的牙兵,我无需训诫,用起来就很顺手。这样好了,那千余营兵就交给你调教,只是······你行不行啊?”
“我当然行!”
郭嫣兴奋得咯咯直笑,生怕卓轩反悔似的,急急道:“我回去跟我父亲说一声,三百牙兵随营兵训练,我做总教头。就这么定了!”
见里面三人有说有笑的,回屋后的柳絮心情大好,附在郭嫣耳边说了句悄悄话,二人笑得一颤一颤的,然后悄声细语的去了里间。
堂上只剩下两名千总了,吕良一把扯住卓轩的衣袖,卓轩立马张大了嘴。
“大哥,我这身新衣头一次穿呢!”
吕良松开手,瞥瞥手指缝里残存的黄瓜汁和印在卓轩衣袖上的几道指印,没事人似的摆摆手,“一件新衣而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听说柳絮妹妹手艺出众,让她再给你缝一件便是了,瞧你下巴都要掉地上了,至于么!”
一件新衣而已?不要花银子买布料啊,不费灯油啊······
“你说你这人真是的,好好一件新衣,头一次穿,就被你弄成这样了,倒霉!也不好意思让你赔,你说是吧,吕大公子?”
“赔?那当然不好意思!你这前前后后所得赏银都超过一千两了,军中没几人能富过你,你却还像个市井小民那样,锱铢必计,抠门!”
卓轩顿时安静了下来。如今好像真的不缺银子了耶,大把的赏银自不必说,药铺那边的进账也越来越可观,无须回想被自己淡忘了的山中宝藏,就能以富人自居,为何心眼却没变,还像当初那样,总是情不自禁的打吕良钱袋的主意呢?
或许,这就是相处融洽的另外一种表现吧,与郭嫣的“明争”也好,同吕良的“暗斗”也罢,不过是彼此玩些简单的心眼,从中获取的喜怒哀乐只有一盏茶的温度而已,不必担心天塌地陷,不必担心生死祸福,兴之所至,率性而为,但愿畅情适意,过后即忘。
卓轩不得不承认,他对吕良颇为欣赏。投胎也是技术活,生于乡绅之家,先天条件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基于家学渊源,吕良秉性温良,且从军后懂得顺应时势,与卓轩这样的底层草根也能打成一片,彼此之间毫无距离感。
不过,吕良骨子里仍透着分与众不同的气质,温文尔雅似乎成了他与生俱来的某种特质,并不会随着时运的变迁而改变,若非与卓轩混熟了,而换做与更擅长坑蒙拐骗的市井刁滑之辈打交道,他多半是个撒钱避麻烦的主。
卓轩靠在椅背上,有些感伤的道:“也罢,衣服旧了,扔就扔呗,人若散了,天各一方,不知是否还有相聚的时候。”
吕良眨眨眼,恍然道:“你······为何一下子多愁善感起来?太让人意外了!”
空中飘起了稀稀落落的细雨。卓轩起身离开桌案,伫立在门口,望着门外迷蒙的烟雨出神。
“吕兄,营兵大多是从卫所军简拔而来的,其中的募兵只有区区数百人,迟早会被遣散,哪天我若解甲为民,还望你善待田氏兄弟和牛贵,他三人都是我的部旧,厚道之人,不该再过往日的苦日子。”
“就他们三人?舒展鸿呢?”
“展鸿终究是要随我前去寻找家人的。”
吕良皱皱眉头,恍恍惚惚起身,在他的潜意识里,一旦投军,就不打算重新为民了,离开军营?这想法太荒唐!
“我看战事反反复复,一时半会消停不下来,你可别想轻易脱下戎装。”
卓轩摇摇头,“大势已定。”
想到东山村一帮苦兮兮的流民都有望落籍,他就觉得自己此前的浴血厮杀是万分值得的,有此收获,就变得像世间无数小民那样了,真心盼望岁月静好。
吕良却隐隐觉得心塞,“说心里话,你的存在······总让我不缺底气,即便我打了败仗,我相信,你也有法子扭转败局。”
“我那是在穷尽心智,豁出性命放手一搏,而你素来沉稳,行得稳方能走得远,无论是乱世还是治世,军方都稀罕你这样的人物。”
吕良纳闷的道:“你不是还等着奉旨陛见么?许多人都在私底下议论,说假以时日,你必将成为天子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
做天子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想如今的武将不参政,能呆在天子身边的,除了朝中九卿和内阁的辅臣,就是御前太监了。
想做跟在天子身边的文官,得先参加科考,还得成绩靠前进翰林院,然后就是经历几十年的宦海浮沉,等年近花甲了才有机会显荣显贵,挺难熬的!
做宦官倒不失为一条终南捷径······可特么的谁想一刀子下去丢掉命根子!
再想想王诚、陈公与朝中一帮要员的心机,到处都是雷区,一入宦途深似海啊,泡在里面除了要处处小心,只怕整个人也会产生变异!
“若是下了旨,我还是要入京陛见的,但陛见之后,我只想做个无牵无挂的良民。”
吕良叹口气道:“我和郭小姐还指望着来日续与你并肩驰骋疆场呢。”
卓轩笑道:“若是赶上了大战,我也有此意。”
“那便一言为定!”
郭嫣出了里间,与柳絮耳语几句,随即叫上吕良离去,临走时让吕良顺走了一筐黄瓜、茄子。
卓轩叫来一队营兵,搬起另一筐菜蔬,抬着六大坛烧酒,冒雨来到林峰家中,一进门就闻到了浓烈的酒气。
裴竑从酒案上抬起头来,冲卓轩连连招手,“小子,来得正好,来来来,我与老袁商量好了,咱们四人如此投缘,不如趁着酒兴结拜了吧,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同年同月同日死?您二老都年近七旬了,我正值花样年华,过几年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随二老嗝屁?冤不冤啦!
