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寨主-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无礼!”王伦阻止下韩伯龙,看着李助,静等下文。

    对于韩伯龙这样的粗人,李助也并不在意。他看着坐立不安的时迁,说道:“我不是以貌取人之辈,但是阁下当为梁上君子,如此也可为一方豪杰。”

    被当面揭了自己的短处,时迁很不自在,冷哼一声别过头头去。

    转过来李助看着王伦和花荣,然后说道:“两位都应是要参加武举的。”

    李助起了争强好胜之心,有心显露自己的本事。停顿了下,对花荣说道:“足下蜂腰猿背,可以战阵厮杀,十指强健,当以箭术名传天下!”

    也不等花荣答话,李助转过头,看向王伦。“足下根本就不信命,又何必让我算卦?”

    李助这话说的王伦心头一惊,看来这金剑先生倒是有些本事的。确实,自己所作所为,哪一件是顺应命运的。

    不过王伦执意要看李助的本事,对李助说道:“先生姑且言之。”

    李助只好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应对,仔细相了相王伦面相,才开口道:“观足下华光透顶,近来当有奇遇。兰台不整,恐怕难以文章显。不过学堂全且博,龙睛虎颈,轩昂不凡,此次应有武魁之望”

    兰台,又名金匮,一名仙库,指左鼻胞,即鼻翼。学堂,指耳门前的部位,主聪明才智。这些王伦在书上也是看到过的,只是记得不全。他听到李助说的话,心想当真术业有专攻,不可小觑了他人。

    王伦哈哈一笑,说道:“哈哈!李先生当真名不虚传,王伦领教了!不过武魁之位,王伦可不敢奢求。”

    听到王伦道出真名,李助惊喜的无以复加。看着王伦怔住了,半天才道:“竟然是王伦哥哥当面,小弟献丑了。”

    李助自从山西辞别了韩存保,一路上经河北也听到过王伦的大名。特别是到了东京,名声更响,诸如樊楼赋诗,赏剑,赠药救人之事。只是一直无缘得见,所以今日闹了个乌龙。

    李助对王伦仰慕已久,认为王伦是位大人物,于是说道:“哥哥方才何必拿小弟开玩笑!哥哥先问别人,然后又问小弟相术是否精准。那定是不信命。要不然,肯定会先问自身自事!”

    王伦知道李助的相术都是根据书上的术语,蒙骗出来的居多。但是不能否认,李助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李先生大才,王伦受教了。”

    双方把话说开了后,气氛融洽了许多,王伦邀请李助入座。

    李助读书不成,才做了相师,但是他心中也有抱负。想做萧何,徐懋功样的人物。李助心想,韩存保已经接受了招安,我不如就近看看此人如何。

    韩伯龙见王伦看中李助,他等李助坐下后向李助敬酒赔礼,李助也答礼。

    席间李助乘兴说起王伦被称为九现神龙的事情。高人大多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俗话说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人们叫王伦神龙。又因为很多人遇到麻烦,需要王伦帮忙的时候,他都会及时出现,所以大家叫他九现神龙。

第七十六章蔡太师的阴谋() 
不说王伦众人在李家小馆吃酒,单说东京城中太师府上有两人在密谈,蔡忠在一旁侍候。

    当中主位上坐着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头戴四方帽,身穿紫金袍,眼神略有浑浊,却不失锐利。这位不是别人,正是曾经三起三落,如今是当朝太师的蔡京!

    在他下手坐着的人,正是深得当今官家赏识的童贯。如今被破例任命为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进太尉,领枢密院,以宦官之身份而位列三公。

    童贯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倒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中国几千年来,宦官无数,只有他长出了胡须,他也因此自得。

    对于此次蔡京召见,童贯心中已有猜测,可能是此次武举之事。但是未免出差,他还是问了蔡京一句。“太师找下官前来,可有什么吩咐?”

