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1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呐,不要光支持对别人别籍异财,自家也得适当析产分家,别老想着儿孙住在一起,团团圆圆,天天都看得到,这样就好?“

    “要知道孩子们长大了,成家了,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住在一起,众口难调。”

    “兄弟间可以和睦,妯娌就难了,若住在一起,成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相互间算计来算计去的,你能说谁不对?你又能如何化解?”

    “道理跟种田一样,若是田里的庄稼过密,那就一个个都长不好,只有保持适当间隔,庄稼才能茁壮成长。”

    “儿孙那么多,要是老想着一碗水端平,这个儿子要考虑,那个儿子也要考虑,累不累?”

    “更别说一碗水端平是根本做不到的,嫡子和庶子一碗水端平,你夫人答应?你世子乐意?”

    宇文温看着老部下,看着一张张不再年轻的脸,语重心长的说:

    “大家庭得有大家长才维系得住,但人总是会走的,与其等将来分家时兄弟翻脸,从此行同路人,不如趁着自己还在,析产分家,把儿子们安排得妥妥当当,日后兄弟间的关系好歹还能体面些。”

    “就像朕这样,让大郎、三郎、四郎他们分家,也省得日后太子难做。”

    说着说着居然说到太子和诸位皇子,且涉及的话题十分敏感,陈五弟等人赶紧表态:“陛下!太子仁厚,燕王、魏王等几位皇子向来明理,太子怎么会难做嘛。”

    宇文温自觉失言,不想让人误会他对太子有不好的看法,赶紧把话转回来:

    “朕知道太子仁厚,也放心,但是这种事,不管怎么做,终究是左右为难,说直接点,宛若嫡母对待庶子,嫡母无论怎么做,都会惹来流言蜚语。”

    “所以,朕来析产分家,谁还能说闲话不是?”

    这话说得在理,众人不住称是。

    作为天子的起家班底,大家对太子没有任何不满,因为太子表现确实出色,一贯来品行也不错。

    虽然其母族是逆贼,太子当年还成了伪帝,但大家都知道皇后和娘家人不是一路,一心向着陛下,况且当年母子俩没得选,是身不由己。

    别人可以拿这件事来议论,黄州的老伙计们可从来不会说什么。

    同时,大家也觉得几位皇子不错,都是栋梁之才。

    许多人都看得出来,太子的地位很稳,天子从来没有公开表示过对太子的不满,所以对于储君人选,大家不会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没有谁撺掇哪个皇子“争取一下”,没有哪个皇子私下里结交重臣,试图“努力一下”,

    但就怕天子哪天胡思乱想,抱怨起太子的不是,届时可真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在场的人若附和,就怕说的话传到太子耳朵里,将来继位后算账。

    可若是不附和,就怕天子不高兴,心里犯嘀咕,猜忌自己私下里和太子结党,然后给小鞋穿。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未来皇帝,无论哪一边,都不是陈五弟等人想得罪的,眼下见天子不再提这话题,大概是随口说说,人人心中各自松了口气,继续聊起《明德律》。

    他们当然不明白宇文温修改律法的长远用心,不过大家觉得《明德律》终于有了定稿并且将于明年颁布实行,确实是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大家基本上家中都办有产业,规模不小,算是工场主、贸易商、矿主,当然希望能够有充裕的劳动力涌入“务工市场”,而不是被地主们束缚在土地上。

    劳动力充裕了,工场、作坊、矿山才能全力开工挣钱,而这就得避免“老顽固”们拿“同居共财”说事,把离开家乡、父母到外地务工的行为说成不孝。

    他们觉得,本来以天子的威望,直接发布《明德律》不是不行,但天子为了照顾各方面的利益,选择大家坐在一起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的结果,大体上还是如天子所愿,天子高兴,他们也高兴。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明德律》的许多条款,切实照顾了大家的利益,毕竟天子的潜邸元从之中,人人都经营着产业,《明德律》保护工商,正是大家所希望的。

    如果按照“老顽固”们的意见,依旧实行“重农抑商”,拿“孝”来压人,那么若是天子“崩”了,形势会不会大变?

