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场合同工-第18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你们有对抗他们的经验。而且你也清楚,我们对他们所进行的是秘密调查。

    目前在国内有很多人,并不理解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认为,奥鲁米联邦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除非我们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所谓的奥鲁米联邦,实际上是掌握在一群恐怖分子的手中。”k先生摇摇头。

    “恐怕就没有什么用。美国政府并不是没有跟恐怖分子合作过。当然合作的时候对方是亲密盟友,只有等到反目的时候才会成为恐怖分子。

    就比如当年的阿富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美国人看没少支持阿富汗人进行抵抗。

    只不过到了后来,当年你们口中称赞的自由战士,难免还是要沦落为恐怖分子。”林锐笑了笑道。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目前的问题。秘社所威胁的并不仅仅是你们这样的私人军事公司。

    实际上他们的存在,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美国利益。我必须要让高层对此有所警觉。”k先生平静的道。

    银狼米歇尔干咳了一声,“我们似乎有点偏离主题了。k先生不妨先跟我们说说,你这次来找我们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k先生平静的道,“我们察觉到,奥鲁米联邦正在大量扩充军备。短短两年时间,奥鲁米联邦的军事费用可以说是急剧飙升,一下子翻了20多倍。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是因为他们参与了非洲反恐行动,导致军费比一般时期增加了很多。

    但实际上,非洲反恐行动是由美国和欧盟的拨款。很多武器装备都是我们以军事援助的方式提供的。

    即便有少量装备是以出售的方式提供给非洲国家,那价格也低得可怜,相当于是成本价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奥鲁米联邦的军费增加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除非是在进行某些军备竞赛。否则短时间之内军费飙升这么多,根本无法解释。”

    “看来中情局知道的确实不少,像奥鲁米联邦这样的国家,几乎是一个全封闭的铁桶。你们居然能够知道他们真实的军费开支情况。”林锐微微一皱眉。

    “我们是情报机构,自然有着自己的情报渠道。”k先生解释道,“而且我们还查到了一件更加令人吃惊的事情。”

第四千一百十六章 病毒研究() 
“更令人吃惊的事情,那是什么?”林锐看着k先生问道。

    “根据一些消息,奥鲁米联邦从欧洲得到了一些特殊设备,那是一些生化检测设备。并不是普通常见的那种,而是顶尖生化实验室使用的。”k先生沉默了一下,才回答道。

    “生化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林锐皱眉道。

    “从这些设备来看,它们应该是用于某种生化病毒实验室,这让我非常担忧。也许他们是在研究某种病毒。

    无论他们研究这种病毒是为了做什么,我会向你保证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也许他们是在致力于某种病毒的武器化。”k先生回答道。

    “病毒武器化?”林锐摇了摇头道,“这不可能,这种事情只有你们美国佬才能做得出来。这可不仅仅是一个生化实验室就能做到的,还需要一个或者好几个研究团队。

    按照奥鲁米联邦目前的条件,他们可做不到这些。你要说他们他制备一些化学毒气或者是其他什么的,倒是有可能。

    至于生物病毒,甚至把病毒武器化,这些他们做不到,因为这种事情太专业了。没有厉害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无法完成这种工作。”

    “不不不,你这么说,是因为你犯了一个错误。你把密社组织和奥鲁米联邦混为一谈了。

    秘社是一个强大的国际组织,他们是巨型国际企业,金融寡头,武装团体,所结合起来的利益集团。而奥鲁米联邦只不过是他们,在非洲实现各种利益诉求的一个傀儡。

    奥鲁米联邦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并不意味着秘社也无法做到。实际上,我还有一个消息。

    根据我们的追查,一些和秘社有联系的国际企业中,不乏一些欧洲最顶尖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医疗制药公司。”k先生回答道。

    “生物科技和制药公司?”林锐有些奇怪的道,“秘社为什么会和这样的企业有联系?”

    银狼米歇尔点点头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密社组织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一直在不断的敛财,暗中培训武装组织。

    而众所周知,从事和生物科技有关的制药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一度是非常赚钱的投资项目。实际上不少生物科技公司背后的老板就是秘社组织。

    他们之所以不为人知,是因为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代理人进行管理和经营这些企业。”

    k先生点点头道,“没错。所以只要秘社组织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组织起多支研究团队,从事病毒武器化研究。而且我们都知道,秘社组织的起源于俄罗斯,这使得他们更加有机会接触和掌握某些病毒武器。”

    “理由呢?”林锐皱眉道。

    “因为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和美国之间展开了令现在的人难以置信的核军备竞赛。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

    但不为人知的是,这样的军备竞赛之中所包括的不光是核武器,也包括生物化学武器。前苏联有多个病毒实验室,研究过致命病毒,并尝试把这些病毒武器化。

    迄今为止,俄罗斯实验室工作人员因不慎接触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的已知案例就有两起。位于谢尔吉耶夫镇的这个实验室便是这两起埃博拉事故中第一起的所在地。

    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实验室也发生过类似接触性事件,但在这些案例中,受害者都幸免于难。

    1996年的那起事件中,一位名叫娜杰日达·马科韦茨卡娅的工作人员在提取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血液时割伤了自己,当时该实验室正在研究一种埃博拉试验性疗法,实验所用的病毒提取自马的血清。