    虽然已经位极人臣,但是童贯在蔡京面前还是小心翼翼。如今蔡京不仅提拔了童贯领节度使,杨戬、梁师成也都沿袭而为节度使,让他有了危机感。同时蔡京擅权,这几年凡是内侍升迁都依外官例归于吏部,使祖宗的法度荡然无存,就是童贯也受了辖制。

    蔡京与童贯认识已经十多年了,当年蔡京被夺去官职,在杭州替皇帝提举洞霄宫。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访求名家书画,各种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几个月。

    蔡京极力拉拢童贯,日夜陪伴,交情渐深。童贯也投桃报李,凡是蔡京画的屏幛、写的书法等物,童贯每天都送到宫中,并附上自己的评论。这才使蔡京重新进入宋徽宗的视野,得以复出。

    如今童贯的侄女嫁给了蔡京的孙子,两人既是盟友又是亲戚,蔡京也不拿童贯当外人。“我让你物色的人选已经找好了么?”蔡京反问了一句。

    童贯如实相告,说道:“已经找到了一人,曾经是绿林中的好汉,如今在我手下做指挥使。”

    “关键这人要可靠!”蔡京加重了语气,嘱咐道。

    童贯心中有谱,表示毫无问题,说道:“太师放心,绝无差错!”

    童贯的能力手段,蔡京也知道,一是挥金如土,一是推心置腹。他挥金如土的的对象是有选择性的,如后宫妃嫔、得宠的宦官、能接近官家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因此,皇帝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

    还有一类人,他是两者兼顾的,那就是他手下的将官。童贯一手金钱,一手人情,收服了好些西军的骄兵悍将。曾经童贯为了手下的将领,抗旨不尊,赢得了好些将领的效忠。

    得了童贯的保证,蔡京才说出了让童贯帮忙的事情。“这次武举本来是我与你一正一副主持,不曾想因为贡品的事情出了岔子。”

    果不其然,童贯心想,正是这武举的事情。

    蔡京继续说道:“如今我被夺了玉带,你五侄儿也被打残。”童贯的侄女嫁给了蔡京的孙子,所以蔡京说蔡五郎是童贯的侄儿。

    听到这童贯少不得表态。“太师但请宽心,凡事有下官帮衬,一如太师主持一般。”童贯猜想蔡京是想插手录取武进士和排名的问题,一口答应。

    重新当政的蔡京,在东京周围建澶、郑、曹、拱州为四辅,每辅屯兵二万。用他的姻亲及亲信宋乔年,胡师文为郡守,已经控制了军权。因此童贯猜测,可能是缺少将官。

    “武举科考朝廷自有法度,你实心用事就好。不过我听说其中有个武举,似乎品行不端,无有才干。甚至对官家不敬,好像叫做什么王伦的。”说完这句话,久坐的蔡京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思索着说道:“你让你的人试试他的斤两,我看这人做不得武进士。”

    蔡京煞有介事的说了一通,可到头来还是要插手武举的事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于蔡家和王伦在东京发生的矛盾,童贯是知道的,听到蔡京想要阻他前程也毫不奇怪。只是他有些为难,现今王伦在东京名声正高,怕是要小心操作。

    童贯答应道:“太师之言,下官记下了!”

    也许是看出了童贯为难,也许是要让童贯放心。蔡京又悄悄说了句:“此事你放心,据我所知这王伦原来就是一名秀才,不知如何做了武举人。”

    以蔡京的势力,这两个月已经查清了王伦的底细。只是这事还牵扯到张叔夜,还有自他己的龌龊行径,所以蔡京没有对童贯完全坦白。

    交代完了正事,蔡京又留着童贯坐了会儿,聊了些朝廷最近动态形式,才放童贯离去。

    蔡京的书房内此时就剩下了侍候的蔡忠,他是蔡京的心腹家人,因此蔡京也没让他回避。

    这时得了空闲,蔡京喝了口茶,慢悠悠的问蔡忠道:“济州那边可有回话了么?”

    事关王伦的事情,都是蔡忠来管的,王伦的秀才身份也是他探访出来的。蔡忠恭敬的回答道:“一个月前就派人过去了,想必转运司和巨野县都会帮忙的,只是还没有消息。”

    蔡京又想起一事,又对蔡忠说道:“李邦彦在济州监考之后,路遇山贼截杀,此事当真蹊跷。官家早就派人查办,只是寿张县和巨野县都办案不利。听你说这王伦和李邦彦起过冲突,你派人去给这两县通个气。”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蔡京并不知道事情的实情,但是也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与自己最对的人都要付出代价,要想惩治王伦就如同踩死只蚂蚁。

    蔡忠想到王伦还在东京,问了句说道:“那王伦这里呢?”问完这一句,蔡忠就后悔了,赶忙请罪。“老爷恕罪,老爷恕罪!”

