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江山-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神圣大陆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53918

一、关于皇帝刘庄的讨论() 
番外…关于汉国皇帝刘庄的讨论

    这也可以算是第一卷的一个小纲,同时也是为了填补文中的一些小坑,缝补一些漏洞,毕竟文笔所限,很多东西在文中不能一一解释,只好在这里梳理一下,希望各位谅解。

    首先我要说,刘庄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很会玩弄权术,确切的说在他的皇帝生涯中,他主要的工作和兴趣精力并不是治理国家,而是弄权。

    一个王朝,皇帝最担心也是最忌讳的就是朝臣结党,众所周知,朋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危害性非常之大,大臣们结党时间久了,他们的工作重心肯定会从治理国家这一根本性任务转移到攻讦他人,谋害他人的这一方向来,可是刘庄最擅长或者说最喜欢做的就是分化朝臣,默许甚至鼓励他们互相站队。

    最开始的时候,在三皇子也就是后来的英王刘秀没有崛起的时候,汉国“两支队伍”的领导人分别是太子刘锐和二皇子刘钊,两人在朝廷上虽然明争暗斗,纷争不休,但也形成一种制衡,双方互相牵制,各安其所。在这种诡异的“双轨”制度下,汉国也在和平而稳定的发展,最起码没有出现大的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既能够安居乐业,皇帝也乐的清闲,他只需要在某一方要起势的时候,敲打一下,震慑一下就可以继续保持平衡,权术玩的相当厉害。

    但是这种不健康的“平衡”模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相当危险的,对任何人来讲,权力都是极端诱惑的存在,尤其对于太子来说,在国家明确了他太子之位的情况下,他的父皇仍旧给他找了一个一个和他几乎平等权力的二弟集团,这让他很难接受,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为将来做好准备,他必须要反抗,来证明他的存在,确立他的地位,为以后登基做好铺垫。

    而就在这个时候,倾向于二皇子刘钊的帝国总督罗霍奉命率领大军进攻西部邻国——蜀。

    太子觉得这是一个对付刘钊的机会,于是和蜀国暗中苟合,联手制造了汉国景云大败,幸好蜀国相权和皇权之争已到白热化阶段,无力反攻汉国,大汉这才逃过一劫。

    而景云大战却也间接引发了燕国大军攻打汉国藩属——卫国,结果使得第三方势力刘秀(本文主角,出现的有点晚啊)在卫国平衍保卫战一战成名。

    在此之后,帝国势力果然发生变动,太子一党气焰嚣张,刘钊一党受到打压,已经完全不是太子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坐不住了。

    他的本意是两党制衡,绝对不允许一方独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平衍一战大出风头的刘秀就进入了他的视野。

    而刘秀早有要权的心意,他在洛京布局多年,背地里几番筹划,对外联络了南部被大陆屏蔽了几百年的蛮夷——出离国,将出离国精锐暗影军团收归麾下,对内笼络了一批死士和能人异士,成立英阁,并且蓄养了一支可以和御林军抗衡的精锐士兵。

    皇帝见刘秀有和太子抗衡的本领,为了对抗刘锐,他下定决心扶植刘秀,于是收押刘钊,覆灭了刘钊的势力,以平衍大战为契机,封刘秀为英王,并且掌管暗影军团。

    太子见到这种情况,终于开始绝望了,他布局良久,甚至牺牲了帝国利益,经过那么多的努力,终于铲除了弟弟刘钊的势力,结果父皇竟然又给自己扶植了一个对手,而且这对手比之前的更难对付。

    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先是灯会行刺,结果事不就,又以追拿刺客为契机,趁刘秀立足不稳,想要拔掉刘秀羽翼,震慑群臣,结果也是一个昏招,只给自己招来了一身骂名。

    太子心有不甘,但无计可施,而就在这个时候,蜀国密使方言出现了,他带着蜀国丞相欧阳云中的命令来助太子夺权,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撇开他的“智囊团”,听方言的建议,单干,蛮干,狠,干。

    这一次,在方言的计谋下,他想要将刺客一案嫁祸给丞相,再通过丞相把刘秀牵扯进来,结果不仅害丞相身亡,而刘秀安然无事,更给自己带来了大臣离心,百姓痛恨。

    群臣又一次的被他亲手推到了刘秀一边。

    太子终于感到绝望了,事情一点点的脱离控制,而自己的父皇只在深宫中冷冷的看着这一切,不鼓励,不阻止,不干涉。

    终于,在方言(或者说是欧阳云中)的怂恿下,他决定铤而走险,趁宫门看守全是自己人的时候,派刺客入深宫,杀掉自己的父皇,趁机夺权,登大宝,得天下!

