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在参加完陶谦的葬礼之后,全体徐州军旧部都得到何咸的将令:在州牧府的大厅集合。没人知道何咸准备做什么,现在的气氛一度有些焦虑。为首的陈珪、糜竺、臧霸却气定神闲,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少顷,骠骑将军何咸才带着一队亲卫来到会客厅。随行的亲卫之中,还有一个槐木制的大箱子,箱子里面装得满满堂堂的,似乎是数十卷书信。有竹简制的,有绢帛的,也有纸质的……

    “抱歉,让诸公久等了!本将之所以迟到,是在后堂思考,要不要拆开这只从曹军大营中起获的箱子,看看里面的这些书信的主人是谁。”何咸说着,环视了一圈众将。目光所及之处,诸公纷纷低首。

    “最后,本将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这些书信皆未开封。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在此之前,不管谁曾与曹操联系过,本将概不追究。但今日之后,希望诸公收起三心二意,齐心协议为陛下做事,管理好徐州的百姓。若是不愿意跟着本将干的,趁早提交辞呈。莫要等到出了事情。南阳军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最讲究的就是赏罚分明。希望诸公与本将共勉!”

    何咸说完,大声招呼亲卫取来一大盆熊熊燃烧着的木炭。

    “将木箱搁置在木炭之上,全部焚毁!”

    随着何咸一声令下,亲卫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将这箱“书信”全部烧掉。从此之后,徐州人心大定。

    与此同时,傅阳城急报不断。曹豹、陈登、糜芳三人领着五千徐州败军被纪灵堵在了傅阳城内胖揍,形势岌岌可危。

    曹豹是陶谦亲信,陈登乃陈珪之子,糜芳又是糜竺之弟,于情于理,何咸都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何咸命广威将军张辽领着五千飞骑军作为先锋先行前往傅阳城支援。何咸自己则尽起下邳城内的两万丹阳劲卒以及剩余的两千余飞骑军,领着贾诩、赵云、臧霸、孙观和尹礼作为主力军随后跟进。长史陈珪、新任东海郡守糜竺负责徐州政事,校尉吕范负责下邳城防。孔融、太史慈暂时留守琅琊郡,提防刚刚退去的夏侯渊军。

    张辽抵达傅阳之后,并没有坐等何咸的中军。他观察到纪灵急于攻下傅阳,后军防守疏散。便在夜间挑选了八百敢于迎战的精锐将士,饱食一顿之后,趁天未亮,亲自被甲持戟,领着这八百飞骑军精锐,攻击纪灵军后阵。张辽冲锋在前,亲手斩杀纪灵的后军主将李丰,并于阵中大呼自己的名号,提振士气。同时,指挥兵将焚烧扬州军的辎重粮草。最后这些之后,张辽发现扬州军的战力比想象中还要弱。纪灵也没能在第一时间组织有效的防线阻止自己的进攻,随发出穿云箭,命令外围的四千余飞骑军将士前来增援。在新生力量的支援之下,张辽再接再励,组织飞骑军突击冲入中军,直至纪灵麾旗之下。纪灵见状大惊,扬州军将手足无措,不知道突入进来的南阳军人数有多少,只是凭借着人数的优势勉强抵挡。

    傅阳城内,陈登观察到纪灵后军火起,中军大乱,意识到南阳援军已至。遂说服曹豹、糜芳,尽起傅阳城内的徐州兵五千出城作战。前后夹击之下,扬州军再难坚持,全军奔溃。纪灵见贪功不成,反而闯下了大祸,按照袁术最近喜怒不定的心性,不敢再回寿春。领着残兵往北遁入了芒砀山,再不见踪迹。随着扬州军战败,彭城之围正式宣告解除。

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术自焚 传国玉玺不翼而飞() 
曹操战败,纪灵战败,徐州战事一塌糊涂。魏延、庞德率领的浮槎军却一路高歌猛进,沿途各县纷纷倒戈投降南阳军。浮槎军几乎兵不血刃突破了安风津,直逼寿春城。暴怒不已的袁术今日又斩杀了四名倒霉的侍郎,七名不长眼的太监。

    向曹操、袁绍的救援信早已经发出,但是袁绍路途太远,曹操自己还在跑路当中,自然迟迟得不到回复。孙策倒是愿意接纳袁术到江东避难,但条件是让袁术去掉帝号,奉上传国玉玺作为礼物。袁术考虑良久之后,还是没有答应下来。

