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对各类矿石有五花八门的称呼,很难和后世的矿物名称‘无缝对接’,宇文温也不打算变成探矿专家,他唯一关心的,只有四种金属:金银铜铁,所以需要探的就是这四种矿。
金银铜就是钱,没谁和钱过不去,而铁则是兵器工具必不可少的,宇文温只觉得多少铁都不够用。
其中铁最优先,但即便如此,他也不用去探矿,‘已知’有一座超大规模的铁山和一定规模的铜山,就在巴州附近,而他迟早要抢过来。
大冶,超级铁矿山,从唐代起大规模开采了将近千年,直到晚清洋务运动,汉冶萍公司便是以大冶的铁矿为原料炼钢。
大冶附近的白雉山富含铜矿,历史上隋平陈后,晋王杨广便在白雉山炼铜铸钱,这两个地方就在巴州对面、陈国郢州武昌郡地界,是宇文温梦寐以求的地方。
结果陈国却对这宝藏无动于衷,没有大规模开发的迹象,这让他觉得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有了超级铁矿,不要说军队武器、防具全铁器化成为现实,民用工具铁器化也不是梦,铁犁、铁铲、铁镰、铁锄、铁镐全面普及,无论是种田还是兴修水利都是事半功倍。
这样一来,光谱分析法唯一的用途,就是找金银矿,绵延的大别山脉,怎么都会有些金银矿,发动山民四处探寻,然后把矿石带来分析,至少能确定里面有没有金银。
金银矿没人嫌弃,但从勘探到开采需要时间,这对于凭着玻璃镜赚钱的宇文温来说,不是很急切的事情,同样是赚钱,两者的地位没法比。
玻璃镜对于宇文温来说是雪中送炭他以极小的成本短时间赚回钱财,独力支撑了发军饷养兵的重任,而寻找金银矿是锦上添花。
看着原始的分光镜,宇文温有些无奈,但是炼丹道士刘杨无意中发现的分光术,他觉得好歹要传承下去,所以得找事情来做。
“就当是花钱办慈善了。。。不对,要是做出分光镜的成品,卖给那些炼丹的道士,搞不好是一笔大买卖啊!”
宇文温想到这里不由得面露喜色,他觉得自己找到一条新财路,虽然利润未必有多高,但蚂蚁虽小也是肉,没人会嫌钱多。
炼丹图的是什么?长生不老啊!这年头谁不想长生不老,就算不能真的长生不老,那益寿延年总该可以吧,那就是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丹药哪里有得卖呢?自然是找炼丹术士了,面对这么巨大的市场需求,炼丹术士自然也是苦心钻研炼丹术,要炼出好丹药‘为客户服务’。
这个时代的炼丹术士,类似于后世的化学家,搞化学研究、生产的自然需要设备、科研仪器,宇文温觉得自己可以做仪器供应商,做出‘高科技’仪器卖给这些炼丹术士。
丹药炼不成、丹药吃了拉肚子、丹药吃了死人!怎么办?
这位道长,想知道丹药里多了什么不该多的东西么?想知道丹药里少了什么不该少的东西么?这有宝物分光镜,可以帮道长明察秋毫!
这宝贝不贵,才几千贯嘛,能窥破天机的宝贝,道长不想要么?
钱不够就卖肾。。。卖仙丹就够了!钱还是不够?让香客买了再捐嘛,反正信徒捐田捐地都话下,捐个分光镜也没问题不是?
一想到这热血沸腾的广告词,宇文温似乎看见无数的铜钱向自己涌来,想想炼丹术士们排队抢购的样子,那得有多带劲。
炼丹术士穷不穷?穷!炼丹术士富不富?富!