    只要皇权在手,管你悠悠众口!

    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可这一次也将他彻底的推入了深渊之中。

    皇帝并没有死,死的是皇帝的替身——刘庄的哥哥,平西王刘钰。

    由此可以看出,皇帝谁也不爱,他只爱自己,只爱权力。

    当年平西王为了避免纷争,为了天下太平,汉国鼎盛,决定自愿让权,让刘庄当了皇帝,可是刘庄得到皇位以后,并无任何感激之心,他担心的是皇位不稳,担心的是权力旁落。

    而对他威胁最大的不外乎有四方势力:

    第一,平西王收回权力;

    第二,平西王的子嗣继承皇位;

    第三,大臣夺权;

    第四,也是最有可能的一点,他自己的儿子,受不住诱惑,对他下手。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麻烦,他想到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就是制衡之术,这个对于控制群臣而言是有用的,有了两派互相对抗,大臣们就无心也没人能够去争夺皇位,而这也给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防范性措施,保护他的皇位,保证他的权力。

    第二个就是对他哥哥下手,刘庄担心有一天他的孩子对自己下手,而这在汉国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刘钰做自己的替身,为了让刘钰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命”,他给刘钰留了一条血脉,然后让刘钰彻底的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而给刘钰留下的这条血脉必不能是个男,婴,一定是个女,婴,这个女,婴就是后来的刘颖公主,有了刘颖的存在,也算是给刘钰留了点念想,同时刘颖也算是一个人质,让刘钰不敢心有异心,甘心做刘庄的替身。

    为了让刘钰“合格”,皇帝在这两年时间内称病不朝,偶尔早朝也是形色匆匆,并且宣当时还在怯懦期,毫无作为的刘秀入宫侍候。

    刘钰这个替身表现的非常完美,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大臣,还是刘秀都没有看出异样,这里两年时间,刘钰和刘庄交替出现,并不为人所知。

    直到太子动手,平西王替皇帝死在太子宫变的那一天,刘秀才知道了刘钰的存在。

    皇帝的心机实在太深,并且冷漠的毫无亲情可言。

    这也说明了刘庄不仅不是一个好皇帝,还不是一个好人。

    皇权,是一个很奇妙的存在,奇妙到不可能像还珠格格那样,为了个所谓义女就弄得天下鸡飞狗跳,更不会像纪晓岚那样,天天和臣下勾肩搭背,微服出巡,皇权是一种威严,一种神圣,一种冷漠到没有亲情的东西。

    刘庄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明知道刘秀和子瑜相恋,但为了稳住卫王刘弘文的心,稳住卫国局势,他还是将子瑜下嫁给了刘弘文,而这也造成了刘秀性格大变,开始了争权之路。

    很多人说这对刘秀而言是好事,舍了女人,有了江山,有了江山以后什么女人找不到?可是,刘秀真的愿意吗?拿最美好的爱情去换江山,这样的事情,旁观者自有道理,可是对于当事人而言个中滋味,很难表述。

    刘庄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算计他的子民,算计他的臣下,算计他的儿子,算计了他的皇兄,他享受这样的生活。

    有人威胁他,他就打压甚至除掉。

    刘秀开始的时候很天真,以为平衍一战自己战功卓著,又在灯会行刺一事中救驾有功,便可威胁皇帝。

    他在深夜觐见皇帝的时候,想要刘庄给他铺一条路,这样自己可以安心去卫国,平复卫国天下甚至有可能出征燕国的时候,皇帝表面上答应了,他将那晚在灯会行刺一事上,保护了自己的英阁精锐,全部安插在了皇宫亲卫和御林军中任职,让刘秀彻底安心。