    直到魏延、庞德率领的三万浮槎军与何咸亲自率领的七千飞骑军、两万丹阳劲卒会师寿春城下,袁术自知大势已去。寿春城内,虽然尚有张勋率领的扬州兵十万,但军心溃散,战意全无。所有的战将都在等待袁术举城投降的消息。

    汉初平六年(公元195年)十月初七,走投无路之下袁术闭锁了皇宫,手持利剑斩杀了后宫的上百妃子,然后怀抱装有传国玉玺的木匣,点火自焚于他的大成国龙椅之上……

    袁术死后,麾下的文武百官纷纷作鸟兽散。以阎象为首的一批人带着金银细软乘乱逃离了寿春,其余人则在袁涣、张勋的带领之下,举城投降何咸。何咸进驻寿春之后,命人清理了被焚毁的大成国皇宫,找到了袁术被烧焦的尸骸。在尸骸的怀中,找到了一块疑似传国玉玺的印玺。经鉴定,却发现该印玺是枚赝品。真玉玺应该是在袁术死之前就被人掉包换走了。

    何人换走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现在何处?没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何咸虽然很想一睹传国玉玺的真容,但找不到也无法强求。相比于玉玺,何咸现在更在意的是快速稳定江淮地区,自己才好脱身北上。北方传来消息,袁绍已经出兵,正式介入黄河以南的战事之中!

    何咸任命袁涣为九江郡守,负责安抚袁术旧部,同时,调任桥瑁为扬州刺史,全面主持扬州政事。说是主持扬州政事,其实何咸麾下的扬州不过九江、庐江两个大郡,也就是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长江以南的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皆在孙策的统治之下,而豫章郡现在刘繇手中。

    袁术的十万扬州兵要纪律没纪律,要士气没士气,何咸根本看不上。让臧霸挑选了一万人补充到丹阳劲卒当中,其余九万余人全部交给桥瑁、袁涣用于屯田。江淮地区本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却被袁术搞得乌烟瘴气,灾荒频繁。几年之内,扬州地区恐怕很难给南阳军提供太多的后勤支持。

    张勋、乐就、梁纲、雷薄、陈兰等将分别充实到飞骑军、南阳水师和丹阳劲卒三军中。

    消灭袁术,平定江淮之后,何咸向汉帝举荐了一大批官员。除了调任桥瑁为扬州刺史,袁涣为九江郡守,又任命从会稽逃命而来的王朗为庐江郡守,配合西中郎将甘宁对抗孙策的江东军。在徐州,何咸举荐原长史陈珪出任徐州刺史,陈登为琅琊郡守,糜竺为东海郡守,赵昱为广陵郡守,曹豹为彭城郡守,吕范为鲁国相。臧霸拜为奉义中郎将,领三万丹阳劲卒,驻守徐州。糜芳迁为镇海校尉,领徐州兵一万,负责组建大汉海军。

    原北海国相孔融虽然看不起何咸屠家子的身份,但汉帝在南阳,孔融不得不服。孔融博学多才,但是好空谈。在地方处理不好政务,领兵打仗更是一窍不通。若不是麾下有太史慈在,北海国早就被黄巾贼攻占。为了避免孔融为祸一方,何咸直接举荐孔融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到南阳陪伴汉帝刘协。孔融满意了,何咸也不用担心了。至于太史慈,有勇有谋,又因抵御夏侯渊保卫徐州有功,被何咸提拔为射声校尉,入张辽的飞骑军,成为张辽的副将。

    乐进、李典两位曹军降将,何咸留给了甘宁,放在对抗江东军的一线。两人都是有真本实力的人物,弃之不用太可惜,拉到北方对阵旧主曹操何咸还真不太放心。曹操那个小黑胖子素来腹黑,对于武将的人心把握极准,带队能力一流。故而曹军阵营中极少出叛徒,武将对他忠诚值都很高。个人魅力值方面,何咸还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胜过曹操。所以,将两人留在南方是最好的选择,免得被曹操钻了空子出现临阵策反什么的幺蛾子。

    处理完徐州和扬州事务,文武众将各司其职。何咸则领着人员补充齐整的浮槎军三万,飞骑军一万,战将魏延、庞德、张辽、赵云、太史慈等,携大胜之势回援荥阳。

    在荥阳,文聘率领的三万南阳军,徐晃率领的一万白波精兵和一万西凉铁骑,共计五万余人与曹、袁联军相持于中牟、官渡、陈留的三角地带。曹军领兵者曹仁、戏志才,号称曹军五万,实际精兵不足两万,另外三万不过是陈留地区的青壮,只为壮大声势。而袁军,则是戏志才在得知曹操兵败鲁县之后向袁绍请来的。首批援军人数在三万,统兵者颜良、审配。