正如世人分贫富,炼丹术士也分贫富,像刘杨这种连个破道观都没有的道士很多,可是那些有祖传道观、有香客上供香油钱的道士也不少,所以里面商机很大。
一想到商机,宇文温笑得眼睛都眯起来,脑子飞快的转动着。
分光镜的原理很简单,一枚三棱镜负责分光,两片透镜组成的小望远镜负责放大光谱,当然具体结构还得研究优化,把性能提升上来。
最的是包装,分光镜的外壳要拉风,镶金嵌玉太俗,最好是各种玄幻风,得有仙气,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品味很高也很刁钻,不好伺候。
什么仙鹤啦,灵芝啦这些图案都得有,最好还有裸女。。。呃,仙女之类,总之分光镜质量要过硬,耐摔耐碰,毕竟这宝贝搞不好要师徒相授,一代代传下去的。
不对,不许一代代传下去,要不每个道观买了一个分光镜就不买了,找谁说理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分光镜会被山寨,别人不会做玻璃,难免土法上马直接磨水晶,所以核心部件要一体化,一拆就坏,坏了就得再买。。。
光卖分光镜还不行,炼丹用品也得卖,那种土不拉几的炼丹炉丹鼎、丹釜太挫了,宇文温决定花点时间,设计出“二十一世纪玄幻风”的炼丹炉那些炼丹道士见了就想买。
名字也得拉风,什么虚天鼎、神农鼎、乾坤鼎、盘龙鼎都行,怎么大气怎么用,质量不能太好,免得买了个就够用了,但质量不能太差,这是要砸招牌的。
想到这里,宇文温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炼丹术士就是古代化学家,那么玻璃实验器皿同样可以用。
什么烧杯、平底/圆底烧瓶、试管、锥形瓶这都可以卖,还有温度计,这些东西宇文温的工坊里都已经小批量制作,给自己的实验室做试验用,要提高产量没有问题。
但是他又担心这些东西会让人如虎添翼,万一给哪个天才用的炉火纯青,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出来祸害他,那可就得不偿失。
虽然不太可能,可万一哪个天才批量制作出了白磷,白磷燃烧弹那可是要命的!
宇文温越想越多,思绪一放开就差点收不回来,不过有一点他已经肯定,就是要赚钱,把刘杨及其徒弟养起来,每日就研究这分光术,优化分光镜,再加派人手一起研究,区区十来人他养得起。
什么玻璃实验器皿都用上,组建一个炼丹实验。。。化学实验室,分光术光谱分析能达到分辨常见金属的水准就行,技术上能够简单协助探矿,那他就满足了。
然后就是把分光镜商品化,卖给那些执着炼丹的牛鼻子老道,这才是‘正道’,也算是为中原的炼丹事业添砖加瓦。
然后搭配售卖一本秘籍,就叫做《窥破天机分光术》,把光谱分析的原理粗略介绍一遍,配上常见几种金属的简单谱图,最主要是列出观测这几种金属的具体方法使用者能够做实验自己观测出来。
正如武侠所述,光有神兵利器还不行,得有的心法口诀配合,所以秘籍的商机无限,舍得花钱买分光镜的土豪道士,根本乎再多掏钱买秘籍。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么好的东西,哪里有得卖呢?
也就是广告的问题,这年头要‘广而告之’的难度不小,尤其炼丹这种行业,寻常百姓关心得少,要想让天下的道士都知道分光镜这宝贝,那可不太容易。
不知道有,那就没有购买的想法,怎么让炼丹的‘从业人员’知道世上有分光镜这宝贝,是宇文温要面临的问题,他总不能雇人满大街找道士,然后神秘兮兮的问:“道长,听说过分光镜么。。。”
这样做的逼格太低,会砸牌子的,所以宇文温又开始想着如何打广告,在炼丹业掀起一阵抢购分光镜的潮流,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似乎是鸡肋的分光术,如今转换思路变成商品,那就是鸡腿了!
宇文温正暗自高兴间,听得外面有些喧嚣,似乎是有人在争吵,于是叫来张鱼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第八十九章 静夜思 续()
邺城一隅,出诊完毕的李御医坐在马车中,在随从的护卫下向自己府邸前进,巡夜的禁暴见着马车打出的灯笼,知道是‘老熟人’,所以只是简单地询问了一下便。。lā
夜幕下的邺城静悄悄,因为宵禁的缘故街道上除了巡夜没有人,马车很快抵达一处宅院外,李御医下了车直接回府,和管家说了些话之后前往书房。
他有一个习惯,每次出诊,无论回来多晚都要将出诊情况记录下来,主要就是病人病情,还有自己的诊断以及开出的药方,以备不时之需。
能让他出诊的都是达官贵人,即便是寻常的感冒发热都马虎不得,即便不是权贵本人,他们的家眷亲人什么的也得小心侍候,李御医见多了风风雨雨,所以小心谨慎是必要的。
书房,仆人已经点起了蜡烛,寻常人家晚上点的都是油灯,蜡烛对于他们来说十分昂贵,但在李御医这样的人家根本就不算什么。
仆人告退,李御医来到书案前坐下,笔墨纸砚已经准备好,他正要提笔写字,却见烛光摇曳,一阵微风从身后掠过,还没做出反应,便被人从身后制住。
嘴巴被掐住,一把匕首横在脖前,李御医心中大惊,刚要说话却听得耳边响起沙哑的声音:“你就是御医么?”