    难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太子继位,即便念旧情,也不会如“先帝”那样顾念旧人,陈五弟等人觉得自己靠边站倒也无所谓,就怕新君自己的那一套人马,把工商再次踩到泥里。

    现在不错,天子开了个好头,立了许多新规矩,定下调子,譬如门下省谏议院,譬如协商立法、譬如已经定稿、颁布的《明德律》。

    这些新规矩深受各方好评,若将来太子继位,即便有人撺掇,想来太子会以大局为重,不会冒着触动大部分利益群体利益的风险,乱改规矩。

    走了不知多久,一行人穿过树林,经过小溪,走过沙地、石子路,走得一脚泥。

    宇文温把话题一转,转到大家穿着的新式凉鞋上来。

    “如何,各种地形都走过了,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橡胶底的凉鞋,穿在脚上的感觉怎样?”

    

第六百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 
凉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穿起来很凉爽的鞋子,是一种脚趾外露的鞋类,以赤脚穿着为主,如今最常见的凉鞋就是草鞋(草履)和木屐。

    夏天天气炎热时,寻常百姓可以穿草鞋、木屐出行,但是士兵不可能穿木屐行军打仗,所以自古以来,普通士兵都是以草鞋作为凉鞋。

    甚至光脚。

    在士兵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当兵的能有一双布鞋就不错了,反正将领们的心思都用在部曲身上,装备精良从来和普通士兵无关。

    打仗时,普通士兵就是“杂鱼”,没有谁会关心士兵的鞋子好不好。

    但是,宇文温觉得这样的观点改变。

    骑兵是作战主力,但步兵并不是垃圾,用好了一样有威力,步兵们靠双腿行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如果鞋子不行,就会让脚掌受伤。

    一旦士兵脚掌受伤,会出现“非战斗性减员”,影响战斗力。

    所以,今日他和老部下们亲自体验新式凉鞋的舒适度,特地有路不走,专门走沙地、土坡、泥地、林地,看看这种橡胶鞋底的凉鞋,能不能确保长时间行军后,穿鞋者的双脚完好无损。

    此刻,一行人坐在大树下,拿着自己穿的鞋子仔细琢磨,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种凉鞋是橡胶鞋底,再用草绳编织成鞋鼻、鞋耳,构成一个橡胶底草鞋。

    新式凉鞋在年初定型时,用的是杜仲胶鞋底,只是后来北洋贸易公司从美洲运回来大量橡胶,而橡胶的特性与杜仲胶差不多,于是有了“衍生型”的胶底草鞋。

    陈五弟率先说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这橡胶鞋底和杜仲胶鞋底差不多,有弹性,较软且耐磨,穿在脚上,从高处往下跳,落地时不觉得脚掌震得发麻,想来是软鞋底的缓冲效果。”

    “走在碎石上,没觉得硌脚,鞋底和脚掌接触那一面有花纹,既有防滑效果,还能排汗,微臣这一双汗脚,光脚穿鞋走了那么远的路,也没觉得脚底打滑。”

    郝大胆拿着鞋子,然后将鞋底一扭,接着又将鞋底一弯,如同弯弓状,最后一放手,鞋底“弹”回去,恢复如初。

    他感慨道:“陛下,这橡胶也和杜仲胶一般,弹性不错,穿在脚上,走再远的路,也不会觉得脚掌累。。。。呀,鞋底扎了根刺,一直都没发现。”

    郝大胆将那刺拔出,比了比长度:“若是薄一些的草鞋,恐怕已经扎到脚掌了。”

    他看着厚度不小的鞋底,感慨:“没想到美洲有如此好东西。”

