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槐听到这,顿时恍然大悟。
原本宋国的打算,是付出一定代价后与楚国平分薛地,宋国要薛地的西部,然后楚国要薛地的东部。
如此一来,楚国衰败,齐国打算夺回薛地时,那么楚国必然首当其冲。那时,宋国虽然也要保卫薛地,但是这种情况,首先是宋王急公好义前去支援楚国,然后才是宋国保卫薛地,楚国不得不承宋国的情。
这种情况本来宋国是算计的好好的,没想到后来楚国变卦,打算将薛地全部让给宋国,然后要求宋国在楚国攻打郯城莒城时提供帮助。
虽然这样对宋国更有利,也让宋国收获的更加多,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宋国虽然得到了全部的薛地,但是也要承受齐国的怒火,以及那个名满天下的孟尝君的全部怨恨。
对此,宋王应该是怂了,这才想出这个办法,盯上了楚国的薛君。
若是将来天下局势大变,齐楚两国攻守转换,这个薛君就将是宋国的替死鬼,宋国也有了向齐国解释的理由。
想着,熊槐冷笑道:“看来这宋王也不安好心啊!但是,既然宋王想要让楚国顶住齐国的压力,那么寡人就随他的意好了。”
陈轸见楚王已经反应过来,变沉默下来,不在开口。
虽然楚国已经知道宋国的小算盘,但是这并不影响现在的大局。
······
回到楚营。
熊槐立即召来主将下令道:“柱国!”
景翠从队列中走出,应道:“臣在。”
“寡人欲以卿为将,帅十万楚军前去攻打薛城。”
“臣领命!”
“司败!”
“臣在。”
“寡人欲以卿为将,同样帅十万楚军在薛城以东修建防御工事,并戒备齐国从东面来的援军。”
“臣领命!”
唐昧退回后,熊槐向一旁没什么存在感的公孙衍道:“犀首!”
“臣在。”
“寡人欲交给卿两万楚军,负责修建我楚军大营。”
“臣领命。”
接着,熊槐看向帐中的那些封君,顿了顿,开口道:“长沙公、项君。”
长沙公与项君同时站出来拱手道:“臣在!”
熊槐看着二人沉默了一会儿。
项君是淮水流域的封君,而长沙公看名字就知道是洞庭一带的封君。
这次楚王亲征齐国,从江淮地区与洞庭地区调兵,两地的封君自然也带着军队来了。
让封君的军队去攻城或者野战,或许他们十成实力只能发挥出七八成,但是要是让他们去抢劫,那么他们和其他军队一样,都能发挥出十二成的实力。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熊槐开口道:“寡人打算将剩下的三万军队全部交给你们二人,各自率领一半军队,前去薛地东面征调各地的府库。”
长沙公与项君对视一眼,大喜道:“臣领命!”
行礼之后,项君想起上次劫掠齐国的事情,斟酌道:“大王,不知这次我们是否解救薛地的百姓?”
熊槐一怔,摇头道:“不了,这次只要粮食以及城中府库的财富,至于百姓,还是留给宋国吧!”
