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入一六三七-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听后转着眼珠来了精神,说道:“听老大人之言,朕诚如醍醐灌顶,便以爱卿所奏,擢升黄道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为刑部尚书,风闻言事,执掌刑狱。朕有厚望焉!”

    “吾皇圣明!”

    “爱卿年事已高,快快平身,赐坐!”

    “谢陛下!”

    朱由检看着孙承宗坐了下去,看着他那鬓角的白头发与花白的胡须说道:“高阳伯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国事冗杂,朕不得不再次重用老大人。东夏何其远哉!然这皇妹送亲之事,还要老大人劳苦一趟!”

    “此乃老臣与陛下议定之事,陛下不必为臣之年岁高而心有戚戚焉!”

    “以朕之见,高阳伯邸临东夏之后,不如以送亲事毕,年高致仕,回国再无事可做为由,从而松懈麻痹东夏诸君,游历于东夏,暗地里留心于其军国重事及民情风俗。”

    “老臣遵旨,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远去天竺,行程何止万里。终有《大唐西域记》皇皇巨著问世,臣此去东夏便要仿效大唐先贤,留意与东夏民情国政,记为《东夏游记》,以备吾皇御览。”

    “高阳伯如此安排甚是妥当,朕会嘱咐皇妹协助于爱卿,如此一来,老大人便有了诸多便利而无涉身之险。”朱由检笑眯眯的说道。

    “圣明无过天子,若有宁德长公主襄助一二,则臣行事容易许多,定不负陛下殷殷期盼之望。”

    朱由检想着事情已经说得仔细,便想着天色不早,还要为朱徽婧嘱咐一番,便说道:“鸡鸣之声,公主车撵便要前往天津卫乘船出海,老大人还是速去安息吧!”

    “臣遵旨!”孙承宗也觉该奏之事都已奏明,朱由检也下了逐客令,便起身叩辞而去。

    望着孙承宗步履蹒跚地走出了乾清宫的大红门,朱由检向王承恩说道:“摆驾坤宁宫,召宁德长公主觐见!”

    从乾清宫里出来,风急雨骤,穿过交泰殿来到坤宁宫的时候已是三更时分。朱由检见坤宁宫中的昏暗的火烛还在纱窗上摇曳,周皇后的倩影印在窗子上,便想起周皇后还在等着他前去服用参汤,一股柔情便油然而生,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进入大殿,二人虽是夫妻,周皇后也要向着朱由检行礼,她刚刚将身子半蹲下来,朱由检便上前一把拉住周皇后的手说道:“爱妃不必多礼,国事有个轻重缓急,朕哪有安息的时刻,爱妃何不先去就寝,何必这般苦等。”

    “皇上日理万机,臣妾等上些许时光有何不可。”周皇后说着端来了一直用开水煨着的参汤。

    朱由检接了过来,大口大口的喝完便与周皇后聊了起来,一会儿之后,朱徽婧也走了进来。

    朱徽婧穿着大红色的凤冠霞帔,显得雍容华贵而不失俏丽,此刻白生生的脸蛋上有着少许酡红,愈加地美艳不可方物。恰如初开的牡丹花蕊娇艳欲滴,又好似出水芙蓉亭亭玉立。

    原本性格极为开朗地朱徽婧此刻却娇羞起来,声音细若蚊丝地给朱由检与周皇后行了礼,便坐在周皇后的身边一言不发,只是不停的剥着修长纤细的白嫩手指上的光洁的指甲。

    周皇后见她如此,笑语盈盈地说道:“出嫁在即,皇妹竟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也知道害羞了。”

    朱徽婧一听此言,原本只是有着些许酡红的小脸刷的一下艳红起来,就连那修长白皙的脖子也变得是灿若云霞。她将精致的五官捂在了周皇后的胸前,娇呻一声:“皇嫂!”

    朱由检没有理会姑嫂二人之间的嬉笑。他想着泰昌帝子嗣原本就不多,如今去世的去世,嫁人的嫁人。以后这诺大的紫禁城里便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再无手足,惆怅地说道:“皇妹此一去,朕便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虽然短短数言,朱徽婧听后直觉鼻子发酸,豆大的泪珠从一双黑白分明的美目中夺眶而出,哽咽着不能成言。

    周皇后见二人兄妹情深,奈何天不亮就要别离,安慰着说道:“女人家那个不是如此呢,即使皇妹贵为公主,也有下嫁之日。老百姓常说女大不中留,就是这个道理。皇妹下嫁之后,皇上不是还有臣妾与田妃几个姐妹陪伴吗?石先生对皇妹一往情深,必是良配,以后皇妹与石先生举案齐眉之时,可不要忘了皇上与臣妾呐!”

