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10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在叶城北郊平顶山试开采的煤矿,据说储量惊人,而开采出来的煤,可以很方便的用船经由汝水运到豫州悬瓠,以及汝水沿岸地区。

    有了比较廉价的煤,蒸汽抽水机的使用就有可能推广,那么汝水沿岸地区对于水患的治理,以及兴建水利设施灌溉更多的农田,由此会非常有利。

    同理,豫州下游的淮西地区,豫州上游的郑州地区,都能因为能够获取平顶山的相对廉价燃煤,得以让蒸汽抽水机推广。

    而叶县以西的荆州地区,却因为陆地运煤成本太高,无法推广蒸汽抽水机。

    若有了叶宛漕渠,宛若门槛的方城垭口就不再是阻碍,用漕船运煤西进,荆州各地甚至襄州各地都能够获得较为廉价的燃煤。

    那么荆襄地区已有的各水利设施在蒸汽抽水机的帮助下,可以更加有效治理水患,雨季蓄水、旱季放水,灌溉更多的农田,实现增产增收。

    总而言之,宇文温的规划,是以修建叶宛漕渠为契机,刺激平顶山煤矿的开采,顺便刺激武阳铁矿的开采,实现类似大冶制铁所那样的“煤铁联合体”。

    大冶制铁所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煤和铁,造福周边地区,大量铁制农具可以帮助百姓开荒,而蒸汽抽水机的推广,让现有的水利设施如虎添翼,灌溉更多的农田。

    而平顶山煤矿、武阳铁矿相互间距离不过百余里,并以叶宛道东端的叶城为中心,如果真的能够利用起来,那么荆襄以及豫州等地未来增产增收不是白日梦。

    与此同时,叶宛漕渠若修好了,意味着叶宛道的运输能力大幅加强,届时无论是东边的河南地区,还是西边的荆襄地区,一旦发生饥荒,另一边的粮食就能很便捷的运来救急。

    这也是叶宛漕渠的主要作用。

    身为执政的宇文明,当然被这美好的前景所吸引,但问题是要如何在与民生息的同时,实现叶宛漕渠的开凿,以及平顶山煤矿、武阳铁矿的大规模开采呢?

    想到这里,宇文明叹了口气,拿起弟弟的奏章再看起来。

    要想与民生息不大规模征发劳役,那么就用雇工来开凿叶宛漕渠,用雇工来扩大煤矿和铁矿的开采,换句话说,官府花钱粮雇人,不需要征发百姓服劳役。

    那么官府雇人的钱粮从哪里来?如此宏伟的工程,要花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朝廷到处都要花钱,没有那么多闲钱去修一条并不迫切需要的漕渠。

    宇文温给出的办法,就是在盐利上动脑筋。

    换句话说,广州总管府用“开中法”修建浈阳峡栈道的成功经验,如今可以借鉴到叶宛漕渠的修建工程中来。

    在尽可能不滥用民力的时候,官府用河东盐利换取民间人士踊跃“投资”,以此获得大量粮食,雇佣青壮来完成叶宛漕渠的修建。

    与此同时,完成平顶山煤矿、武阳铁矿的扩大开采。

    如此复杂的操作,对于吏治的要求很高,宇文明对此不是很乐观,但宇文温又给出了新的解决方式,那就是组建“叶宛转运司”,实行全权负责制。

    叶宛转运司,设转运使一人,副使若干,首先负责叶宛漕渠的修建,待得建成之后,要负责叶宛漕渠的运营。

    而若实行开中法,还得转运司来主持具体事务,职责自然也要分明,出了什么纰漏,转运使和副使跑不掉。

    再设立类似大冶制铁所的冶炼、采煤机构,负责开采平顶山煤矿、武阳铁矿,以铁路进行连接,采用大冶制铁所的“焦炭炼铁工艺”,大幅提升铁产量。

    然后大量出售煤和铁制品,用盈利的一部分,以及漕渠收取的通行费,来维持漕渠的运营。

    这样的方案实行起来有些复杂,但却有成功的前车之鉴,让宇文明颇为心动,不过他还是难以理解宇文温为何对煤的追求为何如此执着。

    若真按着宇文温这么一搞,朝廷又得设立新的官署、官职,日后会不会导致官府出现大量冗员?

