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躲在大树后边射箭,这木盾肯定是没法用了,从大树后边闪身出来就行。
可总有那倒霉的,在这闪身出来射箭的功夫,就被林森他们的箭枝钉死在地上的。
这样的牺牲换回来的战果,却很是令他们绝望,也就是个别用到狩猎时囤积的毒箭的僚人,能对林森的手下造成些危害,但是看起来最多也就是截肢吧,真个因此丢掉性命的还是很罕见的。
当然也有倒霉催的死在了敌人的普通弓箭之下,大多是脖子或者眼睛这种脆弱的部位中招,毕竟普通的兵士们只有头盔没有面甲。
面部中招的可能性比躯干要小得多,完全可以靠盾牌来弥补这种不足,相对于面甲带来的那一点防护力,还是更好的视野对兵将来说更加重要,只要灵活的躲过攻击就好了,所以大唐军中并没有推行面甲。
当然可能和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点东西,却要增加许多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而林森和他的手下们,就要从容的多了,除非真的能够精确的射到眼睛这,还得是他们不去阻挡的情况下,要不然别说像是这样的简陋弓箭了,就算是大唐军中的制式弓弩,也没法突破他们身上的木制盔甲,连带着他们习惯性在战时才放下的面甲在内,那防护力都是让人绝望的存在。
此消彼长之下,林森这边的战局显然在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前进着,前排的唐军兵将,甚至已经将射空了的诸葛连弩挂回了战马身上,举起了盾牌和破甲锥,准备顶着敌人那稀疏的箭枝开始反攻了。
近距离上破甲锥比箭枝好用的多,还不妨碍拿盾牌护住自己,致死的能力也要更强些,更适合眼下的战斗。
后边的唐军则继续用弓弩提供着远程火力支援,压的那些僚人都不怎么敢冒头了,大多数时候只能躲在大树后边,绝望的看着自己的族人不断的减少,哪还有之前冲下山时的疯狂劲啊。
林森甚至有空闲,可以一直留意着背后另一个侧翼的情形。看到冯盎的狠辣做派后,忍不住心中就是一凛,悄然吩咐手下那些担当战时队长的护卫们留意中军的动向,防止他们将箭头也对准自己这边。
那些原属于冯盎那倒霉侄子的手下,现在基本上已经伤亡殆尽了,前有僚人的贴身搏命,后有来自中军的箭雨覆盖,腹背受敌的他们,没几下功夫就全都倒地不动了,实在是没想到自己明明没有后退,却还是被中军那边当了牺牲品。
那些混战中的僚人,显然也没想到冯盎会这么狠,几轮箭雨下来,整个左翼也是被清空了一大片,其他的僚人们和中军之间,也是拉开了不短的一段距离。
敌人被这样的狠辣震慑住了,对于是否继续前冲也有些迟疑起来,暂时和林森这边的僚人一样,只是躲在大树后面,不痛不痒的和冯盎的手下展开对射。
毕竟原本都只是普通的平民而已,大都还是以种地为生,这才刚放下锄头不长时间,甚至有些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并不能像真正的军队那样有组织有纪律,对于战术战略之类的更是差不多一窍不通,要不然在攻击时也不会犯下这么多的大忌了。
他们的战力比之冯盎手下这些久经战场的兵士都要差上不少,比之林森手底下这些曾经转战天下,会尽了各路英豪的精兵,更是差得远呢,有眼下的表现,倒是算不得多奇怪。
当下的局面其实已经很清楚了,胜利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无非是时间和战果大小的问题而已。
有复杂的地形在,这些僚人往里面一钻,还真不容易找去。所以反倒是他们继续过来攻打,林森他们取得的战果会更大一些。
而林森真正担心的,是冯盎会不会选择在这时候对自己反戈一击,从背后捅自己一刀狠的。
就在这局面有些微妙的时候,山林深处猛的传来了几声轰鸣声,甚至还能看到有冲天的火光冒了出来,接着就传来了那些僚人们惊恐的喊叫声。
第三百五十三章 惊疑不定()
原本偶尔冒头攻击的那些僚人们,相互之间不知道吆喝着什么,然后掉头就开始拼了命的朝山里跑去。
