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州上郡每年举荐一人,下州下郡每三年举荐一人。
如今,朝廷给河南道巡察使定下的名额,原本就是依例,但后来变了,第一轮是各州郡无论上、下之分,刺史、郡守可举荐一人,待得巡察使考察通过即可。
第二轮,就是考试选拔,在洛阳等地举办考试,根据朝廷核准的名额,根据考试名次选拔人才。
各总管府下辖州郡的良民都能报名参加考试,只要通过了考试入选,就能被选拔为官员。
如此新颖的选拔人才方式,让乐运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朝廷(丞相)明摆着要用这种方式收买天下士子人心,其中就包括河南地区。
而洛阳的考试一旦搞砸了,弄出舞弊事件来,由此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考试选拔出了大问题,很可能被朝中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所利用,借此作为相互间攻击的工具,到时候要牵连多少人、导致多少官员家破人亡,不得而知。
对于乐运来说,他要把考试办好,完全是处于公心,要让莘莘学子有一个公平考试的机会,要让朝廷真正选拔到真才实学之人。
其他的问题,都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考卷的保密工作必须做好,而考试时绝对不许有考生作弊,一经查出,必须严惩,而若是有官吏内外勾结,营私舞弊,那是绝对不行的。
为此,乐运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一门心思放在即将开始的考试上,至于之前“严防死守”的巡察使、豳王宇文温,他已经没有精力去盯着了。
因为东京六府的建立,河南道巡察使很可能没必要继续存在下去,乐运不想临了临了,搞出大事来,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试卷的选题、印刷,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乐运如今每天都要去洛阳城外洛水边的印刷作坊巡视,看看水力印刷机的运行情况如何,还要不时敲打作坊工人及官员,莫要昧着良心泄露考题。
另外,考场的布置也是关键,不能让考生有作弊的机会,也不能考生受到不该有的打扰,还得做好“应急预案”,应对考试时发生的突发事件。
问题不止这些,大量考生齐聚治洛阳,其中还有来自长安的考生,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要保证,而如何确认考生不是被人冒名顶替,也是乐运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些问题,举办了数次考试的黄州州学有成熟经验,以及一些教训,乐运在吸取这些经验教训的同时,不忘自己琢磨一下是否还有漏洞。
但最关键的是,为何朝廷如此大规模在天下各地同时举办考试,还给了这么多名额?
乐运对此有些担心,担心朝廷出现大量冗员,毕竟朝廷本来就不是很缺官员,东京六府亦是如此,如今接连征辟、举荐人才,已经足够了。
可再加上考试选拔,如今多出来那么多人要当官,不是冗员是什么?
冗员意味着人浮于事,而实职官就那么多,多出来的官员没有实职,朝廷却不能让对方回家待着,所以只能养着,平添许多俸禄开支,天长日久,对于财政有不利影响。
而冗员一旦形成,想要裁撤却很难,万一处理不当,很容易闹出事来。
虽然乐运也承认,如今举办考试后选拔的人才,即便多了些,也不至于造成大量冗员的事实,但事情再这么发展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他曾经和豳王提起过自己的忧虑,而对方的回答是“寡人自有办法”。
正思索间,有吏员入内,带来了刚收到的朝廷公文,乐运接过后仔细一看,愣住了:朝廷同意了豳王的请求,对市舶司进行“改制”。
先前,兼任市舶使的豳王宇文温,上书朝廷,陈述市舶事务及沿海州郡现状,称皇朝海疆万里,却有海无防。
外洋岛夷、邦国船只往来沿海各港口,如入无人之境。
而沿海船只出海,也无任何管理,“走私”的情况渐渐增多,而官府想要“缉私”却有心无力。
与此同时,渔民出海捕鱼,时常被亦渔亦寇的海寇袭击,对此,沿海官府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更别说沿海岛屿多为海寇所占,这些海寇以海岛为巢穴,四处劫掠沿海村落,这种行为不但危及沿海百姓的安全,也对市舶司船队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豳王陈述了各种海防隐患,并对市舶司向外洋诸国开展贸易时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陈述,随后便提出请求。
反正说来说去就两个意思:其一,为了解决有海无防的问题,奏请加强沿海水师,最好有一个官署统一调度;其二,市舶司的职责增加,进行“改制”。
对于这个两个意思,乐运自己的总结更直接:豳王宇文温这是要“扩编”,增设官署,增加官员,增加军队(水师)。
本来只负责管理市舶事务并收税的市舶司,如今开始做海贸,而为了方便市舶司做海贸,朝廷又得增设许多官署、职务。
那么,为了监督、掣肘这些新设的官署、官职,朝廷还得再次增设官署、官职。
更别说如今朝廷内外,通晓市舶事务的人不多,豳王是其中一个,那么加强后的市舶司,主官必然是豳王,问题在于豳王要坐镇洛阳,距离海边太远了。
那么为了方便豳王管理市舶事务,又得增设官署和官职。
这一层层下来,为了一个海贸,得增设多少官署和官职?
