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齐越两国正在谈判中,因为昭滑全力阻拦的缘故,所以现在齐越两国还没有彻底谈妥。”
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
“什么?”熊槐瞬间变了脸色。
越国与齐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这次越国有意出售粮食给齐国,明显就是在向齐国示好。
若是越国投向齐国,再加上已经被齐国拉拢的魏国,齐楚周边的国家,就只剩下宋国了。
想着,熊槐眼中冒出一道寒光,厉声道:“越王这是想干什么?”
“莫非以为齐国拉拢了赵魏两国,就比我楚国强大了,想要背楚连齐。莫不说三晋还没有背叛楚国,就算三晋背叛了楚国,难道寡人打不过齐国,还收拾不了越国?”
说着,又冷哼一声,恨声道:“让越国在嚣张两年,寡人迟早要请越王来郢都坐坐。”
对于越国明知齐楚两国关系不好,还打算对齐国出售粮食的行为,陈轸同样不满,应道:“大王英明,越国露出交好齐国的倾向,必须打压下去。否则,一旦楚越交战,齐国插上一手,这对楚国很不利。”
“而且越国对齐国售粮迟迟不决,昭滑全力阻挠,必将让齐国仇视楚国,这明显是在齐楚两国之间制造事端,不可不防。”
熊槐点了点头,开口道:“给公子玉传个消息,让他也全力出手阻拦越国对齐售粮。”
“唯!”
陈轸离去后,熊槐默默感叹。
齐国借粮犹如一块试金石,瞬间就将各国的心思全都试了出来。
燕赵两国虽然有与齐国交好的心思,但是依然对齐国戒备甚深。
魏国已经打定主意要交好齐国,同时交好齐楚;宋国依旧站在楚国这边;而越国,目前来看,恐怕也起了别样心思了。
楚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
想着,熊槐心中不由有些烦躁,顿了顿,开口吩咐道:“司空,通知魏美人一声,就说寡人想要听琴!”
······
两日后的下午,就在熊槐忙里偷闲观看道家典籍时,李秋走来禀报道:“大王,令尹求见!”
熊槐点了点头,目光没有离开木简,应道:“请令尹进来。”
“诺。”
不多时,景鲤缓步走了过来,见楚王正在看书,便放轻脚步,走到一边停下,静静的等待。
直到楚王看完这卷木简,将木简放下,景鲤才开口行礼道:“大王。”
熊槐问道:“令尹所来何事?”
景鲤应道:“大王,越国密使来访,请求大王召见。”
“越国密使?”熊槐一怔,前两天才知道越国打算借粮给齐国,意图交好齐国,不想,现在竟有越国密使来楚。
熊槐目光一凝,莫非越国暗中算计着什么。
迟疑间,熊槐开口问道:“令尹,越国使者是谁,还有,可知越国密使所来何事?”
景鲤应道:“大王,这次出使楚国的乃是越国重臣公师隅,至于越国的目的,似乎与齐国有关。”
“与齐国有关!”熊槐闻言立即开口道:“请公师隅秘密入宫一会。”
“诺。”景鲤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去。
不久,景鲤便带着一个身穿楚人服饰的人走了过来,此人正是越国重臣公师隅。
到了近前,公师隅行礼道:“外臣公师隅拜见楚王。”
“免礼!”
等公师隅坐下后,熊槐好奇的问道:“不知越王派先生前来楚国有何赐教吗?”
“不敢!”公师隅应道:“大王,寡君派臣来楚,就是想问问,不知大王对齐国粮草被烧一事怎么看。”
“怎么看!”熊槐看了一眼公师隅,虽然恨不得齐王现在就去死,但是在外人面前,他堂堂楚王,自然不是那种其他国家发生灾难,就幸灾乐祸的人。
于是,熊槐一本正经道:“对于齐国所遭遇的不幸,寡人深感哀悼,只是楚国实力不足,所以只能心中默哀,而不能出手相助。”
说着,熊槐有意无意道:“寡人听说齐王派使者前去越国求援,越国打算支援齐国粮食呐!”
说罢,熊槐感叹道:“越王果然是仁义之君啊!”