林森一看这情势,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显然是自己派过去的秘密人马那边得手了,于是马上下令让手下将士们开始反击。
这时候正是扩大战果的好机会啊,衔尾追杀更容易收获敌人的人头,这些可都是要计算在军功内的,一场类似于赛跑的追杀,就这么猛然开始了。
而另一边的冯盎也没有迟疑,看了面带着得意笑容的林森一眼,挥手就让手下人也开始了驱赶更多过像追杀的行动。
林森临出发之前留下的那个满含深意的笑脸,让冯盎没敢轻举妄动,他也在怀疑那些轰鸣声和火光都是林森搞出来的。
如果林森有这样的后手,能够轻易的摧毁僚人的大后方,对他来说自然也会是个不小的威胁。
他可不会像那些僚人一样天真的认为,那些他们口中大概是弄死了他们的头领,搞不好还把那些土皇帝一窝端了的所谓的“天降神罚”,真的就是老天爷看不过眼了降下的天罚。
哪那么巧,这边开打了,那边就遭了秧,还是一次好几下,就算是旱雷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啊,真当他是什么没见识的土包子啊。
尽管才刚经历了“厉鬼索命”的悲剧,家里也成了有名的鬼屋,可不妨碍他依然把这次的事情朝林森身上联想。
没办法,搞了一辈子争斗的人,经历过的勾心斗角,还有鬼蜮伎俩太多了些,总会下意识的用阴谋论的法子,来解释眼下的状况。
而有了这么一出后,甚至让他对自己的那番“见鬼”的经历都有了些怀疑,怀疑是不是林森知道了什么,所以故意搞的鬼。
不过因此他倒是越发有些惊疑不定了,起码暂时是不敢再对林森有什么不好的想法了。
有这么个神鬼莫测的对手,尤其是再联想到在长安城时,听说的那些关于林森的种种,那些因为和林森不睦,就倒了血霉的他的对头们,冯盎心里止不住冒出了些更吓人的想法,起码是把他自个给吓住了,自然也就不会轻举妄动了。
还是解决好眼下的局面,尽快平定这次闹剧般的僚人叛乱再说吧。
至于以后到底该怎么和林森相处,那又是之后的事情了,眼下先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就好了。
不得不说冯盎能够做到眼下这番格局,成为有实无名的“岭南王”果然不是侥幸,单是这个机心,就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虽然只是简单的猜测,其实却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即便林森知道了他的这番想法,也只能赞一声够聪明,够厉害。
这边林森和冯盎相对比较默契的,把这些僚人朝着差不多的方向在驱赶着。
这时候的衔尾追杀,更多的像是一种震慑,不让这些僚人有反身攻击的念头,同时也可以彻底冲垮可能存在的阵势,传播恐慌情绪,让这些人全都变成失去了反抗勇气的无头苍蝇,也好为下一步的收服打好基础。
毕竟是平叛又不是为了占有他们的地盘,杀戮不是目的,让他们重新变成大唐的顺民,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不过短时间内想要招降怕是也不容易,不说他们死掉那么多同族后必然要有的仇视,就看眼下这个环境吧,他们往山林里一钻,是真的很难再把他们找出来的,只能等事情平息下去以后,再慢慢找人来做工作才成了。
现在喊什么“投降不杀”,人家又不是傻的,跪地乞降哪有往山林深处逃窜,活命的希望来的大。
冯盎在僚人之中可是出了名的大魔头,很难让他们相信落到这位杀人魔王手里,能有什么太好的下场。
反倒是逃进山林以后,他们依然还能有自己的小日子可以过,对这周围的山林他们太熟悉了啊。
而冯盎他们总不能一直赖在这个山林里不走了吧,所以早晚这里还是会变成他们的家园,大不了以后不再扯起反叛的大旗了呗。
本来他们这些普通人,也没有多大的抵抗情绪,还是他们的头人撺掇出来的。
当然原本的他们没有交税这一说,服从大唐以后,反倒多了赋税徭役这类的负担,也是很大的原因。
而在林森他们深入山林去驱赶那些反叛的僚人时,他们列阵的那片土地上,原本寂静一片的局面被打破了,一个浑身成了血葫芦的人影,慢慢的推开了挡在他身体上的众多尸体,颤悠悠的站了起来。