“万万使不得呀,小子岂敢高攀!”卓轩急道。
第116章 闲议时局()
“少啰嗦,来来来,咱们说拜就拜!”
裴竑年老气不衰,一把抓住卓轩的手臂,另一只手按住卓轩的脖子就往下压,劲力倒是不小。
卓轩急道差点就要冲一脸懵逼的林峰大喊救命。
“使不得呀,裴老,您即将告老隐退,由某位儿孙袭职,到时候小子再与您的儿孙结拜,这辈分岂不乱了套!”
“关儿孙鸟事!来来来,休管旁人······”
一旁的袁澈端起茶盏泼向裴竑,嘴上骂骂咧咧道:“这老东西,又喝高了!”
盏中凉水正好洒在裴竑长而卷曲的双眉上,一半顺着脸颊流下,一半凝结成滴,接连滴落在裴竑干瘪的嘴唇上。
裴竑舔舔嘴唇,睁着惺忪的醉眼,骂道:“这鸟酒······都能喝出······尿味来!”然后靠在椅背上,眼一闭,鼻间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林峰回过神来,冲卓轩无奈的耸耸肩,“没办法,午间谈起你,裴老极为高兴,也不听别人劝,自顾自饮酒,一直喝到此时,毕竟年事已高,哪经得住这般豪饮?这不,醉喽!”
“卓轩,裴竑饮酒前曾说,能与你成为忘年之交,不枉此生,喝醉了都嚷着与你结拜,也算是酒醉心明吧。”袁澈好像也喝了不少酒,说话时喷着满嘴的酒气。
卓轩朝袁澈施礼,“这是一筐菜蔬,自家火棚里结的,您二老分了,还有六坛酒,二老与林指挥使每人两坛。”
袁澈笑笑,侧着头瞥瞥菜筐,“这些菜蔬倒是稀罕。”扭头望向六坛烧酒,抚须道:“我这一生饮酒不少,却从未喝过宫中御酒,常常引以为憾啦。”
卓轩立马道:“他日奉旨入京陛见,若有幸获赐御酒,小子一定设法捎来给二老尝尝。”
“就等你这句话!”袁澈脸上笑意更甚,“入京陛见,何等的荣耀,可喜可贺呀,这酒得喝!哈哈哈······”
林峰邀卓轩入座,将一盏酒推到他面前,“你也来一盏。当初多亏了袁、裴二老,算你有心,还没忘二老。”
“不不不······”袁澈摆手道:“此话差矣。我二人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大半辈子,平生做的最得意的事,莫过于看这小子的时候没有看走眼!”
已是申初时分,并非午膳时间,离晚膳时分又差一个时辰,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饮什么酒啊?
“袁老请。”
碍于情面,卓轩举盏浅尝辄止。那边袁澈已不胜酒力,却痛快的举盏喝了一口。
三人聊起了刚刚结束的那场胜仗,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代王府。
林峰忽然道:“卓轩,三日后代王府设宴,犒劳总镇署一帮功臣,你立下头功,指不定也在受邀之列。”
代王府?卓轩曾路过代王府南门,粗粗看了几眼,从此明白了原来大同城是城中有城,代王王城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同城四分之一的地方,巍峨的外门,厚实的高墙,透着皇室宗亲的非凡气派。
当时也没太在意,只是有那么一个瞬间联想到了后世的福王,觉得代王大概也长着一副圆鼓鼓的大肚。
“亲王宴请戍边军官,这合乎皇室宗亲规制么?”
林峰想了想,“应该合乎规制,听说代王已经上书天子,为定襄伯请功呢。”
卓轩更加疑惑了,“郭总兵刚刚晋爵,代王为何还要上书天子请功?”
去年瓦剌人大举入寇,代王惊慌过度,曾数次上书天子,苦求内迁躲避战火,全被天子回书拒绝了,代王陷于危地,无奈将身家性命托付于郭登,幸好郭登不仅守住了城池,还在不久前将大同地盘上的鞑贼清理干净,危险信号应该可以解除了,所以,代王上书多半是想锦上添花,最好能让郭登封侯,即便请功不成,代王也算是为投桃报李尽力而为了。
这里面隐含着许多意味,世人茶余饭后摊开了谈,还是颇为犯忌的,许是基于这层考虑吧,袁澈很快就扯开了话题。
“卓轩,你小子脑子灵光,说说看,瓦剌内部纷争愈演愈烈,眼下又在大同这边遭受重创,从今往后,天下能重归太平吗?”
怎么又提这些无聊的话题呀?卓轩头疼,又不便默然以对,就凝思片刻,徐徐道:“瓦剌内部纷争无非有两种结果,要么瓦剌变天,脱脱不花的汗位被人取而代之;要么瓦剌统治集团瓦解,鞑靼部落重新崛起,无论瓦剌变天,还是鞑靼崛起,他们都依然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怎么······还是心腹之患?”袁澈撇下酒盏,往卓轩这边挪了挪身子,“如此说来,大同军民日后仍将不得安宁?”
“可不是么。要想换得边境军民数十年的安宁,大明就得组建精锐骑兵,越境痛击鞑子,将其打痛打残,令其二十年内不敢引马南窥。”
林峰也来了兴趣,抢着道:“朝廷会这么做吗?”
“应该不会。”
“为何?”
卓轩很诧异,林峰怎么会问如此显而易见的问题?
“远征漠北,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战端一启,或许会拖上三年,五年,甚至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