公师隅听着楚王夹枪带棍的话,立即解释道:“大王,误会,这是楚国对敝国的误会啊!”
“齐国乃是楚国的敌国,越国乃是楚国的盟友,寡君可是一直都牢记着楚越两国的盟约的,每日都牢记在心,不敢有所忘却。所以,寡君怎么可能会撇开楚国,单独与齐国相交,在齐国急需粮草的时候,卖粮食给齐国呢!”
熊槐一听,顿时诧异的问道:“使者,那么贵国的意思是?”
对于公师隅的话,熊槐只是信了一半。
要知道,这两天从越国传回的消息,无论是探子内间还是昭滑这边,全都在说越国打算出售粮食给齐国。
公师隅见到楚王狐疑的目光,向左右看了一样,并未说话。
熊槐见状顿时会意,屏退左右,只留下景鲤李秋二人后,问道:“使者尽管直言,如今这殿中的人,全是我楚国的心腹。”
公师隅点头道:“大王是否已经知道敝国正在与齐国商谈借粮一事了?”
熊槐点了点头。
公师隅见楚王点头,继续道:“大王,这就是敝国的计策,目的就是为了麻痹齐国,以便趁机偷袭齐国!”
“如今齐国遭此大难,国内粮食不足,正是讨伐齐国的良机。”
“故,寡君命臣来楚,就是为了询问大王是否有意伐齐。”
熊槐一怔,不由看向公师隅,见其露出期待的神色,顿时无语。
莫非越国在之前连续三次讨伐齐国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现在竟然主动对齐国使诈,并且鼓动楚国伐齐!
想想也是,前面三次伐齐,越国都获得了不少的收获。
而现在的齐国南境的领土,比如郯城琅琊等城池,之前也是越国的土地,尤其是琅琊城,可是做了数十年越国的都城。
现在越国念念不忘伐齐,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攻打齐国对楚国有什么好处?
就算打败齐国,也不过是获得一点人口与土地,若是与上次一样,在齐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无疑会推延楚国伐越的时间,这对楚国的整体战略来说,是一个极大失误。
想着,熊槐摇头道:“齐国现在虽有灾患,但是趁人之危,似乎有不妥。”
公师隅见楚王好像没有攻打齐国的意思,立即开口道:“大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齐国出现缺粮之患,难道不是天赐良机吗?”
“只要我楚越联军大举进攻齐国,必然能吸引齐军前来对峙。届时,无需我们主动进攻,只需我们与齐国相持数月,那么齐国必然会因无粮可用而溃败,这就是轻而易举打败齐国的方法。”
“否则,等齐国度过这次的劫难,在想打败齐国,那就难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
熊槐不得不承认,公师隅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攻打齐国的确是一个有利的时机。
只是福祸相依,得失并存,对比越国,齐国还是算了吧。
想着,熊槐面带遗憾的长叹一声:“使者所言极是,只是楚国去年接连齐秦两国交战,出动精兵六十万,大战年余,消耗实在浩大。”
“而且,如今寡人已经征召了三十万百姓修建水渠,并向社稷神灵举行祭祀,希望能让楚国的水渠顺利进行。所以,为了避免寡人失信于神明和百姓,修建水渠的事情肯定不能中止。”
“若是此时伐齐,必然需要再次征召大量的百姓进行征战,我楚国虽大,但如此穷兵黩武的行为,必然会伤及我楚国根本。所以,这次伐齐的机会虽好,寡人也只得强行忍耐了。”
听着楚王不容置疑的话,公师隅火热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如今公子蹄在越国已经取得对公子玉的优势,公师隅作为使者意图说动楚国伐齐,目的有二。
其一是打算为公子蹄联络楚国,以此平衡楚国对公子玉的支持。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为了发起战争,从而让公子蹄再立功勋,继续扩大对公子玉的优势。
只是,来楚国之前,公师隅本是信心满满的,认为只要越国主动,楚国肯定也不愿放弃这次伐齐的大好机会,结果,却遭到楚王的明确拒绝。
这······
熊槐见公师隅脸色很难看,便开口道:“使者,齐国之事实在太过突然,恰逢我楚国正在大兴土木,一直浪费了这次的大好时机,寡人也很遗憾。”
“违背越王的美意,并且让使者白走一趟楚国,寡人实在过意不去。故,寡人愿奉上白璧一双,玉斗一对,琉璃两块,愿为越王寿。”
“另,寡人愿送先生上等宝剑一柄,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公师隅见楚王诚意满满,只得拱手道:“臣多谢大王厚赐。”
顿了顿,再开口道:“既然大王无意伐齐,那么敝国为了避免齐国快速恢复元气,只能中止麻痹齐国的计划,拒绝齐国借粮的请求了。”
熊槐开口道:“有劳使者回复越王了!”