“我是,我是,壮士,有话好好说。。。”
“是就好,拿药来!”那人压低声音说道。
“壮士,要什么药?”李御医稳了稳思绪,既然对方是要药,那么事情就好办些。
“老子兄弟中了箭,被砍了几刀,流了好多血!”
“好,好,我这有箭伤药,刀伤药,还有补血。。。”
“少啰嗦,快拿来啊!兄弟要是死了,老子让你偿命!什么好药都拿,人参,灵芝,鹿茸,还有那能治百病的底也伽!”
李御医听得出对方情绪激动,不住地点点头说马上叫人拿,他府里备有常用药以及补品,为的就是更好‘服务’权贵们。
可听到最后却是叫苦,说这东西只在宫里才有,可话刚说完,便被捂住嘴巴,随后匕首刀锋一转,对着他的胸膛便扎了一下。
“少啰嗦,有神药不给老子,老子要你的命!”
匕首只是透皮,但李御医已经吓得魂飞魄散,胸膛处的痛感传来,瞬间让他冷汗直流,惊恐的“呜呜呜”了几声,待得对方松手,他涕泪横流的解释着:
“壮士,这药当真没有,每次都得从宫里拿,这是御药,不是我等可以私藏的。。。”
“放屁!你给那么多当官的看病,用的底也伽不知道多少了,如今不给,是不是看不起老子!”
“壮士!这药宫里本就少,寻常病症也用不到啊。。。”
“拿药来!不拿你就去死!反正老子兄弟流了那么多血,没有那神药就死定了!
“壮士!我祖上传有秘药,就在那抽屉里,包治刀枪箭伤,一用就灵绝无例外,你那兄弟伤情严重,可耽误不得!”李御医几乎要哭出来,“底也伽真的只在宫中有。。。”
“放屁!给大官看病就有,如今就没有,老子割了你喉咙!”
“壮士!最近这两年那药也只有丞相用过,还有个西阳郡公,别的真没人用过啊!”李御医见着匕首向着自己喉咙抹去,吓得面无血色,一股腥躁之味从裆部传来,他已经吓得失禁了。
“当真没有?”
“当真,当真啊壮士。。。”
“你那祖传灵药在哪边?”
“在那边,第三层左起第二个抽屉,是一个白色瓷瓶,啊。。。”
话未说完,李御医只觉得后脑一痛,随即失去了知觉,他身后之人按其所说,在旁边的柜子里轻轻翻捡着,拿了白色瓷瓶后,又捞了一些财物。
侧耳倾听房外动静,片刻后悄然无息的离开书房,留下摇火光曳不定的蜡烛,还有昏倒在地的李御医。
。。。。。。
使邸,一处小院内刘杨正拿着千里镜观月,自从有了这个‘窥天’利器后,刘杨的世界观再度发生巨变。
他从小被师父收养,继承了炼丹修道以期长生不老的执念,而天上的月宫,就是成仙之后仙人们必去之处,故而引发炼丹术士们无限遐想。
缥缈的天界月宫,那一层神秘的帷幕却在不久前被揭穿,刘杨在千里镜的帮助下,得以初探月宫的真面目,看着月亮上哪若隐若现的坑坑洼洼,他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
“到了巴州,在观星台上用天文镜再看,刘道长必然会有更多的惊喜。”
西阳郡公宇文温的话,在刘杨耳边不时回荡,他开始憧憬着用天文镜观月之后,会有什么“更多的惊喜”,那满天繁星之间,又有什么新的景象。
天上,真的有仙宫么?真的有仙人么?
“师父,夜深了。”
稚嫩的童声响起,刘杨知道是徒弟清风担心自己,放下千里镜后看着对方说道:“为师知道,清风先去歇息吧,为师再看看。”
“可是师父的病还没痊愈,医生说了不能受寒,夜风凉,师父还是回房休息吧。”
“为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