    宇文明想到这里,又想到了各地即将同时开始的考试。

    冗员?按着这么折腾下去,官员好像不够用啊。。。。

    敲门声传来,佐官在门外禀报,说人已经来了,宇文明收起思绪,答道:“让他们进来。”

    宇文温如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莫名其妙的事情上面,这对于宇文明来说不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弟弟把心思集中在某处,他才好做出那个决定。

    那件事情,拖延太久总是不好,该落实了。

第八十一章 机会() 
    洛阳,豳王府外街道,韦福奖失魂落魄的走着,目光呆滞、面色麻木、动作僵硬、不发一言,看上去如同行尸走肉,跟在后面的随从低着头,不敢吭声。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韦福奖作为考生,昨夜紧张得一宿没合眼,一直辗转反侧,到了早上,忐忑不安地去看榜。

    放榜处人山人海,韦福奖好不容易挤到榜边,睁大眼睛看榜上是否有自己的名字。

    他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看下去,越看越紧张,最后发现自己落榜时,只觉得心很难受,而更让他难受的是,最后一个上榜的考生,名字就排在他前面。

    换句话说,他就差一名,便可上榜了。

    那一瞬间,韦福奖真想大哭一场,落榜其实没什么,可为何他就差了一名?

    如果距离上榜差得远,难过一阵也就罢了,如今就差一名,怎么能不让韦福奖纠结万分。

    为了这次考试,他格外用功,不敢说废寝忘食,但真的很用功在“复习”,岳母送的《黄州州学试题汇编》,他全都做过了,而考试出来后,对于自己能否上榜颇有信心。

    结果,结果只差一名。。。

    在现场看榜的韦福奖随后耳朵嗡嗡作响,身边谁说话都听不到,两眼昏花,看不见四周情形,只是漠然的走着,不知走了多久,竟然走回了豳王府。

    眼见着侧门就在眼前,他却不敢进去:一会进去了,有何颜面见妻子?

    想着宇文英娥(宇文娥英的化名)今日一早送自己出门的情形,韦福奖就觉得难受,眼眶一热,掉头往外走,却险些撞到一人。

    韦福奖抬头一看,竟然是岳父宇文温。

    宇文温刚从放榜现场回来,远远就见女婿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此时哈哈一笑,拍拍对方肩膀:“不就是落榜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下次考上不就行了!”

    “小婿。。小婿。。。”

    韦福奖想哭,话都说不利索,豳王虽然是他岳父,但翁婿间年纪差得不是很大,对于韦福奖来说,若以年纪论,豳王与其说是他岳父,还不如说是他兄长。

    “考试,又不止这一次,机会多得是,莫要太往心里去了!”

    “走,入府,陪寡人喝上几杯,喝醉了最好,一觉醒来,什么事都没了!!”

    。。。。。。

    午后,豳王府门前,头发花白的李德林下了马,走进王府,与迎上来的王府长史李纲交谈起来,一会约定时间到了,他要向豳王汇报事情。

    李纲看了看挂钟,随后说道:“李公,大王身上有酒气,一会莫要见怪。”

    李德林闻言诧异:“大王心情不佳?”

    “不,是大王的女婿心情不佳。”说到这里,李纲压低声音:“落榜了,只差一名。”

    “呃。。。莫非大王的女婿,是京兆韦福奖?”

    “正是。”

    “噢。。。。难怪。。。。”李德林捻着胡须叹道,他作为此次考试的主考官之一,在名次出来之后,仔细看过几遍,对只差一名就上榜的京兆韦福奖有印象。

    豳王宇文温,可从没跟他说过女婿的名讳,当然说了也没用,因为试卷都统一装订成册,阅卷者是看不到考生名字的。

    这是防止作弊的手段之一,李德林对此很赞同,这段时间他和其他几位考官一起阅卷,颇费心力,如今这场考试终于圆满结束,却还不能松一口气。

    正与李纲交谈间,有吏员来请,李德林便向李纲告辞,跟着吏员向前走。

    来到书房,见着豳王宇文温身上有些许酒气,李德林只当没闻到,结果反倒是宇文温先解释:“寡人方才饮酒,有些许酒气,李公莫要见怪。”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德林切入主题,开始向宇文温汇报此次考试的情况,他作为宇文温推荐并得丞相任命的主考官,职责尚未结束。