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
关于项君提出的劫掠人口的事情,其实熊槐也不是不想劫掠人口,只是时间上来不及了。
在齐国援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情况下,劫掠人口,无疑是增加楚军的消耗,并且分散楚军的实力,这样做是危险的。
见楚王拒绝劫掠人口的建议,项君只好遗憾的道:“是,大王,臣明白了。”
就在这时,陈轸从人群走出来道:“大王,臣有一策,可以瓦解薛城战心。”
“嗯?是何计策。”
陈轸拱手道:“大王,乃是薛君。”
“田文虽然从薛地征召了大量的壮丁,但是其中却是以薛城内的百姓为主,至于薛城之外的百姓,因为时间不够的缘故,所以田文紧紧只是征召了薛城附近的百姓。薛地范围超过百里,还有许多地方的百姓依然留在当地。”
“所以,依臣之见,我们何不以薛君的名义,在这些地方征召丁壮,然后用薛地的百姓告诉城中,薛君已经在薛地复立了。”
熊槐想了想,直接用这些百姓去攻打薛城,那就是不仁义了,虽然战争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现在这世道还没有堕落到那个程度。
听完陈轸的话,熊槐倒是想起四面楚歌来,虽然薛城的援军是齐军,但是薛城内的丁壮,那都是薛地的百姓啊。
所以说,这个计策用来离心,还是可以的。
想着,熊槐点头道:“可行。”
接着,熊槐地项君以及长沙公道:“两位贤卿此去各地,顺便也带一些丁壮回来,这些人寡人有用。还有,宋国负责攻打薛城西面以及南面,两位贤卿可要注意,不要与宋军发生冲突。”
“臣领命。”
顿了顿,熊槐开口道:“虽然此战的目的薛城是宋国的,寡人已经放弃,但是攻下薛城对楚国来说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削弱齐国并且壮大宋国,这对未来离间齐宋两国极为有利。”
“所以,寡人想要攻下薛城,不知诸卿何以教我。”
虽然已经知道宋国打算撤楚国的大旗,但是熊槐根本不在乎,因为楚国的大旗即将倒塌,宋王他撤不起来的,只要楚国倒了,那么宋国就会暴露在齐国面前,宋国跑不掉的。
所以说,将薛城送给宋国,以薛城为饵,逼宋国全力以赴,可以让楚国保存实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楚国就可以袖手旁观,攻下薛城,威压各国,加深齐宋两国的矛盾,这就是楚国同样也必须要攻下薛城的理由。
众人听到楚王的询问,全都点了点头。
唐昧作为攻打薛城的主议者,对薛城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此刻楚王询问破城之策,率先拱手道:“大王,薛城虽有十五万大军守卫,但是不是固若金汤。这其中最大弱点,那就是薛城的军队,太过于庞杂。”
见楚王看了过来,唐昧咽下一口口水,继续道:“薛地十五万大军,精锐齐军只有五万,但这五万齐军,就是我们此次攻打薛城的最大障碍。”
熊槐点了点头。
这五万齐军,不仅是薛城守城的中坚力量,而是他们也是最坚定的,难以离间。
“而剩下的十万兵力,情况就颇为复杂,既是薛城守城的助力,也是我们攻破薛城助力。”
听到这,熊槐精神一振,开口道:“请司败细说一二!”
唐昧应道:“大王,这十万大军来源有两种,其中有四万左右的鲁国等国的援军,这部分的军队,就是我们破城的关键。只需我们能够压服鲁国,那么这四万军队,就是薛城的催命符。”
“压服鲁国?”熊槐皱了皱眉,开口道:“司败,鲁国现在虽然破败,但是如今我们还未攻下薛城之时,恐怕鲁国也未必会臣服楚国。”
现在鲁国已经被齐国包围,四面全是齐国的土地,国土也被齐国侵蚀的很严重,已经沦为齐国的附属国。若不是齐国担心吞并周公的封国,会导致吃相很难看,也容易遭到各国的干涉,鲁国早就完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鲁国虽小,在齐国的庇护下,也一直没有遭到战乱之祸。
薛城还没有被攻下,鲁国依旧被齐国包围,这种情况下,鲁国若是答应向楚国投诚,除非鲁君脑袋抽筋,不然干不出这种事。
如果鲁国不愿意主动臣服,难道去攻打鲁国,以力服人?
熊槐摇了摇头,这压根不可能!
鲁国虽小,但也不好打,不仅是因为各国舆论的压力,而且也因为鲁国自身也不好打。其他地方先不说,若是鲁国坚守都城曲阜,那么防守几年都不成问题。
曲阜作为鲁国建国起就作为鲁国都城的城池,在整个齐鲁大地,也是仅次于临淄的大城,城中拥有百姓数万户,坚固程度超过莒城等齐国四都。
所以说,鲁国有齐国相助,拒不投靠楚国,若是楚国大军贸然进攻鲁国,那么曲阜城下,就是楚军折戟之所。
对于鲁国的情况,楚王清楚,唐昧更清楚。此刻见楚王的语气中有排斥攻打鲁国的意思,唐昧拱手道:“大王,薛城未下,齐国未败,鲁君自然不会愿意投靠楚国。所以要想鲁国臣服,我们就要先打败齐国。”
“薛城有城池在,短时间内难以攻破,所以臣的意思是,在齐国大军来援薛城时,集中楚军全部力量,再向宋国借兵,全力打垮齐军援军,然后乘势杀入鲁国,逼迫鲁国臣服。”
“围城打援!”熊槐喃喃的一句,然后向一旁沉思的景翠与公孙衍问道:“两位贤卿,不知司败的策略如何。”
景翠此时脸色不是很好,楚王已经命令他去攻打城池,而让唐昧应对齐军,唐昧提出这样的建议,分明是反客为主啊!