深深的看了这里一眼,仿似要将这个场景铭刻在脑海里,又对着冯盎离去的方向,投去了充满恨意的一瞥,拿起一把长枪当做拐杖,冲着和冯盎他们相反的方向就走了。
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从那张血糊连连的脸上看出来,这就是奉命防守左翼,却被冯盎当做了弃子,直接来了好几轮弓箭覆盖射击的那倒霉侄子。
要不是最后时刻,他的护卫们舍出命去,用身体将他给团团围住,怕是他也会和那些贴身护卫一样被射成刺猬吧。是这些忠诚而又机警的护卫,用性命为他铺出了一条生路。
冯盎眼下还不知道,自己那倒霉侄子竟然逃得了性命,怕是以后他又有的头疼了。
在他的地盘上,本就到处都沾亲带故的,对那些和他斗争失败的亲戚们,其实也从不缺少同情者,大概还有种类似兔死狐悲的情绪。
所以这岭南也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的平静,私底下也是暗流汹涌的,这也是为什么出了“闹鬼”事件后,他会那么紧张,那么着急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像李世民每次被世家那帮人,背后传关于他的皇位来路不正的小道消息,也会紧张不已是一样的道理。
在冯盎和林森两路人马的共同驱赶下,那些僚人差不多都跑的不见踪影了,真正被他们杀掉或者俘获的人,其实并不太多,大都还是死于第一波对两个侧翼的冲击中。
被冯盎那倒霉侄子干掉的也就有个几百人,反倒是冯盎不分敌我的那一下,杀了绝对有上千了。
当然顺便也带走了几百号原本的自己人的性命,相当于一换二吧,用一条属于那倒霉侄子的手下的性命,换掉了两条叛乱的僚人的性命,顺便还为他除去了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在他看来应该是很合算的。
而林森那边杀伤的也有上千人,后续的追击过程中,杀掉的应该也有几百人,冯盎那边在追击过程中,杀掉的大概也就这么多,算下来这次干掉的僚人快有五千号了,比历史上的杀伤可是大得多了。
不过这下子也可以心安理得的上报他们成功平叛的消息了。
僚人应该被杀怕了,想来短期内不会有第二次叛乱的。
只要倒是来人能多加安抚,别压榨的太狠,应该能有很长时间的平稳才对,。
当然要是来个天高三尺的狠角色,那又另说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相互忌惮()
平叛的事情既然暂告一段落了,林森他们也就有时间可以清点战果了。不过仔细观察的话,其实不难发现,林森这边的诸葛连弩都已经换好了全新的箭匣,放到了随手就能够到的地方。
显然手下兵士们也都知道了和冯盎这位土皇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的融洽,还是以防万一的好。
就眼下这个地形而言,两边真的干起仗来,对于队伍少而精的他们来说,反倒是比较有利的,装备方面的优势也是不小,因此他们还是有信心能够从容的逃脱的。
只是在清理战场时,两边还是有点泾渭分明的意思,当然没得到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两边也能够井水不犯河水,维持表面上的平和。
在战利品的分配方面,两边显然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冯盎那边干脆就是把所有的战利品都分给了手下,当然要让他们上缴一部分给到个人,各自的将领肯定也要从中抽成的,看起来和游牧民族的分配方式比较相像。
而林森他们那边,则会把战利品上缴到军司马那里,由他统一记录好各自的功绩和缴获以后,再按照比例将部分先奖励给兵将个人。
剩下的那些则会统一看管起来,回头上缴国库,之后奖励多少,就看李世民的心情了。
不是林森不想给手下弟兄们多弄点好处,可问题是那些军司马,大都是特别忠诚的那种死脑筋的家伙,该怎么来基本都会死教条,机械的令人抓狂。
这帮兵士们可没有哪个希望被这些呆板的家伙给记上一笔,尤其是干掉的还只是一些恨不能衣不蔽体的僚人的情况下,那战利品寒酸到让他们都不好意思多拿