官署增加了,官员增加了,吏员自然也跟着多起来,那么朝廷在俸禄上的开支,可想而知也会增加。
想到这里,乐运有些愤懑:豳王之前所说“寡人自有办法”,原来指的是这个?这不是扯谈吗?
为了解决考试选拔带来的冗员问题,竟然选择扩大官署设置、增设官职,这和为了吃一条鱼,不去钓鱼、不去买鱼而是挖池塘养鱼一样,太扯谈了!
乐运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他知道豳王和丞相实际上是亲兄弟,丞相既然已经同意了,那就意味着豳王的打算是板上钉钉,但这不是他视若无睹的理由。
无论豳王是处于公心也好、私心也罢,乐云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备马,立刻备马!”
乐运吩咐下属备马,放下手头上的事务向门外走去,他要和豳王论个究竟,尽可能挽回局面,因为各种官署、官职的设立,日后再想要精简,几乎是不可能的。
市舶司的事务,他无权干涉,但涉及到河南地区的人才征辟、举荐,以及官员调任、升迁,包括官署设置和职位设置,他是有权力过问的。
豳王上书前,乐运就知道这件事,他认为朝廷会慎重处理,不会那么快答复,结果如今这么快就定了,那么他要亡羊补牢。
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做最后的努力,尽可能让豳王悬崖勒马!
第七十章 肉食者鄙()
炮战舌战,在官署内爆发,豳王宇文温,与巡察副使乐运唇枪舌剑,就市舶司“改制”一事展开了激烈辩论,“战况”之激烈,让在场佐官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参与。
提前五分钟得到“强敌来袭警报”的宇文温,立刻放下手上正在处理的公务,用清水敷脸,然后喝了一杯茶润喉,当乐运抵达并开始“进攻时”,宇文温“火力全开”,当场就开始反击。
乐运是为了海贸相关事宜而来,宇文温一开始就给对方设了个套,质问乐运是不是认为“禁海”最好,身经百战的乐运当然不会上当,避开陷阱,反问宇文温是不是要逼得沿海百姓家破人亡。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宇文温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早有准备,当即命下属抬出一堆堆资料,准备按套路给乐运“洗脑”。
乐运和宇文温打交道两年,对其辩论时的路数了解得一清二楚,依旧没有上钩,而是“避轻就重”发问。
市舶司最初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管理外洋市舶事务,对靠泊中原海港的番邦海船收取“舶税”,说白了就是一个收税的官署。
但到了后来,市舶司不光收税,还主动参与海贸,而为了做海贸,又要对海外番邦动兵,故而下属船队除了商船,还有水师战船,船队里不仅有普通水手,还有水师将士。
与此同时,市舶司在海外岛屿设置“贸易据点”,这需要驻守士兵,任命官员常驻。
为了和外洋番邦诸国打交道,市舶司又承担了外交的职责,如今为了更好的做海贸,还要“改制”,承担起海防、缉私、清剿海寇的职责。
乐运要问宇文温,如此下去,为了一个海贸,设置大量官署和官职,这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为了防止宇文温装疯卖傻,故意把议题带歪,乐运举了个例子,用的还是耳熟能详的典故。
殷商时,箕子佐政,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这典故,说的是纣王继位初,颇有作为,大家都以为新君是明君,而大臣箕子见纣王进餐时用象牙筷子,不由得忧心忡忡。