    看着朱徽婧的动情,听着周皇后的宽慰,朱由检将头头侧向一侧,强忍着在眼眶中打转的眼泪,调整了情绪,回过头来说道:“皇妹此去东夏,要处处为大明社稷之安危计,要调和两国纷争,弥补嫌隙,使东夏永为大明之番邦,而不生那问鼎不臣之心。”

    “皇妹谨记。”朱徽婧听朱由检有大事吩咐,强忍着心中酸楚,擦着泪水哽咽着说道。

    朱由检见朱徽婧已一改往日顽皮的模样,毕恭毕敬地听他吩咐,心中欣慰不少,接着说道:“孙承宗名为送亲使,实乃奉旨仿察东夏民情国政。皇妹务必要给予高阳伯以方便,也算是报效祖宗之恩荫,维护大明三百年之国祚永续!”

    “皇妹遵旨,定会为孙老大人做好掩护,使高阳伯了解东夏国政之运作,民俗风化之实情!”

    说完国事三人皆神情动容,不能夜寐,便说着情深意浓地话,直至天将破晓。

    。。。。。。

    窗外倾盆大雨刷刷而下,电闪雷鸣。石为经坐在李存真府上的一间房间内,根本就没有一丝的睡意。他不时地跑到西花厅看一看那座自鸣钟,时间过得慢的让他心里发毛。

    虽然轻手轻脚的,但李存真也被他吵了醒来,李存真一边骂着石为经,一边穿上衣服推门而出。正在此时,一阵沉闷的雷声也跟着响了起来,吓得李存真不满周岁的女儿李欣然哇哇大哭,无论奶妈怎么哄也是无济于事,张文秀只好也起了起来。

    李存真,张文秀,还有可爱的李欣然陪了石为经整整一夜,直到雄鸡报晓,雨过天晴,东方泛出鱼肚白之后,李存真,石为经便带着东夏国派来的迎亲人员,赶着车撵往大明门而去。

第213章 公主出嫁(二)() 
按照北方一带的风俗,这大姑娘头一回上花轿,便大多在拂晓之时。而只有那些再嫁之女才在日上三竿之时,甚而至于金乌西坠的掌灯时分,方可敢再出门子。

    钦天监把朱徽婧与石为经的生辰八字拿去推算之后,便说着崇祯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的寅时初刻便是良辰吉日。

    朱徽婧穿着凤冠霞帔,戴上了大红盖头,坐着花轿在陪嫁的七千多宫女及孙承宗等人的护送下,从大明门而出。

    李存真等人先将朱由检封发的宁德长公主的玉册玉碟等物接了过来,接着抬轿的太监们压了压轿,石为经从花轿中接过一条大红色的挽着牡丹的带子,牵着将宁德公主接到了花车之上。

    这是一辆两匹白马拉着的大车,挂着大红色的纱幔,装饰的舒服,典雅。

    朱徽婧在贴身宫女的搀扶下,钻进了大车,此时礼乐大作,东夏国的迎亲人员在孙承宗等人的安排下,把一件件朱徽婧的衣物及一些平常用的心爱之物一应装车。陪嫁的数千宫女也三三两两地钻进了一辆辆马车之中。

    接着铁炮“嘭嘭嘭”地响了三声,朱徽婧的大车便缓缓而动,后面的两三千辆马车车夫们将马鞭高高扬起,再重重地落在了驽马的屁股上,马匹吃痛,嘶鸣着奔跑起来,数千辆车马穿过棋盘街,再向东直门而去。

    宁德长公主出嫁的车马绵延数里不绝,送亲迎亲的各色人等打着各种旗帜,布幡,唢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吸引来了无数百姓观望。

    乌泱泱地人们站满了街道两边,可谓万人空巷。北京公司的马车十分豪华,舒适,为石为经与朱徽婧的婚事给足了面子。自今上登基以来,朝廷几乎没有举办过如此浩大的盛事,这宁德公主出嫁时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以至于数十年过后,老人们还把此时作为谈资而给孙子孙女们讲古。

    出了东直门之后,太阳已经升了起来。大雨过后,天地万物被冲刷的干干净净。树叶在一夜之间葱绿了许多,大大小小地树冠已经茂盛起来。

    泥泞不堪的官道两侧的野草也已碧绿,蒲公英已经开满了黄色的小花,一片一片地,很是醒目。

    远处的田地里种着的冬麦已经高有一尺了。远远望去,麦浪阵阵,一大块一大块的,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了天边。