    “不该问的别问!”果不其然,蔡京圆目一睁,怒喝一声。

    收拢了气势,蔡京杀气腾腾的说道:“王伦会是个死人!”

    想来高俅不会让自己失望吧!高俅新晋太尉,正是这次武举的副主考。蔡京老谋深算,并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童贯身上。

    死人和罪人是不同的,有句成语叫做罪及家人,蔡京还是让蔡忠派人到济州传话。

    蔡忠走后不久,蔡京的书房又来了一人。风风火火,毫不惧怕蔡京,张口就道:“高俅那厮是晓事的,已经答应了。”

    来人是蔡京的长子蔡攸,如今已经官拜大学士,枢密院承旨。深得宋徽宗欢心,是蔡京的左膀右臂。

    “小声些,全无风度,成何体统!”蔡京呵斥了句长子。他此时的心思已经不在处理王伦的事情上,转而教训长子。

    蔡攸收敛起来,不过对蔡京的话不置可否,心想就不见你训斥二弟。一想到父亲对二弟的疼爱,蔡攸一时妒火中烧。

第七十七章武状元上() 
古代科举分文武两项,只不过古人重文轻武现象严重,武举也不被重视。曾经宋真宗想让状元出身善射的陈尧咨与契丹使者比箭,答应过后加官进爵。最后也没能付诸行动,可见文武之别。能让人记住名字的武状元也就是唐代的郭子仪,还有明朝的戚继光。

    武举亦称为“武科”,始置于唐武则天长二年(702年)是以选拔军事人才为目的的考试制度。唐设武举以选将帅,等到五代时皆以军卒为将,将帅世袭,所以武举制度没有实行。

    北宋吸取唐末武人专权的教训,长期不设武举,直到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始置武举。后来因大臣反对,在皇祐元年(1049年)废罢。十几年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复置,一直相沿至今。

    初时唐朝武举不设武状元,北宋神宗时期福建人薛奕考取武举第一名,是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

    二月刚过,兵部武举的时间就到了。此时春寒料峭,不过王伦和花荣二人愈加意气风发。

    王伦头戴一顶束发紫金冠,飞凤额,雉尾插。身上穿着一副镔铁锁子连环甲,内衬一件皂罗袍,紧束着勒甲绦,鸾狮宝带现玲珑。骑着卢俊义赠送的一匹大青马,手提两条四楞镔铁锏,弓箭刀枪齐备。远远看去威风凛凛,一表人材。

    花荣是浑身粉洁,遍体素丝。头戴一顶二龙戏珠银盔,身穿一件双龙滚珠白铠,腰系雕弓,佩着吹毛截铁青锋剑,坐着追云白龙驹。相貌堂堂,惹人侧目。

    给花荣二人送行的是花父和花小妹,王伦身后跟着的还是时迁与韩伯龙。林冲和徐宁还要当值,昨日来过,今日没来。李助左右无事,自结识了王伦后经常拜访王伦。王伦也乐得结交一位好汉,这次他也前来送行。

    将王伦二人送到了兵部校场,几人不能入内,就不再往前送。花小妹看着花荣说道:“哥哥万事小心,祝旗开得胜!”

    转过来花小妹又向王伦施礼,说道:“也预祝王大哥一举中第,功成名就。”

    王伦回礼谢过。

    李助读过些书,对于本朝武举有些了解。说道“试策及兵书大义昨日两位都为优等,今日弓马再得个优等这省试就必中了,下月就可以参加殿试。”

    武省试是由兵部主持在东京开封府举行考试,初试策及《武经七书》默写和大义。然后送兵部马军司试弓马,即弓步射、马射或弩踏。这就是武省试以策略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武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武举考试。其内容为先阅骑射而后试策。以策略、武艺俱优者为优等,策优艺平者为次优,艺优策平者为次等,策艺俱平者为末等。如策下艺平或策平艺下者,并为不合格。殿试一般录取人数在十多人到二十多人之间。

    拜别了送行的众人,王伦和花荣进入了校场。花父和花小妹自回客栈,韩伯龙和时迁也去等杜迁回来。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