箕子认为,用象牙筷子进餐,那么餐具就不能是普通器皿,得用玉器;用了玉器为餐饮用具,那么里面盛放的佳肴美酒,自然要远方珍稀之物,诸如山珍海味等等。
那么为了这些远方珍稀之物,君主必然要求远方人民进贡这些东西,甚至不惜派出军队,去讨伐远方蛮夷,无论是那种,都是劳民伤财。
而吃这么讲究,穿也就会跟着讲究,住也得讲究,那么就得大兴土木,建造华美的宫殿,这同样是劳民伤财。
所以箕子由一双象牙筷子,得出了纣王必然骄奢淫逸的结论,认为往后国家会出现问题,国力从此不振。
乐运的例子,就是把市舶司比作象牙筷子,为了这双筷子用得好,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后果就是劳民伤财,冗员剧增,对于皇朝是没有好处的。
宇文温不是傻瓜,当然听得出乐运的意思,对方举例,甚至把他比成用象牙筷子吃饭的纣王。
和千古闻名的暴君纣王相提并论,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让宇文温深感“荣幸”,战斗力飙升,当场就反击,用的也是典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一般指代身居高位者,宇文温这句话,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就是骂乐运为目光短浅的蠢货。
不等乐运反驳,宇文温继续“进攻”,揪住对方所说“劳民伤财”,死咬不放:“劳民伤财?乐公有何证据说市舶司劳民伤财?
这场辩论,宇文温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熟归熟,乱讲话,小心我告你诽谤!
。。。。。。
某茶肆,一群年轻人正在席间交谈,他们操着关中口音,衣着打扮不俗,明显有别于寻常布衣,而他们谈话的内容,也确实和寻常布衣不同。
他们都是从关中赶来洛阳参加考试的士子,在抓紧时间看书的同时,偶尔回到这里放松一下,品尝香茗,顺便和同乡好友交流心得。
年初在长安举办的考试,因为竞争太激烈,以至于许多自觉有才学的人落榜,而洛阳即将举办的考试,就是他们入仕的第二次机会。
这种机会以后还有没有,不知道,所以很多人都想在今年秋天的考试中如愿以偿。
但现实很残酷,那就是赶赴洛阳参加考试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想而知竞争同样激烈,所以很多考生在这数月时间“临阵磨刀”,抓紧时间看书,为考试进行最后的冲刺。
冲刺之余,偶尔到茶肆放松一下,和朋友们交谈,转换一下心情,顺便听听有何最新消息,即所谓“一张一弛”。
而现在,士子们就在议论一件和考试有些关联的事情。
据说朝廷已经允许市舶司“改制”,也就是扩大规模,故而设置了许多官署及官职,据说此次通过考试的考生,有机会到新的市舶司当官。
有官做,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市舶司这种做买卖、收税的官署,其官职恐怕多是“浊官”,这样一来,刚兴奋起来的考生们,就有些冷静了。
官分“清”、“浊”,大家都想当“清”官,名声好、又轻松,至于吃力不讨好名声又差的“浊”官,如果可以的话,还是不想选。
君子耻于言利,到市舶司当官,免不了“言利”,那么这和市侩的商贾有何区别?
更别说浮海外洋,到异国他乡去“合纵连横”,这算什么?
对于许多人来说,外洋岛夷都是野人,茹毛饮血,不知礼义廉耻,不服王化,有什么好“合纵连横”的,搞不好出海时遇到风暴葬身鱼腹都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