    马车淋淋而过,路过村庄的时候,往往惊起一片狗吠,“汪汪汪汪”地乱叫,此起彼伏而又互相呼应。村庄里的往往有鲜红的杏花,还有雪白一片的梨花。一夜春雨过后,杏花已经铺满了一地,而梨花却刚刚吐蕊,正是一年好光景,一番“千树万数梨花开”的景象。

    老人,青壮,小孩们听到锣鼓大鸣,无不从地里,道路上,驻足观望,猜测着,议论着眼前的光景。一些在北京城里有着亲戚的农人便骄傲的卖弄道:“这是宁德长公主出嫁了!”这时候人们便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石为经穿着喜庆的大红色的服装,头上也戴着红色的婚冠,有着四品驸马都尉一样的管帽的样子。

    胸前扎着大红花,就连胯下的高头大马的额头上也扎着大红牡丹,丝带遮住了骏马的视线,它撂着蹶子,歪歪斜斜的走着,石为经不断地扯着缰绳纠正着路线。

    孙承宗坐在第二个马车里,紧跟着宁德公主那两匹马拉着的扎着大红色纱幔的豪华大车。东夏国接亲的车马队让他吃惊不小,他斜躺在宽阔的马车里,闭目养神。思考着《东夏游记》如何起笔,同乘一车的书童,小栓子知道老爷的心思,小声地问道:“老爷可是想着要将这公主出嫁的情景给写了下来?”

    小栓子此言一出,平时和蔼可亲的老爷便将他训斥了一顿,言辞十分严厉,吓得小栓子再也不敢多嘴,靠在马车内的角落里,在马车的摇晃下进入了梦乡。

    朱徽婧躺在宽阔的马车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在内心深处又有少许的惴惴不安,心情波动频繁,她坐也不是,卧也不是,不时的挑开帘子向外张望,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永宁城什么时候到呢?”说罢之后,从来就没有走出北京城,甚至只在紫禁城内生活的她又自嘲起来:“连天津卫都没有到呢,谈何东夏!”

    第二天傍晚,就在朱徽婧期盼地坐卧不安的时候,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天津卫十方集团修建的港口。

    踏着夕阳的余晖,上万人次第登上了十二艘船只。东夏国内人人忙碌,对于石为经与朱徽婧的婚船没有刻意的安排,只是随便地派出了在海参崴与莱州湾频繁来往的,十一艘飞剪船队,加上春柳号正好十二艘,凑了个好听的数字。

    东夏国虽然连一艘宝船都没有派来,但这在孙承宗等人的眼中,已经是阵容强大,非笔墨难以描绘了。

    春柳号装饰极为华丽,而西班牙人绘着的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品,张扬大胆,看的朱徽婧面色酡红,贴身的宫女杨菀兮不敢直视,急匆匆地钻进了卧室。

    朱徽婧在春柳号上的编号为一零一的卧室,这便是柳如是来往于海参崴及永宁各地是的闺房,布置的相当雅致。除了一应西班牙风格的精美地欧式大床,沙发,茶几,衣柜外,还有东夏国的一些茶具等物。

    原本挂在卧室里精美的油画早就送给徽州大贾汪然明。此时沙发对面挂着的是一副柳如是亲手绘的大画,装裱的高雅,内容也十份淡泊清新。画的是李易安月下独酌的样子。

    画中月色如水,芭蕉绿意盎然,杜鹃鲜红欲滴,一洼清水逼迫荡漾,清风徐来,吹皱了水面,层层涟漪拍打春柳树下的堤岸,倦鸟还巢等情景。

    孙承宗住在了春柳号第二层的一间编号为二零一的卧室,因为处在第二层上,上面是朱徽婧及贴身的宫女丫鬟,下面一层便是船舱,堆积物资。

    第二层的窗户高出海面只有两米,孙承宗从窗户望去,只见处在夕阳余晖之中的天津卫渐行渐远,渤海之上烟波浩渺,风大浪高,不时有水花打在窗户上镶嵌的玻璃上,吓得孙承宗连连后退,书童小栓子赶紧上前搀扶。

    在一零一的卧室内,杨惋惜将随身携带的衣物装进有着百叶窗的衣柜,又将一些案头书籍及玩物一一摆放。

第214章 公主出嫁(三)() 
朱徽婧站在窗户旁边,美目眺望大海,只见黑色的海水无边无际,大明正在渐渐远去,离别之情便油然而生,清澈的目光看着在水面上翱翔着尖叫着的海鸥,思绪好像也长上了翅膀,飞翔在紫禁城的上空,鸟瞰那生她养她的大明皇城。

    见几只海鸟往北疾驰而过,朱徽婧的思绪又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