    因为担心自己会陷入麻烦,她决定不声张。然后,她病倒了。

    一名前生物武器科研人员数年后提到这起事故时说:等到她就医时,已经太迟了。这名女士最终不治身亡。

    用俄罗斯国防部主管生物防御工作的瓦连京·叶夫斯季格涅耶夫中将的话说,这项工作因试验动物体积巨大而异常危险。

    接触一匹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马是难以形容的。一个错误的步骤,一只破裂的手套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尽管穿着数层防护服,但她还是割破手套,伤到了自己。马科韦茨卡娅对上司隐瞒了这起事故,直到为时已晚。世界卫生组织的档案指出,她的死是世界上第一起由实验室事故造成的埃博拉死亡案例。

    在第二起事故中,一名俄罗斯实验室工作人员2004年在位于新西伯利亚市郊外的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接触被感染的豚鼠时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当年5月4日,46岁的受害者安东宁娜·普列斯尼亚科娃正在提取其中一只豚鼠的血液,这时针头意外刺穿两层厚的手套,扎到了她的左手。

    普列斯尼亚科娃被立即送进医院治疗,但她还是因感染埃博拉病毒于两周后病逝。

    发生这些事故的实验室都有一段隐秘历史,它们都曾是苏联庞大的生物战研究机构的组成部分。”

    林锐摇了摇头,“我讨厌这些事情,我情愿面对凶残的敌人,也绝不会愿意面对这种看不见的病毒。”

    k先生叹了一口气,“但是我说的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几个月后,宣布终止生物武器研究,随后向美国高级官员证实其存在相关秘密研究计划。

    美国专家搜集了对这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参观了使狗、猴等动物感染致命病原体的野外研究机构。

    但俄罗斯官员拒绝给予西方媒体进入军事实验室的机会,并且从未对过去的武器研究活动作过全面解释,或对外阐述过他们是如何处理生物战剂的。”

    “所以你怀疑,秘社组织可能得到了来自于前苏联的某些病毒研究,并且试图把他们没做完的事情,接着做完。”林锐皱眉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在研究埃博拉病毒?”

    “没有这么简单。”k先生摇摇头道。

第四千一百十七章 病毒研究() 
“没有这么简单?难道他们研制的东西比埃博拉病毒还要厉害?”林锐吃惊地道。

    在非洲地区,埃博拉病毒可是让人闻之变色的。

    k先生回答道,“美国疾控中心将生物恐怖战剂分为a、b、c三类,a类是最高级别,入选a类的标准和理想生物武器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不少共同之处。

    美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列了四个a类生物恐怖战剂的入选标准:一是易于人人传播;二是导致高致死率以及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三是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混乱;四是需要对公共卫生采取特别措施。

    而作为理想的生物武器,除了上述4个条件外,还需要满足另外至少两个条件。

    一是易于大量制备,不然无法达到武器量级;二是生物武器需要在环境中特别稳定。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就属于上述的病毒出血热。尽管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很高,是一种致命病毒,并且在西非也已经引起社会混乱。

    但是作为理想的生物武器,该病毒自身尚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不能空气传播,只有亲密接触后才可人人传播,这就相对容易控制其传播速度;二是难以大量制备,埃博拉病毒需要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操作,大大增加了大规模制备埃博拉病毒的难度和经济成本。

    因此,综上所述,埃博拉病毒算不上理想的生物武器。事实上,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过去埃博拉病毒曾被用做生物武器。

    我现在可以说的是,埃博拉还没有用于生化武器。但是,前苏联的生化武器项目中可能曾经力图使埃博拉病毒武器化。而且这些研究成果,可能已经流入了秘社手中。”

    银狼米歇尔摇摇头道,“也就是说,你说的这些目前还只是猜测而已。”

    k先生回答道,“根据我们的调查,前苏联研究埃博拉病毒似乎主要是为了研制疫苗以防止苏军感染这种疾病。但是,他们的科研人员也做过旨在充分利用这种病毒的生长和分离而使其具有致命性的染色体组的实验。

    在秘密研究这种病毒时,苏联还建造了巨大的发酵装置和可按工业规模复制被改造病原体的生产设施。”

    k先生看着林锐和银狼米歇尔道,“大规模生产这些病毒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出于进攻目的。

    就在苏联解体前不久,这项计划的负责人突然开始进行新的实验——代号有猎手,篝火等,以期制造出可抵御普通抗生素的超级细菌,或把不同细菌的特性结合起来以增强致命性。

    后来投靠西方的谢尔盖·波波夫曾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他称这项工作是制造一种,完全人造的具有全新症状的制剂,很可能无法治愈。”

    “无法治愈的病毒?”银狼米歇尔和林锐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k先生回答道,“是的,因为没人会认出这是什么病毒,更没人知道怎样应对。不过最终,制造一种危险性更大的埃博拉病毒的努力似乎归于失败。变异的菌株很快死亡。

    苏联研究人员最终得出与现今美国生物防御专家相同的结论。

    与天花这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或具有抗药性且容易扩散的炭疽杆菌相比,无论是生物战还是恐怖主义活动,埃博拉病毒都不适用。

    但是有些专家认为,如果苏联人当时继续研究下去,事情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因为在叶利钦取缔这一计划并将相关研究冻结时,转基因科学还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是现在的话,当年的那些研究成果,加上现在的技术能力。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尤其考虑到,秘社还掌握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在基因研究上有相当不错的能力。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他们暗中有多大的能力谁都不知道。”

    “所以你怀疑,秘社在奥鲁米联邦设立生化实验室,重启了当年苏联人的研究项目。”银狼米歇尔看着k先生道。

    “非常怀疑。”k先生回答道,“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我看不出有任何道理,你所说的那些牵强附会的东西,并不能证明秘社组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