公师隅向楚王再行一礼。
目送景鲤与公师隅离去,熊槐不由微微一笑,不管越国是什么目的,只要越国还没有与齐国勾搭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好消息。
······
公师隅离开郢都,顺江而下,不过两日就抵达越都吴城。
越宫中。
越王听完公师隅的禀报,得知楚王不愿此时出兵攻打齐国后,遗憾地对越蒙道:“贤卿,可惜了,楚王没有上当,我们怂恿楚国出兵伐齐,以此消耗楚国实力的计划失败。”
越蒙不以为然道:“大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楚王并非昏庸之君,不会一边修建水渠,一边与强大的齐国开战的。”
越王闻言点了点头:“既如此,攻打齐国的计划便取消吧!仅仅依靠我越国一国之力,在齐军已经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恐怕力有不逮。”
“是!”越蒙应着:“大王,既然楚王不愿出兵伐齐,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卖好个齐国,并让齐王恨上楚国。”
“昭滑对我越国借粮给齐国的事情耿耿于怀,一直从中阻拦,此事已经人尽皆知,想必,齐使也对昭滑恨之入骨吧!现在公师隅既然从楚国返回,那么我们就可以正式驱赶齐国使者了。”
越王闻言一笑:“不错,是时候驱赶齐国使者了。”
笑着,越王对越蒙道:“不知贤卿以为让昭滑去驱赶齐使怎么样。”
越蒙笑道:“大王英明。”
越王得意的笑了笑,接着目视北方道:“现在寡人已经表态,就看齐王是否愿意接受寡人的诚意了!”
······
另一边,越使公师隅离去的第二天,宋王以惠盎为使,来访楚国。
次日。
惠盎跟在迎接的宾客之后,行走在楚宫中,心情颇为沉重。
原本齐国粮食被烧的消息传到宋国,宋国上下全都幸灾乐祸,还是很高兴的。
只是随后齐国的动作,顿时令宋国上下有苦难言。
齐国担心楚越两国趁机攻打齐国,于是将一部分军队集结在南部的薛地。
话说,自从宋国吞并滕国后,薛地这一个地方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薛地位于彭城的北面,滕地的南面,宋国本土的东面,如同一颗钉子一般钉在宋国的国土上,令宋国上下寝食难安。
因此,宋国上下决定等楚国伐齐之时,出兵助楚伐齐,拔掉薛地这个地方。
只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楚国好像不曾听到齐国发生灾难一般,丝毫不见动静。
结果,久等楚军不至,最后,宋王只能派惠盎使楚,鼓动楚国伐齐,以此分担宋国的压力。
不想,到了郢都,看到众多百姓热火朝天的修建水渠后,惠盎便知道楚国为何不出兵伐齐了。
不是不想,而是有心无力!
“外臣宋国使者惠盎拜见楚王。”
大殿之中,惠盎一脸正色地向楚王行礼。
与秘密来楚的公师隅不同,惠盎这个宋国使者乃是堂堂正正的出使楚国,所以,熊槐得知宋国使者惠盎到了,便在大殿中以大国之卿的礼节召见惠盎。
礼毕。
熊槐问道:“惠卿,不知宋王派你来访楚国有何要事?”
对于惠盎,熊槐或者说前任还是比较熟悉的,当年惠子惠施在魏国被张仪驱逐,于是惠子投奔楚国,惠盎乃是惠子的晚辈,正跟着惠子混。
当时张仪正得志,前任刚刚即位被魏国打败,为了避免与张仪交恶,而且前任听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