    “那是,所以说美洲是个好地方。”宇文温点点头,给老部下们介绍来自美洲的橡胶。

    杜仲胶分生胶和熟胶,性质有差异,橡胶亦是如此。

    美洲有许多地方长着橡胶树,割破其树皮后,收集起来的树汁凝固,就成了橡胶。

    这是生橡胶,有弹性,美洲土著用橡胶制作成橡胶球,进行各类比赛活动。

    生橡胶和生杜仲一样,虽然有弹性,但弹性较弱,常温下胶体相对较硬,遇热则变软,遇冷则变硬且脆,耐磨性也不是很好。

    生杜仲胶要经过名为“硫化”的工艺处理,变成熟胶,如此处理过后,常温下弹性明显增加,耐磨性能好,不会因为暴晒变软,也不会因为稍微遇冷而变得硬邦邦。

    橡胶也是如此,从美洲运回来的橡胶是生橡胶,用“硫化”工艺处理后,就是硫化橡胶(熟橡胶),性能比杜仲胶还要好些。

    现在这种草鞋,之所以用橡胶(杜仲胶)做鞋底,却依旧用草绳做鞋鼻、鞋耳,是考虑到现实:全由橡胶做成的胶凉鞋,鞋鼻、鞋耳还是不够软,会磨脚。

    其次,在多次长时间试穿实验中,实验人员发现鞋鼻、鞋耳与鞋底的连接处容易断,一旦断了,就很难补上,于是一双鞋就废了。

    所以,为了保证新式凉鞋的适用性,以橡胶(杜仲胶)做鞋底,然后留有孔,方便以草绳编织鞋鼻、鞋耳,再与鞋底连接。

    这么一来,一旦草绳断了,那么士兵们可以就地取材,现编草绳来做一个新的鞋鼻、鞋耳,这双鞋依旧能穿。

    同理,用麻绳或者布条、皮条来做鞋鼻、鞋耳也是可以的。

    橡胶进入中原的时间很短,但是中原的杜仲胶产业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所以当橡胶来到中原后,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包括硫化)都能用在橡胶上。

    于是,橡胶底的草鞋很快出现了。

    但是,新式鞋子的种类不止这一种。

    有橡胶底的帆布鞋,有橡胶底的棉布鞋,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地区。

    胶底帆布鞋有鞋面,可以将脚掌连同脚踝一起保护起来,那么士兵们翻山越岭时,走在到处都是石子、荆棘的山林中,脚踝以下部位就不容易被划伤、擦伤。

    千里之行,才有了保障。

    所以,胶底帆布鞋将会是朝廷大规模在军中推广的军鞋,有不同尺寸,以便适合不同士兵的脚掌。

    到了冬天,若在冬天不是太冷的南方,士兵们穿厚袜子后再穿胶底帆布鞋,就能确保脚掌保暖。

    若是在北方,那就要穿胶底棉鞋、棉靴。

    宇文温光着脚,拿着胶底草鞋说:“朝廷,不能做到每个士兵都有一匹马代步,但至少要做到每个士兵都有质量可靠的鞋子、袜子穿,夏天、冬天都有,还有备用鞋,有多几双袜子轮换着穿。”

    “军队是国家的基石,而士兵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好士兵的双脚,他们才能行军千里,才能翻山越岭进行迂回,军队的战斗力才有保障。”

    “大家都是带兵多年的宿将,应该知道军令如山,军队行军必须克期抵达,那么,即便是下大雨,也得向目的地赶,风雨无阻。”

    “于是问题来了:夏天在泥泞里行军,可以穿胶底草鞋、胶底帆布鞋或者草鞋,冬天呢?南方还好,北方的冬天可是会下大雪的,穿着胶底棉靴踩在混杂着冰雪的泥泞里行军,那滋味好受么?”

    “靴子湿透了,只能靠火烘干,但若是没时间烘呢?士兵们穿着又湿又冷的棉靴连日行军,后果就是脚趾、脚掌溃烂,走一步就疼一下。”

    “这样的状态,上了战场,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有司研发了新式雨鞋。”宇文温让随从拿出几双长筒靴,展示给大家。

    这些长筒靴,为后世常见的长筒水鞋式样。

    宇文温介绍起来:“这是新式水鞋,高帮及膝,全部是杜仲胶或者橡胶制作,防水性能极佳,穿在脚上在泥泞里行军,既不怕脚被泥浆浸泡,也不怕鞋子陷进泥地里拔不出来,以至于接下来只能光脚行军。”

    陈五弟等人得了新式水鞋,拿在手中仔细观看,然后穿上,来回走动,甚至跑到旁边小溪里涉水走上一段距离,回来后交口称赞:“果然防水!”

    宇文温点点头,又说;“当然,这水鞋防水,却也捂脚,穿着水鞋行军走上一日,脚臭免不了,而且脚出的汗也会把袜子、鞋子内侧弄湿。”

    “不过呢,烘干袜子简单,再拿块布擦干水鞋也不难,反正比烘干棉靴容易多了。”

    田正月摩挲着水鞋,问:“陛下,这水鞋真是好东西,能否大批量生产,发给全军将士呢?”

    宇文温回答:“难,只能分批发放,因为杜仲胶产量还是少,而橡胶并非中原特产,需得引种。”

    说到这里,他补充:“有司今年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