    文聘按照此前的作战思路,对陈留城保持高压攻击事态。小战不断,大战不启。一直保持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袁军南渡黄河自黎阳过白马津,最后驻扎在官渡一带,文聘就退回中牟城,保持僵持状态,等待何咸带领主力赶至战场。

    话说曹操狼狈逃回兖州之后,迅速召回了夏侯渊的三万精兵,再召集青、兖两州的兵力共计十万,准备与南阳军决战,为夏侯惇、曹休之死报仇!说是报仇,其实也是为了洗刷自己战败的耻辱。但曹操的决定遭到了他的两位谋主荀彧和戏志才的强烈反对!

    荀彧劝谏道:“鲁县一战我军损失三万精锐不说,还丢失了大量的粮草辎重。现如今青、兖两州州库空虚,主公若是强行开启大战,如能速胜一切好说,如战事转入胶着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举世攻何() 
荀彧所谓的不堪设想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钱粮耗尽而导致将士溃散。

    小规模的战斗,比拼的是兵是否训练有素,将是否武艺高强,武器是否锋利,甲械是否牢固;大规模的战役说到底,比拼的则是双方势力之间的综合实力。不但要兵精将广,武器甲械充足,更要有稳固的后方,源源不断的钱粮。尤其是这粮食,极有可能决定一场本该势均力敌的战役的胜负。故而“截粮道”、“烧粮草”成为大规模战役中敌对双方必使的招数。

    历史上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击败比自己强大的袁绍,并最终翻盘的关键之战就是击破乌巢,烧了袁军的粮草,导致袁绍大军军心动摇。曹操趁机大举进攻,袁军不战而溃,最后成就了曹魏大业。

    现如今,曹操若冒着粮草不济的风险想和南阳军打一场全面战争,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戏志才也劝谏道:“我军新败,军心不稳;敌军新胜,士气高昂。主公应避敌之锋芒缓缓图之,岂可自投罗网硬撼强敌耶?”

    曹操气恼道:“两位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元让、文烈还有那数万将士之仇岂有不报的道理?”

    荀彧道:“仇当然要报!但要讲究方法!”

    戏志才也道:“南阳军如今声势浩大,与何咸有仇怨的可不止我军一家!”

    “两位是否有妙计可以教我?”曹操何等人物,一听荀彧和戏志才的口风出奇的一致,便意识到两人已经商定好了计谋。

    荀彧和戏志才相视一眼,同时道:“为今之计,唯有举世攻何!”

    “举世攻何?”曹操惊问。

    “正是!”戏志才肯定道:“主公可重演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之事,号召诸侯们团结起来共伐何咸。袁本初向来以天下盟主自居,绝对不会拒绝;江东孙策,益州刘备皆枭雄也,如何看不清楚现在的局势。若再不能遏制何咸,天下迟早落入南阳这个屠家子的手中!”

    荀彧虽然对戏志才一口一个“南阳屠家子”这个称呼极为反感,但对“举世攻何”这个计策还是持举双手赞同的态度。

    荀彧道:“借诸侯之力,共伐何咸。令南阳军四面受敌,疲于应战,方是主公报仇的正道!”

    曹操听闻之后幡然醒悟,赶紧站起身来,对着荀彧和戏志才深深一揖道:“操因一时激愤险些误了大事,多亏两位先生劝阻!操感激不尽!”

    荀彧与戏志才赶紧侧身让开,不敢受曹操这一大礼。

    汉初平六年(公元195年)年末,汉帝刘协听闻何咸平定了扬州袁术的大成国,欣喜不已,决定启用新的年号为“建安”,将即将到来的新年定为“建安元年”,寓意大汉的天下越来越平安。然而,汉帝的意愿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正月十八,曹操在陈留发布“清君侧,诛何咸”的檄文,号召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何咸。袁绍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个“反何咸”联盟的盟主。孙策在江东举旗响应,刘备在益州举旗响应,就连沉寂已久的马腾、韩遂竟然也耐不住寂寞,加入号召,准备起兵复攻三辅之地。

    一时之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举世攻何!

    对于何咸和南阳军而言,局面比预料之中的还要糟糕。但他们没有选择,唯有一战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