景翠本想出言反对,但是看到楚王已经有所异动,而且公孙衍与唐昧全都盯着自己,再加上他也没有其他攻克薛城的好办法。
想了想,开口道:“大王,虽然臣不知鲁国是否会臣服,但是齐国援军到来后,攻克薛城的难度很大,所以,无论能否压服鲁国,我们也必须要先击败齐国援军。”
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
景翠开口后,公孙衍接着道:“大王,此策虽然可行,但是齐军也未必那么容易击败。虽然东面有越军的牵制,但是齐国守城,所需要兵力并非很多。”
“所以臣估计,齐国援军最起码在十万以上,可能是十五万左右,援军的主将人选,若是其他人还好,若是匡章亲自来援”
剩下话公孙衍没有说,大家也都知道,若是匡章亲自来援,那么楚国想要打垮齐军,绝非易事。
在这个时代,匡章的名气,那是杠杠的,破秦于桑丘,败赵魏于观泽,再加上灭燕,出道近二十年,战果显赫,威压各国。若不是上次宋国突然倒戈,匡章的不败神话破灭,战争还没有打,自己的士气就先降两分。
熊槐眼中同样也露出担忧之色,做最坏的打算道:“若是匡章亲自来援,怎么办?”
唐昧应道:“大王,匡章作为援军主将的事情,臣也有考虑。我们楚宋联军四十万大军聚集在薛城之下,以匡章的精明,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傻乎乎的冲到薛城不远的地方,与薛城内外呼应。而是会在薛地之外观望,然后寻找一举击败我们楚宋联军的机会。”
“这就是臣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匡章避而不战,让我们无法全力攻打薛城。”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薛地本来就不好打,若是还有一支大军远远在外面观望,那么久更不好打了。
至于唐昧所说的匡章会像猎人一样,在一盘等待机会,这是很有可能的。就算楚宋联军没有破绽,也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现在他最担心的地方,就是魏国站在齐国那边,齐国能打败三国联军的契机,十有**落在魏国身上了。
好在魏相楼庳是楚国扶持的,齐国想要说服魏国出兵与楚国作对,也没有那么简单。
不,或者越国也是齐国打败楚宋联军的关键。
熊槐又想到了一个联军破绽。
但是越国倒戈的几率,比魏国出兵的几率还要少许多。
想着,熊槐问道:“司败,若是匡章不来,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那就逼他来战!”唐昧答道。
“逼他来战,怎么逼?”
唐昧向薛城的方向看了看,笑道:“大王,如何让匡章来战的原因,就落下薛城上。”
“薛城?”熊槐一怔。
“正是如此。”唐昧解释道:“大王,薛城除了鲁军这个催命符外,还有两个很大的破绽,一个是孟尝君家中的门客,另一个就是薛城征召的百姓。”
“先说薛城征召的百姓。二十年前的薛城,城中百姓大概在一万户左右,到了今天已经达到两万户,人口膨胀了一倍。这多出来的百姓,自然也不是全都由原来的百姓生育的,而是从各国涌入薛地的。”
“这其中多出来的人,自然是什么人都有,不仅有各国派来薛地的探子,也有各国前来薛地混口饭吃的百姓。虽然这些人来薛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臣想,其中大部分未必愿意为田文效死。”
“就算薛地原来的百姓,正如宋王所说,成为薛公的的子民才不过数十年,而作为薛君的百姓,可是有数百年。薛君到来后,也会有部分的百姓不会为田文效死。”
“所以,只要我们在薛地散布一些谣言,那么,这些百姓就不会拼死抵抗,十成实力能发挥五成,那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