    考试选拔,是新颖的选拔人才方式,所以每一次考试过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考试打好基础,李德林知道朝廷很可能会继续举办考试以选拔人才,所以他和其他考官的总结至关重要。

    而这对于他的仕途也至关重要,如果搞砸了,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今年已六十三岁,仕途坎坷,不再是当年那意气风发的神童,再也没有大好光阴可以浪费。

    他年少时勤奋好学,有神童之名,后来在齐国天保年间举秀才,官至直散骑侍郎,典机密,后来周国灭齐国,得授内史上士。

    故齐山东(太行山以东)官员,在周国得重用的人较少,李德林就是其中一位,也正是如此,他卷入了大象二年的变乱之中。

    天元皇帝崩,外戚杨坚掌权,而李德林成了杨坚的谋臣,为其定大计,又代笔为幼帝写了禅位诏书。

    所以,李德林是杨坚的党羽,本来在隋国灭亡时要被清算,却因为当年他的一个主张,逃过一劫。

    大象二年杨坚把持朝政,即将屠杀宇文宗室时,李德林曾经劝谏,说如此行事太过阴毒,不合适。

    为此,他被杨坚斥为“书生意气”,由此开始疏远,不过待得隋国建立,杨坚又重新重用李德林,任其为内史令,参掌机要。

    但好景不长,李德林又倒霉了,因为他得罪同僚,成为众矢之的。

    李德林自幼有神童之称,年纪轻轻就以学识渊博著称,而他恃才傲物,为人处事不够圆滑,不太会察言观色,以至于先前引得杨坚不快,后来又招惹了杨坚一众心腹的不满。

    李德林和同僚相处,意见相左时经常发生争论,他对事不对人,然而因为说话不注意分寸,也不知道委婉些,得罪人都不自知。

    以至于到后面,别人和他争论,都是对人不对事。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李德林很快就被杨坚判定为不堪重任,行事迂腐,于是再次疏远。

    至此,李德林的仕途到了尽头,在隋国多年未得升迁,加上当年曾经反对屠杀宇文宗室,所以当周国收复关中后,当时的周国丞相尉迟迥没有为难他。

    但也没有任用李德林,杞王也忽略了他,因为李德林是故齐旧臣,和关陇权贵们没什么渊源。

    当时李德林年近六旬,见着折腾半生却一事无成,加上仕途无望,心灰意冷之下,打算回家乡养老,却被“河北老乡”刘炫劝住了。

    刘炫和刘焯并称“二刘”,是当世有名的经学家,李德林和刘炫、刘焯有些类似,就是懂得做学问,却不太懂得做官,不知道体察上意,不知道阿谀奉承。

    大概是处于“惺惺相惜”的心理,刘炫提出了邀请,李德林便应邀到了黄州州学,之后就留下来,专心做学问,倒也如鱼得水,心情好了许多,人也有精神了。

    黄州州学接连举办了几次考试,李德林参与其中,颇有经验,后来被豳王宇文温征辟为豳王友,今年作为主考官之一,再入仕途。

    这是李德林最后的机会,他奔波大半生,不想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于是很认真的履行职责,累是累一些,精神却分外的好。

    有了奔头的李德林,宛若枯木逢春,而他发现举主、豳王宇文温,是个喜欢和佐官吵架的“奇葩”。

    乐运,这个有名的铮臣,三两天就要和豳王争论,双方都是对事不对人,吵得面红耳赤,过后一样正常相处,李德林觉得豳王这种很喜欢“讲道理”的作风,应该能容得下自己。

    他,也许还有机会。

第八十二章 老司机() 
    下午,豳王府前院一隅,王府长史李纲正与一名年轻人交谈,不经意看见豳王妃从一旁的回廊经过,他没有打招呼,因为这样不合适:

    王妃若是过来了,他就得为王妃引见到访的客人,但这样不好。

    豳王妃身份尊贵,不需要对随便一个访客寒暄,而李纲明白,豳王很在意女眷,无论是王妃也好,侧室也罢,豳王都不怎么喜欢给来宾主动介绍,也从不会让侧室入席,为来宾倒酒端菜。

    至于让侧室陪着来宾饮酒作乐。。。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主人在自家宴请客人时,让侍妾出来侍奉客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