    可皇帝在太子发动刺客刺杀自己的那一晚,却又趁机将英阁精锐一网打尽,一个不留,就连跟在刘秀身边多年的温雅,也差点被杀。

    虽然他嫁祸太子,但刘秀心中自然不信,父子二人的裂痕在这件事情过后,已经到了不可弥补的程度。

    而之后,太子刘锐和二皇子刘钊的势力全部瓦解,刘秀在此一家独大,没有了制衡之人,皇帝心中不甘,又因刘秀能力太过突出,最终想了一个办法,即将刘秀调到卫国,整理暗影军团军务,同时寻觅机会讨伐燕国,报一箭之仇。

    同时,为了防备刘秀一人独大,自己不好掌控,皇帝迟迟没有将刘钊赐死,而太子刘锐在“东宫事变”之后,也不知踪迹,皇帝并没有真心的大肆追捕。

    第二卷故事由此展开。

    ……

    另外,本文虽然有汉国,而且作死的主角名叫刘秀,但这是本架空小说,是自己构造的世界,和东汉没有一点关系。

    第一卷完结之后,本人会重开一篇番外,讲述一下故事背。景和缕清人物关系。

    祝各位,节日快乐。

二、第一卷出现的国别和人物关系梳理() 
番外:第一卷出现的国别和人物关系梳理

    首先,见书评区里一直有人在说阴丽华、云台二十八将等东汉出现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再解释一下,本文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文章中出现的汉国以及主角刘秀,都和历史上的东汉及光武大帝毫无关系,仅仅重名而已。

    本人慵懒,虽然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只用来忽悠一下我的媳妇还行(抱歉,各位美女们,我有媳妇了),真要写成历史小说,我怕会被考据党们骂死,甚至连掌握了一定历史水平的读者都会看出很多漏洞来,而我又实在是不愿意、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翻动浩瀚的历史资料,所以就直接写成架空了,虽然自己构架世界也比较辛苦,但最起码天马行空的写不会有大错,这样就不用怕挨骂了。

    我平日在家被媳妇打骂惯了,也跪够了搓衣板,实在是不想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被大家揪住痛骂一顿,这样我会很难过。

    当然,这本书有很多纰漏,我在结构控制上做的也不是太好,显得有些松散,我后面在尽量收拢,后期结构约束的也差不多了,另外,这本书大家觉得不好,欢迎批评指正,我会置顶,时刻提醒自己好好改过,反正批评这东西,比媳妇骂我的程度肯定要轻的多,我不仅能接受,还很欢喜,在这里先谢谢各位,欢迎雅正。

    好了,废话说完了,开始就第一卷中出现的国别和主要人物关系进行描述,这里只做一个概论,仅用于阅读方便,并不会对国家和人物进行任何分析,以后有机会会单独开番外,以列传或者自传形式进行描写(其实就是水字数,嘘)。

    无法做分支图谱,只能将出现的主要人物就这样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够看明白,汗。

    一、汉国:首都:洛京城

    皇帝:刘庄,

    皇帝侍从:太监小顺子(顺公公),

    平西王:刘钰(刘庄的哥哥),

    太子:刘锐,王妃:王韵

    二皇子:刘钊,王妃:武秀凤

    三皇子:英王刘秀,“贴身护卫”:温雅(女),

    刘秀跟班:瓦儿,

    英阁将军:吴庸,

    英阁将军:汉正三品武官—王怀义,

    公主:刘颖(平西王仅存的血脉,刘钰女儿),

    平民:安雪慧(公主刘颖“替身”),

    郡主:刘子瑜(刘秀初恋,现为卫王刘弘文正妃),

    丞相:亚恒,

    骠骑大将军:王向佐(正一品,掌军事),

    汉国总督:罗霍(掌征伐大事),

    老太傅:张玉良,

    镇军大将军:百主,

    光禄大夫:孙康,

    监察御史:李唯才(太子曾经的智囊团重要人物)

    二:卫国(汉帝国藩属),都城:东平,

    卫王:刘弘文,

    卫防御使:宋训文,

    新兵行营都统:孙正武(孙府兵首领),

    卫国相:陈阜新,

    汉置卫观察使:方振耀,

    三、燕国。

    皇帝:慕容恪,

    太子:慕容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